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与密度互作对寒地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汪秀志 刘沐江 +3 位作者 吕艳东 刘丽华 郑桂萍 钱永德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48,共12页
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前期施氮量、穗肥用氮量、粒肥用氮量、调节肥施用时期及穴距5个因素对粳稻"垦鉴稻10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试验因素对产量既有单因子效应又存在互作... 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前期施氮量、穗肥用氮量、粒肥用氮量、调节肥施用时期及穴距5个因素对粳稻"垦鉴稻10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试验因素对产量既有单因子效应又存在互作效应;前期施氮量、穗肥用氮量和调节肥施用时期对产量作用显著,且前期施氮量和穗肥用氮量的互作对产量的作用仅次于前期施氮量对产量的单独作用;穴距对产量的作用不显著。适当增大前期施氮量可提高群体有效穗数,获得高产;也可以通过协调前、中期用氮量的关系对产量构成因素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产量 氮肥 密度
下载PDF
肥密互作对寒地水稻源库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秀志 刘崇文 +4 位作者 许谊强 吕艳东 刘丽华 郑桂萍 钱永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2,共6页
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研究3个施期(基肥和蘖肥、穗肥、粒肥)的氮肥用量、调节肥施用时间及穴距等5个因素对粳稻垦鉴稻10号源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和蘖肥用氮量与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单位面积结实颖花数呈显著正相... 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研究3个施期(基肥和蘖肥、穗肥、粒肥)的氮肥用量、调节肥施用时间及穴距等5个因素对粳稻垦鉴稻10号源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和蘖肥用氮量与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单位面积结实颖花数呈显著正相关;调节肥施用时间与单位面积结实颖花数呈负相关;穴距与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单位面积结实颖花数呈极显著二次曲线关系。说明通过适当加大前期用氮量或协调前期用氮量与种植密度等栽培措施的互作,可在适当范围内(即基、蘖肥用氮量达到140 kg/hm2,穗肥,粒肥用氮量为0 kg/hm2,调节肥施用时期6.7叶,穴距12 cm)提高群体结实颖花数并最终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垦鉴稻10号 源库关系 叶面积指数 实颖花数
下载PDF
施氮和密度对寒地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汪秀志 李军 +5 位作者 刘崇文 许谊强 吕艳东 刘丽华 郑桂萍 钱永德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5-64,共10页
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3个施期的氮肥用量(即基、蘖肥用氮量,穗肥用氮量,粒肥用氮量)、调节肥施用时间(叶龄计)及穴距等5个因素对粳稻垦鉴稻10号物质生产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施氮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 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3个施期的氮肥用量(即基、蘖肥用氮量,穗肥用氮量,粒肥用氮量)、调节肥施用时间(叶龄计)及穴距等5个因素对粳稻垦鉴稻10号物质生产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施氮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与中期干物质积累呈极显著正相关(R=0.504 5**)、与抽穗前15d至抽穗后25d的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08 9**);穗肥施氮量与经济系数呈显著正相关(R=0.331 1*);穴距与前期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631 0**)、与后期生物量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R=0.493 9**)。说明,通过提高基、蘖肥施氮量可显著提高群体的中期干物质积累、抽穗前15d至抽穗后25d干物质积累;适当减小穴距可提高前期物质生产量和后期物质积累量,而适当提高穗肥施氮量可提高群体的经济系数。因此,对试验因子中的基、蘖肥用氮量与穴距的控制可以实现对各期干物质积累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密度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