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方向学生临床实习带教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庄敏 赵丹 荣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8期2957-2957,共1页
关键词 病理医生 临床实习 学生 带教法 临床病理 病理技术 实习阶段 带教教师
下载PDF
LEEP术在CIN中的诊疗价值及手术前后的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巍 赵丹 艾中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1875-1876,共2页
目的探讨行宫颈电切术(LEEP)诊断及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探索LEEP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方法对96例经阴道镜和细胞学检查异常,同时取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CIN患者行LEEP治疗,切除后病... 目的探讨行宫颈电切术(LEEP)诊断及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探索LEEP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方法对96例经阴道镜和细胞学检查异常,同时取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CIN患者行LEEP治疗,切除后病理组织全部进行病理学检查,并比较治疗效果,统计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LEEP术后病例确诊CIN86例,治愈81例(治愈率94.19%)。宫颈微小浸润癌3例,其中2例标本病变累及边缘,而术前均被确诊为CINⅠ-Ⅲ。结论 LEEP术的诊治效果可靠,并可用于宫颈微小浸润癌的诊断;具有治愈率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又可保留部分患者生育需求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电切术 手术前后 病理比对分析
下载PDF
6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原 田杰 刘晓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0期3272-3272,共1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绝经年限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分析6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并行诊断性刮宫及(或)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主要病理诊断为萎缩性子宫内膜(4.69%)、功能性子宫内膜(31.25%)、功能失调性...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绝经年限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分析6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并行诊断性刮宫及(或)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主要病理诊断为萎缩性子宫内膜(4.69%)、功能性子宫内膜(31.25%)、功能失调性子宫内膜(17.19%)、恶性肿瘤(20.31%)、内膜息肉及其他(26.56%)。结论绝经年限愈长的妇女,恶性肿瘤发生率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阴道出血 病理分析
下载PDF
基于MSCT灌注参数的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4
作者 王东 徐凤琳 +3 位作者 于小涵 盖雪 郝春晓 赵立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206-4211,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多层螺旋CT(MSCT)灌注参数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380例NSCLC患者作为建模组,其中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159例,未转移患者221例;另于2020年2月至... 目的:探究基于多层螺旋CT(MSCT)灌注参数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380例NSCLC患者作为建模组,其中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159例,未转移患者221例;另于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多中心选取120例NSCLC患者作为验证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MSCT灌注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一致性与诊断效能,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OR=0.730,95%CI=0.567~0.941)、肿瘤直径(OR=12.195,95%CI=3.145~47.289)、肿瘤同侧纵隔淋巴结短径(OR=14.125,95%CI=2.857~69.832)、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OR=9.814,95%CI=2.415~39.882)、病灶区域血流量(BF)(OR=11.348,95%CI=3.074~41.892)、血容量(BV)(OR=11.456,95%CI=2.895~45.337)、平均通过时间(MTT)(OR=0.456,95%CI=0.274~0.759)、表面通透性(PS)(OR=10.475,95%CI=2.419~45.363)是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与外部验证,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在建模组与验证组分别为0.921、0.918;校准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组与验证组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风险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精准度;应用ROC曲线分析该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组与验证组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效率,建模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6(95%CI=0.942~0.978),验证组AUC为0.950(95%CI=0.934~0.991)。结论:基于MSCT灌注参数构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及校准度良好,可实现对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个体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MSCT灌注成像 定量参数
下载PDF
CD151和c-Met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荣玮 王俊苹 +4 位作者 于秀文 张晓杰 庄敏 刘晓雨 田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CD151和c-Met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对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腺癌组织各120例进行CD151和c-Met检测,及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CD151和... 目的探讨CD151和c-Met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对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腺癌组织各120例进行CD151和c-Met检测,及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CD151和c-Me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D151大肠正常黏膜和腺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21.7%(26/120)、72%(86/120),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Met大肠正常黏膜和腺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17.5%(21/120)、60%(72/120),腺癌组织与正常黏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大肠腺癌中,CD151和c-Met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的部位、大小无相关性,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分期有关(P<0.05)。CD151和c-Met在大肠正常黏膜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经双变量相关分析,Spearman系数r=0.970,表达呈正相关(P<0.001)。CD151+、α3β1+、CD151+α3β1+与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期密切相关,是影响大肠癌预后的因素(P<0.01、P<0.05、P<0.0001)。结论 CD151和c-Met在大肠癌的表达密切相关。CD151与c-Met联合表达是大肠癌临床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CD151 c—Met 免疫荧光双染
