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2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嵌套加强的LQ550高强冷弯薄壁C型钢连续檩条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袁焕鑫 房铭坤 +2 位作者 杜新喜 柯善夫 谭美超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提高LQ550级高强冷弯薄壁C型钢连续檩条的承载能力,采用在支座处嵌套的方法来加强连续檩条。对未加强和采用两种嵌套方式加强的檩条共7组试件进行三点受弯试验,得到了试件的承载性能和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加强后的试件出现跨中局部... 为提高LQ550级高强冷弯薄壁C型钢连续檩条的承载能力,采用在支座处嵌套的方法来加强连续檩条。对未加强和采用两种嵌套方式加强的檩条共7组试件进行三点受弯试验,得到了试件的承载性能和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加强后的试件出现跨中局部屈曲和嵌套端部局部屈曲两种破坏形态。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嵌套加强的檩条进行数值模拟,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承载力和破坏形态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基于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两种嵌套方式和不同嵌套长度对檩条承载力的提升,且表明嵌套檩条的长度宜取为连续檩条跨度的1/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冷弯薄壁C型钢 连续檩条 嵌套加强 受力性能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药物治疗的沿革与前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娜 叶梅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1期99-106,共8页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可累及整个消化道。最早的文献记载距今约两百年,但直到上世纪中叶才开始逐步认识这一疾病。几十年间,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实现了从“无药可治”到生物制剂时代的飞跃。如今,氨基水杨酸...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可累及整个消化道。最早的文献记载距今约两百年,但直到上世纪中叶才开始逐步认识这一疾病。几十年间,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实现了从“无药可治”到生物制剂时代的飞跃。如今,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效果与经验日渐丰富,本文就炎症性肠病和相关药物的选择作一综述,为推动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药物治疗 发展史
下载PDF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动力机制及其远程效应
3
作者 刘德民 王杰 +3 位作者 姜淮 赵悦 郭铁鹰 杨巍然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9,共16页
作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的形成是新生代以来的地球节律构造事件中最典型、最显著的新构造运动的结果,其构造地貌特征及其重要性,内部单元组成,构造演化历程及动力机制,以及对周边盆地乃至整个中国大陆的影响及远程效应至今一直是学术关注... 作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的形成是新生代以来的地球节律构造事件中最典型、最显著的新构造运动的结果,其构造地貌特征及其重要性,内部单元组成,构造演化历程及动力机制,以及对周边盆地乃至整个中国大陆的影响及远程效应至今一直是学术关注的焦点。本文重新圈定了青藏高原构造地貌范围,确立了其在全球构造中的地位。青藏高原的远程效应向南北两侧延伸,北到北冰洋,南到太平洋,总体上围绕东经105°经线穿越了整个亚洲大陆,本文采用东经105°所在经线大圆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青藏高原处于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南北向构造和东西向构造的交汇处,其内部的帕米尔高原更是区域构造的中流砥柱。青藏高原起源于帕米尔高原,它是一个印支期的热穹窿,晚期转化出一条直径200 km的异常重力柱,垂直下沉至600 km,构成一个垂向上的挤压-伸展构造,完成于白垩纪。以它为中心向东西扩展,东边三条、西边一条水平方向挤压-伸展构造。喜山期它还遭受到岩体的侵入,白垩系基本上未变形。古近纪,印度陆块与亚洲陆块碰撞,形成先压后升的雄伟的喜马拉雅造山带。以它为中心向北扩展,第四纪3个地幔枝上升,导致整个青藏高原上升。青藏高原形成与演化的深部动力机制模型:早期表现为地质体在垂向上的离心运动和在水平上的伸展运动;后期是以挤压为主的阶段,表现为地质体在垂向上的向心运动和水平上的挤压运动。从驱动力的角度,早期以热能为主驱动力,后期以重力势能为主驱动力。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形成演化是欧亚陆块新生代最令人瞩目的地质事件,其直接影响到岩石圈浅部及地壳表层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地形地貌、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和灾害等,产生了具有举足轻重的近区及远程效应。3个远程效应分别是贝加尔湖裂谷、汾渭裂谷以及东非三叉裂谷的形成。本文最后对印支运动的命名和穿时问题、印支运动起止时间和类型、青藏高原是研究各类造山带的最佳基地、喜马拉雅造山带东西构造结的确定和帕米尔高原四维动力学模型的探索等5个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 地热能 地幔枝 动力机制 构造演化 远程效应
