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DF+合生元对老年重症AECOPD肠内营养患者营养和耐受性及肠屏障功能影响
1
作者 杨勤 蔡惠芳 钟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38-446,共9页
背景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时常发生营养不良,影响病情的转归,需要给予较高质量的肠内营养支持,但是极易发生... 背景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时常发生营养不良,影响病情的转归,需要给予较高质量的肠内营养支持,但是极易发生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成为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目的探讨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合生元对老年重症AECOPD肠内营养患者营养和耐受性及肠屏障功能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01/2022-10我院收治的208例老年重症AECOPD患者分为4组,各5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在此基础上,SDF组添加SDF,合生元组添加合生元,联合组添加SDF+合生元.比较各组营养支持前、第8 d、第15 d营养状态[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目标能量达标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血糖水平、胰岛素用量、肠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内毒素、D-乳酸]、免疫功能[CD4^(+)/CD8^(+)、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不良反应、耐受性、感染及生存率.结果SDF组、合生元组、联合组第8 d、第15 d的TP、HGB、PA、ALB均高于常规组,且联合组高于SDF组、合生元组(P<0.05);SDF组、合生元组、联合组目标能量达标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且联合组短于SDF组、合生元组(P<0.05);SDF组、合生元组、联合组第8 d、第15 d的血糖水平、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常规组,且联合组低于SDF组、合生元组(P<0.05);SDF组、合生元组、联合组第8 d、第15 d的DAO、内毒素、D-乳酸均低于常规组,且联合组低于SDF组、合生元组(P<0.05);合生元组、联合组第8 d、第15 d的CD4^(+)/CD8^(+)、IgA、IgM、IgG均高于常规组、SDF组,且联合组高于合生元组(P<0.05);联合组、SDF组、合生元组耐受性相关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感染率低于常规组、SDF组、合生元组(P<0.05).结论SDF+合生元可提高老年重症AECOPD患者对肠内营养耐受性,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应用,增强肠屏障和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膳食纤维 合生元 老年 重症AECOPD 肠内营养 耐受性 肠屏障功能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袁灵敏 李群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48-52,共5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液酸碱度(pH)]、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O_(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PaCO_(2)、p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aCO_(2)、p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6、IL-10、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为26.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气状态,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血必净注射液 炎症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加味清气化痰汤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3
作者 蔡惠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7期47-51,共5页
目的:观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加味清气化痰汤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随机简单化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目的:观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加味清气化痰汤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随机简单化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清气化痰汤治疗。治疗14 d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87.69%(P<0.05)。治疗后,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动脉血pH值、血氧分压(PaO_(2))均升高(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PaO_(2)高于对照组(P<0.05),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CP-1、sTREM-1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加味清气化痰汤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清气化痰汤 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肺功能 动脉血气指标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重症脑卒中后床旁盲插鼻肠管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卓霞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4期683-685,共3页
脑卒中是指脑部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血管发生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从而引起脑部损伤的一系列疾病,可对患者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带来伤害,严重者直接导致死亡[1]。脑卒中的病死率有10%~30%,致残率高达70%,现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 脑卒中是指脑部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血管发生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从而引起脑部损伤的一系列疾病,可对患者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带来伤害,严重者直接导致死亡[1]。脑卒中的病死率有10%~30%,致残率高达70%,现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安全的首要疾病[2]。脑卒中属于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病情复发率较高,很难完全治愈,该病引发的并发症也较多[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疾病 循证护理 脑部血管 重症脑卒中 脑部损伤 血管发生 人民生命安全 不良事件发生率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急性肠损伤与表面活性蛋白-A、二胺氧化酶的关系
5
作者 俞啸 吴灵秀 苏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38-2038,共1页
