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下博物馆青铜文物保护与传承发展的创新分析--以龙口市博物馆馆藏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2期64-67,共4页
新时代下文化传承、文物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步所必然要考虑的问题。博物馆的价值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凸显。文物保护与传承是精神的延续,也是民族记忆的守护体现,其中,青铜器不仅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同时也承载了满满的艺术魅力。... 新时代下文化传承、文物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步所必然要考虑的问题。博物馆的价值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凸显。文物保护与传承是精神的延续,也是民族记忆的守护体现,其中,青铜器不仅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同时也承载了满满的艺术魅力。龙口市博物馆馆藏品众多,青铜器则是为数不多却内涵价值非凡的馆藏品,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是当前龙口市博物馆乃至龙口市文化旅游等有关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博物馆青铜器当前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的研究,针对龙口市博物馆的青铜器保护与传承发展提出创新措施,希望能助力实现龙口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价值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龙口市博物馆 文物保护 传承
下载PDF
关于“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24期117-119,共3页
博物馆肩负文化传承的重任,教育作为其基本功能之一,为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博物馆教育"思想理念的提出,博物馆向网络化、教育化、智慧化的发展进程迈进,提升了博物馆的服务质量... 博物馆肩负文化传承的重任,教育作为其基本功能之一,为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博物馆教育"思想理念的提出,博物馆向网络化、教育化、智慧化的发展进程迈进,提升了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以博物馆助力教育的发展,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博物馆与教育共同发展。对此,文章立足于博物馆教育内涵与特性,分析"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发展现状,论述"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 互联网技术 创新发展
下载PDF
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新理念和新体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志萍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第5期218-219,共2页
随着21世纪数码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借助信息技术迅速成长起来的领域明显比传统的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更加具有活力和发展潜能。20世纪80年代左右,有些博物馆就开始采用多元化、绿色和现代新型技术等新型理论来进行博物馆陈列展示... 随着21世纪数码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借助信息技术迅速成长起来的领域明显比传统的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更加具有活力和发展潜能。20世纪80年代左右,有些博物馆就开始采用多元化、绿色和现代新型技术等新型理论来进行博物馆陈列展示的设计。因此当今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更新理念和重建体系。本文将对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中的新理念和新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陈列 艺术设计 新理念 新体系
下载PDF
探讨如何强化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
4
作者 王志萍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5期211-213,共3页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会通过多种形式保留自身文化,文物则是其中的重要艺术瑰宝之一,作为不同阶段人类智慧的结晶,能够将各时期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体现出来,自身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会通过多种形式保留自身文化,文物则是其中的重要艺术瑰宝之一,作为不同阶段人类智慧的结晶,能够将各时期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体现出来,自身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如果人们可以通过参观和了解充满历史积淀的文化遗产,充分了解华夏文明,能够显著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及国家荣誉感。当前文物基本都保存在博物馆中,博物馆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是保护文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保护措施的延缓,馆藏文物很可能会出现被损坏的情况,所以强化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文物保护 问题措施
下载PDF
浅析县市级博物馆发展的趋向
5
