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2012年龙岗区血站临床供血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菊芬 彭及良 +4 位作者 李丹红 沈磁石 叶有玩 邹丹红 杨卫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3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通过对龙岗区血站7年来临床供血分析,了解龙岗区的供血规律与发展趋势,更好地做到采供血的动态平衡,科学合理供血。方法统计2006~2012年龙岗区血站临床供血情况,主要分析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每年的供血量及ABO血型所占的比例... 目的通过对龙岗区血站7年来临床供血分析,了解龙岗区的供血规律与发展趋势,更好地做到采供血的动态平衡,科学合理供血。方法统计2006~2012年龙岗区血站临床供血情况,主要分析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每年的供血量及ABO血型所占的比例,并分析本地区供血发展趋势及ABO血型所占的比例。结果 2006~2012年红细胞悬液用量呈上升趋势,增加了39%,血小板用量上升趋势明显,增加了446%,血浆用量呈下降趋势,下降了20%。每年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用量及ABO血型所占的比例基本一致。结论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供血计划,做到采供血的动态平衡及加强对临床用血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的检查和监督,本地区临床供血的科学性、合理性将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供血 科学性 合理性
下载PDF
深圳市龙岗区无偿献血职业人群中血镉血铅含量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容莹 刘丽 +1 位作者 古醒辉 徐良玉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5年第9期47-49,共3页
目的:了解龙岗区无偿献血者中有接触镉、铅等有毒重金属的人群血铅、血镉的含量.方法:选取2002~2004年无偿献血者血样,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血铅、血镉含量.结果:部分接触镉、铅因素的人群中血液重金属(血镉、血铅)超出生物限值(下简称超... 目的:了解龙岗区无偿献血者中有接触镉、铅等有毒重金属的人群血铅、血镉的含量.方法:选取2002~2004年无偿献血者血样,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血铅、血镉含量.结果:部分接触镉、铅因素的人群中血液重金属(血镉、血铅)超出生物限值(下简称超值),与非接触的无偿献血者有显著性差异.血镉、血铅的含量与年龄无关,与接触有毒重金属的工龄、从事的工种或岗位有关.结论:加强有毒有害职业因素企业的经常性卫生监督十分重要,职业人群的无偿献血者血液中重金属含量值得关注,对接触有毒重金属的无偿献血者进行献血前的咨询并进行筛查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职业人群 血铅 血镉
下载PDF
2007年至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用血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小嫄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对2007~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用血提供实践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用血总量及成分血用量的使用情况。结果:随着年限增加,总用血量逐渐增加,全血用量逐渐减少,成分输血比例逐... 目的:对2007~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用血提供实践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用血总量及成分血用量的使用情况。结果:随着年限增加,总用血量逐渐增加,全血用量逐渐减少,成分输血比例逐渐增加,全血用量较为少见。血小板用量、悬浮红细胞用量逐年增加,机采血小板已经成为当前血小板用量的首要来源,近年来冷沉淀用量增长快速。结论:成分输血已经成为我市区当前输血的重要手段,冷沉淀及机采血小板的应用显示输血手段已经进入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血情况 成分血 调查
下载PDF
深圳市龙岗区无偿献血者中梅毒阳性分布特征和干预对策
4
作者 容莹 徐良玉 古醒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年第7期27-29,共3页
目的为了控制梅毒经血液传播,降低输血风险,统计分析龙岗区无偿献血者中梅毒阳性的分布特征,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采用梅毒甲笨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同时筛查献血者标本中的梅毒指标,结果阳性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 目的为了控制梅毒经血液传播,降低输血风险,统计分析龙岗区无偿献血者中梅毒阳性的分布特征,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采用梅毒甲笨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同时筛查献血者标本中的梅毒指标,结果阳性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确证。结果2002-2004年筛查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38534人份,经TPPA确证梅毒阳性337人份。统计显示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在性别、年龄、职业和学历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合并其他传染指标阳性中,梅毒阳性与梅毒阴性的转氨酶(ALT)和抗-丙肝(HCV)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全面开展无偿献血的同时,应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发动和鼓励无偿献血者定期无偿献血,并采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试剂,以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梅毒 干预对策
下载PDF
血站一线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及防护措施 被引量:5
5
作者 彭及良 温秀明 +2 位作者 陈菊芬 沈磁石 何春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0期124-125,共2页