本研究通过分析表面活性蛋白-A(SP-A)及二胺氧化酶(DAO)与重症肺炎患者急性肠损伤的相关性分析及病情评估价值,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分析我院从2022年1月到2023年5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或急性肠损伤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分析表面活性蛋白-A(SP-A)及二胺氧化酶(DAO)与重症肺炎患者急性肠损伤的相关性分析及病情评估价值,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分析我院从2022年1月到2023年5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或急性肠损伤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重症肺炎患者43例,记为重症肺炎组;单纯急性肠损伤患者37例,记为急性肠损伤组;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肠损伤患者35例,记为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肠损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损伤 重症肺炎 二胺氧化酶 病情评估 资料与方法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感染性休克心肌损伤血清NT-proBNP、PCT及氧化应激损伤指标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俞啸 苏伟 +2 位作者 吴银山 余群锋 王育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44-1948,共5页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心肌损伤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及氧化应激损伤指标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一2023年1月衢州市龙游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分为心肌...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心肌损伤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及氧化应激损伤指标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一2023年1月衢州市龙游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46例和非心肌损伤组57例。比较两组血清NT-proBNP、PCT及氧化应激损伤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PCT及氧化应激损伤指标对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心肌损伤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血清NT-proBNP、PCT、MDA、AOPP水平高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SOD、GSH-Px水平低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心肌损伤组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比值(E/A)、心输出量(CO)、心排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随着NYHA分级增加,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损伤患者血清NT-proBNP、PCT、MDA、AOPP水平升高(P<0.05),SOD、GSH-Px水平降低(P<0.05);血清NT-proBNP、PCT、SOD、MDA、AOPP、GSH-Px以及各指标联合诊断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8、0.830、0.795、0.860、0.881、0.806和0.95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与血清NT-proBNP、PCT及氧化应激损伤指标显著相关,需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心肌损伤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降钙素原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袁灵敏 李群 黄燕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COVID-19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IL-6的动态变化及与临床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龙游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8例COVID-19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时间段45例非COVID-1... 目的探讨COVID-19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IL-6的动态变化及与临床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龙游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8例COVID-19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时间段45例非COVID-19病毒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监测两组患者血清和BALF中的IL-6水平。根据临床预后情况将试验组分为好转组(26例)和恶化组(22例),分析两组患者血清和BALF中IL-6的变化,并在病程第10天计算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析IL-6与CPIS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和BALF中IL-6水平分别为(24.90 ± 7.56) pg/mL和(79.46 ± 23.81) 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3.60±1.36 ) pg/mL和(28.29±10.87)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9.203和13.466,P均< 0.001)。COVID-19患者组内比较,好转组患者血清和BALF中IL-6水平分别为(22.73± 5.72) pg/mL和(72.58 ± 18.23) pg/mL,均低于恶化组[(27.45 ± 8.72) pg/mL和(87.59 ± 27.31)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175和-2.198,P = 0.029和0.028)。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6水平与COVID-19患者的CPIS呈显著正相关(r=0.760~0.905,P < 0.001)。结论 IL-6能反映COVID-19的严重程度,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IL-6水平越高提示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白细胞介素6 肺泡灌洗液 预后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无创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对比
8
作者 俞啸 卢军 王育辉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3年第3期247-248,共2页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HFRS合并ARDS患者分为对照组(患者40例,接受机械通气)和研究组(患者40...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HFRS合并ARDS患者分为对照组(患者40例,接受机械通气)和研究组(患者40例,接受无创正压通气),分析患者疗效、呼吸频率、动脉血气指标水平、待机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患者临床疗效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呼吸频率、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待机时间、不良反应率均短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FRS合并ARDS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机械通气治疗,临床疗效相当,但无创正压通气在改善患者呼吸频率、动脉血氧指标水平、缩短待机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较机械通气更为突出,因此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 肾综合征出血热 ARDS 疗效
原文传递
急性胰腺炎凝血功能变化及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程燕东 郑少军 +1 位作者 杨勤 崔巍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7期1138-114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7例,设为观察组,并将患者分为轻型组(MAP组)和重型组(SAP组)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和非MODS组。另选择...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7例,设为观察组,并将患者分为轻型组(MAP组)和重型组(SAP组)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和非MODS组。另选择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D-二聚体(D-D)变化,分析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多个凝血功能指标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BP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AP组多项凝血功能指标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MAP组,BPC显著低于MAP组(P<0.05);MODS组多项凝血功能指标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非MODS组,BPC显著低于非MODS组(P<0.05);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D-D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BPC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凝血功能 预后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