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1
作者 朱国文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7期64-65,共2页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2月~2010年9月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术后服用孕三烯酮巩固治疗,观察组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巩固治疗,比...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2月~2010年9月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术后服用孕三烯酮巩固治疗,观察组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巩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痊愈率为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0%,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疗效均满意,但米非司酮更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孕三烯酮
下载PDF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海燕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2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4月~2011年4月诊治的112例经诊断性刮宫病理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56例采用连...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4月~2011年4月诊治的112例经诊断性刮宫病理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56例采用连续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获得更佳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围绝经期 米非司酮
下载PDF
综合用药联合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文华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2期93-93,共1页
目的探讨综合用药联合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8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超声治疗,观察组在超声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综合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综合用药联合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8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超声治疗,观察组在超声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综合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79.17%。两组在有效率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3.0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用药联合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用药 超声治疗 外阴白色病变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解春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2期45-45,47,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宫颈癌的治愈率。方法:选取我院近五年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5例进行随访。采用问卷随访、电话随访、上门随访及门诊复查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分析患者预后状... 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宫颈癌的治愈率。方法:选取我院近五年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5例进行随访。采用问卷随访、电话随访、上门随访及门诊复查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分析患者预后状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次样本共有5例失访(5.9%),失访原因多为受访者联系方式、居住地址的改变等。随访结束后有6人存活。其中Ⅰ期为75.7%,Ⅱ期54.6%,Ⅲ期30.6%,Ⅳ期7.2%。结论:放化疗的患者应该重视其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且放疗与化疗同时进行,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