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拟赤梢鱼资源调查和生物学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伟 耿龙武 +4 位作者 金洪宇 李雷 尚信池 马波 张颖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42,共7页
统计了2020年秋季9-10月黑龙江全江段,以及2015年、2019年5-6月抚远乌苏里江通江口至抓吉镇江段拟赤梢鱼(Pseudaspius leptocephalus)的资源、生长和繁殖等生物学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秋季9-10月在黑龙江上游绥滨到漠河江段可捕获到不同... 统计了2020年秋季9-10月黑龙江全江段,以及2015年、2019年5-6月抚远乌苏里江通江口至抓吉镇江段拟赤梢鱼(Pseudaspius leptocephalus)的资源、生长和繁殖等生物学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秋季9-10月在黑龙江上游绥滨到漠河江段可捕获到不同大小的鱼体,较大个体达2100 g,从绥滨江段开始捕获有少量的个体,到开库康江段上游捕获数量逐渐增多;春季在黑龙江下游抚远乌苏里江通江口至抓吉镇江段,捕到的个体多数性腺已成熟,体重在477~1254.9 g,体长在34.5~46.5 cm,其中体重在707.6~1098.0 g的数量占到了群体总数的83.68%。对采集到的165尾样本进行生长特征分析,体长(L)与体重(W)的回归方程式为W=0.0061L3.2239(n=165,R2=0.9958),体长、体重的生长方程为Lt=62.456[1-e-0.154(t-0.26)],Wt=4110.2[1-e-0.154(t-0.26)]3.2239,体重生长速度拐点为7.86龄,对应体长、体重为L=43.08 cm,W=1241.53 g。对2019年5-6月份在抚远乌苏里江通江口采捕的49尾鱼进行了繁殖生物学测定,主要为5~8龄性成熟的个体,雌雄性比为♀∶♂=1∶0.88,雌性成熟系数在6.3%~14.3%,绝对繁殖力为15312~41760粒,平均为(26120±7433)粒,雌性6龄组的繁殖贡献率最大,占繁殖群体总繁殖力的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赤梢鱼(Pseudaspius leptocephalus) 资源 生长 繁殖
下载PDF
黑龙江省稻-扣蟹共作模式中华绒螯蟹生长及水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世会 赵志刚 +3 位作者 罗亮 张瑞 郭坤 徐伟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92,共7页
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27.08°E,46.88°N)稻田中,分别设置1个对照组(稻-长江蟹共作,RYZC)和2个实验组(稻-辽河蟹共作组,RLHC),每组设3个重复,共计9个300 m^(2)实验单元。体质量(1.02±0.16)g长江蟹的投放密度为67500只/hm... 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27.08°E,46.88°N)稻田中,分别设置1个对照组(稻-长江蟹共作,RYZC)和2个实验组(稻-辽河蟹共作组,RLHC),每组设3个重复,共计9个300 m^(2)实验单元。体质量(1.02±0.16)g长江蟹的投放密度为67500只/hm^(2),体质量(0.45±0.05)g辽河蟹设67500只/hm^(2)(稻-辽河蟹共作I,RLHCI)和135000只/hm^(2)(稻-辽河蟹共作II,RLHCII)两个密度,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长参数、水稻产量及稻田水质参数。两个多月的稻蟹共作结果表明:长江蟹终末体质量和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均高于辽河蟹,辽河蟹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略高于长江蟹,但差异不显著性(P>0.05)。稻-长江蟹共作和稻-辽河蟹共作I水稻产量显著高于稻-辽河蟹共作II(P<0.05)。整体来看,不同水系和不同的放养密度中华绒螯蟹稻田水体的水温(TEMP)、溶解氧(DO)、pH、电导率(SPC)、总氨氮(TAN)、亚硝酸态氮(NO_(2)-N)、硝酸态氮(NO_(3)-N)、总氮(TN)、正磷酸盐(PO_(4)-P)、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a(Chl.a)和底泥的TN、T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稻-长江蟹共作模式中华绒螯蟹终末体质量更大,稻-辽河蟹共作模式随着仔蟹放养密度的增加,水稻产量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可为黑龙江省大规格蟹种培育以及稻-扣蟹共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黑龙江 稻蟹共作 水质
下载PDF
滨海氯化物型盐碱水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营养品质分析
3
作者 王世会 赵志刚 +3 位作者 罗亮 张瑞 郭坤 徐伟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9-593,共15页