下载PDF
淫羊藿苷联合丝裂霉素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得水 陈刚 +1 位作者 卢长方 张晓杰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通过将淫羊藿苷(ICA)联合丝裂霉素(MMC)联合作用肝癌HepG2细胞的实验研究,探讨联合药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ICA、MMC或两药联合处理48 h后及未处理组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通过两药相... 目的通过将淫羊藿苷(ICA)联合丝裂霉素(MMC)联合作用肝癌HepG2细胞的实验研究,探讨联合药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ICA、MMC或两药联合处理48 h后及未处理组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通过两药相互作用系数CDI评价两种药物的相互作用性质;RT-PCR检测药物处理后HepG2细胞内凋亡抑制蛋白质FLIP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单独ICA或MMC处理后,均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其抑制率随着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强(P<0.05),呈剂量依赖性;两药联合应用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其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P<0.01),且两药作用具有协同效应(CDI<1);与未处理组相比,ICA或MMC处理后HepG2细胞内FLIP mRNA水平降低,尤其以联合药物处理组降低更加显著(P<0.001)。结论 ICA与MMC联用可在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两药具有协同效应,其抑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凋亡抑制蛋白FLIP的表达,从而增加癌细胞的凋亡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丝裂霉素 HEPG2 细胞增殖 FLIP
下载PDF
CD151和整合素α3β1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婷 吴淑琴 +3 位作者 艾中伟 刘得水 刘海燕 荣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6,47,共5页
探讨CD151和整合素a3β1在直肠腺瘤及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方法对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腺癌组织各120例进行CD151和整合素a3β1... 探讨CD151和整合素a3β1在直肠腺瘤及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方法对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腺癌组织各120例进行CD151和整合素a3β1检测,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CD151和整合素a3β1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D151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腺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21.7%、52.5%、72%,腺瘤和腺癌组织分别与正常黏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整合素a3β1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腺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34.2%、55%、70%,腺瘤和腺癌组织分别与正常黏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结直肠腺癌中,CDl51和整合素a3β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的部位、大小无相关性,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CD151和整合素a3β1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经双变量相关分析,表达呈正相关。从图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可知,CD151+、a3β1、CD151+时与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期密切相关,是影响大肠癌预后的因素。结论:CD151和整合素a3β1在大肠癌的表达密切相关,提示CD151与整合素a3β1素复合物存在于大肠癌,其表达对预后产生明显的影响。CD151与整合素a3β1联合表达是临床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CD151 整合素a3β1 免疫组织化学双染共定位 联合预测 预后
下载PDF
壳寡糖对S180荷瘤鼠P53、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官杰 兴桂华 +1 位作者 庄旭东 王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89-2190,共2页
目的研究壳寡糖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小鼠体内注射的方法将壳寡糖注入S180小鼠体内,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瘤组织P53、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肿瘤细胞中P53、Bcl-2蛋白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与模型组比较,壳寡糖组和环磷... 目的研究壳寡糖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小鼠体内注射的方法将壳寡糖注入S180小鼠体内,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瘤组织P53、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肿瘤细胞中P53、Bcl-2蛋白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与模型组比较,壳寡糖组和环磷酰胺组瘤组织中P53、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壳寡糖组与环磷酰胺组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调节Bcl-2、P53的表达而诱使肿瘤细胞凋亡是壳寡糖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S180小鼠 P53 BCL-2 凋亡
下载PDF
阴道镜活检与TCT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晓英 黄永宏 杨晓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7期1270-1271,共2页
宫颈癌是妇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病变发生隐匿性强,可无任何明显临床症状。近几年来,随着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压力的增大,宫颈癌发病率每年不仅不断升高而且表现为低龄化趋势,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关键词 病变诊断 宫颈癌 阴道镜活检 TCT 价值 癌前 恶性肿瘤 妇科临床
下载PDF
Bax和E2F-1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巍 艾中伟 +2 位作者 郑立红 陈萍 王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0期29-30,共2页
