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利 刘金丽 +3 位作者 王春媛 侯衍修 顾国忠 孙启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4期3343-3344,共2页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50例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血气分析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5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50例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血气分析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5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治疗前后动脉血PaO2分别为(51.17±3.2)mmHg、(74.25±4.51)mmHg(1mmHg=0.133 3kPa),PaCO2分别是(66.10±7.25)mmHg、(59.51±5.76)mmHg,呼吸频率(27±3)次/min、(20±2)次/min,心率(105±15)次/min、(95±10)次/min。结论 BiPAP呼吸机可明显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改善通气,降低PaCO2,降低气管插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BIPAP呼吸机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体液免疫学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白艳玲 王春媛 +2 位作者 侯衍修 罗慧洁 顾国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体液免疫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6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观察记录IPF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研究组进行组内比较,同时研究组与66例健康成人(对照组)的血清学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研究...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体液免疫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6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观察记录IPF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研究组进行组内比较,同时研究组与66例健康成人(对照组)的血清学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抗体ANA、RF、CCP、ds DNA、RNP、Scl-70、Sm/RNP、SSA、SSB、PR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抗体阳性的IPF患者和自身抗体阴性的IPF患者在女性、有吸烟史、雷诺氏症、需要长期氧疗、6 min步行试验后低氧血症、高分辨率CT(HRCT)可见明确的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表现,这些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抗体ANA、RF、CCP、ds DNA、RNP、Scl-70、Sm/RNP、SSA、SSB、PR3的变化与特发性肺纤维化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自身抗体 抗核抗体 风湿因子
下载PDF
支气管镜麻醉方法改良
3
作者 何平 鹿翠香 +1 位作者 孙平军 唐颖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761-761,共1页
1支气管镜麻醉方法改良的目的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需要由鼻腔逐渐进入气管,检查前的麻醉效果会影响是否能顺利完成整个操作。既往应用手捏喷壶进行口鼻咽局部喷雾麻醉。弊端如下: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麻醉方法 改良 疾病诊断 呼吸系统 麻醉效果 喷雾麻醉 检查前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VAP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罗慧洁 孙平军 唐颖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11-512,共2页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连续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达48 h以上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PCT对VAP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PCT诊断VA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连续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达48 h以上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PCT对VAP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PCT诊断VA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和100%,比数积为20,约登指数为0.62。结论 PCT在VAP的诊断中灵敏度较高,通过监测PCT能够在早期更迅速的对VAP进行诊断,使患者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早期诊断
下载PDF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微小RNA-181a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翠娟 唐颖 +5 位作者 彭翠兰 慕丽娜 杨雪 王春波 李佳 王琳琳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9期2314-2317,2335,共5页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微小RNA(miRNA)-181a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30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COPD组,1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miRNA-181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促炎细胞因子...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微小RNA(miRNA)-181a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30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COPD组,1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miRNA-181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8]的水平。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稳定期COPD患者miRNA-181a及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稳定期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患者外周血miRNA-181a的表达水平降低,血清TNF-α、IL-1β、IL-6、IL-8、IL-18的水平升高(均P<0.05)。COPD组miRNA-181a表达水平与TNF-α、IL-1β、IL-6、IL-8、IL-18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NA-181a低表达的COPD患者,以及TNF-α、IL-1β、IL-6、IL-8、IL-18低水平的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累积发生率和累积病死率更高(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NA-181a、TNF-α、IL-6是COPD组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miRNA-181a、IL-6、IL-18是COPD组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外周血miRNA-181a表达水平降低,其可负调控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且是稳定期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和死亡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微小RNA-181a 促炎细胞因子 预后
下载PDF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疗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尚晓霞 刘金丽 +3 位作者 李佳 王春波 唐颖 慕丽娜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中嗜酸性粒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中的价值以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EOS%),将这些病例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外周中嗜酸性粒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中的价值以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EOS%),将这些病例分为两组。A组:EOS%≤2%,100例,B组:EOS%>2%,200例。分析两组中不同分级的COPD患者所占比例,所有受试者均采静脉血2 ml,通过UniCAP100全自动荧光检测系统对其静脉血进行血嗜酸细胞含量测定。结果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和住院天数比较,A组患者NLR水平低于B组,A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B组(P<0.05);A组患者出院后1年死亡率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 EOS%≤2%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NLR水平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出院后1年死亡率低表示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可能作为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嗜酸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预后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