下载PDF
湖北襄阳地区土体剪切波波速与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余松 吴建超 +3 位作者 蔡永建 雷东宁 胡庆 杨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8-623,629,共7页
为给出湖北襄阳地区典型粘性土、粉土、砂土及碎石土剪切波波速与深度之间的统计公式,基于收集到的102个实测钻孔波速资料,利用多种一元回归模型对襄阳地区常见土层剪切波波速与深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同时,讨论土体... 为给出湖北襄阳地区典型粘性土、粉土、砂土及碎石土剪切波波速与深度之间的统计公式,基于收集到的102个实测钻孔波速资料,利用多种一元回归模型对襄阳地区常见土层剪切波波速与深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同时,讨论土体状态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最后,利用实测钻孔数据验证统计公式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除人工填土外,襄阳地区其他常规土类剪切波波速与深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离散程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同一土类随密实度或塑性状态的增大,其平均剪切波波速也变大;3)考虑土体状态可以使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更加具体、更接近真实值,但对模型拟合优度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4)区域性对土层剪切波波速与深度的统计关系有较大影响。本文研究的襄阳地区各土类剪切波波速回归模型较全国土类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误差平稳性,可为南襄盆地及周边区域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场地土动力学性质研究和地震动参数确定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波速 深度 回归模型 拟合分析 土体状态
下载PDF
2020年西藏定日M_(W)5.6地震震源参数估计和应力触发研究
5
作者 李琦 李承涛 +4 位作者 赵斌 黄勇 万永革 谭凯 董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88,共17页
2020年3月20日青藏高原西南缘定日县发生M_(W)5.6地震,距2015年尼泊尔M_(W)7.9地震~250 km.尼泊尔地震,尤其是震后余滑是否触发了此次定日地震还有待研究.本文联合合成孔径雷达和区域地震波资料研究定日地震的破裂特征.首先利用近场形... 2020年3月20日青藏高原西南缘定日县发生M_(W)5.6地震,距2015年尼泊尔M_(W)7.9地震~250 km.尼泊尔地震,尤其是震后余滑是否触发了此次定日地震还有待研究.本文联合合成孔径雷达和区域地震波资料研究定日地震的破裂特征.首先利用近场形变和宽频带地震波资料,通过贝叶斯自举优化算法揭示定日地震的均匀滑动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断层几何模型并反演震源滑动分布.研究发现定日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334°,倾角~51°.破裂主要集中在约2.0~5.5 km深度范围内.破裂范围~5.6 km×4.4 km,释放总的地震矩~3.33×10^(17)N·m.最大滑动量~1.27 m,发生在3.786 km深度.破裂以正断滑动为主兼少许右旋走滑分量,同区域历史地震表现出相似的破裂机制,表明印度板块向北东方向挤压欧亚板块,在藏南地区产生了近东西向的张应力.库仑应力变化研究表明,尼泊尔M_(W)7.9地震主余震和定日地区四次历史地震共同触发了2020年定日M_(W)5.6地震,其中尼泊尔地震震后2年的余滑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占库仑应力增加总量的~40%,震后余滑在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估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定日M_(W)5.6地震 合成孔径雷达形变 滑动分布 尼泊尔M_(W)7.9地震 库仑应力变化
下载PDF
湖北省域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比例关系
6
作者 余松 吴建超 +1 位作者 胡庆 杨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3-509,共7页
以第一次全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成果为依据,计算并分析湖北省域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峰值加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湖北省域宏观场地类别数据,计算得到湖北省域在多遇地震、基本地震和设防地震作用下场地峰值加速度... 以第一次全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成果为依据,计算并分析湖北省域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峰值加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湖北省域宏观场地类别数据,计算得到湖北省域在多遇地震、基本地震和设防地震作用下场地峰值加速度比例关系:在0.05 g加速度分区中,湖北省域场地50 a超越概率63%与10%的峰值加速度比例(R_(63)/R_(10))均值为0.31,超越概率2%与10%的峰值加速度比例(R_(2)/R_(10))均值为1.81;在0.10 g加速度分区中,R_(63)/R_(10)均值为0.30,R_(2)/R_(10)均值为1.80;在0.15 g加速度分区中,R_(63)/R_(10)均值为0.17,R_(2)/R_(10)均值为1.98。