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特殊临床症状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丁超 秦华东 +2 位作者 石铁锋 刘垚 石臣磊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12期2367-2368,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特殊临床症状以及降低PHPT误诊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2009年确诊为PHPT病例43例,15例曾被误诊,误诊率达34.7%.[结果]15例入院后均收入相关症状科室,经血、尿钙磷代谢、血甲状旁...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特殊临床症状以及降低PHPT误诊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2009年确诊为PHPT病例43例,15例曾被误诊,误诊率达34.7%.[结果]15例入院后均收入相关症状科室,经血、尿钙磷代谢、血甲状旁腺激素(PTH)、B超、放射性核素99Tc等检查后转入甲状腺外科.本组6例首发症状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占40.0%(6/15);骨及骨关节症状4例,占26.7 %(4/15);泌尿系统症状3例,占20.0% (3/15);神经精神症状2例,占13.3% (2/15).[结论]导致PHPT误诊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骨及骨关节、泌尿系统及消化系统症状上,其中消化系统症状为著.对相关症状患者要反复进行血、尿钙磷代谢、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检查,可早期诊断,降低PHPT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 误诊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的原理及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姜慧杰 张在人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46-1049,共4页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肿瘤诊断 多层螺旋CT技术 血流动力学变化 形态学变化 肝脏 人体解剖结构 功能变化特点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大鼠脑内TRH及其受体对脑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新春 刘北彦 +1 位作者 许平 景慧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22-624,共3页
目的 :探讨内毒素血症对大鼠脑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与其受体含量及分布情况的作用。方法 :建立内毒素血症加失血性休克双重打击模型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模型动物脑内 TRH及其受体含量。结果 :在内毒素血症早期 ,脑内 TRH含量显... 目的 :探讨内毒素血症对大鼠脑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与其受体含量及分布情况的作用。方法 :建立内毒素血症加失血性休克双重打击模型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模型动物脑内 TRH及其受体含量。结果 :在内毒素血症早期 ,脑内 TRH含量显著减少 ,TRH受体总量增加 ,但与 TRH亲和力下降 ,表现为可结合 TRH的受体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脑内 TRH含量与外周不平行 ;内毒素血症早期脑内 TRH减少及有活性TRH受体含量稳定可能与机体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遏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下载PDF
纵隔低度恶性纤维瘤一例
4
作者 舒圣捷 刘白鹭 霍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92-992,共1页
关键词 低度恶性 纤维瘤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肺通气功能减退 纵隔 肺功能检查 反复发作 泡沫样
下载PDF
丙泊酚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宋春雨 陶涛 +3 位作者 崔晓光 席宏杰 岳子勇 王楠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保护作用。方法65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组(I/R)组、丙泊酚...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保护作用。方法65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组(I/R)组、丙泊酚组1(P1)、丙泊酚组2(P2)、丙泊酚组3(P3),每组13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全身低血压[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35mmHg~45mmHg(1mmHg=0.133kPa)]法制备全脑I/RI模型,实验过程中监测脑电、MAP、血气、体温等指标。全脑缺血10min恢复灌注。P1、P2、P3组在全脑缺血前分别泵入丙泊酚0.5、1.0、1.5mg·kg-1.min-1,维持1h。每组随机选8只大鼠分别再灌注后6、24、48、72h、4、5、6d和7d进行神经行为学评价,7d后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组织病理学改变(每组5只)。25只Wistar雄性大鼠(每组5只)于1/R24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脑细胞凋亡情况。结果I/R导致大鼠出现行为学缺陷,除了P2组6h再灌注时间点的旷场实验和悬挂实验与I/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2、P3组再灌注各时间点神经行为学优于P1组和I/R组;病理形态学显示,HG评分S组、I/R组、P1组、P2组、P3组分别为0,2.8±0.4,2.6±0.5,2.0±0.7,1.4±0.5;异丙酚预处理组P2、P3能明显减轻全脑I/R后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5组的凋亡率分别为:S组(6.5±0.6)%,I/R组(51.5±2.8)%,P1组(48.2±0.6)%,P2组(24.7±1.2)%,P3组(18.6±0.8)%。与I/R组、P1组相比,P2、P3组大鼠脑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预处理对大鼠全脑I/RI的保护作用与剂量相关,可能与丙泊酚的抗凋亡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丙泊酚 神经行为学 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