目的了解血站一线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因素和安全防护现状,并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血站工作流程特点的观察和日常质量管理和监督情况,了解血站一线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因素和安全防护应对措施。结果针头刺伤、接触血液、血液检测、... 目的了解血站一线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因素和安全防护现状,并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血站工作流程特点的观察和日常质量管理和监督情况,了解血站一线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因素和安全防护应对措施。结果针头刺伤、接触血液、血液检测、接触被血液污染的物品都是血站一线工作人员常见的职业暴露因素。采血人员和检验人员应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操作,从而预防职业暴露。结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并遵守普遍性防护原则,为杜绝或减少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疾病,将意外接触血液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血站一线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线工作人员 职业暴露 因素 防护 措施
下载PDF
血站如何进行临床血液制品质控的质量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春辉 温秀明 詹卓玲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10期1709-1711,共3页
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模式,建立建全临床输血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血液制品。方法:以ISO9000标准的管理思想为指导,以优质、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为基础,建立血站的质量管理体系。结果:在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运行下,血站... 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模式,建立建全临床输血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血液制品。方法:以ISO9000标准的管理思想为指导,以优质、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为基础,建立血站的质量管理体系。结果:在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运行下,血站改变了过去不按规程办事,随意走捷径的状况,使《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得到全面贯彻执行。结论:科学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模式,可提高工作效率,防止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 标准化 血液制品
下载PDF
凝血四项指标在孕妇正常分娩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7
作者 黄衍锋 郑望春 +2 位作者 叶晓涛 张旭 尹学念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897-898,共2页
目的了解孕妇正常分娩前后的凝血功能情况。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一6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我院产科148例孕妇正常分娩前后和3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 目的了解孕妇正常分娩前后的凝血功能情况。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一6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我院产科148例孕妇正常分娩前后和3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自动检测。结果孕妇正常分娩前凝血四项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PT—INR、APTT、TT明显短于对照组,FI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正常分娩后凝血四项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正常分娩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分娩72h后恢复。在分娩前后联合检测凝血四项指标并动态观察,能较全面、完整地反映孕产妇凝血功能情况,对预防和治疗产妇产后出血以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 孕妇 分娩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联合应用冰冻单采血小板与冷沉淀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被引量:6
8
作者 叶有玩 何春辉 +2 位作者 廖长征 尹学念 胡劲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冰冻单采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应用(冰冻联合组)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效果。方法将41例DI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4例为冰冻联合组,17例为联合应用新鲜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新鲜联合组)。测定两组患者输前1 h和输后2 h指标:... 目的研究冰冻单采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应用(冰冻联合组)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效果。方法将41例DI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4例为冰冻联合组,17例为联合应用新鲜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新鲜联合组)。测定两组患者输前1 h和输后2 h指标:①凝血酶时间(TT);②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③凝血酶原时间(PT);④纤维蛋白原(Fbg);⑤血小板(PLT);⑥统计比较两组输后24 h内续用悬浮红细胞量。结果冰冻联合组与新鲜联合组输后2 h比较:TT、PT、APTT及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显著减少(P<0.05),24 h内人均续用红细胞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冰冻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联合应用治疗DIC具有更佳的止血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输注 冰冻单采血小板 冷沉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下载PDF
联合输注冰冻单采血小板与新鲜冰冻血浆治疗急性大出血的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叶有玩 何春辉 +2 位作者 廖长征 尹学念 胡劲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63-564,共2页
关键词 血小板输血 冰冻血小板 出血 急性 止血
下载PDF
