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角芳香配体的金属有机框架对染料木素的吸附性能与机理
1
作者 杨湘怡 程云辉 +2 位作者 姚丽 许宙 邢克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5,共8页
目的:提高染料木素的吸附率。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2种含不同尺寸三角芳香配体的MOFs(MOF-808和PCN-777),通过系列表征确定MOFs的合成,比较其与线性二元羧酸配体构筑的MOF(UiO-66)对染料木素的吸附效果;考察孔隙特征、疏水性变化等对吸... 目的:提高染料木素的吸附率。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2种含不同尺寸三角芳香配体的MOFs(MOF-808和PCN-777),通过系列表征确定MOFs的合成,比较其与线性二元羧酸配体构筑的MOF(UiO-66)对染料木素的吸附效果;考察孔隙特征、疏水性变化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与线性配体构筑的UiO-66相比,三角芳香配体构筑的MOFs(MOF-808和PCN-777)的孔径分别从0.65 nm增大到1.81,3.55 nm,水接触角分别从47.91°增大到110.68°,128.23°。线性配体构筑的UiO-66对染料木素的吸附量为40.08 mg/g,吸附率为39.98%;而三角芳香配体构筑的MOFs(MOF-808和PCN-777)对染料木素的吸附量分别为61.80,81.75 mg/g,吸附率分别为61.63%,81.52%。结论:金属有机框架可用于染料木素的吸附富集,相较于线性配体,引入不同尺寸的三角芳香配体改变了MOFs孔径及疏水性,加强了MOFs的内部可及性并提供了更多吸附位点,从而提高了对染料木素的吸附效果。PCN-777对染料木素的吸附机理为金属螯合作用、π-π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基金属有机框架 染料木素 三角芳香配体 孔径 协同吸附机理
下载PDF
基于教学相长理念的大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以“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晓颖 吕蕾 何金兴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15期125-128,共4页
课堂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核心场域,为了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大学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形成大学教师对教学投入的内生动力,提出基于教学相长理念进行大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以“科技文献检索”课为例,阐述了学情分析、课堂... 课堂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核心场域,为了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大学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形成大学教师对教学投入的内生动力,提出基于教学相长理念进行大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以“科技文献检索”课为例,阐述了学情分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评价的设计,并提出了基于教学相长理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总体策略。实践证明,教师的上课激情明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参与度有显著改善,教师和学生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体验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相长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兴丽 檀琮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7期165-168,共4页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酿酒等食品相关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核心课,在食品生物化学教学中融入成果导向理论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多年的教学实际出发,以成果导向理论为指导,从教学理念、资源建设、教学方法、评价...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酿酒等食品相关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核心课,在食品生物化学教学中融入成果导向理论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多年的教学实际出发,以成果导向理论为指导,从教学理念、资源建设、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实施教学改革,解决了食品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生物化学 OBE理念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科教融合背景下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4
作者 丁烽 张兴丽 +1 位作者 孟武 李丕武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44期70-73,共4页
以齐鲁工业大学与山东省科学院深度融合2.0为背景,科教产多方协同育人,构建了一种适用于生物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并实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 以齐鲁工业大学与山东省科学院深度融合2.0为背景,科教产多方协同育人,构建了一种适用于生物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并实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修订适合科教产融合背景的教学方案,构建一种体现科教产深度融合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实现科研优势、资源优势向人才培养优势的转换,从而满足新工科对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生物化学 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的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芷萌 倪策 +3 位作者 欧晓晖 曹天红 程云辉 文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3-202,共10页
