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龙海县水仙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郭尚璜
-
机构
福建省龙海县农业局
-
出处
《福建热作科技》
1991年第3期38-39,共2页
-
文摘
龙海县位于闽南金三角地带,是漳州水仙花的产区.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查,“明景泰年间就开始种植,以后日益繁衍.到清代末叶,面积已在数百亩,产品始销吴越等地”,正如后期《龙溪县志》所载:“闽中水仙,以龙溪为第一,载其根(鳞茎)至吴越.冬发花,时人争购之.”到了1932年,用“宜春”商标在香港注册,产品便销往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地.从此,龙海的水仙皆称为“宜春”水仙.
-
关键词
龙海县
水仙花
栽培技术
高产栽培
-
分类号
S682.210.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龙海县推广应用采茶剪经验
- 2
-
-
作者
王素贞
-
机构
福建省龙海县农业局经作站
-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1991年第4期41-41,共1页
-
文摘
龙海县在推广应用采茶机采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为了适应该县部分茶区,因丘陵梯层茶园梯面积小,使用动力采茶机采茶不方便以及因购置动力采茶机,需一次性投资成本高,个体户资金短缺等实际困难,我站于一九九○年秋茶开始。
-
关键词
龙海县
茶机
资金短缺
梯面
秋茶
一九
大白茶
梅占
灌木型
人工采摘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龙海县双弟农场巩固发展茶叶生产经验
- 3
-
-
作者
王素贞
-
机构
龙海县农业局
-
出处
《福建茶叶》
1990年第4期35-37,共3页
-
文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坚决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茶叶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一九八二年茶园面积达3万亩,产量上500吨,比一九七八年茶园面积增加55%,产量增长48%。可是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茶叶产销疲软,加上物价调整后生产成本提高,全县茶叶生产出现滑坡。一九八九年全县茶园面积仅存16448亩,产量445吨,平均单产32.7公斤,比一九八二年面积减少45%,产量减少10%。而双弟农场多年来茶叶生产形势一直看好。该场现有茶园面积2840亩,其中可采面积2830亩,年产茶175吨,平均单产61.8公斤。面积。
-
关键词
茶叶
生产
丰产经验
龙海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33
[农业科学]
-
-
题名龙海县发展龙眼生产浅议
- 4
-
-
作者
郭尚璜
-
机构
龙海县农业局
-
出处
《福建果树》
1992年第2期48-49,52,共3页
-
文摘
龙海县栽培龙眼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但由于过去在龙眼生产上存在着盲目性,既缺乏长远规划又没有考虑品种搭配。因此龙眼生产的现状是零星分布,面积和产量增长不快。到一九九○年全县面积1.7万亩,占全县水果总面积的8.9%;年产1185吨。
-
关键词
龙眼
品种
-
分类号
S667.20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闽东南小麦干物质积累运转动态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庄占龙
余瑞远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
龙海县农业局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1991年第4期52-56,共5页
-
文摘
分析了闽东南亩产300公斤小麦的干物质生产、运转、分配动态,明确:(1)孕穗期叶面积达高峰,叶面积指数为5.2;(2)干物质的积累速率与叶面积大小呈正相关,从拔节至乳熟末期达到11.6~13.9克/米~2天;(3)光合产物的分配中心,拔节前为叶片及叶鞘,拔节至齐穗为茎秆及幼穗,齐穗后为穗子;(4)籽粒产量的32.4%来源于乳熟前营养器官的暂贮性物质,67.6%来源于籽粒充实当时的光合作用。营养器官中以茎秆输向穗部的暂贮性物质最大,构成籽粒物质的22.2%,茎秆中又以第3~5节间的贡献较大;(5)经济系数为0.4。
-
关键词
积累速率
干物质生产
乳熟期
闽东南
齐穗期
幼穗
黄熟期
节间
叶面积指数
拔节期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城镇生活垃圾粪便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被引量:1
- 6
-
-
作者
赵文权
-
机构
福建龙海县农业局沼气站
-
出处
《农村能源》
1994年第6期11-12,共2页
-
文摘
城镇生活垃圾粪便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福建龙海县农业局沼气站赵文权一、前言垃圾粪便是人类生存活动不可避免的产物,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数量日益增加,所带来的污染公害,己成为城市环保的问题之一。福建省龙海县石码镇1980年开始着手寻求解决...
