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体融合时代文艺评论之“变” 被引量:2
1
作者 林超然 高方 《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第5期36-43,共8页
"媒体融合"(madia convergence)算是相对温和、厚道甚至乐观的称谓,易于让人把诸媒体误会成"一体化"友好的协作关系。事实上,杂处、共舞的"融合"是表面的,占领、替换的"斗争"是深层的,有限的... "媒体融合"(madia convergence)算是相对温和、厚道甚至乐观的称谓,易于让人把诸媒体误会成"一体化"友好的协作关系。事实上,杂处、共舞的"融合"是表面的,占领、替换的"斗争"是深层的,有限的阵地被反复争夺,有的要浴火重生,有的要腾笼换鸟,媒体市场永远上演着分配与再分配的大戏。文艺与媒体痛痒相关、休戚与共,媒体的变局必然深刻地影响和重塑文艺的创作与发展。作为文艺的评估者和引导者,文艺评论必须作出及时、准确的调整、跟进和回应。这对文艺评论来说并非易事,在传统媒体面前本已走得跌跌撞撞,又遭逢新媒体的强势加入,它的转轨变得困难重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文艺评论 变化
下载PDF
李琦诗歌生态美学谫论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日暖 《北方论丛》 2020年第4期94-102,共9页
作为一位感受机敏、禀赋卓越、哲思深邃的当代诗人,李琦对大自然深怀感恩之心,推崇人与自然相互陪伴的和谐关系,坚信进步文化对现代文明的有力推动。针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自然"倾向和人文生态滑向"崇高"背面的严... 作为一位感受机敏、禀赋卓越、哲思深邃的当代诗人,李琦对大自然深怀感恩之心,推崇人与自然相互陪伴的和谐关系,坚信进步文化对现代文明的有力推动。针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自然"倾向和人文生态滑向"崇高"背面的严峻现实,李琦以诗歌为号角,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之奇,凝视人文之美,寻找心灵之静,探索现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以期重建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理想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琦 诗歌 生态美学
下载PDF
中国意象现代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晓鹰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0-131,共2页
文学是生活的模仿,还是生活的超越?是客观世界的再现,还是主观感情的表现?这是一个古老而争论不休的话题。根据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的解释,镜子的比喻往往把文学理解为客观生活的再现,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曾把诗人与画家看... 文学是生活的模仿,还是生活的超越?是客观世界的再现,还是主观感情的表现?这是一个古老而争论不休的话题。根据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的解释,镜子的比喻往往把文学理解为客观生活的再现,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曾把诗人与画家看成是拿着镜子的人,向四面八方旋转,就能照出太阳、星辰、大地、自己和其他动物等一切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意象 现代 文学理解 艾布拉姆斯 《理想国》 客观世界 主观感情 美国学者
下载PDF
光的隐喻:文学照亮生活 被引量:1
4
作者 傅道彬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0-130,共1页
文学是生活的模仿,还是生活的超越?是客观世界的再现,还是主观感情的表现?这是一个古老而争论不休的话题。根据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的解释,镜子的比喻往往把文学理解为客观生活的再现,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曾把诗人与画家看... 文学是生活的模仿,还是生活的超越?是客观世界的再现,还是主观感情的表现?这是一个古老而争论不休的话题。根据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的解释,镜子的比喻往往把文学理解为客观生活的再现,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曾把诗人与画家看成是拿着镜子的人,向四面八方旋转,就能照出太阳、星辰、大地、自己和其他动物等一切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明之境
下载PDF
步出宅院的人文忧患
5
作者 林超然 《文艺评论》 CSSCI 2016年第9期90-91,共2页
王如是成熟写家,个人经历丰富、阅历广博,此前多文体写作的尝试都收到了奇效,近年专注于长篇小说创作。纵使是长篇小说,他也移步换形,每次都操演一种不同的、全新的武器,看得出他多向度的人生意趣和过剩的创新能量。
关键词 长篇小说创作 商战风云 全知视角 汪曾祺 民族命运 个人命运 活着 悖离 传统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家庭
原文传递
一蓑烟雨任平生——论张剑霜诗歌
6
作者 林超然 《文艺评论》 2017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那么,河流到底是河床的什么?各式的答案纷至沓来——手臂、琴弦、心事、果实、号角、臣民、全传、灵魂、远方、超越……自然而然,会有另一追问:河床又是河流的什么?对应的选项也令人目不暇接——起点、根须、故里、双亲、摇篮、轨... 那么,河流到底是河床的什么?各式的答案纷至沓来——手臂、琴弦、心事、果实、号角、臣民、全传、灵魂、远方、超越……自然而然,会有另一追问:河床又是河流的什么?对应的选项也令人目不暇接——起点、根须、故里、双亲、摇篮、轨道、纪律、守望、思念、惆怅……从精神美学的立场一眼望过去,张剑霜与诗歌的关系,正是河流与河床的关系。他们可以痛痒相关,可以互为表里,可以生死与共:“你成为我对时间的苦苦惩罚,是生之延续”,“我和你,始终作为本我与另外形式的表现,我不是作品,你也不是文字,走近你,才诞生了我,而我终将被你一次次放生,一次次遗弃,并在痛苦和幸福中煎熬着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张剑 精神美学 河流 外形式 对应 本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