作者 赵斯田 《黑龙江史志》 2015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获得满足之后,逐渐地转向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建设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县市级博物馆建设,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将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推向繁荣。但是,从目前县市级博物馆...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获得满足之后,逐渐地转向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建设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县市级博物馆建设,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将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推向繁荣。但是,从目前县市级博物馆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多数博物馆都存在着维持生存的问题。因此,对于县市级博物馆的发展趋向加以确立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市级博物馆 发展趋向 特色文化
下载PDF
文博类数字藏品发展路径探究
6
作者 王洋 《中国文房四宝》 2024年第6期0169-0170,共2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博类数字藏品正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这种融合传统文物精髓与现代科技创新的数字藏品不仅让珍贵的文化遗产以数字化的形式重获新生,为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博类数字藏品正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这种融合传统文物精髓与现代科技创新的数字藏品不仅让珍贵的文化遗产以数字化的形式重获新生,为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公众能够随时随地欣赏和体验这些璀璨的文化瑰宝,实现了文化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下载PDF
清光绪殷恭先福寿中堂轴和碧玉双龙印鉴赏
7
作者 刘玉涛 《中国文房四宝》 2024年第6期0163-0164,共2页
通过清光绪殷恭先福寿中堂轴、碧玉双龙印、殷恭先生平简略三个章节,笔者与大家一起鉴赏了解清光绪殷恭先福寿中堂轴和碧玉双龙印的艺术价值以及其前世今生。
下载PDF
清乾隆至同治年间馆藏瓷器赏析
8
作者 刘玉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5期16-19,共4页
瓷器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国家三级博物馆龙口市博物馆3件有代表性的馆藏瓷器,作者以绘画创作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分析。通过这3件馆藏瓷器鉴赏,充分展现了清乾隆至同治年... 瓷器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国家三级博物馆龙口市博物馆3件有代表性的馆藏瓷器,作者以绘画创作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分析。通过这3件馆藏瓷器鉴赏,充分展现了清乾隆至同治年间瓷器的高贵品位、正统格调以及浓郁的风格和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器 乾隆 同治 龙口市博物馆
下载PDF
丁佛言墨痕馆藏札记
9
作者 刘玉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7期21-24,共4页
丁佛言,山东龙口人,是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被时人誉为“鲁之灵光”。文章介绍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氏故宅内的丁佛言纪念馆馆藏的各类珍贵文物,从书法特点、艺术风格和传奇人生等方面进行图鉴析之。
关键词 丁佛言 书法 鉴赏
下载PDF
山东龙口西三甲墓地二期战国墓的发掘
10
作者 孙兆锋(执笔/拍摄) 赵娟 +5 位作者 赵斯田 周丽 朱俊颖(执笔/拍摄) 钱科技(执笔/绘图) 孙衍(绘图) 马新聪(绘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71,共32页
西三甲墓地位于龙口市新嘉街道西三甲村和东三甲村南侧,墓地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00米。2022年烟台市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133座,包括战国墓86座,以M100、M101、M136、M137及M214为典型墓例。其中,M100、M10... 西三甲墓地位于龙口市新嘉街道西三甲村和东三甲村南侧,墓地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00米。2022年烟台市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133座,包括战国墓86座,以M100、M101、M136、M137及M214为典型墓例。其中,M100、M101及M136、M137为2对并穴合葬墓,除成组彩绘陶器外,M101、M137出土多件青铜兵器,M137出土车马器,M100、M136出土荒帷串饰。M214出土外表华丽逼真、造型高大威猛的陶神鸟,此种陶器在其他墓地尚未发现。另外,据M100和M214人骨DNA检测结果,西三甲人群在战国时期为山东本地人群后裔,极有可能为莱人。这批墓葬为战国时期士人葬俗、尚鸟传统等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三甲墓地 战国墓 土坑竖穴墓 ?县古城
原文传递
山东龙口市阎家店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振光 胡常春 +5 位作者 蒋惠民 王之萍 赵斯田 王站芹 李胜利 冀介良 《华夏考古》 CSSCI 2004年第3期13-34,73,共23页
1999年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龙口市博物馆对龙口市海岱镇阎家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清理出灰坑、墓葬、窑址及房基等遗迹 ,出土了陶器、石器、铜器和瓷器等遗物 。
关键词 山东 阎家店遗址 周代 出土器物 历史文化
原文传递
山东省龙口市出土西周铜簋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志敏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山东 龙口市 西周 铜簋 历史文化
原文传递
山东龙口市东梧桐晋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娟 侯建业 +4 位作者 徐明江 许盟刚 闫勇 蒋惠民 马志敏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32,共13页
2007年10~11月,烟台市博物馆考古队对龙口市东梧桐村北的两晋墓地进行发掘,发现墓葬均为砖室墓,分单室和双室墓。随葬器物多为白陶,有耳杯、钵、罐、勺、盒、盘等。少量墓葬用砖上有"泰康七年"、"泰元廿年"等铭文... 2007年10~11月,烟台市博物馆考古队对龙口市东梧桐村北的两晋墓地进行发掘,发现墓葬均为砖室墓,分单室和双室墓。随葬器物多为白陶,有耳杯、钵、罐、勺、盒、盘等。少量墓葬用砖上有"泰康七年"、"泰元廿年"等铭文,个别器物上有"太元十一年"年号,推断该墓地为延续时间较长的家族墓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东梧桐墓地 砖室墓 西晋墓 东晋墓