在此基础上,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强制性国家标准中要求的比例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湖北省域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取值对建筑物进行抗震作用计算,所考虑的地震作用是保守且安全的。同时,在湖北省高烈度区(如竹山、竹溪)开展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作时,多遇地震下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宜按不低于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1/3进行调整。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湖北省地震风险普查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 超越概率 峰值加速度 比例关系 加速度分区
下载PDF
基于多元关系融合的科学—技术—产业关联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7
作者 刘佳 钟永恒 +4 位作者 何晓东 李贞贞 赵展一 王辉 宋姗姗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81,共15页
[目的/意义]基于多元关系挖掘科学—技术—产业之间的关联模式,对揭示技术关联的科学基础和产业方向,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利用LDA模型与人工判断方法识别出论文、专利、产品主题,基于论文与专利主题的引... [目的/意义]基于多元关系挖掘科学—技术—产业之间的关联模式,对揭示技术关联的科学基础和产业方向,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利用LDA模型与人工判断方法识别出论文、专利、产品主题,基于论文与专利主题的引用关系、主体关系、内容关系构建科学关联度指标,基于专利与产品主题的交叉关系构建产业关联度指标;然后,基于科学关联度和产业关联度二元维度识别各技术主题的科学—技术—产业关联模式;最后,选择量子通信技术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量子通信领域的技术主题关联模式包括S模式、S-T模式、T-I模式、S-T-I模式。随着时间推移,科学—技术—产业之间的互动逐步加深;量子通信技术遵循“材料研究—应用模块—应用核心技术—应用系统”的演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关联度 产业关联度 多元关系 技术关联 关联模式 量子通信
下载PDF
GNSS约束的2022年泸定M6.8地震滑动分布及同震应力变化
8
作者 余建胜 赵斌 +11 位作者 董培育 刘刚 刘成利 徐锐 陈正松 黄功文 房立华 熊维 王明明 林牧 聂兆生 乔学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2-1036,共15页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县发生M6.8级强震,震中位于鲜水河断裂东南末端,野外地质调查初步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并未发现明显的地表破裂迹象.本文基于震后科考GNSS流动观测和震中周边连续站观测资料,解算并提取震中90 km范围内31个测站的静态...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县发生M6.8级强震,震中位于鲜水河断裂东南末端,野外地质调查初步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并未发现明显的地表破裂迹象.本文基于震后科考GNSS流动观测和震中周边连续站观测资料,解算并提取震中90 km范围内31个测站的静态水平向同震位移.结果显示:GNSS同震形变场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左旋走滑特征,观测到的最大水平向同震位移达23 cm,震中距50 km范围内同震位移量普遍大于1 cm.基于GNSS观测资料反演得到的同震滑动分布显示泸定地震地表破裂主要集中在磨西至田湾之间,主破裂深度2~8 km,最大滑动量~1.96 m,地震矩9.25×10^(18)N·m,对应矩震级M_W6.6.静态库仑应力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增强了震源破裂区周边活动断层的库仑应力,并触发了大量余震,余震主要发生在库仑应力增强区域.结合震间闭锁分布、历史地震及库仑应力变化,我们认为未来需要密切关注与磨西断裂交接的安宁河、大凉山断裂以及康定—磨西段的地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GNSS 同震位移 滑动分布 库仑应力变化
下载PDF
基于多层全连接神经网络的6C地震波极化向量识别研究
9
作者 廖成旺 庞聪 +1 位作者 江勇 吴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1-335,435,共6页
利用机器学习原理,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全连接(multi-layer fully connected, MFC)神经网络的六分量(six-component, 6C)地震波极化向量识别方法。首先利用6C地震波各波型极化向量数学模型和一系列仿真参数得到5种波型和噪声波型各5 000个... 利用机器学习原理,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全连接(multi-layer fully connected, MFC)神经网络的六分量(six-component, 6C)地震波极化向量识别方法。首先利用6C地震波各波型极化向量数学模型和一系列仿真参数得到5种波型和噪声波型各5 000个极化向量数据集,然后随机选取其中5 000个作为测试集,其余划分为训练集,进行MFC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的综合辨识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FC神经网络模型识别5种极化向量类型(SH波和Love波视为一类)和6种极化向量类型的效果均显著优于SVM模型,平均识别率分别达到99.786%和87.9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向量识别 六分量地震波 多层全连接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光储直柔”建筑配电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容浩 《建筑电气》 2024年第3期33-38,4,共7页
