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CS影像系统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广娜 张永强 +4 位作者 张艳蕉 任占军 黄丽娟 李莉 蒋丽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1041-1042,共2页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首先明确病变部位,其次明确病因,定位诊断能确定神经系统损伤部位,如脑、脊髓、周围神经等,恰当的选择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头CT及头MRI等检查,是最重要的定位检查手段,以往这些资料全部由带教老师获得,费事...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首先明确病变部位,其次明确病因,定位诊断能确定神经系统损伤部位,如脑、脊髓、周围神经等,恰当的选择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头CT及头MRI等检查,是最重要的定位检查手段,以往这些资料全部由带教老师获得,费事、费力,并达不到教学效果。PACS系统应用于大临床,其中以影像科室为主,任务为以数字化方式海量保存平时工作中产生的医学图像,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实现快速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系统 实习带教 神经内科 影像系统 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 定位诊断 检查手段
下载PDF
PACS网络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中的优势
2
作者 于广娜 张艳蕉 +3 位作者 任占军 黄丽娟 李莉 蒋丽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1815-1816,共2页
目的探讨PACS网络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1级妇产科医学专业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由老师准备医学影像资料进行实习带教;而观察组采用PACS网... 目的探讨PACS网络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1级妇产科医学专业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由老师准备医学影像资料进行实习带教;而观察组采用PACS网络系统进行实习带教;设计出科考试,对两组学生的医学理论与技能进行考核,比较分析两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同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PACS网络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的看法。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医学理论考试及读片技能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S网络系统可指导学生将神经科疾病知识与基础医学知识融会贯通;通过PACS网络系统对大量影像资料进行随机学习,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整合能力;通过在PACS网络系统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建立临床思维方式,还可引导学生对疑难病例进行分析学习,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结论应用PACS网络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可提高学生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网络 神经内科 教学 应用
下载PDF
CBL结合BOPPPS模式在神经内科实习中的应用与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秦迎辉 李莉 +2 位作者 潘云志 黄丽娟 齐婷婷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32期8-10,14,共4页
目的基于BOPPPS模式使用微信联合CBL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变。方法该研究选取2021年1—6月期间齐齐哈尔医学院的2017级临床医学本科3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轮转神经内一科15名为研究组,轮转神经内... 目的基于BOPPPS模式使用微信联合CBL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变。方法该研究选取2021年1—6月期间齐齐哈尔医学院的2017级临床医学本科3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轮转神经内一科15名为研究组,轮转神经内二科15名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CBL结合BOPPPS模式完成教学任务,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方法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考核成绩的方法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调查问卷显示团队合作能力提升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为100.0%;临床思维能力提升方面学生的满意度达93.3%;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为93.3%;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为93.3%;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为93.3%;研究组技能考核成绩为(26.90±3.04)分,理论考核成绩为(61.20±2.73)分,总成绩为(86.20±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结合BOPPPS模式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神经内科实习教学中,使学生在实习期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较大程度地提升了自身的临床思维能力,为将来顺利进入规培阶段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模式 临床实习 微信 CBL教学法 神经内科
下载PDF
微格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莉 陈庆友 +2 位作者 于广娜 孙兆吉 何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16-617,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微格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提高神经内科体格检查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选取2018—2019年两年间在我科进行实习的2013级及2014级临床专业学生共计4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12月在我科实... 目的通过观察微格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提高神经内科体格检查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选取2018—2019年两年间在我科进行实习的2013级及2014级临床专业学生共计4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12月在我科实习的2013级临床专业的20名学生归入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将2019年1—12月在我科实习的2014级临床专业的20名学生归入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模式。在为期1个月的神经内科轮转实习结束前,对实习生的理论及临床实践能力进行教学内容考核,其中理论知识考核为闭卷考试形式,同时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临床带教效果进行评分。结果就教学内容考核而言,实验组的理论知识考核为(84.5±5.1)分、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为(83.2±6.2)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的升高(P<0.05)。就教学满意度而言,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为80.00%、对自身帮助的满意度为90.00%,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体格检查教学中应用微格教学法,可较好的提高临床专业实习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提升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格教学法 神经内科 体格检查教学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微格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体格检查实践教学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莉 陈庆友 +2 位作者 于广娜 孙兆吉 何薇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12期9-10,13,共3页
目的 探讨微格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体格检查实践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该校20名2014级和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法,出科前对两组临床实习生的实习效果以及自我学习能... 目的 探讨微格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体格检查实践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该校20名2014级和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法,出科前对两组临床实习生的实习效果以及自我学习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临床实习生出科前对神经内科体格检查的理论知识(91.47± 5.33)分以及实践操作(90.39±6.87)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实习生的学习动机(17.53±2.79)分、学习信念(3.47±0.66)分、学习目标(17.04±2.69)分、获取及处理信息(14.16±2.27)分、自我监测(26.00± 4.17)分以及合作交流(23.41±3.85)分等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格教学法可提高临床实习生对神经内科体格检查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掌握,并促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体格检查 微格教学法 自主学习能力
下载PDF