孕妇剖宫产前后凝血4项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衍锋 郑望春 +2 位作者 叶晓涛 张旭 尹学念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剖宫产前后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出血量≥500 ml)的孕妇及30例正常(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孕妇作对照,采用日本Sysmex CA-6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剖宫产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 目的探讨孕妇剖宫产前后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出血量≥500 ml)的孕妇及30例正常(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孕妇作对照,采用日本Sysmex CA-6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剖宫产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四项指标。结果4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孕妇与30例对照组比较发现:孕子剖宫产前后PT/PT-INR、APTT、T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FI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组PT/PT-INR、APTT产前明显高于产后(P<0.05),FIB产前明显低于产后(P<0.05),TT产前产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凝血功能障碍是引起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预防和治疗产妇产后出血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剖宫产 凝血功能 产后出血
下载PDF
冰冻机采血小板用于急性严重失血患者的治疗性输注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有玩 谢紫斌 +1 位作者 何春辉 胡劲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冰冻机采血小板在急性严重失血患者中输注的有效性。方法对45例急性严重失血患者采用冰冻机采血小板输注,测出患者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后1h、24h的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值、出血时间及续用红细胞量,与21例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 目的探讨冰冻机采血小板在急性严重失血患者中输注的有效性。方法对45例急性严重失血患者采用冰冻机采血小板输注,测出患者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后1h、24h的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值、出血时间及续用红细胞量,与21例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的患者作平行对照。结果急性严重失血患者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后,1h CCI值有效率非常显著低于新鲜机采血小板组,且患者出血时间和输注血小板后24h内人均续用红细胞量也显著小于新鲜机采血小板组,提示冰冻机采血小板被即时消耗起止血作用。结论冰冻机采血小板治疗急性严重出血患者即时止血效果优于新鲜血小板,血小板供应紧张地区对急性严重失血患者可推广应用冰冻机采血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出血 血小板采集
下载PDF
斯奇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坤华 向明 +2 位作者 李峭峰 杨卫明 韩云 《中外医疗》 2011年第27期127-127,共1页
目的评价斯奇康(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与单用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斯奇康隔日1次肌肉注射,每次2mL,同时口服阿昔洛韦片每日5次,每次0.6g;对照组35例,... 目的评价斯奇康(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与单用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斯奇康隔日1次肌肉注射,每次2mL,同时口服阿昔洛韦片每日5次,每次0.6g;对照组35例,口服阿昔洛韦片每日5次,每次0.6g。2组疗程均为10d。1个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0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88.6%;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7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65.7%。2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既有免疫调节又有抗病毒功能的斯奇康与抗病毒药阿昔洛韦合用治疗带状疱疹,比单纯使用阿昔洛韦起效快,能有效缩短病程,是治疗带状疱疹较理想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奇康 阿昔洛韦 带状疱疹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Pre-S/S区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容莹 郑欣 +4 位作者 叶贤林 曾劲峰 熊文 李活 王文敬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65-571,共7页
目的调查无偿献血人群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 I)流行率情况与分析Pre-S/S区变异特征。方法使用EIA/NAT方法筛查深圳地区15 338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标本,经跟踪检测,获得1例HBV窗口期感染毒株和5例OB I毒株,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 目的调查无偿献血人群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 I)流行率情况与分析Pre-S/S区变异特征。方法使用EIA/NAT方法筛查深圳地区15 338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标本,经跟踪检测,获得1例HBV窗口期感染毒株和5例OB I毒株,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OB I病毒载量,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技术从5例OB I样品中获得3例Pre-S/S基因片段并测定序列,进行基因分型,与对应基因型HBsAg阳性野毒株序列比对。结果深圳市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 I)的流行率为1∶3 068。5例OB I样品其病毒载量为〈1 IU/m l(不能定量)~121.8 IU/m l(中位数为54.6 IU/m l)。3例OB I样本为基因C型,在Pre-S/S蛋白区出现随机变异,OB I样品Pre-S/S区氨基酸置换率显著高于对应基因型野毒株(P〈0.01),其中在Pre-S/S区的免疫表位区氨基酸置换率亦显著高于野毒株(P〈0.01),但在高频变异的主要亲水区(MHR)却是高度保守,只有1例OB I出现改变基因亚型的I126S变异。结论乙肝病毒的Pre-S/S蛋白区变异,特别是Pre-S/S蛋白免疫表位区的变异,可能是OB I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流行率 Pre-S/S区 变异特征
