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伤外用药物治疗儿童深Ⅱ度创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唐振喜 荆轩宇 +3 位作者 范玉德 魏林平 王晓波 孙济宇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7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烧伤创面常用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以往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95例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95例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总体愈合时间在9天~21天之间,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庆大霉... 目的:对比分析烧伤创面常用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以往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95例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95例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总体愈合时间在9天~21天之间,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庆大霉素冷霜、1%磺胺嘧啶银冷霜及磺胺嘧啶银糊剂3个治疗组,庆大霉素冷霜与1%磺胺嘧啶银冷霜治疗结果相似,但都优于磺胺嘧啶银糊剂治疗组;发生感染共计8例,6个月随访发生瘢痕增生23例。结论:湿润暴露疗法(MEBT/MEBO)能促进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降低瘢痕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烧伤 MEBO 庆大霉素冷霜 磺胺嘧啶银冷霜 磺胺嘧啶银糊剂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对荷瘤鼠nm23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晓庆 孙济宇 +1 位作者 王慧 蒋瑞雪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8期2232-2233,F0004,共3页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对S180荷瘤鼠肿瘤细胞nm23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nm23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桂枝茯苓丸可促进肿瘤细胞中nm23蛋白的表达;降低肿瘤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结论桂枝茯苓丸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对S180荷瘤鼠肿瘤细胞nm23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nm23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桂枝茯苓丸可促进肿瘤细胞中nm23蛋白的表达;降低肿瘤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结论桂枝茯苓丸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53蛋白表达,促进nm23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NM23 P53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H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晓庆 孙济宇 +3 位作者 王慧 王晓波 王琪 蒋瑞雪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克隆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H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其表达。方法从铜绿假单胞菌中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OprH基因;采用T-A克隆技术构建pMD19T-OprH重组质粒,并经酶切和序列测定后,获得OprH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 目的克隆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H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其表达。方法从铜绿假单胞菌中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OprH基因;采用T-A克隆技术构建pMD19T-OprH重组质粒,并经酶切和序列测定后,获得OprH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以构建pET28b-OprH重组表达质粒,并在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中经IPTG诱导表达及通过SDS-PAGE电泳鉴定。结果 pET28b-OprH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重组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后表达外膜蛋白OprH。结论成功克隆了OprH基因并获得原核表达物,为进一步研究快速检测该菌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外膜蛋白 原核表达载体 重组质粒
下载PDF
虚实结合教学模式进行过敏原检测在免疫学开放性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罗晓庆 孙济宇 +4 位作者 官杰 吴艳敏 王琪 王慧 陈绍仁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0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在免疫学开放性实验中的应用策略。方法选取60名临床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将虚拟仿真实验与真实实验有机融合,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实验操作平均成绩(38.34±3.72)分... 目的探讨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在免疫学开放性实验中的应用策略。方法选取60名临床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将虚拟仿真实验与真实实验有机融合,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实验操作平均成绩(38.34±3.72)分高于对照组(36.10±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93.3%的学生接受和认可虚实结合教学模式。结论虚实结合教学模式改进并优化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成绩综合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 开放性实验 虚拟仿真
下载PDF
创疡贴治疗化疗药物外渗所致顽固性皮肤溃疡7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济宇 罗晓庆 唐振喜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3年第4期294-295,共2页
目的探讨创疡贴治疗因化疗药物外渗所致的顽固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例顽固性皮肤溃疡创面的渗出物及脓痂去除后,用创疡贴紧贴创面外敷(覆盖范围超出创面边缘3 mn)治疗,每日换药1次,观察创面每日愈合程度及愈合方式。结果创面... 目的探讨创疡贴治疗因化疗药物外渗所致的顽固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例顽固性皮肤溃疡创面的渗出物及脓痂去除后,用创疡贴紧贴创面外敷(覆盖范围超出创面边缘3 mn)治疗,每日换药1次,观察创面每日愈合程度及愈合方式。结果创面应用创疡贴外敷后,愈合速度明显加快,所有创面均于1个月内愈合。结论创疡贴外用于因化疗药物外渗所致的顽固性皮肤溃疡创面,可明显提高愈合速度和愈合质量,且简便易行,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疡贴 化疗药物外渗 皮肤溃疡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游离植皮术中的应用研究分析