神经科ICU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姜继娜 韩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592-3593,3596,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并探讨对神经科ICU患者护理方式,以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并探寻有效的治疗医院感染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神经科ICU患者的感染状况,对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 目的研究神经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并探讨对神经科ICU患者护理方式,以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并探寻有效的治疗医院感染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神经科ICU患者的感染状况,对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神经科ICU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5.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16.3%、11.3%、7.5%;革兰阴性菌占65.0%,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27.5%、22.5%和15.0%;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是否使用呼吸机、是否插尿管和是否气管切开等是神经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偏大、住院时间长、使用呼吸机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为神经科ICU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若发生感染,首先检测病原菌种类,进行药敏试验,选择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交叉使用,以降低耐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 重症监护病房 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IL-27靶向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脑缺血损伤
7
作者 朱丽娟 张文龙 +2 位作者 齐婷婷 王钧 马晓晴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2-707,共6页
目的对炎症因子IL-27通过靶向TLR4/NF-κB信号通路保护脑缺血损伤及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给予I/R损伤后连续7 d给予腹腔注射重组IL-27,神经行为实验检测大鼠Bederson分数和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 目的对炎症因子IL-27通过靶向TLR4/NF-κB信号通路保护脑缺血损伤及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给予I/R损伤后连续7 d给予腹腔注射重组IL-27,神经行为实验检测大鼠Bederson分数和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免疫印迹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MyD88、TRAF6、TAK1、p-IKKα/IKKα和p-p65/p65表达。随后选取中脑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连续7 d给予腹腔注射重组IL-27和TLR4激动剂LPS,ELISA检测大鼠脑梗塞组织中TNF-α、IL-1β、IL-10和TGF-β表达,TUNEL染色检测大鼠脑梗塞组织凋亡和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MCAO组大鼠Bederson分数和脑组织梗死面积升高(P<0.05)。与MCAO大鼠相比,IL-27抑制MCAO大鼠Bederson分数和脑组织梗死面积(P<0.05)。进一步,与MCAO大鼠相比,IL-27抑制MCAO大鼠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促进抑炎因子IL-10和TGF-β表达,并且抑制MCAO大鼠细胞凋亡,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促进Bcl2表达(P<0.05)。与MCAO大鼠注射IL-27相比,MCAO大鼠注射IL-27和TLR4激动剂LPS后,阻滞了IL-27对MCAO大鼠炎症因子分泌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论炎症因子IL-27通过靶向TLR4/NF-κB信号通路保护脑缺血大鼠炎症因子分泌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7 TLR4/NF-κB信号通路 脑缺血损伤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其炎症反应的影响
8
作者 黄丽娟 李莉 +6 位作者 潘云志 陈庆友 朱丽娟 秦迎辉 齐婷婷 马晓晴 张东洋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2期57-60,73,共5页
目的分析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其炎症反应带来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3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处理中实施双盲法,将患者均分为分析组和参考组,每... 目的分析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其炎症反应带来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3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处理中实施双盲法,将患者均分为分析组和参考组,每组41例。参考组实施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分析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组间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炎症反应、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结果分析组临床有效率为97.56%,高于参考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9,P=0.007)。治疗后,分析组神经功能、炎症反应各指标、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低于参考组为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P=0.034)。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不但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炎症反应,还能够改善神经功能,有效调节凝血功能,也有利于血管内皮功能的提升,促进不良反应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炎症反应 血栓通注射液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黄丽娟 张艳蕉 +3 位作者 赵亮 于广娜 李莉 何薇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586-589,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中青年ACI患者209例,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05)和对照组(n=104)。对照组患者给予ACI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中青年ACI患者209例,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05)和对照组(n=104)。对照组患者给予ACI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检测2组患者红细胞比容(Hc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和D-二聚体(D-D)水平,采用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螺旋CT测患者脑梗死体积;并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ct、FIB、NO、e NOS及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Hct、FIB、D-D水平降低(P<0.05),NO和e NOS水平升高(P<0.05);与治疗14 d后比较,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Hct、FIB、D-D水平降低(P<0.05),NO和e NOS水平升高(P<0.05)。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Hct、FIB、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O和e NO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降低(P<0.05),Barthel指数升高(P<0.05);与治疗14 d后比较,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降低(P<0.05),Barthel指数升高(P<0.05)。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7%(85/104)、91.4%(96/1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63,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6/104)、7.6%(8/1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1,P>0.05)。结论丁苯酞可有效改善中青年ACI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急性脑梗死 中年 青年 血液流变学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
10
作者 黄丽娟 张艳蕉 +3 位作者 于广娜 李莉 陈庆友 赵亮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1期142-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患者(79.55%),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和90d后,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和90d后,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显著,治疗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颜色标记量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支架手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祥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究颜色标记量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CQ-DSA)在颅内动脉支架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CQ-DSA技术实施颅内动脉支架手术,术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手术均一次成... 目的探究颜色标记量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CQ-DSA)在颅内动脉支架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CQ-DSA技术实施颅内动脉支架手术,术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造影显示支架位置准确,支架及远端血管的血流畅通,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且没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也未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论颜色标记量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支架手术的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Q-DSA 数字减影 颜色标记量化 颅内动脉 支架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