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柳彩 陈莹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1994-2009)、VI(P1994-2009)、CM(B1994-2009)、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9),手工检索相关会议文献,文种限于中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进... 目的系统评价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1994-2009)、VI(P1994-2009)、CM(B1994-2009)、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9),手工检索相关会议文献,文种限于中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4.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包括291个周围性面瘫患者,其中1个RCT进行了随访,2个RCT详细描述了不良反应,1个RCT为小儿面瘫,4个RCT均未提及盲法。分析结果显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性面瘫优于未使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其OR=9.6,95%C(I2.51,36.75);治愈率明显提高[OR=2.17,95%C(I1.30,3.63)]。神经生长因子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有限证据表明,神经生长因子作为神经系统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疗效显著,可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周围性面瘫 系统评价
下载PDF
4例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护理体会
2
作者 宋立强 赵小丽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8期381-382,共2页
目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护理体会。方洼:采用腰椎穿刺术鞘内注射神经干细胞治疗4例脑梗死为对象探讨临床护理体会。结果:神经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正确的护理有效地促进了患者肢体协调能力的恢复。结论:做好神经干细胞移植前、中... 目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护理体会。方洼:采用腰椎穿刺术鞘内注射神经干细胞治疗4例脑梗死为对象探讨临床护理体会。结果:神经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正确的护理有效地促进了患者肢体协调能力的恢复。结论:做好神经干细胞移植前、中、后护理,提高移植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移植 护理
下载PDF
小脑前下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治疗血管性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程立山 高朋杰 +6 位作者 宋宏杉 杜庆 陈晶 郭柳彩 宋亚彬 冯俊强 张立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观察经微导管超选择小脑前下动脉尿激酶溶栓治疗血管性突发性耳聋之疗效。方法 74例血管性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接受动脉或静脉溶栓治疗,手术后辅助低分子肝素(0.40 ml)和阿司匹林(100 mg)抗血小板聚集,分别于治疗后第1、3、6和10天... 目的观察经微导管超选择小脑前下动脉尿激酶溶栓治疗血管性突发性耳聋之疗效。方法 74例血管性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接受动脉或静脉溶栓治疗,手术后辅助低分子肝素(0.40 ml)和阿司匹林(100 mg)抗血小板聚集,分别于治疗后第1、3、6和10天复查电测听,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第10天时,动脉溶栓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84.21%(32/38),静脉溶栓治疗组为58.33%(21/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91,P=0.014)。两组溶栓治疗后不同观察时间点电测听结果比较,动脉溶栓治疗组显著优于静脉溶栓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超选择经动脉予以尿激酶可能是治疗血管性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血栓溶解疗法 输注 动脉内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下载PDF
动静脉联合尿激酶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典贵 焦海旭 +7 位作者 徐树军 惠凯 程立山 周勇 罗恩丽 历国艳 袁玉英 房庆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4期2082-2083,共2页
目的观察动静脉联合尿激酶结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病人45例,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有效性、近期和远期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动... 目的观察动静脉联合尿激酶结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病人45例,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有效性、近期和远期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动静脉联合尿激酶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显效率88.9%,有效率100%。术后责任血管全部通畅,血管残余狭窄<30%。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动静脉联合尿激酶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溶栓 脑梗死 尿激酶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2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立志 林卫红 +4 位作者 冯俊强 孙志超 宋红梅 朱占鹏 邱吉庆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31-1132,共2页
难治性癫痫目前国内外仍没有统一的定义,通常指应用目前的抗癫痫药物、在有效的治疗期内、合理用药不能终止其发作或已被临床证实是难治的癫痫及癫痫综合征[1]。对难治性癫痫的全面认识,包括其成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史进行全... 难治性癫痫目前国内外仍没有统一的定义,通常指应用目前的抗癫痫药物、在有效的治疗期内、合理用药不能终止其发作或已被临床证实是难治的癫痫及癫痫综合征[1]。对难治性癫痫的全面认识,包括其成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史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临床特点 癫痫患者 抗癫痫药物 癫痫综合征 合理用药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下载PDF
动静脉联合尿激酶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典贵 焦海旭 +7 位作者 徐树军 惠凯 程立山 周勇 罗恩丽 历国艳 袁玉英 房庆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8期2696-2697,共2页
目的动静脉联合尿激酶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与静脉溶栓治疗大血管病变引起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本科收治的由于大血管病变引起急性脑梗死患者36例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8例,实验组采用尿激酶动静脉联合尿激酶溶栓结... 目的动静脉联合尿激酶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与静脉溶栓治疗大血管病变引起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本科收治的由于大血管病变引起急性脑梗死患者36例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8例,实验组采用尿激酶动静脉联合尿激酶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成形术组),对照组采用行静脉溶栓(静脉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NIHSS评分和治疗后30 d的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24 h、1 d、7 d、14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的30天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疗的30天总有效率为50.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脉联合尿激酶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效果优于静脉溶栓治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病变 急性脑梗死 动脉成形术 静脉溶栓