目的:研究在子宫腺肌病发生过程中凋亡调节蛋白Bax及转录因子E2F-1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子宫腺肌病组织(72例)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55例)中Bax及E2F-1的表达情况。结果:Bax及E2F-1的表达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 目的:研究在子宫腺肌病发生过程中凋亡调节蛋白Bax及转录因子E2F-1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子宫腺肌病组织(72例)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55例)中Bax及E2F-1的表达情况。结果:Bax及E2F-1的表达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与原位内膜组比较,Bax及E2F-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x及E2F-1的持续表达与子宫腺肌病组织中异位内膜的过度增殖有关,提示其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X E2F-1 子宫腺肌病
下载PDF
EphA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李春旭 温秋婷 +3 位作者 赵坤 刘丽娟 陈鹤 王玉楼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6期141-141,共1页
目的检测EphA4mRNA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60例乳腺癌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EphA4mRNA的相对含量,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 目的检测EphA4mRNA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60例乳腺癌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EphA4mRNA的相对含量,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phA4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0.05),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体积、病理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0.05)。结论 EphA4可能促进乳腺癌的进展和转移,有助于帮助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A4mRNA 乳腺癌 RT-PCR
下载PDF
过表达miR-136调控E2F1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隋晓宇 孙玉荣 关易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5-909,共5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136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RT-qPCR检测miR-136和E2F1在宫颈癌He La细胞中的表达,以脂质体转染miR-136 mimics至He La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136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RT-qPCR检测miR-136和E2F1在宫颈癌He La细胞中的表达,以脂质体转染miR-136 mimics至He La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B细胞淋巴病/白血病(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E2F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上皮293T细胞相比,miR-136在宫颈癌He La细胞中表达显著降低,E2F1表达显著升高(P<0. 01);转染miR-136 mimics 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miR-136 control组中miR-136的相对表达量、细胞增殖率、细胞凋亡率、Bcl-2、Bax和E2F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miR-136 mimics组中miR-136的相对表达量、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细胞增殖率、Bcl-2、和E2F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 01)。转染siRNA-E2F1 48 h后,细胞的增殖凋亡趋势与上调miR-136表达结果一致。结论 miR-136在宫颈癌细胞中呈现低表达,上调其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2F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miR-136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2例足月妊娠子宫破裂病例分析
13
作者 高原 田杰 刘晓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1期3528-3528,共1页
关键词 足月妊娠子宫破裂 病例分析 子宫后壁 分娩期 妊娠期 子宫体 无症状 诊断
下载PDF
20例宫颈细胞学诊断假阴性的分析
14
作者 高原 田杰 刘晓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9期3094-3094,共1页
目的通过对20例宫颈细胞学假阴性病例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宫颈细胞学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病例发生。方法对138例宫颈细胞学诊断为正常或炎性改变者,在阴道镜指导下进行组织活检,经组织学证实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47例,其中TCT制片20例,对其... 目的通过对20例宫颈细胞学假阴性病例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宫颈细胞学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病例发生。方法对138例宫颈细胞学诊断为正常或炎性改变者,在阴道镜指导下进行组织活检,经组织学证实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47例,其中TCT制片2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阅片分析。结果宫颈细胞学诊断为阴性20例患者中,17例为CIN1,3例为CIN2。结论随着TCT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在诊断时应高度严谨对待,阅片时多注意对视野边缘细胞分布情况分析,以免漏诊,降低假阴性病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细胞学诊断 超薄液基层细胞学检测技术
下载PDF
FAPα在胞外信号传递中与整合素的关系
15
作者 田甜 温秋婷 +7 位作者 杨薇薇 李春红 郑芳 蒋淑婉 李云 刘端阳 曲雪梅 陈鹤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1期2058-2061,共4页
目的:研究成纤维激活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在促进卵巢癌细胞发生侵袭、迁移、增殖过程中与整合素α3β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的关系。方法:1).免疫共沉淀共同检测整合素α3β1、uPAR在HO-8910PM上是... 目的:研究成纤维激活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在促进卵巢癌细胞发生侵袭、迁移、增殖过程中与整合素α3β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的关系。方法:1).免疫共沉淀共同检测整合素α3β1、uPAR在HO-8910PM上是否为二聚体。2).transwell侵袭实验、迁移实验检测抑制整合素α3β1、uPAR后,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的侵袭迁移能力;3).抑制整合素α3β1、uPAR后,再给予FAPα对HO-8910PM侵袭、迁移和增殖的影响。结果:1).整合素α3β1、uPAR在HO-8910PM细胞外同一个位置表达;2).抑制整合素α3β1能够明显抑制HO-8910PM的侵袭、迁移、增殖能力,并且可以抑制FAP对肿瘤的作用。3).PAI-1抑制uPAR后,HO-8910PM的侵袭、迁移、增殖无明显变化,同时对FAP也无明显作用。结论:整合素α3β1和uPAR在HO-8910PM是一个复合体,FAPα在细胞外是通过整合素α3β1传递信号进入细胞内而不是通过uPAR,整合素α3β1是通过uPAR与肿瘤细胞相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 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 整合素Α3Β1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