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企联合”搭建传媒智库 破解地方媒体运营难题——以牡丹江师范学院为例
1
作者 宋明华 姚凌涛 纪怀良 《电视指南》 2017年第19期208-208,共1页
当前传媒教育行业竞争激烈,传媒专业发展壮大,发挥服务地方经济作用需要新思维,新观念。本文阐述了高校广播电视专业与地方媒体单位联合创建传媒智库的重要意义、运行模式,对如何健康有序地运行传媒智库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 校企联动 创新机制体制 服务地方媒体
原文传递
论《聊斋志异》中狐典型的文学审美化
2
作者 孟斌斌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1期41-42,共2页
中国狐文化历史悠久,蒲松龄在继承狐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完成了狐意象从民俗到文学的审美流变,创造了美狐典型,寄托人类梦幻,给读者以审美愉悦。
关键词 狐文化 《聊斋志异》 狐典型 审美化
下载PDF
再谈为押韵而以古音诵读古诗不可取 被引量:16
3
作者 程亚恒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47,共2页
《语文建设》2010年第4期“编读往来”栏目刊登了刘淑杰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古诗中的‘斜’,有许多老师让学生读‘xia’…··说是为了押韵。我觉得这种理由太勉强……”
关键词 古诗 押韵 “编读往来”栏目 诵读 古音 2010年 语文建设 老师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被引量:4
4
作者 魏巍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30,26,共3页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析语言,为文本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认知语言学理论很少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事实上,认知语言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大量的文学...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析语言,为文本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认知语言学理论很少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事实上,认知语言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阐释离不开对语言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理论 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材 文学作品 “认知” 文本分析 解析
下载PDF
从诗歌诵读教学中的几点问题谈起 被引量:2
5
作者 魏巍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76,共3页
近年来,我们开设了诗歌诵读课,在课上遇到了诸多问题,引起了我们对于诗歌及其诵读问题的重视与思考。问题一:学生诵读的语调极为平淡乏味,最基础的停顿、重音、语速也把握不准,更不要说依据情感的变化与韵律美的需要对其作细微的... 近年来,我们开设了诗歌诵读课,在课上遇到了诸多问题,引起了我们对于诗歌及其诵读问题的重视与思考。问题一:学生诵读的语调极为平淡乏味,最基础的停顿、重音、语速也把握不准,更不要说依据情感的变化与韵律美的需要对其作细微的处理了。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包括专业为汉语言文学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认为,他们忽视了诵读最为重要的品质——再创作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诵读教学 诗歌诵读 汉语言文学 韵律美 再创作 学生
下载PDF
“卑之无甚高论”义辨 被引量:1
6
作者 程亚恒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8-49,共2页
一苏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选录了华罗庚先生的《统筹方法》一文,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教材对"卑之无甚高论"做出了如下注释:"这是谦虚的说法,意思是没有什么高明的理论。
关键词 统筹方法 《语文》 华罗庚 九年级 苏教版
下载PDF
“趣舍”中“趣”的读音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媛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5,共2页
王羲之《兰亭集序》一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其中有“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两句,句中“趣舍”的“趣”,
关键词 “趣” 读音 中学语文教材 《兰亭集序》 王羲之
下载PDF
从“这本书比那本书很便宜”一类网络病句谈起
8
作者 张颖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35,37,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成为“第四媒体”,网络语言成为一种全新的具有高变异性的社会方言。然而,在这样一个让人类尽享表达自由的语言环境中,语言文明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 网络传播 病句 “第四媒体” 社会方言 网络语言 语言环境 表达自由 语言文明
下载PDF
是“芳草”还是“芳华”?