为探究盐碱水养殖大规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品质参数,以山东东营滨海氯化物型盐碱水池塘养殖的大规格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可食率、色泽、脂肪酸、游离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等品质参数。结果表明,雌雄个体间可食率... 为探究盐碱水养殖大规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品质参数,以山东东营滨海氯化物型盐碱水池塘养殖的大规格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可食率、色泽、脂肪酸、游离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等品质参数。结果表明,雌雄个体间可食率及肥满度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雌性卵巢中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雄性性腺系统,而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则极显著高于雄性性腺系统(P<0.01)。雌体肝胰腺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RA、总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和总ω-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极显著低于雄体,卵巢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ARA极显著低于雄体性腺系统(P<0.01)。雌性卵巢中12项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雄性性腺系统(P<0.05)。肝胰腺、性腺和肌肉组织中主要呈鲜味、甜味和苦味的氨基酸为谷氨酸Glu、丙氨酸Ala和精氨酸Arg。雌性卵巢中钠(Na)、钙(Ca)、锰(Mn)和总矿物质元素∑TME含量极显著低于雄性性腺系统(P<0.01),钾(K)含量显著低于雄性性腺系统(P<0.05),而镁(Mg)、铁(Fe)和锌(Zn)含量则极显著高于雄性性腺系统(P<0.01)。综上所述,氯化物型盐碱水养殖中华绒螯蟹雌雄个体各有优势,均是优质的人体营养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大规格 盐碱水 脂肪酸 游离氨基酸 矿物质元素
下载PDF
盐度对养殖大麻哈鱼生长性能、鳃三磷酸腺苷酶和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培伦 刘嘉成 +1 位作者 鲁万桥 王继隆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2期108-115,共8页
【目的】探究盐度对养殖大麻哈鱼生长性能、鳃三磷酸腺苷酶(ATP酶)和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设置淡水(CK)、盐度8‰、盐度16‰和盐度24‰处理,42 d后统计大麻哈鱼(2龄)的生长性能,测定鳃ATP酶活力,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 【目的】探究盐度对养殖大麻哈鱼生长性能、鳃三磷酸腺苷酶(ATP酶)和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设置淡水(CK)、盐度8‰、盐度16‰和盐度24‰处理,42 d后统计大麻哈鱼(2龄)的生长性能,测定鳃ATP酶活力,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以及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盐度8‰处理大麻哈鱼的终末体质量、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为374.95 g、29.41%和0.61%/d,显著高于CK和盐度24‰处理(P<0.05);盐度16‰处理的终末体质量、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与其他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大麻哈鱼鳃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均随盐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盐度8‰处理酶活力最高,分别为1.89、1.46 U/mg。肝脏SOD、CAT活力均随盐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盐度16‰处理酶活力最高,分别为244.49、34.16 U/mg;GSH-PX活力随盐度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CK、盐度8‰、盐度16‰处理显著高于盐度24‰处理(P<0.05);ACP活力随盐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AKP活力随盐度升高逐渐下降,CK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CK的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T-AOC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麻哈鱼在2龄生长阶段养殖水体中适宜的盐度应介于8‰~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哈鱼 生长性能 三磷酸腺苷酶 肝脏 抗氧化功能
下载PDF
中国达氏鳇野生群体和两个养殖群体的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户国 程磊 +5 位作者 马波 孙大江 王斌 刘晓勇 柳淑芳 张颖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3-810,共8页