下载PDF
美金刚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陈业鹏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0期60-62,共3页
目的 探讨对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使用美金刚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3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2例采用美金刚联合盐酸多奈哌... 目的 探讨对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使用美金刚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3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2例采用美金刚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BEHAVE-AD、QOL-AD、MMSE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95.24%)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P<0.05),治疗前两组BEHAVE-AD、QOL-AD、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EHAVE-AD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P<0.05),QOL-AD、MMSE评分比对照组和治疗前均较高(P<0.05).结论 对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使用美金刚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有效改善患者认知状态、精神状态以及生命质量,因此可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美金刚 不良反应 盐酸多奈哌齐
下载PDF
多社区人群颈动脉斑块影响的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典贵 惠凯 +4 位作者 李春双 伍丽红 杨巍 郭柳彩 蔡振丽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11期50-51,共2页
目的:分析影响多社区人群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常见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选取大庆市5个区域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68422例,首先对颈总动脉的内膜一中层厚度(IMT)行多重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再将资料进行影... 目的:分析影响多社区人群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常见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选取大庆市5个区域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68422例,首先对颈总动脉的内膜一中层厚度(IMT)行多重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再将资料进行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因素分析,进一步筛选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因素。结果:颈总动脉的IMT受血脂、血糖、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结论:血脂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糖、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相对次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社区 颈动脉斑块 危险因素 血脂
下载PDF
动静脉联合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树军 周典贵 +6 位作者 惠凯 程立山 周勇 罗恩丽 历国艳 袁玉英 房庆华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4期54-56,共3页
目的:评价动静脉联合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病人150例,根据不同溶栓方法分为动静脉联合溶栓组(动静脉组)82例,动静脉联合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 目的:评价动静脉联合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病人150例,根据不同溶栓方法分为动静脉联合溶栓组(动静脉组)82例,动静脉联合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组(成形术组)62例。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欧洲卒中评分(Eurpean strokescale,ESS),对比分析治疗的有效性,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2组治疗1周后ESS评分明显增高,(P<0.05,P<0.01);动静脉组残余狭窄率#30%发生率,急性血管再闭塞率和病死率分别是16.0%,52.0%,12.0%;成形术组分别是10.0%,0.0%,9.0%。结论:动静脉组和成形术组均可使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对近期临床疗效改善都有效果。成形术组使神经系统恢复时间较早,溶栓效果、安全性及远期临床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溶栓 脑梗死 尿激酶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多社区颈动脉硬化斑块人群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典贵 惠凯 +3 位作者 李春双 杨巍 郭柳彩 蔡振丽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5期77-79,共3页
目的:采用颈动脉超声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多个社区人群常规行颈部彩超检查,选择有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病例300例.分为低剂量组(阿托伐他汀10mg/d)和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mg/d),共服药... 目的:采用颈动脉超声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多个社区人群常规行颈部彩超检查,选择有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病例300例.分为低剂量组(阿托伐他汀10mg/d)和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mg/d),共服药6个月。观察用药前、治疗后6个月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情况及药物的副作用。结果:2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及各种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与治疗前比较,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6个月后。均呈显著性下降(P<0.05);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6个月后,IMT下降均无显著性。2组之间比较,40mg/d阿托伐他汀较10mg/d更能显著性降低IMT(P<0.05),高剂量组中有3例患者于4个月时出现肝脏转氨酶轻度增高,复查后达到正常。结论:10mg/d的阿托伐他汀的治疗强度是不够的;而长期服用40mg/d的阿托伐他汀,可以在安全及有效基础上,稳定并消退颈动脉硬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硬化斑块 颈动脉血管内-中层厚度 动脉斑块消退 副作用
下载PDF
应用多导睡眠脑电图早期诊断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陈晶 宋亚彬 +2 位作者 程立山 张立志 宋宏杉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8期319-320,共2页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表现、多导睡眠仪监测等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0例明确诊断的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多导睡眠脑电图分析,采用非药物、药物治疗1月,此后随访3年。结果:40例患者均有日间不能克制的过度嗜睡、夜间...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表现、多导睡眠仪监测等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0例明确诊断的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多导睡眠脑电图分析,采用非药物、药物治疗1月,此后随访3年。结果:40例患者均有日间不能克制的过度嗜睡、夜间睡眠素乱。结论:发作性睡病是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结合其临床表现及睡眠脑电图可以早期诊断,早期药物干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潜伏期
下载PDF
脑干出血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7
12