食源性生物活性肽通过调控体内信号转导通路并影响细胞因子的表达来发挥免疫调节功能。文章综述了多种食源性蛋白质水解物和生物活性肽对细胞、动物及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阐述了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免疫 免疫活性肽 炎症反应 细胞模型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豌豆肽对凝固型酸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杨玲 莫浩然 +5 位作者 焦叶 崔波 方勇 陈秀文 杨进洁 程云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2-196,共5页
目的:减少酸奶凝固时间,改善酸奶质构。方法:以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不同量(0,0.50%,0.75%,1.00%,1.25%,1.50%)豌豆肽,制备豌豆肽酸奶,并测定酸奶的凝固时间、滴定酸度及质构特性。结果:酸奶的凝固时间在豌豆肽添加量≤1.25%时... 目的:减少酸奶凝固时间,改善酸奶质构。方法:以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不同量(0,0.50%,0.75%,1.00%,1.25%,1.50%)豌豆肽,制备豌豆肽酸奶,并测定酸奶的凝固时间、滴定酸度及质构特性。结果:酸奶的凝固时间在豌豆肽添加量≤1.25%时显著减少,当豌豆肽添加量为1%时效果最明显,凝固时间可缩短32 min。酸奶酸度在豌豆肽添加量为0.5%~1.5%时显著提高。当豌豆肽添加量≤1%时,酸奶的弹性和咀嚼度显著下降,内聚性、胶着度、回复性显著上升,硬度无显著变化,酸奶的质构得到改善。结论:在酸奶发酵基质中添加适量豌豆肽可显著缩短酸奶发酵周期,改善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肽 凝固型酸奶 凝固时间 滴定酸度 质构特性
下载PDF
枸杞低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增殖益生菌能力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昊 崔波 于滨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142,148,共6页
目的:提高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枸杞的开发和利用率。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了枸杞低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青春双歧杆菌的生长曲线和pH值的影响,评估其抗氧化性能和增殖益生菌的能力。结果:当枸杞低聚糖的质量浓度达到2.... 目的:提高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枸杞的开发和利用率。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了枸杞低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青春双歧杆菌的生长曲线和pH值的影响,评估其抗氧化性能和增殖益生菌的能力。结果:当枸杞低聚糖的质量浓度达到2.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5.32±0.03)%,(99.93±0.05)%,(21.86±0.01)%;当质量浓度为0.1~0.5 mg/mL时,枸杞低聚糖表现出较好的总还原力;青春双歧杆菌的OD值随着枸杞低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高,而pH值与菌体浓度呈负相关。结论:枸杞低聚糖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有增殖益生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低聚糖 体外 抗氧化 益生菌增殖
下载PDF
膳食纤维理化特性及其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思妤 焦叶 +3 位作者 崔波 方芳 杨进洁 程云辉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4-240,共7页
介绍了膳食纤维的分类、结构及理化特性,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膳食纤维改性方法及其理化特性的相关文献,并对膳食纤维理化特性及其改性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膳食纤维 改性方法 理化特性
下载PDF
双螺杆挤压过程中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崔维真 陶海腾 崔波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4,共7页
停留时间分布是表征双螺杆挤压过程中物料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与挤压食品品质的形成密切相关。文章着重介绍了指示剂测定停留时间分布的方法及相关参数,分析了温度、水分、螺杆构型、模孔、喂料速度和螺杆转速等操作参数对双螺杆挤压过... 停留时间分布是表征双螺杆挤压过程中物料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与挤压食品品质的形成密切相关。文章着重介绍了指示剂测定停留时间分布的方法及相关参数,分析了温度、水分、螺杆构型、模孔、喂料速度和螺杆转速等操作参数对双螺杆挤压过程中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由于淀粉、蛋白等营养组分结构比较复杂,现有关于停留时间分布的研究成果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留时间分布 测定方法 双螺杆挤压
下载PDF
纳米固相萃取剂分离纯化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诗华 王逸轩 +3 位作者 崔波 许宙 焦叶 程云辉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2-209,共8页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其生理活性功能和纳米固相萃取剂的分类、吸附机理及在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了纳米固相萃取剂分离纯化黄酮类化合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纳米固相萃取剂 纳米材料 黄酮类化合物 分离纯化
下载PDF
扇贝加工副产物中蛋白质提取及其酶解物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宇 文诗雨 +8 位作者 倪策 欧晓晖 屈婷敏 吴颖 贺舒雯 李虹辉 崔波 程云辉 文李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6-183,共8页