达氏鳇(Huso dauricus)是黑龙江流域土著鲟,近几十年来野生资源急剧下降,被确定为濒危物种之一。本研究采用线粒体DNA的Cyt b基因和D-loop区域的多态性信息评估了黑龙江抚远段野生群体、北京房山国家级鲟鱼原种场的保种群体及浙江衢州... 达氏鳇(Huso dauricus)是黑龙江流域土著鲟,近几十年来野生资源急剧下降,被确定为濒危物种之一。本研究采用线粒体DNA的Cyt b基因和D-loop区域的多态性信息评估了黑龙江抚远段野生群体、北京房山国家级鲟鱼原种场的保种群体及浙江衢州国家级鲟鱼良种场的繁殖群体等3个达氏鳇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所有测试个体在Cyt b基因位点的核苷酸水平上没有检测到多样性,均具有相同的Cyt b单倍型,而在D-loop区域中发现了9种单倍型,对于D-loop区,单倍型多样性(H_d)达到0.593,但核苷酸多样性(π)仅为0.00213。在8尾野生个体中检测到6种D-loop单倍型,2个养殖群体共计58尾个体共计检出5种D-loop单倍型个体。分析结果显示:野生达氏鳇群体遗传多样性极低,历史上可能经历过严重的遗传瓶颈,同时达氏鳇人工繁殖过程中每批次可能只有极少个体参与了繁殖。此外,基于Cyt b基因部分序列的分析结果提示,达氏鳇与其他太平洋鲟类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欧鳇(Huso huso)关系较远,传统上鳇属(Huso)的分类地位得不到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鳇 CYT b D-LOOP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生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人工养殖的山女鳟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玉勇 白庆利 贾智英 《水产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3-35,41,共4页
在水温12.1~13.9°C下和直径80 cm、高60 cm,水深40 cm的圆形选育缸中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1200lx、600 lx和300 lx)对平均体质量为10.10±0.8g的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 masou)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显... 在水温12.1~13.9°C下和直径80 cm、高60 cm,水深40 cm的圆形选育缸中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1200lx、600 lx和300 lx)对平均体质量为10.10±0.8g的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 masou)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显著影响山女鳟幼鱼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和变异系数(CV)(P<0.01),高光照强度组SGR和CF值显著高于两个低光照强度组,而CV值则是高光照强度组显著低于两个低光照强度组;高光照强度组摄食率(FI)明显高于两个低光照强度组。实验表明,适度增强光照强度有利于山女鳟幼鱼的生长,这对于优化山女鳟幼鱼培育条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女鳟 光照强度 生长性能 摄食率
下载PDF
绥芬河河蟹种质遗传多样性参数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世会 罗亮 +4 位作者 张瑞 郭坤 徐伟 张旭彬 赵志刚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26,共9页
为优化绥芬河河蟹种质遗传多样性参数,2020年9月在黑龙江省东宁市绥芬河流域(131.18°E,44.07°N)采用地笼捕捉河蟹(Eriocheir)成蟹60只(♀∶♂=1∶1),体质量在100~150 g之间,筛选20个多态性高的位点,通过DNA提取、PCR扩增和毛... 为优化绥芬河河蟹种质遗传多样性参数,2020年9月在黑龙江省东宁市绥芬河流域(131.18°E,44.07°N)采用地笼捕捉河蟹(Eriocheir)成蟹60只(♀∶♂=1∶1),体质量在100~150 g之间,筛选20个多态性高的位点,通过DNA提取、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等技术方法,探究不同样本量、位点数和性别比对遗传多样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60个样本组与30~50个样本组、20个样本组、10个样本组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_(a))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50~60个样本组与20~40个样本组、10个样本组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0~60样本组与20样本组、10样本组平均香农威纳指数(I)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样本组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_(o))、期望杂合度(H_(e))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位点数和性别比的平均N_(a)、N_(e)、H_(o)、H_(e)、PIC和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满足绥芬河河蟹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要求的参数信息为:样本量30个以上,位点数10个以上,性别比无要求。虽然提高样本量和位点数会增加遗传多样性参数的精确性,但也会显著增加实验试剂耗材和人力成本。因此,分析绥芬河河蟹种质遗传多样性的最优方案是:保证样本量30个左右,位点数10个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芬河河蟹 种质 遗传多样性 参数
下载PDF
鲑鳟鱼类精子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革锋 韩英 +2 位作者 白淑艳 杜宁宁 王炳谦 《水产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7-60,64,共5页