作者 袁玉英 高天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9期146-147,共2页
目的:观察脑干出血患者护理后的预后效果。方法:通过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脑干出血患者28例进行急救护理、基础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本文28例患者,通过以上的护理及治... 目的:观察脑干出血患者护理后的预后效果。方法:通过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脑干出血患者28例进行急救护理、基础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本文28例患者,通过以上的护理及治疗措施,50%患者好转出院,仅9例合并肺炎,1例合并压疮(该例患者家属因经济原因拒绝护理及治疗而致压疮),无一例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总结成功的护理经验,①踏实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②尽早进行气管切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切开后的护理工作,保证呼吸道通畅。③良好的护患沟通,赢得患者及家属信任,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信息,减少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出血 临床 护理
下载PDF
多社区颈动脉斑块人群干预治疗对斑块逆转及缺血事件发生的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惠凯 李春双 +5 位作者 周典贵 历国艳 伍丽红 杨巍 郭柳彩 蔡振丽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12期19-21,共3页
目的:通过长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人群采取控制斑块、改善高危因素等综合干预,观察斑块面积、颈部动脉血管内至中层厚度(IMT)、斑块性质的改变及对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影响。方法:将3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目的:通过长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人群采取控制斑块、改善高危因素等综合干预,观察斑块面积、颈部动脉血管内至中层厚度(IMT)、斑块性质的改变及对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影响。方法:将3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控制。干预组在饮食控制基础上,口服阿托洛伐他汀20mg每日1次,连续12个月;同时给予控制血糖、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结果:综合干预治疗12个月后,(1)颈动脉IMT、硬化斑块面积、性质与自身前和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均P<0.05)。(2)干预组总体卒中发生减少,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3)对于颈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90%),干预治疗后与对照组同等患者在缺血事件发生上,无显著差异(P>0.05);且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该类患者卒中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关联(P>0.05)。结论:(1)对颈动脉硬化斑块人群长期给予调酯、降糖、控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治疗,可稳定甚至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达到斑块逆转,在二级预防中有助于预防卒中的发生。(2)而对于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血管重度狭窄,狭窄率>90%的患者,综合干预不能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硬化斑块 颈动脉血管内-中层厚度 动脉斑块逆转 颈动脉狭窄 综合干预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脑干脑炎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亚彬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3期64-65,共2页
目的了解脑干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预后。方法对21例确诊的脑干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1例患者痊愈6例,死亡1例,其余症状好转。结论本病以中青年男性多见,发病前常有感染病史,出现脑干受累的症状和体征,脑... 目的了解脑干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预后。方法对21例确诊的脑干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1例患者痊愈6例,死亡1例,其余症状好转。结论本病以中青年男性多见,发病前常有感染病史,出现脑干受累的症状和体征,脑桥最易累及,常表现为头晕、脑神经受损、锥体束征。头颅MRI有助于早期诊断,怀疑此病时应尽早应用激素治疗。本病预后较好,不易出现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脑炎 炎性脱髓鞘 激素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护理
15
作者 宋立强 宋亚彬 赵小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4期209-210,共2页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护理评价。方法对脑梗死患者24例进行鞘内注射干细胞移植,在术前d、术后7、60、90 d进行NIHSS评分。结果干细胞移植术后第7天、术后60 d、术后90 d NIHSS评分较术前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细胞...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护理评价。方法对脑梗死患者24例进行鞘内注射干细胞移植,在术前d、术后7、60、90 d进行NIHSS评分。结果干细胞移植术后第7天、术后60 d、术后90 d NIHSS评分较术前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治疗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干细胞
下载PDF
应用核磁早期诊断出血性脑梗死
16
作者 宋立强 宋亚彬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9期282-283,共2页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方法:对明确诊断3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核磁情况、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死主要病因为各种原因的脑动脉栓塞,以心源性栓塞常见,其它原因有血糖异常,溶栓、抗凝、降纤...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方法:对明确诊断3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核磁情况、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死主要病因为各种原因的脑动脉栓塞,以心源性栓塞常见,其它原因有血糖异常,溶栓、抗凝、降纤治疗。治疗后好转33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本病、及时调整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死 脑栓塞 溶栓
下载PDF
多导睡眠监测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立山 高朋杰 +4 位作者 房庆华 井玉芳 陈晶 宋亚彬 宋宏杉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10期1047-1048,共2页
目的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对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41例中并高血压者69例(高血压组)、血压正常者72例(对照组),进行两组间多导睡眠监测... 目的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对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41例中并高血压者69例(高血压组)、血压正常者72例(对照组),进行两组间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 nogryphy,PSG)资料的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患者体块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30.67±3.46)kg/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平均为54.59±26.4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患者呼吸暂停指数及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重于血压正常患者,但睡眠结构紊乱的程度基本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多导睡眠监测 高血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