下载PDF
KX-21多项目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应用及评价
14
作者 蒋英 张海燕 +1 位作者 何春辉 张韶斌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 :对日本Sysmex公司的KX - 2 1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应用评价。方法 :采用随机和不随机选择标本方法 ,对该仪器进行携带污染率、精密度和相关性进行了测试。结果 :各项指标污染率为 0 %~ 0 .4 2 % ,仪器精密度试验 ,批内CV值在 0 .0 ... 目的 :对日本Sysmex公司的KX - 2 1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应用评价。方法 :采用随机和不随机选择标本方法 ,对该仪器进行携带污染率、精密度和相关性进行了测试。结果 :各项指标污染率为 0 %~ 0 .4 2 % ,仪器精密度试验 ,批内CV值在 0 .0 4 %~ 2 .2 4 %之间 ,与SF - 30 0 0血液分析仪相关性比较 ,各指标相关系数r=0 .991~ 0 .999,用全血法和预稀释法试验相关性比较 ,各指标系数r=0 .992~ 0 .998。结论 :该仪器主要指标评价结果符合设计性能 ,适用各级医院检验科及实验室血液常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精密度 相关性 污染率 KX-21型 静脉全血法 预稀释法
下载PDF
食品中多重耐药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质粒图谱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松涛 林琳 +2 位作者 刘渠 刘衡川 李灶平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对自深圳市自由市场生肉类食品中分离得到的30株对3种和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大肠埃希氏菌和31株对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沙门氏菌进行质粒图谱分析,探讨质粒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碱裂解法。结果:耐药谱不同的大肠埃希氏菌的质粒分... 目的:对自深圳市自由市场生肉类食品中分离得到的30株对3种和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大肠埃希氏菌和31株对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沙门氏菌进行质粒图谱分析,探讨质粒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碱裂解法。结果:耐药谱不同的大肠埃希氏菌的质粒分子分型结果可以相同,31株多重耐药沙门氏菌有25种不同的分型结果。结论:细菌的耐药性与其携带的质粒的多少和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多重耐药 大肠埃希氏菌 沙门氏菌 质粒图谱
下载PDF
深圳市志愿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37
16
作者 温秀明 邬旭群 +4 位作者 刘永梅 叶有玩 沈磁石 容莹 范小伊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9-771,共3页
目的分析近5年来深圳市志愿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探讨新形势下血液安全的对策。方法收集深圳市血液中心、深圳市龙岗区血站和深圳市宝安区中心血站2007~2011年志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549 104人(份),抗-HIV采用... 目的分析近5年来深圳市志愿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探讨新形势下血液安全的对策。方法收集深圳市血液中心、深圳市龙岗区血站和深圳市宝安区中心血站2007~2011年志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549 104人(份),抗-HI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初筛检测,反应性标本用免疫印迹法(WB)确认,感染率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深圳市志愿无偿献血者的HIV感染率分别为11.9/10万、10.7/10万、10.5/10万、29.5/10万、40.5/10万。2009年以前深圳市志愿无偿献血者HIV感染处于平稳的低流行状态,2010年起呈急剧增长趋势(χ2=9.704,P<0.01)。2007~2011年深圳市初次志愿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分别为11.6/10万、13.1/10万、11.8/10万、30.6/10万、45.8/10万,总感染率为23.9/10万;重复(含2次以上)志愿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分别为12.5/10万、6.0/10万、8.1/10万、27.2/10万、29.5/10万,总感染率为17.2/10万;初次和重复志愿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相比,不同年度内和总HIV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圳市志愿无偿献血者2010年以来HIV感染呈现急剧增长趋势,HIV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已严重影响血液安全。重复志愿无偿献血者比初次志愿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重复志愿无偿献血者HIV感染也存在急剧增长趋势。建议不断加强志愿无偿献血者筛选和队伍建设,及时调整检测方法,确保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无偿献血 HIV感染 血液安全 深圳市
下载PDF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LAMP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白松涛 张梦妍 +3 位作者 魏天佐 李涌 刘渠 许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16-518,共3页
目的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LAMP)方法。检测HTLV的效果探讨方法针对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的PX基因,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在Bst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对HTLV阳性标本进行等温核酸扩增反应,取扩增产物凝胶电泳判断结果。并优化扩增体系和反... 目的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LAMP)方法。检测HTLV的效果探讨方法针对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的PX基因,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在Bst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对HTLV阳性标本进行等温核酸扩增反应,取扩增产物凝胶电泳判断结果。并优化扩增体系和反应条件,初步评定检测方法的检出限。结果HTLV特异性检出的LAMP反应体系,检出限为9.4fg,方法<2h完成检测。结论LAMP方法检测HTLV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检测周期短等特点,有较高的灵敏度,为HTLV的检测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 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LAMP)
