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谈民族师专公共音乐课的设置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杨殿虎
-
机构
黔南师专艺术系
-
出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99-101,共3页
-
-
关键词
公共音乐课
民族师专
民族地区
教学大纲
中小学音乐教育
教学计划
技能训练
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要求
音乐课教学
-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
-
题名中国书法和绘画的联系与区别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韦承宗
-
机构
黔南师专艺术系
-
出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75-76,79,共3页
-
文摘
我国历来有“书画同源”之论.从书法和中国画的起源来说,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远在新石器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用“兽毛制作的毛笔、以黑线在彩陶上构成种种神态生动的动物纹校和符号;至春秋时代绘画才始从纹样符号中独立出来”.文字与绘画都起源于刻画符号,后来汉字是朝着符号化.抽象化的方向发展,已经完全与绘画(或象形)脱离;并形成独立的体系.绘画则一直朝着状物的方向发展,也形成了独立的体系.“书以言情、画以状物;两者已经分道扬镳.问题是我们理解的“源”并不只是起源之“源” 的关系,即是“书与画异形而同品”的关系.这种关系、最突出地体现在笔墨上.书与画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门类,但在笔墨上确是共同的,无论书与画、皆以笔墨为“灵魂”的,没有笔墨也就没有书法与绘画.二者的区别在于;书法对笔墨的运用更强调技巧与法度,对线的运用更趋精纯,几乎是线的艺术.而绘画对线的运用更强调灵活性与丰富性.似不如书法对笔墨更重技法,注重表现造型.
-
关键词
中国书法
中国画
中国绘画艺术
“源”
笔墨
刻画符号
线条
线的艺术
意在笔先
历史渊源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从危机到创新:民族音乐现代化的历史境遇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杨殿虎
-
机构
黔南师专艺术系
-
出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80-83,共4页
-
文摘
1 1、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了无数引人自豪的传统文化。因而,面对祖先和祖先的丰功伟绩,国人有着更多的自豪和骄傲,沉浸在历史话语的崇敬之中。以致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天朝帝国”的大门,惊醒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美梦时,中西文化之争仍是以铭记传统文化为主流话语的叙述。
-
关键词
民族音乐
传统文化
现代化
文化相对主义
民族音乐文化
文化交流
危机
民族音乐学
历史境遇
五四时期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瑶山白裤瑶音乐的文化生态学叙事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杨殿虎
-
机构
黔南师专艺术系
-
出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70-74,共5页
-
文摘
音乐是社会群体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的文化事象,作为人的文化创造物,它不可能脱离生态环境孤立存在,而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下不断演变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正是特定生态环境的产物,是民族精神的活化石.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事象,特别是在无文字的民族或村落里,民族民间音乐是叙述历史、传授知识、教化人伦、交朋结友、祭祖祈福等活动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它既是一种民俗形式也是一种民俗内容,深深地寄寓了民族文化精神和历史心理情结.因此,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文化生态学的考察,对现代音乐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白裤瑶
文化生态学
民族文化
经济文化
生态环境
瑶山
民族民间音乐
音乐文化
先秦时期
现代音乐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论师范声乐教学
- 5
-
-
作者
胡蓉
-
机构
黔南师专艺术系
-
出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102-104,共3页
-
-
关键词
声乐教学
师范声乐
声乐教师
歌曲表现
音乐教师
声乐专业
中声区
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
理解和表达
-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
-
题名重新认识艺用人体解剖学与运动学
- 6
-
-
作者
杨俊
-
机构
黔南师专艺术系
-
出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96-98,共3页
-
-
关键词
艺用人体解剖学
空间结构
运动学
人体体表
人体结构
新认识
技法理论
美术教学
中心点
解剖结构
-
分类号
G804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试论声乐学习中文学修养的重要性
- 7
-
-
作者
聂堂英
-
机构
黔南师专艺术系
-