目的:对扇贝加工副产物中蛋白质酶解物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提高扇贝加工副产物的利用价值。方法:以海湾扇贝加工副产物为原料,分别采用碱提酸沉法、碱提硫酸铵沉法和低温乙醇变性沉淀法提取蛋白质,并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对胃蛋白酶... 目的:对扇贝加工副产物中蛋白质酶解物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提高扇贝加工副产物的利用价值。方法:以海湾扇贝加工副产物为原料,分别采用碱提酸沉法、碱提硫酸铵沉法和低温乙醇变性沉淀法提取蛋白质,并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对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水解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中性蛋白酶解物的分子量分布、氨基酸组成和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碱提硫酸铵沉法所获的蛋白质纯度最高,达91.16%,且电泳效果最佳。4种酶解物均具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力和还原能力,而中性蛋白酶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尤其是羟自由基清除效果明显,清除率高达(77.24±1.87)%;该酶解物中含天冬氨酸等15种氨基酸,总含量达84 g/100 g,羟脯氨酸含量达(11.82±0.09)%。结论:从扇贝加工副产物中采用碱提硫酸铵沉法所获的蛋白质,经中性蛋白酶水解产生的小分子肽产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营养价值高,可进一步开发抗氧化功能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 副产物 蛋白质 酶解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亚临界萃取冰岛刺参内脏油脂工艺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梦豪 梁艳 +2 位作者 姚艳艳 朱纪海 赵祥忠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5-170,共6页
以富含脂类活性物质的冻干冰岛刺参内脏为原料,建立亚临界萃取冰岛刺参油脂新工艺。结果表明,亚临界萃取的最佳萃取工艺为料液比(m冰岛刺参∶V萃取液)1∶3(g/mL)、萃取压强0.4 MPa、萃取次数5次、萃取时间56.18min、萃取温度48.55℃,油... 以富含脂类活性物质的冻干冰岛刺参内脏为原料,建立亚临界萃取冰岛刺参油脂新工艺。结果表明,亚临界萃取的最佳萃取工艺为料液比(m冰岛刺参∶V萃取液)1∶3(g/mL)、萃取压强0.4 MPa、萃取次数5次、萃取时间56.18min、萃取温度48.55℃,油脂萃取率为23.38%。通过对比不同方法萃取的油脂理化指标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图,亚临界法萃取的油脂理化指标均优于其他方法,油脂中EPA含量达40.7%,说明亚临界法萃取冰岛刺参油脂的工艺效率高,油脂品质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岛刺参 油脂 亚临界萃取 理化指标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技术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对无花果成熟度的快速判别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靖宇 孙锐 +2 位作者 余多 吕宇璇 韩燕苓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7-111,共5页
以无花果为试验对象,对其进行近红外光谱采集,并对其糖度、单果重、纵径、横径、硬度5个指标进行K-均值聚类;根据光谱数据、主成分分析确定最优聚类效果的成分和各类别的指标分布构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进行聚类判别,以实... 以无花果为试验对象,对其进行近红外光谱采集,并对其糖度、单果重、纵径、横径、硬度5个指标进行K-均值聚类;根据光谱数据、主成分分析确定最优聚类效果的成分和各类别的指标分布构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进行聚类判别,以实现对果实成熟度(幼果期、成长期、成熟期)分类的准确、快速、无损伤鉴别。结果表明,3种成熟阶段的无花果样品的糖度、单果重和硬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成熟果和成长果与幼果的纵径和横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根据PLS-DA判别模型累计训练集的分类正确率为99.59%,测试集的分类正确率为99.15%。说明主成分分析与光谱数据所建立的PLS-DA模型性能较好,对无花果成熟度的快速鉴别是有效且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无花果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成熟度 鉴别
下载PDF
紫苏提取物对裂壶藻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荣芳 高丽伟 +1 位作者 徐梦豪 赵祥忠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126,136,共7页
目的:探究紫苏提取物对裂壶藻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强制氧化法,以过氧化值、丙二醛值、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值作为评价指标,探究不同浓度紫苏提取物、0.04%茶多酚与0.02%TBHQ对裂壶藻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气相—质谱检测裂... 目的:探究紫苏提取物对裂壶藻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强制氧化法,以过氧化值、丙二醛值、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值作为评价指标,探究不同浓度紫苏提取物、0.04%茶多酚与0.02%TBHQ对裂壶藻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气相—质谱检测裂壶藻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变化。结果:强制氧化15 d后,0.10%紫苏提取物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比空白组提高了16.91%,紫苏提取物可以通过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起到抗氧化效果,紫苏提取物对裂壶藻油的氧化抑制效果略低于TBHQ,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仅减少了5.30%,紫苏提取物添加组相比茶多酚添加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了12.93%,抗氧化效果明显高于茶多酚。结论:紫苏提取物能够有效提高裂壶藻油的氧化稳定性,且随着提取物剂量的增加,其延缓氧化效果也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提取物 裂壶藻油 天然抗氧化剂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