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桥抗战的地位、影响及其精神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彦 贺群珺 《理论观察》 2019年第2期10-13,共4页
中国14年抗日战争,是我们民族一部不愿回首的苦难史,然而,苦难也造就我们了民族的团结与坚韧,无数中华儿女为民族抗争。正是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江桥抗战中的马占山及爱国官兵就是1930年代特定历史背景下这样一个英雄群体,回顾历史,至... 中国14年抗日战争,是我们民族一部不愿回首的苦难史,然而,苦难也造就我们了民族的团结与坚韧,无数中华儿女为民族抗争。正是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江桥抗战中的马占山及爱国官兵就是1930年代特定历史背景下这样一个英雄群体,回顾历史,至今依然使人热血沸腾,激励国人,它告诉我们在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应当作出做样的选择,这就是江桥抗战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抗战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桥抗战 马占山 地位影响 精神价值
下载PDF
黑龙江地区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2
作者 关庆凡 崔建伟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46,共4页
黑龙江地区在中国的最东北部,位于北纬大约43°—53°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远古时期这里就山脉连绵、平原沃野、草原辽阔,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沼泽丛生,自然资源丰富。肥沃的黑土地和适宜的气候非常适合动植物生长,... 黑龙江地区在中国的最东北部,位于北纬大约43°—53°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远古时期这里就山脉连绵、平原沃野、草原辽阔,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沼泽丛生,自然资源丰富。肥沃的黑土地和适宜的气候非常适合动植物生长,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并吸引了人类祖先迁徙至此生息繁衍。他们依靠采摘植物的果实和捕捉野兽、鱼类获取食物,并在积累了长期的采摘和渔猎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尝试实践,逐渐进入了黑龙江地区的原始农业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地区 原始农业 大陆性季风气候 资源丰富 植物生长 人类祖先 远古时期 东北部
下载PDF
民国时期黑龙江地区的移民与农业发展
3
作者 崔建伟 关庆凡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4-207,共4页
民国时期,黑龙江地区在放荒和招垦过程中,鼓励关内移民开垦土地,加快了黑龙江地区人口的迅猛增长,促进了耕地面积的扩大和粮食产量的提高,加速了黑龙江地区的农业近代化进程,对黑龙江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黑龙江地区 移民 农业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处活动及中日外交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于耀洲 《大连近代史研究》 2012年第1期46-55,共10页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解决事变的重要举措之一,是依靠国际力量的干涉和诉诸国联。以保障国际和平与促进国际合作为宗旨的国际联盟,尽管对日本的侵略活动进行了谴责,并通过了敦促日本撤兵的决议,但由于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及自身的软...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解决事变的重要举措之一,是依靠国际力量的干涉和诉诸国联。以保障国际和平与促进国际合作为宗旨的国际联盟,尽管对日本的侵略活动进行了谴责,并通过了敦促日本撤兵的决议,但由于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及自身的软弱,致使国民政府依赖国联解决九一八事变的希望以失败而告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国际联盟 南京国民政府 日本
原文传递
论日俄战后日本对“南满”统治政策的演变
5
作者 周彦 《大连近代史研究》 2013年第1期185-193,共9页
日俄战后,日本为了巩固以旅大为中心的辽东半岛的既得权益,并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以达到独占满蒙的目的,从而采取了军政统治政策。由于该政策无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限制了英美等国在东北的商业活动,有损它们的利益,所以,既遭到中国的反对... 日俄战后,日本为了巩固以旅大为中心的辽东半岛的既得权益,并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以达到独占满蒙的目的,从而采取了军政统治政策。由于该政策无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限制了英美等国在东北的商业活动,有损它们的利益,所以,既遭到中国的反对,也引起了英美的不满和抗议,以致引起了日本统治阶级内部以重臣为代表的对华侵略的稳健派的异议,由于以伊藤为代表的稳健派的政治地位和所提的意见为军政高层中多数人所接受,迫使军部不得不表面上采纳了稳健派的建议,将原来隶属于日本大本营的关东总都府改为关东都督府,使统治权转向外务省手中,并表示承认中国的领土、主权。稳健派与激进派侵华政策只是侵略策略和手段有所不同,然而,其侵略目标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南满 统治政策 演变
原文传递
抗战中期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以对美外交为重心格局的形成
6
作者 于耀洲 《大连近代史研究》 2013年第1期11-22,共12页
争取国际援助以抗击日本侵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该政策实施过程中,国民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苏德战争的爆发与苏联援华武... 争取国际援助以抗击日本侵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该政策实施过程中,国民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苏德战争的爆发与苏联援华武器的终止,法西斯国家的相互勾结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国民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开始改变'苦撑待变'的外交政策,实施积极的以对关外交为重心的政策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成功不仅使中国获得了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的大力支持,而且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改变中国近百年来弱国外交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美外交 国际援助 国民政府
原文传递
论日本近现代右翼思潮之演变
7
作者 周彦 《大连近代史研究》 2012年第1期28-37,共10页
日本近代外扩思潮(也称右翼思潮)形成于明治初年,作为日本社会思想主流而成为日本政府制定外扩总方针,即'大陆政策'的思想基础,军部发动历次侵略战争的具体指导思想和战争舆论先导,发展并实践于日本近现代的对外战争过程中。日... 日本近代外扩思潮(也称右翼思潮)形成于明治初年,作为日本社会思想主流而成为日本政府制定外扩总方针,即'大陆政策'的思想基础,军部发动历次侵略战争的具体指导思想和战争舆论先导,发展并实践于日本近现代的对外战争过程中。日本右翼思潮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与结束而达到顶点和走向破灭,但并未随日本战败而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右翼思潮 演变
原文传递
对甲午战争的几点再认识
8
作者 周彦 《大连近代史研究》 2015年第1期258-265,共8页
人们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同的历史观也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这也反映在当前中日两国在对待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差异。本人以为对有关甲午战争中的一些问题,需要再认识,再商榷,全面而辩证地认识甲午,使我... 人们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同的历史观也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这也反映在当前中日两国在对待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差异。本人以为对有关甲午战争中的一些问题,需要再认识,再商榷,全面而辩证地认识甲午,使我们在甲午战争中无论是失去的或是得到的,都能使我们对甲午战争的认识更深刻,更接近于客观,努力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以史为鉴,启迪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李鸿章 马关议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