9
作者 程亚恒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42,共2页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流传千古而且令人百读不厌的佳作,也是历年来中学语文教材精挑细选的优美散文之一。文章开头部分有这样一段话:“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关键词 《桃花源记》 中学语文教材 陶渊明 文章
下载PDF
瞬间唯美的心灵映射——施波短诗《淡忘》赏读
10
作者 闫姗姗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5期122-123,共2页
施波的短诗《淡忘》,以"花"为中心意象,营构了瞬间唯美的多重意境,融注了主体"人"的回首冥思。诗篇在现实场景与过去场景之间回环叠印、巧妙衔接,凸现淡忘行为的委婉波折,彰显情到深处情转薄的深挚,创造了诗歌的虚实之美与抒情理趣。
关键词 《淡忘》 多重意境 心灵映射 诗美
下载PDF
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善”的美学思想的现代转换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岩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1年第2期48-50,共3页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善"的美学思想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一种前后递邅关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学,时代赋予了美学新的生命意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外来文化与思潮的大量涌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遭受着强烈的冲击并发生了转变...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善"的美学思想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一种前后递邅关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学,时代赋予了美学新的生命意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外来文化与思潮的大量涌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遭受着强烈的冲击并发生了转变,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美学思想 中国古典 美学范畴 现代转换 “善” 继承与发展 思想发展 生命意蕴
下载PDF
大学生写作现状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启示
12
作者 姜艳艳 王中宇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2年第9期68-69,共2页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它也能为大学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写作的不足能够反映出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的写作现状进行调查,我们发现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找...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它也能为大学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写作的不足能够反映出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的写作现状进行调查,我们发现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大学生写作现状 中学作文教学 改进措施
下载PDF
《甄嬛传》的宫闱透视
13
作者 尹宝玉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1期93-94,共2页
电视剧《甄嬛传》通过对甄嬛等众多宫廷女子形象的成功塑造,揭露了封建宫闱文化的野蛮与黑暗,剖露了人性的异化与复杂。该剧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曲折跌宕,文化气息浓郁,叙事细腻唯美,在古典价值与现代取向之间保持了良好的艺术张力,是一... 电视剧《甄嬛传》通过对甄嬛等众多宫廷女子形象的成功塑造,揭露了封建宫闱文化的野蛮与黑暗,剖露了人性的异化与复杂。该剧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曲折跌宕,文化气息浓郁,叙事细腻唯美,在古典价值与现代取向之间保持了良好的艺术张力,是一部极具认识价值与娱乐价值的流行影视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甄嬛传》 甄嬛 安陵容 甄嬛体
下载PDF
《甄嬛传》中浣碧的悲剧命运解读
14
作者 董恕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4期105-106,共2页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浣碧虽为配角,却是该剧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之一。在后宫这一充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畸形环境中,她的人性之恶被大大激发,原本改变地位、追求幸福的合理之举,蜕变为生命堕落、人格异化的铁证。浣碧无疑是封建制...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浣碧虽为配角,却是该剧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之一。在后宫这一充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畸形环境中,她的人性之恶被大大激发,原本改变地位、追求幸福的合理之举,蜕变为生命堕落、人格异化的铁证。浣碧无疑是封建制度与皇权制度的牺牲品,而她的性格弱点则加剧了这一悲剧的发生及强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浣碧不仅是一个需要批判、否定的形象,还是一个令人同情、悲悯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甄嬛传》 浣碧 悲剧命运
下载PDF
论知青戏剧政治话语的强化与消解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玉生 姜丽梅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6-98,共3页
知青戏剧具有较强的政治话语功能。其政治功能的强化、消解与时代语境下作家的创作心理机制不无关系。在文本内涵方面体现为由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向人性悲歌、边疆风情的书写转变。
关键词 知青戏剧 政治话语 强化 消解
原文传递
论中国穿越剧中的受虐心理
16
作者 吕佳 马舒宁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5-47,共3页
受虐是一种现代集体无意识的大众心理,现代生活背景下的人们总是陷入痛苦的关系或情景中,或遇到失败,或遇到受伤害,所以便产生了很多方式让人们表达受虐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对受虐感受的心理的追求是潜意识中主动进行的。近年来数部... 受虐是一种现代集体无意识的大众心理,现代生活背景下的人们总是陷入痛苦的关系或情景中,或遇到失败,或遇到受伤害,所以便产生了很多方式让人们表达受虐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对受虐感受的心理的追求是潜意识中主动进行的。近年来数部穿越剧更凭借其艺术形式中独特的受虐文化使其在当代影视作品中奠定了其"前不见古人"地位。不可否认的是穿越剧的受众群已经非常庞大,带来的各方面影响更为深远。中国穿越剧中独特的受虐心理已然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越剧 受虐文化 大众心理
原文传递
《汉语大词典》释义拾补
17
作者 程亚恒 《汉字文化》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汉语大词典》^[1](下简称《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时语文工具书,该书收词时源流并重,古今兼收,不失为一部最具权威性的语文工具书。《大词典》释词时十分重视探求其源头,力求使词条下每一义项所引首条例证为始见书证。所以,... 《汉语大词典》^[1](下简称《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时语文工具书,该书收词时源流并重,古今兼收,不失为一部最具权威性的语文工具书。《大词典》释词时十分重视探求其源头,力求使词条下每一义项所引首条例证为始见书证。所以,《大词典》与其他同类辞书相比,其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但是,《大词典》的编纂工作是一项极其浩繁的工程,编纂过程中限于多方原因(如现在很多出土文献当时未见),所以难免会有疏漏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释义 语文工具书 编纂工作 出土文献 编纂过程 历时 简称 收词
原文传递
《桯史》校注勘误五则
18
作者 程亚恒 《汉字文化》 2014年第3期60-62,共3页
《桯史》是南宋时期岳珂所撰的一部笔记小说。全书凡十五卷,叙事记闻一百四十条,主要记载了宋代的一些朝野见闻、品评人物事件的历史琐闻等,内容涉及比较广泛。该书所记内容主要在于明是非、寓褒贬、明时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之为... 《桯史》是南宋时期岳珂所撰的一部笔记小说。全书凡十五卷,叙事记闻一百四十条,主要记载了宋代的一些朝野见闻、品评人物事件的历史琐闻等,内容涉及比较广泛。该书所记内容主要在于明是非、寓褒贬、明时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之为“非他书所载徒资嘲戏者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桯史》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勘误 校注 笔记小说 南宋时期 内容 叙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