鱼类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发展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在鲑科鱼类的精液冷冻保存及应用方面。经过统计发现,国外学者在精子超低温冷冻方面取得的主要突破都集中在鲑鳟鱼类领域。本文综述了鲑鳟鱼类精子超低温保存... 鱼类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发展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在鲑科鱼类的精液冷冻保存及应用方面。经过统计发现,国外学者在精子超低温冷冻方面取得的主要突破都集中在鲑鳟鱼类领域。本文综述了鲑鳟鱼类精子超低温保存技术的发展史、相应的关键技术和冷冻保存研究的意义、基本生物学原理以及有关精液冷冻保存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鳟鱼类 精子超低温冷冻 冷冻保存
下载PDF
我国大鳞鲃的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
9
作者 耿龙武 杜汝君 +4 位作者 丛艳锋 徐伟 李晨宇 裴玥 苗建发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6-110,共5页
大鳞鲃(Luciobarbus brachycephalus)是我国引进的一个耐盐碱鱼类新种,自2013年全人工繁育苗种推广后,经过十几年的科技攻关和养殖推广,现已在国内形成规模化生产。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地考察,总结和梳理了大鳞鲃的分类及资源... 大鳞鲃(Luciobarbus brachycephalus)是我国引进的一个耐盐碱鱼类新种,自2013年全人工繁育苗种推广后,经过十几年的科技攻关和养殖推广,现已在国内形成规模化生产。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地考察,总结和梳理了大鳞鲃的分类及资源状况、人工繁育、盐碱耐受性、养殖模式、饵料营养和鱼病防治等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存在的养殖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的渔业养殖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鲃 养殖 问题 发展
下载PDF
哲罗鲑和细鳞鲑种质鉴定标记的筛选
10
作者 佟广香 杨笑星 +3 位作者 董乐 张永泉 尹家胜 匡友谊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共5页
在稚鱼和幼鱼阶段,哲罗鲑Hucho taimen和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外形相似,很难区分,易导致种质混杂,有必要开发简单、易行的方法鉴定二者的种质。本研究从its1(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基因序列中筛选出能够用于区分哲罗鲑和... 在稚鱼和幼鱼阶段,哲罗鲑Hucho taimen和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外形相似,很难区分,易导致种质混杂,有必要开发简单、易行的方法鉴定二者的种质。本研究从its1(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基因序列中筛选出能够用于区分哲罗鲑和细鳞鲑的DNA分子标记,建立了双重PCR鉴定方法。结果表明:1-its1引物在哲罗鲑中能扩增出334 bp的条带,而在细鳞鲑中无扩增条带。为消除样本DNA降解、实验过程的人为失误等原因造成的结果偏差,本研究添加12S rRNA参照引物,扩增片段为251 bp,并进行了引物比例优化。当1-its1引物和12S rRNA引物体积分别为1μL(10 pmol)和0.25μL(2.5 pmol)时,PCR扩增效果较好。哲罗鲑有2条扩增条带分别为334 bp和251 bp,细鳞鲑有1条扩增条带为251 bp。用筛选的1-its1引物和12S rRNA引物比例进行群体分析表明:1-its1引物在哲罗鲑和细鳞鲑的种质鉴定中准确率达100%。本研究结果可为哲罗鲑和细鳞鲑幼鱼鉴定、加工品鉴定、种质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鲑 细鳞鲑 分子标记 种类鉴定
下载PDF
放养密度对寒区稻-扣蟹共作模式中河蟹生长及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世会 赵志刚 +5 位作者 罗亮 张瑞 郭坤 徐伟 梁利群 张旭彬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0-108,共9页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127.08°E,46.88°N)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的300 m^(2)实验单元中,设置1个水稻常规单作对照组(RM)和3个“绥粳4”水稻与体质量(1.02±0.16)g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Ⅲ期幼蟹共作组(RCC...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127.08°E,46.88°N)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的300 m^(2)实验单元中,设置1个水稻常规单作对照组(RM)和3个“绥粳4”水稻与体质量(1.02±0.16)g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Ⅲ期幼蟹共作组(RCC)。蟹密度分别为22 500只/hm^(2)(RCCI)、45 000只/hm^(2)(RCCⅡ)和67 500只/hm^(2)(RCCⅢ),每组3个重复。稻蟹共作组单元在距稻田埂1 m处开挖上宽0.6 m、下宽0.3 m,深0.4 m,不超过稻田总面积10%的梯形环沟。