6
作者 多永胜 宋慧彬 +2 位作者 李喜春 赵明宇 黄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7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游离植皮术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急、慢创面行整张植皮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加压包扎法,试验组行术后负压封闭引流...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游离植皮术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急、慢创面行整张植皮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加压包扎法,试验组行术后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临床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9.771,P=0.002);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χ^2=9.771,P=0.002),上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游离植皮术的临床效果,提高皮片存活率,同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植皮术 加压包扎 游离 皮片 并发症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冲洗液持续冲洗在深Ⅱ度烧伤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孙济宇 罗晓庆 王晓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48-50,共3页
目的 讨论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冲洗液持续冲洗在深Ⅱ度烧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烧伤科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冲洗液持续冲洗治疗的患者15例作为观察组,将采用传... 目的 讨论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冲洗液持续冲洗在深Ⅱ度烧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烧伤科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冲洗液持续冲洗治疗的患者15例作为观察组,将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的患者1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3d后,便有坏死组织溶解脱落后被引流媛负压瓶,在治疗第7天后,更换VSD敷料时,创面的坏死组织已经基本溶解脱落,在治疗14 d后,创面出现大量新生上皮组织.患者在7d后的创面愈合率、14 d愈合率、总愈合时间、创面疼痛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SD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冲洗液持续冲洗,能够有效改善烧伤创面的局部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保持创面湿润环境,加快渗液引流,利于减轻局部炎性损害,多角度促进上皮细胞再生,促进创伤愈合,并且能够改善局部疼痛症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创面 负压封闭引流术 持续冲洗
原文传递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床旁快速检测烧伤创面铜绿假单胞菌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济宇 罗晓庆 +4 位作者 白光锐 吴艳敏 官杰 王琪 刘丽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 与传统细菌培养法相比较,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法检测烧伤创面铜绿假单胞菌(PA)的可行性. 方法 2012年1-12月,采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烧伤科收治的96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应用传统细菌培养法鉴定为31例阳性(31... 目的 与传统细菌培养法相比较,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法检测烧伤创面铜绿假单胞菌(PA)的可行性. 方法 2012年1-12月,采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烧伤科收治的96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应用传统细菌培养法鉴定为31例阳性(31株PA)、65例阴性.(1)将2株杂交瘤细胞分别接种于5只BALB/c小鼠腹腔制备抗OprH单克隆抗体,斑点印迹法检测抗体特异性,ELISA法检测抗体型别,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菲竞争ELISA法检测抗体亲和力.(2)取1株判定为AmpC β内酰胺酶(简称AmpC酶)阳性的PA,提取酶提取物,单独或与弗氏完全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免疫10只BALB/c小鼠制备抗AmpC酶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3)制作GICA试纸条.用1 mL胶体金(1 mg/mL)分别标记20 μg抗OprH单克隆抗体、抗AmpC酶多克隆抗体,将二者喷涂于玻璃纤维膜上并划于硝酸纤维素膜上,将1.5 mg/mL羊抗鼠IgG划于距OprH检测线1 cm处.取传统细菌培养法鉴定的31株PA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标准菌株各1株,检测试纸条特异性;采用1×105、5×105、1×106、1 ×107、1×108 CFU/mL PA标准菌株检测试纸条敏感性;将试纸条在4、37℃分别存放10、20、30 d后,观察其检测浓度为1×106、1 ×107、1×108 CFU/mL的PA标准菌株的稳定性.(4)用GICA试纸条检测96例患者临床样本,计算与传统细菌培养法鉴定PA结果的阳性符合率. 结果 (1)制备的抗体与PA重组外膜蛋白OprH有较好的结合性,经鉴定确认为抗OprH单克隆抗体.2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OprH单克隆抗体均为IgG2a亚类,效价分别为1∶2.02×106、1∶1.83×10 7,亲和常数值分别为7.3×107、3.6×108.(2)抗AmpC酶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3.05×106.(3)经GICA试纸条检测,31株传统细菌培养法鉴定的PA中29株阳性、2株阴性,AmpC酶为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均为PA、AmpC酶阴性.PA标准菌株浓度为1×106、1×107、1×108 CFU/mL时,为PA阳性、AmpC酶阴性;PA标准菌株浓度为5×105 CFU/mL时,为PA弱阳性、AmpC酶阴性;PA标准菌株浓度为1×105 CFU/mL时,为PA、AmpC酶阴性.除37℃放置30 d的GICA试纸条检测1 × 106 CFU/mL的PA标准菌株结果为弱阳性外,4、37℃放置各时相点GICA试纸条对1×106、1×107、1×108 CFU/mL的PA标准菌株检测结果均为阳性;AmpC酶均为阴性.(4)GICA试纸条与传统细菌培养法鉴定PA的阳性符合率为93.55% (29/31). 结论 GICA法检测PA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需时短,且可鉴定其是否产AmpC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假单胞菌 铜绿 胶体金 免疫层析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