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比夫定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邵竞楠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4期42-43,共2页
分析替比夫定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的应用效果。选择60位孕妇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15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对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即乙肝病毒基因超过或者等于10×5 e拷贝/ml的怀孕妇女开... 分析替比夫定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的应用效果。选择60位孕妇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15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对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即乙肝病毒基因超过或者等于10×5 e拷贝/ml的怀孕妇女开展药物治疗。在妊娠期满28周后使用替比夫定,剂量为600 mg,每天一次。药物使用期间,严格监测肌酸激酶(CK)的变化。将不能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在产下新生儿后的6 h内,对新生儿采血,检测HBsAg、HBV-DNA指标,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阳性率。实验组孕妇,生产之前HBV-DNA与最初检测的数值相比,下降指标显著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的HBsAg、HBV-DNA阳性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替比夫定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的应用效果非常理想,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是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期间,要关注CK的变化,观察孕妇对抗病毒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药物 乙肝病毒 母婴阻断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邵竞楠 王艳红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0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相关治疗方法,以供同行参考。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抗结核加AIDS抗病毒治疗,统...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相关治疗方法,以供同行参考。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抗结核加AIDS抗病毒治疗,统计入选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入选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并气促、咳嗽、消瘦较为常见,占比依次为53.33%、43.33%、36.67%、60.00%。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痰涂片检查阳性率为18.33%,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4,P<0.001);观察组CD4+、CD8+及CD4+/CD8+依次为(14.51±1.04)%、(51.27±1.07)%、(0.31±0.07),和对照组(7.36±0.27)%、(64.58±1.68)%、(0.14±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4、7.201、6.654,P<0.001)。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提示临床医师应结合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等,并落实早期筛查工作,结合患者病况拟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病死率,优化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肺结核 抗结核 抗病毒 特点分析 效果观察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运动康复锻炼及饮食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宇 邵竞楠 +1 位作者 李晶 魏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8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诊疗中应用运动康复锻炼联合合理饮食对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2月在本市三级甲等医院肝病科就诊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诊疗中应用运动康复锻炼联合合理饮食对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2月在本市三级甲等医院肝病科就诊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饮食摄入的控制,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肝功能、血脂检测指标。观察各项相关指标变化来总结、分析运动康复锻炼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检验指标和血脂检验指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锻炼配合饮食控制对患有脂肪肝患者病情的转归康复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甘油三脂 高密度脂蛋白 运动 康复锻炼 饮食 肝功能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活动性肝硬化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宇 李晶 王涛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4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活动性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2020年收治的68例乙型肝炎相关活动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分析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活动性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2020年收治的68例乙型肝炎相关活动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治疗后12个月,对比检查肝功能指标情及肝纤维化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21±13)μmol/L、谷丙转氨酶(ALT)(25±12)U/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68±11)%和肝功能分级标准(Child-Pugh)(5.2±1.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TBIL(31±15)μmol/L、ALT(33±13)U/L、PTA(61±9)%和肝功能分级标准Child-Pugh(7.8±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7、2.636、2.871、7.808,P<0.05)。结论在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活动性肝硬化时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复方鳖甲软肝片 乙型肝炎 相关活动性肝硬化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被引量:2
5
作者 邵竞楠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方式,分析具体的结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4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管理方式分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分别采取常...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方式,分析具体的结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4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管理方式分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分别采取常规饮食指导以及合理的营养膳食干预,对干预后的各项结果对比和研究。结果干预组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球蛋白等指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32例患者中满意度为96.88%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是6.25%低于对照组2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合理的营养膳食干预方式,可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生活质量提升,因此可借鉴和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肝硬化 糖尿病 饮食指导 效果分析
下载PDF
补锌疗法联合干扰素α1b、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常运昌 何宇 《我和宝贝》 2020年第7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补锌疗法联合干扰素α1b、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干扰素α1b与西咪替丁治疗... 目的探讨补锌疗法联合干扰素α1b、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干扰素α1b与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补锌疗法联合干扰素α1b、西咪替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呕吐、发热、腹泻及脱水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呕吐、发热、腹泻及脱水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锌疗法联合干扰素α1b、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可明显缩短各类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锌疗法 干扰素Α1B 西咪替丁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下载PDF
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对乙型肝炎合并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7
作者 邵竞楠 何宇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6期62-63,共2页
分析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对乙型肝炎合并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选取在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乙型肝炎合并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 分析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对乙型肝炎合并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选取在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乙型肝炎合并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B组采用替诺福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无死亡情况,A组的HBV-DNA转阴率为95.6%,显著高于B组的85.2%(P<0.05)。A组的AST、ALT等肝功能指标显著高于B组(P<0.05)。采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乙肝合并尿毒症患者均获得了理想效果,且安全性高,但替诺福韦对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效果更加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 恩替卡韦 乙肝合并尿毒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水痘对总有效率的研究
8
作者 何宇 李晶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28期69-69,77,共2页
目的:体会对小儿水痘患儿实施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遵从治疗药物差异分组,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的87例小儿水痘患儿分为对照组(42例,常规药物)和观察组(45例,以对照组为基准,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 目的:体会对小儿水痘患儿实施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遵从治疗药物差异分组,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的87例小儿水痘患儿分为对照组(42例,常规药物)和观察组(45例,以对照组为基准,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炎症因子改善情况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95.8%vs 80.0%),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0%vs 15.5%),治疗安全性较高(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用时较对照组短,TNF-α、IL-6、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小儿水痘患儿实施药物治疗,建议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开展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降低炎症因子的同时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小儿水痘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用药安全性
下载PDF
肠炎宁糖浆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常运昌 何宇 《我和宝贝》 2020年第8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肠炎宁糖浆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细菌性痢疾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采用肠炎宁糖浆联... 目的探讨肠炎宁糖浆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细菌性痢疾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采用肠炎宁糖浆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成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C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炎宁糖浆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可提高临床效果,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降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宁糖浆 头孢曲松钠 小儿细菌性痢疾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小儿化毒散联合利巴韦林泡腾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常运昌 何宇 《我和宝贝》 2020年第6期76-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化毒散联合利巴韦林泡腾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利巴韦林注颗粒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小儿化... 目的探讨小儿化毒散联合利巴韦林泡腾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利巴韦林注颗粒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小儿化毒散联合利巴韦林泡腾颗粒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7 d。观察两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消肿时间、退热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消肿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化毒散联合利巴韦林泡腾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具有很好的协同效果,消肿退热效果明显,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化毒散 利巴韦林泡腾颗粒 流行性腮腺炎 消肿时间
下载PDF
内镜下硬化剂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何宇 李晶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行内镜下硬化剂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了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下套扎术进行止血治疗,实...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行内镜下硬化剂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了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下套扎术进行止血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内镜下硬化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输血量、再出血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静脉曲张消除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首次治疗的效果要好于对照组患者首次治疗的效果,同时消除时间相对较短,治疗次数也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再次出血率为32.14%,显著高于实验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3,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5,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硬化剂与套扎术联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明显,治疗时间短,再次出血率较少,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下硬化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