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医院档案管理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吕双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8期172-172,共1页
阐述了医院档案综合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对实行集中统一综合管理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 医院 档案管理 问题 原因 必要性
下载PDF
3%盐酸氯普鲁卡因与1.73%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金喜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33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3%盐酸氯普鲁卡因与1.73%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应。方法选择120例手外伤手术病人,随机双盲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60例。Ⅰ组用2%盐酸氯普鲁卡因,Ⅱ组用1.73%碳酸利多卡因,采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由一位麻醉... 目的探讨3%盐酸氯普鲁卡因与1.73%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应。方法选择120例手外伤手术病人,随机双盲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60例。Ⅰ组用2%盐酸氯普鲁卡因,Ⅱ组用1.73%碳酸利多卡因,采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由一位麻醉医生操作,在腋动脉搏动最强处穿刺,有突破感后观察针头随动脉搏动,一次性于1min內注药30ml(含肾上腺素1:300000U)。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呼吸循环的变化和副反应等。结果①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起始时间、运动阻滞起始时间。Ⅰ组均长于Ⅱ组(P<0.05)。运动恢复时间、痛觉恢复时间Ⅰ组短于Ⅱ组(p<0.05)。②需要加氟芬合剂加强镇痛者,Ⅰ组为11例,Ⅱ组为4例。③两组呼吸循环变化无明显差异。④Ⅰ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Ⅱ组有2例出现轻微中毒反应,均未见有后遗症状。结论3%盐酸氯普鲁卡因与1.73%碳酸利多卡因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臂丛神经麻醉,碳酸利多卡因麻醉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盐酸氯普鲁卡因 1.73%碳酸利多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效应比较
下载PDF
浅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洪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8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2010-2012年我院收治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治愈58例,2例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应用合适的药物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良好。
关键词 消化不良 临床治疗
下载PDF
关于建立门诊病历档案的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吕双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9期76-76,共1页
门诊病案的建立当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建立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病人对传统门诊病案保存意识需要引导、医院门诊病案管理意识需要加强、门诊病案的计算机技术需要完善三个方面。门诊病案的建立,对医院和患者双方都具有重要... 门诊病案的建立当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建立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病人对传统门诊病案保存意识需要引导、医院门诊病案管理意识需要加强、门诊病案的计算机技术需要完善三个方面。门诊病案的建立,对医院和患者双方都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对于建立新型的医患和谐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医院考核门诊医生工作质量建立了科学指标,对医疗,对医疗教学科研也具有重要的医学资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病案 问题 法律意义 医学价值
下载PDF
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的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喜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32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70~94岁拟行下腹、盆腔及下肢手术的患者,根据麻醉方式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与硬膜外麻醉(EA)组,每组50例,腰麻药使用0.5%布比卡因等比... 目的探讨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70~94岁拟行下腹、盆腔及下肢手术的患者,根据麻醉方式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与硬膜外麻醉(EA)组,每组50例,腰麻药使用0.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1~1.5ml,观察各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辅助药使用量及麻醉后SBP、DBP、HR、SpO2的变化。结果CSEA组起效较EA组快(P<0.01)、辅助药用量少、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CSEA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等比重布比卡因 老年人
下载PDF
浅析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4
6
作者 马洪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0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体会。方法对2011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5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得到缓解的53例,无效的有1例。结论目前尚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特效药,临床上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关键词 三叉神经 治疗
下载PDF
脑干梗死28例临床分析与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玉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4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脑干梗死治疗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脑干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8例中,痊愈3例,致残1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4例,病死率15.2%。死因:3例死于... 目的探讨影响脑干梗死治疗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脑干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8例中,痊愈3例,致残1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4例,病死率15.2%。死因:3例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1例因放弃呼吸机辅助呼吸而死亡。结论脑干梗死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眩晕、恶心、呕吐为首发表现,肺部感染为主要并发症。脑干梗死的面积及是否在6 h内进行有效的溶栓治疗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梗死 临床表现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30例临床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玉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5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临床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肺心病患者经治疗心功能恢复至1级8例,心功能改善1级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6%。结论逆转肺心...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临床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肺心病患者经治疗心功能恢复至1级8例,心功能改善1级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6%。结论逆转肺心病的急性促发因素可使患者恢复满意的、甚至正常的肺动脉压力和右心功能,除非存在其他导致失代偿的因素,或潜在肺部疾病进展到更严重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纪鹏辉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5期10-10,共1页