原文传递
山东龙口市西三甲墓地的发掘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兆锋 李健(照片) +2 位作者 王富强 马志敏 王志萍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60,共20页
西三甲墓地位于龙口市新嘉街道西三甲村南和东三甲村东,墓地东西长约1000、南北宽约100米(图一)。2013年4月,为配合龙口市港城大道西延工程建设,烟台市博物馆考古队对工程占地区域进行全面的考古勘探,在此发现这一大型墓地。2013年5~7月... 西三甲墓地位于龙口市新嘉街道西三甲村南和东三甲村东,墓地东西长约1000、南北宽约100米(图一)。2013年4月,为配合龙口市港城大道西延工程建设,烟台市博物馆考古队对工程占地区域进行全面的考古勘探,在此发现这一大型墓地。2013年5~7月,对该墓地进行全面发掘,共清理墓葬91座、水井1口。出土了丰富的陶器、铜器、玉石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龙口市 西三甲墓地 土坑竖穴墓 砖室墓 战国至魏晋时期
原文传递
论汉画像砖的考古学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珍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第9期233-234,共2页
汉画像砖作为在考古中发现的重要文化遗物,其考古学价值不凡。这种画像砖虽然仅作为墓室装饰的构件,外形质朴、形制简单,但是其蕴含的历史信息丝毫不亚于其他出土文物和典籍记载。本文拟从情感价值和科学认识价值两个方面来分析汉画像... 汉画像砖作为在考古中发现的重要文化遗物,其考古学价值不凡。这种画像砖虽然仅作为墓室装饰的构件,外形质朴、形制简单,但是其蕴含的历史信息丝毫不亚于其他出土文物和典籍记载。本文拟从情感价值和科学认识价值两个方面来分析汉画像砖在考古学中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砖 题材 情感价值 科学价值
下载PDF
王懿荣与甲骨文发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珍 《神州》 2013年第30期35-35,37,共2页
王懿荣作为一位造诣深厚的学者,深谙金石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以其丰富的收藏和研究,推动了传统金石学研究向“古器物学”阶段的转变。王懿荣是甲骨文的第一个发现者,最早作出甲骨文是“殷商之物”的结论。他的发现,对中国学术史... 王懿荣作为一位造诣深厚的学者,深谙金石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以其丰富的收藏和研究,推动了传统金石学研究向“古器物学”阶段的转变。王懿荣是甲骨文的第一个发现者,最早作出甲骨文是“殷商之物”的结论。他的发现,对中国学术史特别是历史学、古文字学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懿荣 甲骨文 学术史
下载PDF
梁思永与中国近代考古学
17
作者 刘珍 《神州》 2013年第32期17-18,共2页
梁思永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他穷毕生精力从事中国考古事业,对中国新石器时代及殷商时代的考古研究工作都有相当贡献,对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 梁思永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他穷毕生精力从事中国考古事业,对中国新石器时代及殷商时代的考古研究工作都有相当贡献,对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是功不可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思永 近代考古学 殷墟
下载PDF
山东龙口市薛家遗址发掘简报
18
作者 杨丁(文/图) 赵斯田 +1 位作者 王富强(文/图/摄影) 王桂芳(摄影) 《东方考古》 2021年第1期291-305,374-375,共17页
2005年10月至11月,为配合大莱龙铁路建设,烟台市博物馆和龙口市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薛家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工作发现了龙山文化以及汉代时期的遗存,对于研究该地区龙山文化和汉代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薛家遗址 龙山文化 汉代墓葬
原文传递
浅论王献唐的考古学成就
19
作者 刘珍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第6期218-219,222,共3页
王献唐先生在版本目录学、考古学、文字学、音韵学、货币学等领域造诣深厚,尤精于考古学。作为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的著名考古学家和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的杰出文物收藏家,王献唐先生在考古学领域可谓成就斐... 王献唐先生在版本目录学、考古学、文字学、音韵学、货币学等领域造诣深厚,尤精于考古学。作为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的著名考古学家和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的杰出文物收藏家,王献唐先生在考古学领域可谓成就斐然。本文拟从积极投身于文物古迹的调查与发掘、热衷于对金石文物的搜集与整理两个大方面来论证王献唐先生的考古学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献唐 考古学成就
下载PDF
2013年龙口归城遗址调查、勘探简报
20
作者 孙兆锋(文/图/摄影) 王子孟 +2 位作者 周丽 王富强(摄影) 于振威(摄影) 《东方考古》 2021年第1期278-290,373,共14页
为配合龙口石黄公路改建工程顺利实施,避免地下文物在工程建设中遭到破坏,2013年11~12月烟台市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在当地文物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对路线所经归城遗址外城区域进行考古勘探,后期对内城区域进行小范围的调查。本次考古调查、... 为配合龙口石黄公路改建工程顺利实施,避免地下文物在工程建设中遭到破坏,2013年11~12月烟台市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在当地文物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对路线所经归城遗址外城区域进行考古勘探,后期对内城区域进行小范围的调查。本次考古调查、勘探取得比较重要的收获:首先,新发现的一段外城墙,与中美联合归城考古队发现并编号的外城墙90号东西并列分布;其次,基本确定墓葬集中分布区的位置;第三,通过调查、勘探我们认为此时人们集中生活在内城,活动区域也以内城为主,外城以防御为主,墓区也主要集中分布于外城。另外,调查、勘探中分区域采集了较多陶片标本,通过对这批陶片标本的分析研究,归城遗址文化面貌更加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城遗址 外城墙 墓葬集中分布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