-
关键词
卫生管理
城镇
垃圾处理
粪便处理
无害化处理
-
分类号
R124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流行因素与防治的探讨
- 7
-
-
作者
黄茂进
-
机构
龙海县农业局植保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89年第5期4-5,共2页
-
文摘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下简称细条病)是国内水稻检疫性病害。几年来,发生范围波及全县14个乡、镇,在大发生的1985年有145个村受害,给水稻生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一、流行因素分析(一)气候 细条病喜高温、高湿。在我县多发生于晚稻。雨量多、湿度大、平均气温在25~28℃、相对湿度在80%以上,对细条病的发生极为有利。平均气温在23℃以下、相对湿度低于75%,病害发展受到抑制。如大发生的1983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日平均气温27.9℃,比1982年同期27.7℃高0.2℃。
-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
条斑病
流行
防治
-
分类号
S435.1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荔枝丰产稳产和贮藏保鲜技术
- 8
-
-
作者
郭尚璜
-
机构
福建省龙海县农业局经作站
-
出处
《福建热作科技》
1991年第4期36-37,28,共3页
-
文摘
丰产稳产是栽培荔枝的目的,又是贮藏保鲜的前提.没有丰产稳产就谈不上贮藏保鲜,延长荔枝的市场供应.因此,丰产稳产可以促进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现就这二个问题分别进行如下的探讨.一、荔枝的丰产稳产问题过去曾经有不少专家。
-
关键词
荔枝
丰产
稳产
贮藏
保鲜
-
分类号
S667.109.3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机械采茶效益显著
- 9
-
-
作者
王素贞
-
机构
龙海县农业局经作站
-
出处
《福建茶叶》
1990年第3期34-35,共2页
-
文摘
龙海县白水镇楼埭村中仑茶场,地处西南部丘陵山地,与该镇金鳌、西凤、土兰、郊边等村山地毗邻。一九五八年创场,一九六九年种植茶树。茶场依山傍水,土层深厚,生态环境条件良好。 一九八二年,茶园由专业户承包以后,由于农村开展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了产业结构,多种经营及副业生产逐浙繁荣,投入茶叶生产的劳力日趋减少,特别是采茶劳力不足,导致滥采和粗采现象。茶青含梗蒂、单片、破碎叶多;茶树采摘层渐薄,鸡瓜枝增加,降低了毛茶品质和茶叶产量。加上物价、工价上涨,茶叶生产劳务成本提高。每采一公斤茶青工价由过去的0.1—0.
-
关键词
机械采茶
效益
采茶
-
分类号
S233.75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S571.109.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怎样制好春茶—黄棪
- 10
-
-
作者
陈来发
-
机构
龙海县农业局经作站
-
出处
《福建茶叶》
1990年第2期40-40,共1页
-
文摘
黄棪,它的成品茶商品名称为黄金桂。在乌龙茶类中具有“一早二奇”的特征。一早,即萌芽早,因而上市早。二奇,即不但形态纤秀,叶色透黄,而且香气浓郁,特别具有优雅的香型,十分引人入胜。怎样采制春茶,充分发挥黄棪的种质特征,笔者根据近年的生产实践,简述于后。 一、抓早采摘 黄棪为早芽品种,鱼叶开展在三月上旬,四月上旬驻芽60—70%开面,即为适时采期,采摘新梢开面的顶叶及二叶、三叶。实践证明,驻芽初开面即行嫩采,单宁含量多,较难做青,容易发酵着红,吃水苦涩 超过三叶的粗采,叶子老化粗纤维多,吃水淡薄。所以掌握采摘的时期,至关重要。
-
关键词
春茶
黄Yan
茶叶加工
-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开发水果生产的综合配套措施
- 11
-
-
作者
郭尚璜
-
机构
龙海县农业局
-
出处
《福建果树》
1992年第4期63-64,共2页
-
文摘
龙海县位于东经117°51′,北纬24°29′,处九龙江下游的丘陵地带。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21.4℃,年平均日照2171.9小时,年降雨量1450mm,无霜期330天。优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开发果树生产。过去由于品种、密度、苗木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水果总产量一直徘徊在30,000吨左右。近年来通过认真总结经验,实施“
-
关键词
果树
栽培
-
分类号
S660.4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