以某项目为例分析“光储直柔”在建筑物中的应用,并对“光储直柔”系统的应用场景、建筑直流配电系统的关注点及“光储直柔”系统关键设备进行阐述。
关键词 光储直柔 低压直流配电 应用场景 配电电压 接地方式 保护与控制 电力电子变压器 直流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下载PDF
健康医疗数据共享背景下中国患者隐私保护相关研究现状
11
作者 王玲 熊维 +1 位作者 荣凌 樊迪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784,共7页
目的梳理分析健康医疗数据共享背景下中国患者隐私保护相关研究现状,以期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8—2023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患者隐私保护的期刊文献,使用Cite Space 6.2.R5软件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和关键... 目的梳理分析健康医疗数据共享背景下中国患者隐私保护相关研究现状,以期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8—2023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患者隐私保护的期刊文献,使用Cite Space 6.2.R5软件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和关键词突现分析,结合文献具体内容梳理患者隐私保护研究现状。结果共纳入1590篇文献进行分析;发文量最多的核心期刊为《中国医学伦理学》(54篇,3.40%);中国患者隐私保护领域研究现状可概括为医疗护理活动相关隐私问题、医疗服务新技术引发的隐私问题以及特殊情境下的隐私问题;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个人信息”“数据共享”是当前热点研究主题。结论健康医疗数据共享背景下,患者隐私保护仍是研究热点及重点。目前研究对患者隐私保护的定义较为局限,建议未来从多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多方对于隐私保护的认识,丰富患者隐私保护内涵。此外,还需加强医务人员患者隐私保护意识和行为实践培养,不断实践患者隐私保护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一步完善特殊时期及健康数据共享背景下的个人隐私保护相关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患者隐私 隐私保护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基础研究对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
12
作者 刘佳 钟永恒 +3 位作者 赵展一 王辉 李贞贞 孙源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2,73,共11页
企业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中具有重要作用。从企业视角研究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有助于理解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掌握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规律,制定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本文从科学关联度、专利引文时滞、科学循环周期、学科... 企业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中具有重要作用。从企业视角研究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有助于理解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掌握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规律,制定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本文从科学关联度、专利引文时滞、科学循环周期、学科多样性等角度构建分析指标,并以上市公司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对基础研究成果的吸收较少;②领域内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基础研究的支撑作用显著;③科学关联度越高的产业领域,基础研究成果向技术创新转化的速度越慢;④基础研究向技术创新传递知识的速度逐渐加快;⑤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学科多样性高于其他传统产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技术创新 基础研究 专利
下载PDF
平面KK型矩形钢管节点静力试验研究
13
作者 陈元坤 李宏胜 +3 位作者 何波 陈晓强 张满辉 朱爱珠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42,109,共9页
依托某主题广场月牙形艺廊单层网壳钢屋架结构,选取其最不利受力节点,设计了中心插板节点和毂节点两种KK型矩形钢管节点,分别对其足尺模型进行静载试验,测试分析模型节点区域的应变及应力分布规律,对比分析支管端部的位移变化。结果表明... 依托某主题广场月牙形艺廊单层网壳钢屋架结构,选取其最不利受力节点,设计了中心插板节点和毂节点两种KK型矩形钢管节点,分别对其足尺模型进行静载试验,测试分析模型节点区域的应变及应力分布规律,对比分析支管端部的位移变化。结果表明:1)设计荷载水平下,两个节点均满足受力要求;毂节点和中心插板节点的最大试验荷载约为等效设计荷载的2.85倍和3.25倍,节点安全储备较高;2)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两个节点支管根部与中心构件相贯焊缝附近部分均不同程度地屈服,毂节点圆筒内加劲肋焊缝局部出现开裂;3)相同荷载作用下,中心插板节点相应位置应力应变水平相对较低,故中心插板节点的承载强度较高;4)由试验荷载-位移曲线分析得出毂节点的各肢平均位移比中心插板节点约大13.3%,表明中心插板节点弹性刚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K型矩形钢管节点 中心插板节点 毂节点 足尺模型试验 承载力
