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
2
1
作者
殷晓华
李丹红
+3 位作者
袁冬
赵楠
吴迪
殷德厚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9年第11期687-688,共2页
目的 探讨降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率、死亡率,延长无病生存期,提高治愈率的方法。方法 35例APL随机分为两组,甲组19例治疗方案:全反式维甲酸(ATRA)60~80 mg/d,分3次口服,8周后不缓解...
目的 探讨降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率、死亡率,延长无病生存期,提高治愈率的方法。方法 35例APL随机分为两组,甲组19例治疗方案:全反式维甲酸(ATRA)60~80 mg/d,分3次口服,8周后不缓解加用亚砷酸10 ml,加入5 %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28 d为1个疗程。乙组16例用传统的化疗(HA、DA)方案治疗。结果 甲组19例中合并DIC者2例(10.53 %),经抢救治疗好转1例,死亡1例,完全缓解(CR)18例,CR率(94.7 %),乙组16例中化疗后发生DIC者11例(68.7 %),多脏器衰竭死亡7例(43.75 %),脑出血死亡4例(25.00 %),总死亡率68.75 %,CR 5例(31.25 %)。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P<0.05)。结论 以上两种疗法比较,用ATRA、亚砷酸治疗APL,明显优于化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原文传递
题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
2
1
作者
殷晓华
李丹红
袁冬
赵楠
吴迪
殷德厚
机构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牡丹江市血液病研究所
出处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9年第11期687-688,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降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率、死亡率,延长无病生存期,提高治愈率的方法。方法 35例APL随机分为两组,甲组19例治疗方案:全反式维甲酸(ATRA)60~80 mg/d,分3次口服,8周后不缓解加用亚砷酸10 ml,加入5 %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28 d为1个疗程。乙组16例用传统的化疗(HA、DA)方案治疗。结果 甲组19例中合并DIC者2例(10.53 %),经抢救治疗好转1例,死亡1例,完全缓解(CR)18例,CR率(94.7 %),乙组16例中化疗后发生DIC者11例(68.7 %),多脏器衰竭死亡7例(43.75 %),脑出血死亡4例(25.00 %),总死亡率68.75 %,CR 5例(31.25 %)。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P<0.05)。结论 以上两种疗法比较,用ATRA、亚砷酸治疗APL,明显优于化疗组。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分类号
R733.71 [医药卫生—肿瘤]
R554.8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比较
殷晓华
李丹红
袁冬
赵楠
吴迪
殷德厚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9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