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耕作制度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葛选良 钱春荣 来永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136-139,共4页
作为中国粮食的主产区和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长期耕作和保护措施不到位,肥沃的黑土耕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介绍了黑龙江省耕作... 作为中国粮食的主产区和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长期耕作和保护措施不到位,肥沃的黑土耕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介绍了黑龙江省耕作制度的现状以及在现行耕作制度下粮食作物生产概况和效益,并对黑龙江省耕作制度的发展提出了些许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耕作制度 现状 建议
下载PDF
还田作物秸秆腐解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葛选良 于洋 钱春荣 《农学学报》 2017年第7期17-21,共5页
为实现还田作物秸秆有效腐解,本文总结了还田作物秸秆腐解特性及其自身条件、水热条件、土壤条件、外源氮素等相关影响因素,同时重点介绍了还田作物秸秆腐解的土壤微生物效应方面的研究之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还田作物秸秆有效腐解的研... 为实现还田作物秸秆有效腐解,本文总结了还田作物秸秆腐解特性及其自身条件、水热条件、土壤条件、外源氮素等相关影响因素,同时重点介绍了还田作物秸秆腐解的土壤微生物效应方面的研究之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还田作物秸秆有效腐解的研究做出了些许设想,以期对科学制定作物秸秆还田工艺、指导合理施肥和科学用养地等研究领域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秸秆 腐解特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我国玉米秸秆还田现状及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3
作者 宫秀杰 钱春荣 +1 位作者 于洋 葛选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13,共4页
玉米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一项主要措施,它不仅可以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本文对我国玉米秸秆还田现状、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以及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影响等方面的研... 玉米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一项主要措施,它不仅可以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本文对我国玉米秸秆还田现状、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以及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秸秆还田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田 现状 效应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葛选良 钱春荣 +2 位作者 于洋 宫秀杰 姜宇博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36期12-17,共6页
为研究不同种植模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差异,以玉米’京农科728’为研究对象,设置65 cm均匀垄作(CK)、68 cm均匀行平作(M1)和136 cm大垄双行垄作(M2)3种种植模式,对出苗质量、植株形态、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比... 为研究不同种植模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差异,以玉米’京农科728’为研究对象,设置65 cm均匀垄作(CK)、68 cm均匀行平作(M1)和136 cm大垄双行垄作(M2)3种种植模式,对出苗质量、植株形态、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M2保苗密度显著增加,株距显著缩小且变异系数更低;M2株高、穗位高、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干物重分别降低12.61%、11.21%、1.59%和3.67%,群体繁茂程度较低但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干物重下降程度均较小;M2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提高了25.24%、25.41%、53.60%和14.82%,功能叶片的光合能力显著增强;2017—2018年M2分别增产12.60%和17.59%,群体收获穗数的显著提高是增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推荐,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玉米适宜种植模式为136 cm大垄双行(宽行90 cm+窄行46 cm)垄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模式 生长 发育 产量
下载PDF
化控剂对东北春玉米抗倒伏性能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郝玉波 于洋 +6 位作者 钱春荣 宫秀杰 李梁 姜宇博 来永才 葛选良 赵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3,8,共4页
倒伏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东北黑土区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化控剂调控试验,探讨化控剂对玉米茎秆和根系抗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控剂处理显著降低了株高、... 倒伏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东北黑土区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化控剂调控试验,探讨化控剂对玉米茎秆和根系抗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控剂处理显著降低了株高、穗位高、植株下部节间长,显著提高了玉米气生根层数、总根条数、节间密度和折断力,因而化控剂的使用能明显增加玉米抗茎折和根系倒伏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化控剂 倒伏 产量 茎秆 气生根
下载PDF
松嫩平原中南部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宜机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葛选良 钱春荣 +4 位作者 于洋 宫秀杰 郝玉波 李梁 姜宇博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8-11,共4页
玉米机收是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适宜机收的玉米品种是实现玉米机收的前提和基础。为促进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南部玉米实现粒收和构建节本增效栽培模式,本研究以松嫩平原中南部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基因型品... 玉米机收是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适宜机收的玉米品种是实现玉米机收的前提和基础。为促进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南部玉米实现粒收和构建节本增效栽培模式,本研究以松嫩平原中南部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基因型品种的出苗质量、植株和籽粒宜机收特性。结果表明:京农科728与和育187的粒收产量、机收籽粒破损率、籽粒含水量等机械化粒收相关性状最为合理,更利于直接进行机械化籽粒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机收 品种 特性
下载PDF
黑土区深松改土对玉米产量形成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俊河 郝玉波 +4 位作者 姜宇博 钱春荣 于洋 宫秀杰 李梁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33-35,共3页
为了明确黑土区玉米田合理的深松方式,探索不同深松处理对土壤物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进行玉米田深松改土试验。结果表明:深松改土后土壤容重和坚实度显著降低,土壤田间持水量提高;深松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其中以... 为了明确黑土区玉米田合理的深松方式,探索不同深松处理对土壤物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进行玉米田深松改土试验。结果表明:深松改土后土壤容重和坚实度显著降低,土壤田间持水量提高;深松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其中以秋季深松30cm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深松 土壤容重 土壤含水量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熟期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特征 被引量:14
8
作者 钱春荣 王荣焕 +7 位作者 赵久然 于洋 徐田军 郝玉波 姜宇博 宫秀杰 李梁 葛选良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77-2183,共7页
本文以9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4和2015年在哈尔滨市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特征,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合理选用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品种熟期越长,其穗粒数与产量越高,但中早熟品种... 本文以9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4和2015年在哈尔滨市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特征,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合理选用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品种熟期越长,其穗粒数与产量越高,但中早熟品种与中晚熟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品种熟期越长,其花前与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越多,中早熟与中晚熟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成熟期干物质主要分配在籽粒,各器官所占比重依次为籽粒>茎>叶>穗轴>苞叶>叶鞘;中早熟品种收获指数最高,比极早熟和中晚熟品种高4个百分点;不同营养器官其花后干物质转运量不同,3种熟期品种仅叶片有稳定的干物质输出,极早熟品种叶鞘干物质没有转运,中早熟和中晚熟品种叶鞘不同年度间均有少量干物质输出;3种熟期类型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率在56%~69%,花后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贡献率高达89%~98%。可见,在哈尔滨地区,无论是极早熟品种、中早熟品种还是中晚熟品种,玉米产量的形成主要依靠花后同化物积累,而非营养器官的物质转运;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出苗至吐丝期间≥10℃有效积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吐丝至成熟期间≥10℃有效积温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物质 积累 分配 转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