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泳鑫
万文国
吴福棠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60例骨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两组均采取复位及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式,观察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60例骨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两组均采取复位及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式,观察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方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儿童
肱骨踝上骨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泳鑫
万文国
吴福棠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结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三踝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组与改良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踝关节外侧+内侧入路结合复位固定...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结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三踝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组与改良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踝关节外侧+内侧入路结合复位固定的方式,改良组则实施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的方式,随访患者3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常规组80.00%的总有效率(P<0.05);改良组经治疗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66.67%的优良率(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三踝骨折患者,采取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的治疗方式,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
三踝骨折
临床疗效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王伟林
万丈国
曾裕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6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病例选择标准选择颅脑外伤性质差不多的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30ml稀释于250m10.9%氯化钠注射液中:对照组26例,只给予250...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病例选择标准选择颅脑外伤性质差不多的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30ml稀释于250m10.9%氯化钠注射液中:对照组26例,只给予250m10.9%氯化钠注射液,其他与治疗组一样。结果治疗组30例,治疗后G1asgow昏迷评分为(13.9±1.1)分,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max10.92,P〈0.01);对照组26例,治疗后Glasgow昏迷评分为(12、5±1.0)分,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max6.31,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Glasgow昏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P〈0.01)。结论小牛蛋白注射液治疗颅脑外伤后的意识障碍有确切疗效,未发现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
脑外伤意识障碍
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泳鑫
万文国
吴福棠
机构
龙门县
中医医院
骨
外科
出处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114-11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60例骨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两组均采取复位及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式,观察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方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
闭合复位
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儿童
肱骨踝上骨折
Keywords
closed reduction
percutaneous cross Kirschner wire internal fixation
children
supramalleolar fracture of humerus
分类号
R726.8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泳鑫
万文国
吴福棠
机构
龙门县
中医医院
骨
外科
出处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53-5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结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三踝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组与改良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踝关节外侧+内侧入路结合复位固定的方式,改良组则实施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的方式,随访患者3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常规组80.00%的总有效率(P<0.05);改良组经治疗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66.67%的优良率(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三踝骨折患者,采取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的治疗方式,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
三踝骨折
临床疗效
踝关节功能
分类号
R683.7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王伟林
万丈国
曾裕明
机构
龙门县
人民
医院
外科
龙门县中医医院外科
出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6期37-39,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病例选择标准选择颅脑外伤性质差不多的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30ml稀释于250m10.9%氯化钠注射液中:对照组26例,只给予250m10.9%氯化钠注射液,其他与治疗组一样。结果治疗组30例,治疗后G1asgow昏迷评分为(13.9±1.1)分,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max10.92,P〈0.01);对照组26例,治疗后Glasgow昏迷评分为(12、5±1.0)分,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max6.31,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Glasgow昏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P〈0.01)。结论小牛蛋白注射液治疗颅脑外伤后的意识障碍有确切疗效,未发现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
脑外伤意识障碍
疗效
分类号
R65 [医药卫生—外科学]
R7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
陈泳鑫
万文国
吴福棠
《华夏医学》
CAS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
陈泳鑫
万文国
吴福棠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
王伟林
万丈国
曾裕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