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课程评价改革的行动研究——以学前教育学为例
1
作者 蒋登宇 李露 杨晓萍 《当代教研论丛》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学前教育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核心课程,在其专业理念的养成、专业知识的建构以及专业技能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课程评价却存在主体单一,评价取向“重目标、轻过程、忽视主体”,评价方法“重量化、轻质性”,课程目标、... 学前教育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核心课程,在其专业理念的养成、专业知识的建构以及专业技能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课程评价却存在主体单一,评价取向“重目标、轻过程、忽视主体”,评价方法“重量化、轻质性”,课程目标、内容忽视实践,课程实施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环境的支持等问题。教师利用行动研究法,以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介入教学,不仅改善了以上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改善和优化了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实现了教师的自我反思和专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评价 行动研究
下载PDF
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2
作者 刘彦宏 《虹》 2023年第1期155-157,共3页
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意义,在丰富幼儿园课程价值、传递民族文化、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民族文化课程是“民族文化”与“课程建设”两者的结合体,而课程评价对两者融合的效率与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 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意义,在丰富幼儿园课程价值、传递民族文化、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民族文化课程是“民族文化”与“课程建设”两者的结合体,而课程评价对两者融合的效率与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取向、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的内容 4个维度,其中评价的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和课程效果 4 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经验 幼儿园 民族文化课程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实践与评估
3
作者 罗菊珍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3期119-122,共4页
以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实践与评估为研究主题,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的起源、发展与教育应用,分析了高校教育环境的特点与挑战,以及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学生评估中的应用。通过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数... 以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实践与评估为研究主题,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的起源、发展与教育应用,分析了高校教育环境的特点与挑战,以及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学生评估中的应用。通过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数据,讨论了研究结果,并对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成绩、学生学习满意度、教师反馈进行了评估。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实践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一种全面的评估框架,为未来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高校教育 教学策略 课程设计
下载PDF
基于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模式改革策略与实践探索
4
作者 罗菊珍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9期121-124,共4页
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学模式改革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回顾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理论,以及对教学的重大影响。分析了教育心理学理论在教学模式改... 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学模式改革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回顾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理论,以及对教学的重大影响。分析了教育心理学理论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与挑战,并提出了一套基于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模式改革策略及实践案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教学模式改革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跨界思维”视域下对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再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陆丹 蒋登宇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78-80,共3页
“跨界思维”作为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具有开放性与融合性。依据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建设现状,将其置于“跨界思维”视域下进行再思考,审视其专业定位、师资构成、课程设置、学生就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跨界思维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再思考
下载PDF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教育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娜 《科学咨询》 2023年第22期117-119,共3页
建构主义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体系建构的过程,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理论,关注于教师的教,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学。翻转课堂是通过学生课前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建构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答疑解惑、合作研究、完成... 建构主义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体系建构的过程,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理论,关注于教师的教,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学。翻转课堂是通过学生课前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建构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答疑解惑、合作研究、完成学业的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无不体现着建构主义的理念。“教育学”作为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通过基于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的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沟通合作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和沟通交流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翻转课堂 教育学
下载PDF
不插电计算机科学活动教学模型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璐 成丹丹 《软件导刊》 2021年第5期210-214,共5页
为了使一线教师更好地开展不插电计算机科学活动,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采用经典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42个不插电计算机科学活动进行编码分析,从而构建不插电计算机科学教学模型。教学实践显示,教师在开展不插电计算机科学活动时应确... 为了使一线教师更好地开展不插电计算机科学活动,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采用经典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42个不插电计算机科学活动进行编码分析,从而构建不插电计算机科学教学模型。教学实践显示,教师在开展不插电计算机科学活动时应确立以计算机科学知识为主、多元能力为辅的教学目标,活动材料的准备既需贴近生活、容易获取,还应具备学习功能和游戏功能,在实施活动时以自身认知策略为主,而学生应主要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开展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插电计算机科学 经典扎根理论 教学模型
下载PDF
我国近十年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研究概述
8
作者 陈虹先 吴诗航 《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第17期92-94,共3页
文章以2009~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刊登关于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95篇文章作为分析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我国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研究日益受到教育界关注;研究类别主要以教育类为主,社科类次之;研究内容集中在幼儿... 文章以2009~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刊登关于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95篇文章作为分析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我国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研究日益受到教育界关注;研究类别主要以教育类为主,社科类次之;研究内容集中在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及对策、教学实践、文献概述和教学价值运用等方面。建设加强教育心理学视角的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研究,加强乡镇私立幼儿园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视,加强政府对幼儿生活习惯知识教育的开展,力求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三方合力,为我国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生活习惯培养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口语交际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9
作者 黄丽娟 李忠毅 +1 位作者 张新婷 张蕊 《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第15期32-34,共3页
在口语交际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紧紧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将育人思想设为口语交际教学的核心。根据对贵州铜仁市7所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发现存在口语交际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不足... 在口语交际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紧紧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将育人思想设为口语交际教学的核心。根据对贵州铜仁市7所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发现存在口语交际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不足、教师忽视口语交际教学及其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联系等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启发学生使用成语;精心设计口语交际内容,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融入育人思想,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交际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黔东南州诉源治理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易材 韦秀英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52,共5页
诉源治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之一,是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使各族人民群众之间关系和谐、和平共处、团结协作,其本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相耦合。黔东南州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推进诉源治理的特色是... 诉源治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之一,是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使各族人民群众之间关系和谐、和平共处、团结协作,其本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相耦合。黔东南州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推进诉源治理的特色是深度融入民族元素,现全州法院新收案件总数减幅较大,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成效显著,从中获得的启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推进诉源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动力源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保证;深度融入地方民族元素是重要举措;预防矛盾纠纷发生是治本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州 诉源治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中小学生文化认同调查研究——基于云南省3个市州11所学校的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茜 杨开昌 罗平云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6-173,共8页
通过对云南省3个市州少数民族聚集区11所中小学校的9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民族学生文化认同处于中等水平。由于受使用本民族语言频率、家庭对本民族文化态度、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区位的影响,这些中小学生文化认同水平在文化分离、... 通过对云南省3个市州少数民族聚集区11所中小学校的9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民族学生文化认同处于中等水平。由于受使用本民族语言频率、家庭对本民族文化态度、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区位的影响,这些中小学生文化认同水平在文化分离、文化整合等维度呈现不同的差异和特点,年级、就读学校、家所在区域会对其文化认同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母亲的民族对文化认同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但是父亲的民族、宗教信仰、家庭经济状况并不会对文化认同产生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 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原文传递
家园校共育视域下幼小衔接策略研究
12
作者 李娜 何佳 《进展》 2022年第17期43-45,共3页
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儿童更好适应小学生活。当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衔接意识薄弱,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家长过度重视小学阶段知识准备;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科学衔接方式等问题。有效的幼小衔接需要做到提高重视,幼儿园与小学双向... 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儿童更好适应小学生活。当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衔接意识薄弱,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家长过度重视小学阶段知识准备;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科学衔接方式等问题。有效的幼小衔接需要做到提高重视,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幼儿园做到全面准备、把握重点,小学要做到深化改革,双向衔接;家园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只有家长、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提高认识,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帮助儿童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这一转折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家园校共育 策略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