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超声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门静脉高压及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刘文静 迟男男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68-1071,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门静脉高压及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腹部超声检查,根据是否存在门静脉高压分为门静脉高压组(n=80)和无门静脉高压组(n=38)。比较两组患者门静脉内径(Dpv...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门静脉高压及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腹部超声检查,根据是否存在门静脉高压分为门静脉高压组(n=80)和无门静脉高压组(n=38)。比较两组患者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和脾静脉血流速度(Vsv),分析门静脉高压组患者Dpv和Dsv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相关性;根据是否存在门静脉癌栓分为门静脉癌栓组(n=43)和无门静脉癌栓组(n=75),比较两组患者肝动脉主干直径和肝动脉血流速度。结果:门静脉高压组患者Dpv和Dsv大于无门静脉高压组(P<0.05);Vpv和Vsv小于无门静脉高压组(P<0.05);Dpv和Dsv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正相关(P<0.05)。门静脉癌栓组患者肝动脉主干直径大于无门静脉癌栓组(P<0.05),肝动脉血流速度高于无门静脉癌栓组(P<0.05)。结论:腹部超声能够鉴别原发性肝癌患者是否合并有门静脉高压及门静脉癌栓,且临床诊断价值较高,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癌栓 腹部超声
下载PDF
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价值
2
作者 刘文静 《智慧健康》 2022年第31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彩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48例,将其命名为研究组,再选取同一时间段内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48例作为对... 目的分析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彩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48例,将其命名为研究组,再选取同一时间段内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48例作为对照,将其命名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接受了心脏彩超检查,对两组受检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左心射血分数(LVEF)以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度(E/E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对比不同级别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以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结果研究组患者的LVESD、LVEDD、LVF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E/E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中,Ⅲ级心衰患者LVEDD、LAD明显高于Ⅱ级心衰竭患者,Ⅱ级心衰竭患者LVEDD、LAD明显高于Ⅰ级心衰竭患者,Ⅲ级心衰患者LVEF明显低于Ⅱ级心衰竭患者,Ⅱ级心衰竭患者LVEF明显低于Ⅰ级心衰竭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彩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评估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彩超 高血压 左心室心力衰竭 左室肥厚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刘文静 《智慧健康》 2022年第28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测,并以最终手术病理诊... 目的分析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测,并以最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37)和非转移组(n=87),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①常规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54.05%、特异性为83.91%,准确性为75.00%,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敏感性为78.38%,特异性为90.80%,准确性为87.10%,二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91.89%,特异性为97.70%,准确性为95.97%,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采取任何一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P<0.05)。②转移组患者的弹性应变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采取超声弹性成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但是将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应用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常规超声 甲头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