水稻6月2日插秧,7月6日投放长江水系Ⅲ期幼蟹,每天17:00投喂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9月下旬,统计水稻产量、养成扣蟹平均体质量,探究寒区稻-扣蟹共作模式下中华绒螯蟹与水稻的生长性能及水质理化因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个种养周期内,稻蟹共作RCCⅢ组水稻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CCI组和RCCⅡ组水稻产量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中华绒螯蟹终末体质量达(16.11±1.15)g,不同放养密度对中华绒螯蟹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WGR)及特定生长率(SGR)影响均不显著(P>0.05)。对整个实验期间,稻蟹共作组与水稻单作组水体的水温(TEMP)、溶解氧(DO)、pH、总氨氮(TAN)、亚硝酸态氮(NO_(2)-N)、硝酸态氮(NO_(3)-N)、总氮(TN)含量和化学需氧量(COD)等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稻蟹共作组水体的电导率(SPC)、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含量均显著高于水稻单作组(P<0.05),而正磷酸盐(PO_(4)-P)含量则显著低于水稻单作组(P<0.05)。稻蟹共作组稻田土壤的TN和TP含量均低于水稻单作组,且TN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在高寒地区,稻蟹共作模式下适度放养蟹苗(67500只/hm~2)在保证大规格蟹种的同时,可以显著增加水稻产量,该模式下稻田水体的SPC、TP和叶绿素a含量显著较高,而土壤TN含量显著较低。本研究结果为寒区稻田大规格蟹种培育以及稻-扣蟹共作模式在寒区的科学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水稻 稻蟹共作 生长 水质
下载PDF
鲟鱼新种质培育及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12
作者 张颖 吕伟华 +3 位作者 许式见 王念民 王若愚 曹顶臣 《中国科技成果》 2023年第1期1-3,共3页
鲟鱼是鲟形目鱼类的统称,起源于白垩纪时期,是现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具有非常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1].鲟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易加工成型,且无肌间刺,其骨骼为可食性软骨,高经济价值的鲟鱼子酱是其卵加工而成,... 鲟鱼是鲟形目鱼类的统称,起源于白垩纪时期,是现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具有非常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1].鲟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易加工成型,且无肌间刺,其骨骼为可食性软骨,高经济价值的鲟鱼子酱是其卵加工而成,被誉为"黑色黄金",与鹅肝、松露并称为世界三大美食,是欧美等国久负盛名的传统美食.鲟鱼具有个体大、寿命长,性成熟晚,群体年龄结构复杂,仔、幼鲟成活率低,补充群体数量有限等生物学特点.由于环境破坏、过度捕捞和人类活动等原因,世界范围内自然鲟鱼资源急剧减少.然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鲟鱼养殖产业从无到有,在鲟鱼的绿色生态健康养殖、鱼子酱及鱼副产品的深加工等领域独具优势,形成了"品种-繁育-养殖-加工"完整的产业生产链条,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俨然已是世界鲟鱼养殖大国与鱼子酱主要生产国,截至2021年我国鲟鱼产量达10.4万吨,占世界鲟鱼总产量的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生产国 科学研究价值 补充群体 传统美食 过度捕捞 加工成型 鲟鱼养殖 鱼子酱
原文传递
不同稻蟹共作模式下寒区稻田土壤微生物的高通量测序研究
13
作者 刘金雨 张瑞 +5 位作者 罗亮 王世会 郭坤 白庆利 徐伟 赵志刚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124,130,共8页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的9个稻田单元分别设置了稻田单作(CK)、稻蟹共作(RC)和稻-蟹-鳅共作(RCL)3种模式,每种模式3个重复,每个稻田单元的面积均为300 m^(2),水稻种植品种为“绥粳4号”。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3...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的9个稻田单元分别设置了稻田单作(CK)、稻蟹共作(RC)和稻-蟹-鳅共作(RCL)3种模式,每种模式3个重复,每个稻田单元的面积均为300 m^(2),水稻种植品种为“绥粳4号”。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3种模式稻田表层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稻蟹模式放养河蟹体质量为(21.45±1.45)g,放养密度为500 ind./667 m^(2);稻-蟹-鳅模式,河蟹体质量为(21.45±1.45)g,放养密度为350 ind./667 m^(2),泥鳅体质量为(0.47±0.07)g/ind.,放养密度为2 223 ind./667m^(2)。养殖期间投喂配合饲料,饲养管理方式一致。2020年9月10日收获河蟹与泥鳅,9月20日收割水稻。结果显示:不同模式的9个土壤样品共包含了6 404个OTUs,分属细菌59个门,1 093个属,2 245个种。韦恩图显示,CK模式特有375个OTUs、RC模式特有359个OTUs、RCL模式特有453个OTUs。