下载PDF
滤除白细胞血液的质量评价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温秀明 胡劲辉 韦庆文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361-362,共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滤器过滤悬浮红细胞(RBC)时对血液质量的影响及滤除WBC悬浮RBC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测定30份滤除WBC悬浮RBC血液的RBC回收率、血小板(PLT)过滤率、WBC滤除率、RBC渗透脆性,并统计分析临床患者输注滤除WBC血液后的输...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滤器过滤悬浮红细胞(RBC)时对血液质量的影响及滤除WBC悬浮RBC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测定30份滤除WBC悬浮RBC血液的RBC回收率、血小板(PLT)过滤率、WBC滤除率、RBC渗透脆性,并统计分析临床患者输注滤除WBC血液后的输血反应发生率。结果采用WBC滤器过滤法RBC回收率为91.9%,PLT过滤率99.5%,WBC清除率99.96%,滤前和滤后比RBC渗透脆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患者输用滤除WBC血液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P<0.01)。结论采用WBC滤器过滤血液后不影响RBC质量,滤除WBC和PLT效率高,能显著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和输血安全,节约血液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BC滤除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血液质量 疗效
下载PDF
街头献血人群与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温秀明 刘永梅 +5 位作者 叶有玩 邬旭群 沈磁石 范小伊 杨转笑 容莹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街头献血人群与集体献血人群HIV的感染状况,探讨新形势下保证血液安全的招募对策。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采供血机构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195 890人份。抗-HIV采用ELISA初筛检测,反应性标本用免疫印迹法... 目的通过分析街头献血人群与集体献血人群HIV的感染状况,探讨新形势下保证血液安全的招募对策。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采供血机构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195 890人份。抗-HIV采用ELISA初筛检测,反应性标本用免疫印迹法(WB)确认。结果街头献血者的HIV感染率为29.34/10万,集体献血者的HIV感染率为8.41/10万,街头献血人群与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街头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22.23/10万、15.46/10万、16.15/10万、36.37/10万、55.50/10万,2008年以来街头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均为0.00/10万,2011年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率31.61/10万,呈现明显增长;2011年集体与街头献血人群HIV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街头人群比集体献血人群具有更高的HIV感染率,加强集体献血人群招募可以有效保障血液安全。但2011年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同样呈现明显增长,未来集体献血人群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献血人群 自愿无偿献血 HIV感染 街头献血 集体献血
下载PDF
血浆制备时间和速冻方法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郑望春 叶有玩 +3 位作者 王艳春 沈磁石 陈菊芬 温秀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734-736,共3页
目的探讨新鲜血浆的制备时间和速冻方法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制备时间和速冻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制备时间分别为2 h、4 h、6 h、8 h新鲜血浆各16人(份),采用无菌接驳机平均分为A、B两实验组,分别用平板速冻机和传统低... 目的探讨新鲜血浆的制备时间和速冻方法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制备时间和速冻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制备时间分别为2 h、4 h、6 h、8 h新鲜血浆各16人(份),采用无菌接驳机平均分为A、B两实验组,分别用平板速冻机和传统低温冰箱速冻制备新鲜冰冻血浆(FFP);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对两组FFP制备冷沉淀;采用凝固法检测两组冷沉淀的凝血因子Ⅷ(FⅧ)和纤维蛋白原(Fg)。结果血浆制备时间为2 h、4 h、6 h、8 h的冷沉淀FⅧ活性(IU)A组分别为78.40±22.87、74.06±23.72、71.25±19.93、70.53±18.84,B组分别为66.60±17.12、58.08±18.19、52.57±12.26、51.19±12.51。A、B组冷沉淀FⅧ随着制备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趋势,相同制备时相A与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FⅧ活性4个制备时相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2 h与6 h、8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制备时间为2 h、4 h、6 h、8 h的冷沉淀中Fg含量(mg)A组分别为114.53±24.76、117.62±27.61、114.44±22.84、120.23±26.48,B组分别为113.36±23.53、116.43±25.38、115.28±23.66、117.92±25.58,Fg含量在不同制备时间和速冻方法条件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8 h内制备血浆2种速冻方法均能满足冷沉淀质量要求,平板式速冻机制备血浆的冷沉淀FⅧ活性显著性高于传统低温冰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沉淀 时间 凝血因子Ⅷ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