出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00-103,共4页
-
文摘
音乐和文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们都产生于劳动,在远古是完全揉和在未分化的巫术礼仪活动的混沌统一体之中的。如《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传说中的葛天氏的音乐说,“三人持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三个人手捉牛尾,踏足而歌,生动地反映了载歌载舞的情景。这说明歌、舞、乐三者在原始音乐活动中本来就联在一起,其表现为:身体的跳动(舞)口中念念有词或狂呼高喊(歌、诗、咒语),各种敲打齐鸣共奏(乐)。到后世这些才逐渐分化为“礼”——政型典章, “乐”——文学艺术。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和音乐是紧密结合的。 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看,原始社会音乐、文化、歌舞乐三位一体。奴隶社会西周到春秋中叶出现了按音乐风格分类的民歌总集《诗经》,周秦时代音乐文学从理论到实践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汉魏的相和歌,东晋南北朝的清商乐和鼓角横吹曲;唐代的诗词;宋代的词在民间和文人中普遍受到喜爱。说唱音乐在瓦舍勾栏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元代的杂剧与南戏是音乐与文学剧本完美结合的产物:明代的昆山腔、弋阳腔使曲牌音乐得以提高并趋于完善;清代的梆子和皮黄成了戏曲、音乐、曲牌联套到板式变化的飞跃。
-
关键词
文学修养
声乐学习
音乐欣赏
声乐作品
音乐与文学
声乐教学
音乐艺术
音乐创作
歌曲
说唱音乐
-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
-
题名试论声乐教师的智能结构
- 8
-
-
作者
聂堂英
-
机构
黔南师专艺术系
-
出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81-83,共3页
-
文摘
本文在自己学习声乐的基础上,将音乐教育学上的新理论,用于对声乐教师和歌唱演员的不同进行了分析,从能力切入,就声乐教师的观察能力、示范能力、讲解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关键词
歌唱演员
声乐教师
观察
审美
-
分类号
J616-4
[艺术—音乐]
-
-
题名机遇与挑战:信息时代和我们
- 9
-
-
作者
邓仁
-
机构
黔南师专艺术系
-
出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18-19,22,共3页
-
文摘
信息时代的到来是一次新的挑战,它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危机。 进入信息时代意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将会改变,由于人机对话的实现,无论从思考的准确性上,从为思考提供的基础资料上,从思考的量,以及从思考的速度上,都会出现质的飞跃。而且它可以轻易地集中利用人类已经写成模块的智慧,使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更主动的地位;进入信息时代意味着人们的交流方式的改变,由于现代通讯传播手段的更新,无论从书写、口头的物质载体上,从交流的范围上,从交流的速度上,乃至交流的对象上都会有质的革新;进入信息时代意味着政治斗争、生产生活、科学实验手段的改变,由于遥感、监测和自动化手段的不断革新,无论在军事领域,在工业、农业生产领域。
-
关键词
信息时代
机遇与挑战
计算机处理
自动化
信息事业
质的飞跃
实验手段
人的操作
电子技术基础
时间和空间
-
分类号
G359.2
[文化科学—情报学]
-
-
题名师范院校钢(风)琴教学形式与方法初探
- 10
-
-
作者
胡蓉
-
机构
黔南师专艺术系
-
出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82-83,共2页
-
文摘
师范院校钢(风)琴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弹奏能力、视奏能力、伴奏能力。而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上述几方面的能力,少走弯路,尽可能在在校期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这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师范院校钢(风)琴教学一直沿用专业音乐院校“一对一”的教学形式,这种单一的授课形式,虽也有明显的技术传播功效,但由于缺乏完整的教学结构和全面的内容安排,因此很难完成大、中专院校钢(风)琴课特有的教学任务,往往形成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我们培养的是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不需要{也很难)达到专业音乐院校钢(风)琴那种炉火纯育的技术水准,但却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弹奏技能技巧,从这种意义上讲,一个好的钢(风)琴演奏家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
-
关键词
师范院校
教学形式
专业音乐院校
教学方法
中学音乐教师
节奏练习
集体课
教学结构
“一对一”
弹奏技能
-
分类号
J624.1
[艺术—音乐]
-
-
题名浅谈素质教育中的美育
- 11
-
-
作者
肖兴华
-
机构
黔南师专艺术系
-
出处
《黔南民族师专学报》
2000年第2期47-49,54,共4页
-
-
关键词
审美教育
理论学习
艺术学科教育
社会实践教育
-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杨俊美术作品选
- 12
-
-
作者
杨俊
-
机构
黔南民族师专艺术系
-
出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93-93,共1页
-
-
关键词
作品选
水彩画
民族师专
艺术系
-
分类号
J221.8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