3种模式的主要优势菌门均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RC和RCL土壤细菌的ACE指数、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水稻单作,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PCo A分析图显示,RC和RCL与CK分别在不同区域聚类。研究初步揭示:稻-蟹共作和稻-蟹-鳅共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寒区稻田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增加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蟹共作模式 稻-蟹-鳅共作模式 稻田土壤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拟赤梢鱼卵巢早期发育与sox3基因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
14
作者 王雨 徐伟 +2 位作者 杨建 耿龙武 张宇婷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5-154,共10页
为初步阐明拟赤梢鱼(Pseudaspius leptocephalus)卵巢发育特征及sox3(sry related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3)基因在其卵巢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组织切片观察了拟赤梢鱼卵巢早期发育过程,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该鱼sox3基因c DNA... 为初步阐明拟赤梢鱼(Pseudaspius leptocephalus)卵巢发育特征及sox3(sry related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3)基因在其卵巢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组织切片观察了拟赤梢鱼卵巢早期发育过程,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该鱼sox3基因c DNA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sox3基因在拟赤梢鱼不同组织及性腺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拟赤梢鱼卵巢在孵化后45 d分化形成,160 d时由Ⅰ期进入Ⅱ期,孵化后360 d,卵巢仍处于Ⅱ期。拟赤梢鱼sox3基因cDNA全长为1800 bp(GenBank登录号:MT952206),编码299个氨基酸,存在保守的HMG(histidine,methionine,glycine-rich)结构域。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拟赤梢鱼SOX3蛋白与斑马鱼(Danio rerio)和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亲缘关系最近。此外,sox3基因在拟赤梢鱼卵巢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脑和眼睛,在精巢和其他组织中微量表达;在性腺分化过程中,sox3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未分化性腺和精巢,在卵巢发育阶段表达量不断升高,而在精巢中持续低水平表达。综上,本研究推测sox3基因主要参与拟赤梢鱼卵巢的分化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赤梢鱼 卵巢发育 sox3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富硒植物乳杆菌对大鳞鲃组织铅积累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15
作者 张晴 尚信池 +4 位作者 耿龙武 李海涛 杜汝君 丛艳锋 徐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50,共8页
为探究铅(Pb)胁迫下富硒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大鳞鲃(Luciobarbus capito)的保护作用,利用植物乳杆菌将无机硒转化为纳米硒并添加到鱼饲料中,选用体质量为(75.4±0.9)g的大鳞鲃,设置对照组(control,饲喂基础饲料)... 为探究铅(Pb)胁迫下富硒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大鳞鲃(Luciobarbus capito)的保护作用,利用植物乳杆菌将无机硒转化为纳米硒并添加到鱼饲料中,选用体质量为(75.4±0.9)g的大鳞鲃,设置对照组(control,饲喂基础饲料)、铅组(水中Pb质量浓度为0.2 mg/L,饲喂基础饲料)和富硒铅组(SL+Pb,水中Pb质量浓度为0.2 mg/L,饲喂富硒饲料,纳米硒含量为5 mg/kg,植物乳杆菌含量为3.125×10^(8)CFU/kg),养殖试验共进行14 d,然后采集样本,测定各组大鳞鲃肝、肾、鳃、肠和肌肉中硒和铅的积累量,以及抗氧化酶活力和抗氧化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00μg/mL时,培养基中植物乳杆菌菌落数量最多,达1.150×10^(7)CFU/mL,纳米硒含量为184μg/mL,电镜下可观察到球形纳米硒颗粒(SeNPs);富硒铅组鱼体各组织中硒的积累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铅组(P<0.05),铅组鱼体肝、肾、鳃和肌肉组织中的硒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肠道中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铅组和富硒铅组鱼体各组织中铅的积累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铅组鱼体各组织中铅的积累量依次为鳃>肝>肾>肠>肌肉,富硒铅组鱼体铅的积累量显著低于铅组(P<0.05);富硒植物乳杆菌能够显著提高铅胁迫下鱼体肾和鳃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铅组和富硒铅组鱼体肾组织中抗氧化基因Nrf2、HO-1和GPx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铅组相比,富硒铅组这些指标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在含铅水体胁迫下,饲料中添加富硒植物乳杆菌能够降低鱼体各组织中的铅积累量,缓解铅胁迫下鱼体的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鲃 