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矿山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1
作者 刘学 王怀宇 梁素钰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4期71-73,87,共4页
文章针对当前黑龙江省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的诸如生态修复任务重、资金缺口较大、技术相对落后、缺少科学的统筹规划等问题,提出了完善矿山生态修复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制定严格的矿山生态修复责任人制度,对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进行定期监... 文章针对当前黑龙江省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的诸如生态修复任务重、资金缺口较大、技术相对落后、缺少科学的统筹规划等问题,提出了完善矿山生态修复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制定严格的矿山生态修复责任人制度,对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进行定期监测和修复效果评估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生态 生态修复 黑龙江省
下载PDF
不同演替阶段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刘学 梁素钰 +2 位作者 王琪瑶 李云红 杜倩 《农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8-23,共6页
研究不同演替阶段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积累特征,为评估东北原始林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碳汇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相同坡位、不同林龄的椴树红松林成熟林、中幼龄林及次生杨桦林为研究对象,探讨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 研究不同演替阶段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积累特征,为评估东北原始林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碳汇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相同坡位、不同林龄的椴树红松林成熟林、中幼龄林及次生杨桦林为研究对象,探讨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分析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活性有机碳组分(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组分(速效氮)及容重等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综合0~30 cm土层,次生杨桦林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17.11±1.13)kg/m^(2))];椴树红松林成熟林居中[(14.69±1.31)kg/m^(2)];椴树红松林中幼龄林最低[(12.06±1.26)kg/m^(2)],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速效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氮、孔隙度、C/N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对于椴树红松林,次生杨桦林更利于土壤有机碳固存。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速效氮极显著影响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积累;全氮、孔隙度、C/N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椴树红松林 次生杨桦林 有机碳密度 相关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外盐渍土改良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学 梁素钰 王琪瑶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5期123-134,共12页
【目的】明确21世纪以来国内外盐渍土改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盐渍土改良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及CNKI核心期刊论文为检索对象,采用Excel 2007软件绘图及CiteSpace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从... 【目的】明确21世纪以来国内外盐渍土改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盐渍土改良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及CNKI核心期刊论文为检索对象,采用Excel 2007软件绘图及CiteSpace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从文献的年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时间共现分析、突现词分析5个角度,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中、外文文献发文量趋势:2003—2009年为缓慢发展阶段,2010—2016年为波动(显著)增长阶段,2017—2023年为快速发展阶段;主要发文作者分别为杨劲松、赵兰坡、姚荣江、孙兆军、王全九、KANG Yaohu、WAN Shuqin、QADIR M、GHEYI H R、MURTAZA G等,主要研究机构为中国科学院、埃及知识库、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美国农业部;从关键词来看,研究热点为水盐运移及其调控机理、植物耐盐性研究、化学改良剂施用、盐碱障碍绿色消减、盐碱障碍生物或微生物修复等;主要突现词为生物炭、湿润锋、微生物菌群、植物生物刺激剂(PBs)、耐盐植物促生菌(PGPR)、耐盐土壤细菌。【结论】当前,国内外盐渍土改良研究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美国是该领域的全球领军者,印度、澳大利亚的研究力量正在逐渐壮大。国内外研究主要围绕土壤碳固存、生物炭、微生物菌群、抗氧化酶、磷利用率、耐盐土壤细菌等,聚焦土壤养分运移、盐渍障碍消减、改良剂、微生物修复等。未来盐渍化驱动机制、植物根际促生菌、盐碱障碍微生物修复以及联合大数据技术协同监测分析等多手段协同改良可能成为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改良 文献计量法 Web of Science(WOS) CNKI
下载PDF
小兴安岭原始椴树红松林与次生杨桦林土壤氮组分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刁云飞 张苏 +3 位作者 丛喜东 杜倩 王琪瑶 刘学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26期69-75,共7页
探讨小兴安岭原始椴树红松林成熟林、中幼龄林及次生杨桦林的土壤氮组分特征,为评价该地区不同森林植被对土壤氮库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以原始椴树红松林成熟林、中幼龄林和次生杨桦林为研究对象,采样分析了土壤容重、总有机碳、全磷、... 探讨小兴安岭原始椴树红松林成熟林、中幼龄林及次生杨桦林的土壤氮组分特征,为评价该地区不同森林植被对土壤氮库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以原始椴树红松林成熟林、中幼龄林和次生杨桦林为研究对象,采样分析了土壤容重、总有机碳、全磷、全氮、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等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全氮、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递减。不同林型同一土层,椴树红松林成熟林及中幼龄林之间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二者与次生杨桦林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土壤全氮与铵态氮、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有机碳、速效氮呈显著相关(P<0.05);土壤硝态氮与速效氮、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凋落物量现存量呈显著相关(P<0.05),与含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铵态氮与全氮、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速效氮与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其他指标相关关系不显著。在不同的氮组分中,速效氮、硝态氮作为优势氮种,对小兴安岭椴树红松林及次生杨桦林植被生长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作用更显著。地上凋落物对于土壤碳氮的贡献具有延后性,3种林型土壤氮组分差异是土壤理化性质、凋落物、土壤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椴树红松林 次生杨桦林 氮组分 差异 相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