目的:观察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特征,探讨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从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4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患者作为CSF组,同时选取40例经CAG诊断为无CSF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特征,探讨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从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4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患者作为CSF组,同时选取40例经CAG诊断为无CSF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血脂、血糖、血常规、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进行静息心电图检查。结果:(1)CSF组患者体质量、腰围、血压、血糖、HCY、FIB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2)CSF组患者心脏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作时异常心电图例数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结论:有多种原因可能与冠状动脉慢性血流的发生有关,其中CSF与冠心病、心绞痛有关,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慢血流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消除癌症患者痛苦心理,建立医患信任 被引量:1
10
作者 栗平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0年第9期130-130,共1页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肿瘤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方面越来越重视。治疗癌症不仅仅是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经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所以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应进行有效...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肿瘤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方面越来越重视。治疗癌症不仅仅是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经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所以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应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纠正患者不恰当的认识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并配以行为训练,改变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和心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患者 痛苦心理 医患信任 支持性心理治疗 临床治疗 医学模式 心理方面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应用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纪鹏辉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5期110-111,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疏血通和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例。试验组给予前列地尔和疏血通,对照组仅给予疏血通。在患者入院的第1天、第14天以及第21天评价其神经功能的缺... 目的分析应用疏血通和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例。试验组给予前列地尔和疏血通,对照组仅给予疏血通。在患者入院的第1天、第14天以及第21天评价其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并测定其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在治疗后的第14天,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7.13±2.41)分和(9.18±2.39)分(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8.88±4.05)mg/L和(10.82±4.56)mg/L(P<0.05)。在治疗后的第21天,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4.95±2.44)分和(7.76±2.57)分(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5.59±4.02)mg/L和(7.33±4.28)mg/L(P<0.05)。联合给药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联合应用疏血通和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独应用疏血通治疗的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 前列地尔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护理干预指导
12
作者 栗平 《工企医刊》 2010年第3期81-82,共2页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出现脑的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等,是老年人常见病,发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为减轻致残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防止并发症,减少后遗症...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出现脑的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等,是老年人常见病,发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为减轻致残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防止并发症,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复发,为回归社会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护理干预 血液供应障碍 偏身感觉障碍 脑组织坏死 功能障碍 偏瘫失语 致残程度
下载PDF
痰热清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肺结核56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吕双文 魏颖莉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10期1939-1939,共1页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卷曲霉素 肺结核 治疗 临床分析 呼吸道感染 临床常见疾病 用药时间
下载PDF
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纪鹏辉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5期114-115,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对其确诊和治疗效果作仔细的临床分析,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2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疑诊4例,有神经功能缺损和冠心病史的3例;因有冠心... 目的:研究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对其确诊和治疗效果作仔细的临床分析,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2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疑诊4例,有神经功能缺损和冠心病史的3例;因有冠心病及心电图异常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例;因意识障碍诊断为脑卒中1例;因有胸闷、气短诊断左心衰竭1例;因心脏杂音诊断瓣膜病1例。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主动脉夹层 诊断 分析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35例临床治疗分析
15
作者 徐玉泉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9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08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3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药物治疗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按不同病情分别采用相对的药物治疗,35侧重痘肌无力患者... 目的:探讨药物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08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3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药物治疗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按不同病情分别采用相对的药物治疗,35侧重痘肌无力患者中34例患者均病情好转出院,1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康复出院。药物治疗有效率97.14%。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患病年龄不同,病发的症状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充分了解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将有助于诊断和治疗。选择药物治疗重症肌无力是重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药物治疗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