植物乳杆菌 纳米硒 生物积累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不同投喂率对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幼鱼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革锋 刘洋 +1 位作者 李永发 牟振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3-437,共5页
选取同一种进口鳟鱼标准饲料,设1.0%、2.0%、3.0%、4.0%和5.0%共5个投喂率水平,在溶解氧为8.0—8.5mg/L、水温为(16±0.5)℃的流水条件下,对初始体重为5.32—6.43g的细鳞鲑幼鱼进行为期35d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投喂率的增加,... 选取同一种进口鳟鱼标准饲料,设1.0%、2.0%、3.0%、4.0%和5.0%共5个投喂率水平,在溶解氧为8.0—8.5mg/L、水温为(16±0.5)℃的流水条件下,对初始体重为5.32—6.43g的细鳞鲑幼鱼进行为期35d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投喂率的增加,相对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先升高后降低,4.0%处理组的这两项指标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分别为289.82和3.89;饲料转化率(FCE)则呈现逐渐降低趋势,2.0%组的FCE最低,5.0%组最高。随着投饲率的增加,细鳞鲑幼鱼鱼体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灰分含量无规律性变化;粗蛋白含量保持在相近水平(除1.0%处理组);粗脂肪含量无规律性变化,但3.0%组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4.0%组鱼体粗脂肪含量最低。综合衡量WGR、SGR和FCE等指标,认为细鳞鲑幼鱼(5—25g体重)在密度为300尾/m3、水温为(16±0.5)℃流水条件下,最适宜的投饲率为3.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鲑 投喂率 饲料转化率 生长
下载PDF
细鳞鲑早期发育过程中免疫器官发生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革锋 刘洋 +1 位作者 牟振波 李永发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8-576,共9页
应用连续切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法,对胚胎末期至仔鱼期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免疫器官(头肾、胸腺及脾组织)早期发育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实验水温为10.0~16.2℃时,细鳞鲑的免疫器官原基发生及其淋巴化的先后顺序均为胸腺... 应用连续切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法,对胚胎末期至仔鱼期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免疫器官(头肾、胸腺及脾组织)早期发育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实验水温为10.0~16.2℃时,细鳞鲑的免疫器官原基发生及其淋巴化的先后顺序均为胸腺、头肾和脾。仔鱼出膜前5 d胸腺原基形成,出膜前1 d胸腺即出现少量淋巴细胞,仔鱼19日龄后,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渗入胸腺实质而形成小梁,仔鱼35日龄左右,胸腺己经分化出模糊的内区和外区;仔鱼出膜前2 d,出现头肾原基,由未分化的造血干细胞组成,仔鱼3日龄后,头肾由肾小管构成,10日龄后,组织开始淋巴化,仔鱼35~45日龄,肾小管上皮细胞开始退化,头肾内出现血窦,并进一步淋巴化,50日龄后,肾小管退化完毕,头肾主要由淋巴组织和大量血窦构成;5日龄细鳞鲑仔鱼,脾原基出现,16日龄后,脾开始淋巴化,35~50日龄,脾内建立起发达的微血管系统以及血窦结构。细鳞鲑的免疫器官分化较早,其发育速度较其他淡水硬骨鱼类相对滞后,但组织淋巴化速度较快。本研究旨在揭示细鳞鲑早期死亡率高的根本原因,为实现细鳞鲑的规模化养殖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鲑 早期发育 淋巴器官 胸腺 头肾 脾脏
下载PDF
马苏大麻哈鱼幼鱼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培伦 王继隆 +2 位作者 唐富江 鲁万桥 刘伟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48,共6页
采用解剖学和光学显微镜技术研究叉长(9.70±0.53)cm、体质量(11.30±0.86)g的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ou幼鱼消化系统的形态及组织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马苏大麻哈鱼的消化系统由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肠道和肝脏... 采用解剖学和光学显微镜技术研究叉长(9.70±0.53)cm、体质量(11.30±0.86)g的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ou幼鱼消化系统的形态及组织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马苏大麻哈鱼的消化系统由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肠道和肝脏等组成,其口裂较大、咽骨齿明显;食道短而粗,具有较厚的肌肉层和黏膜褶皱;胃由贲门部、胃体部、盲囊部及幽门盲囊组成,其中胃体部肌肉层较厚,黏膜层褶皱分支多,明显高于贲门部和幽门部,为食物主要消化吸收场所,而幽门盲囊呈圆柱棒状,内部具有7~11个排列疏松的黏膜褶皱;肠道前端含有少量幽门盲囊,后端平直无弯曲,黏膜上层单层柱状细胞间隙中分布大量杯状细胞;肝脏不分叶,肝小叶界限不明显,但其含有丰富的中央静脉和胆管。马苏大麻哈鱼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具有典型肉食性鱼类消化系统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苏大麻哈鱼 消化系统 形态学 组织学
下载PDF
水温对细鳞鱼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洋 牟振波 +1 位作者 徐革锋 李永发 《水产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6-9,共4页
1在水温6℃、14℃、22℃下和180×60×50cm控温水族箱中,饲养初始鱼体质量11.3±0.94g的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幼鱼21d,测定了幼鱼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肝脏和肠)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水温14... 1在水温6℃、14℃、22℃下和180×60×50cm控温水族箱中,饲养初始鱼体质量11.3±0.94g的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幼鱼21d,测定了幼鱼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肝脏和肠)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水温14℃下胃蛋白酶活性最高,其次为水温6℃时,22℃时消化酶活性最低,显著低于前2个处理组(P<0.05)。肠中脂肪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胃和肝中(P<0.05),其次为幽门盲囊。各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均在14℃时最高,其中肠和幽门盲囊中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组。各水温条件下,幽门盲囊中淀粉酶活性最高,其次为肠。6℃时,幽门盲囊中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胃和肝脏中(P<0.05);14℃和22℃时,幽门盲囊和肠中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胃和肝脏中(P<0.05),胃和肝脏中差异不显著(P>0.05)。14℃时各消化器官淀粉酶活力最高,6℃时肝脏和肠中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14℃时,其它组织中各处理组间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鱼 水温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哲罗鱼血液指标和热休克蛋白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佟广香 唐国盘 +3 位作者 董乐 张庆渔 张永泉 匡友谊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8,共6页
为探讨高温对哲罗鱼(Hucho taimen)血液指标和热应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50尾2龄哲罗鱼进行高温胁迫试验。结果显示:高温时哲罗鱼体内供氧相关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淋巴细胞上升,但非特异免疫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功能... 为探讨高温对哲罗鱼(Hucho taimen)血液指标和热应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50尾2龄哲罗鱼进行高温胁迫试验。结果显示:高温时哲罗鱼体内供氧相关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淋巴细胞上升,但非特异免疫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功能受到抑制;肝功能指标显示ALP增高;肾功能指标CREA-S含量表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心脏功能的CK先下降、后上升。血液、心脏和脑中部分热应激蛋白表达量增加。结果表明:高温时哲罗鱼体耗氧增加,鱼体处于免疫状态,肝功能和肾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定损伤,心功能在26.0℃持续一段时间后得到恢复。由于肝受到了损失,已经失去了调节功能,血液、心脏和脑中部分热应激蛋白表达量增加以缓解鱼体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鱼(Hucho taimen) 高温胁迫 血液指标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