下载PDF
一种灰色关联分析优化ICEEMDAN的VP倾斜仪信号降噪模型
14
作者 庞聪 孙海洋 +3 位作者 刘天龙 姚瑶 李忠亚 马武刚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4-660,共7页
VP倾斜仪固体潮信号受仪器监测复杂环境限制,多含有大量环境噪声。为获得真实固体潮曲线,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优化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VP倾斜仪信号降噪模型(GRA-ICEEMDAN)。该方法首先将含噪信号进行I... VP倾斜仪固体潮信号受仪器监测复杂环境限制,多含有大量环境噪声。为获得真实固体潮曲线,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优化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VP倾斜仪信号降噪模型(GRA-ICEEMDAN)。该方法首先将含噪信号进行ICCEMDAN处理,得到若干个固有模态函数(IMF),并依次排列与标记;然后基于这些IMF分别计算相关系数、互信息、R^(2)、Adj-R^(2)、MSE、SSE、RMSE、MAE、MAPE、样本熵等10个评价指标值,构建IMF可信度评价指标矩阵;最后借助灰色关联分析(GRA)计算各评价指标与不同IMF之间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依据关联度大小对各个IMF进行排序,将排名靠前的IMF进行线性重构,即可完成信号降噪。仿真去噪实验和实测去噪实验均表明,GRA-ICEEMDAN模型优于卡尔曼滤波、70阶低通FIR滤波、Savitzky-Golay等经典降噪模型,能显著区分噪声成分和有效成分,原始信号分解后的重构误差与信号损失极小,可推广至其他仪器的复杂信号降噪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倾斜仪 信号降噪 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灰色关联分析 固有模态函数 样本熵 互信息
下载PDF
日本脑计划实施的经验及启示
15
作者 刘佳 钟永恒 +4 位作者 王辉 宋姗姗 何慧丽 宋秋义 朱森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8期31-37,共7页
目前脑计划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科技竞争的重点领域。日本脑计划启动时间较早,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与成果,可为中国脑计划的实施和优化提供经验借鉴。解析日本脑计划的发起过程、保障措施、管理结构以及主要研究成果等,发现日本脑计划... 目前脑计划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科技竞争的重点领域。日本脑计划启动时间较早,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与成果,可为中国脑计划的实施和优化提供经验借鉴。解析日本脑计划的发起过程、保障措施、管理结构以及主要研究成果等,发现日本脑计划是在充分的科学论证基础上提出,政府提供了稳定且充足的经费支持,由领域内号召力和影响力较高的机构统领和协调实施,人才国际化始终作为团队建设和人才政策的重要标准,同时政策体系上既有兼顾长期的战略规划又有专项的人才支持政策和脑库建设保护法律等全方位保障其顺利实施。借鉴日本经验,未来中国脑计划的实施战略可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将团队建设的国际化、资金保障的稳定性、科研伦理管理的规范化、参与机构的协调性等作为主要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计划 科研计划 战略规划 计划管理 脑科学 日本
下载PDF
基于LBM的典型建筑布局树木风环境模拟
16
作者 张慎 王义凡 +3 位作者 尹鹏飞 程明 王杰 李霆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2期30-37,共8页
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定量评估景观绿植对建筑风环境影响,对于提高行人区域热舒适性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结合格子玻尔兹曼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多孔介质模型,开展了边界层流场-建筑-树木耦合模拟和关键参数验证,针对城市街道区域典型矩形建... 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定量评估景观绿植对建筑风环境影响,对于提高行人区域热舒适性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结合格子玻尔兹曼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多孔介质模型,开展了边界层流场-建筑-树木耦合模拟和关键参数验证,针对城市街道区域典型矩形建筑平面布局存在的风速加速现象,开展树木挡风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拟方法能够重现出与试验吻合一致的树木尾流区平均风速和湍流特征;基于不同阻力系数的树木透孔率对树木背风区下游1H~3H范围内挡风效应影响明显;基于等效原则提出的圆柱体简化模型能够计算出与树木原型一致的挡风效应变化规律;建筑两侧和迎风端布置合理间距的树木能够减小矩形建筑两侧风速加速比和加速区域面积,可以通过经济合理的树木布置方案实现建筑周围风环境舒适度优化和通风廊道畅通。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景观植被风环境优化设计,为方案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自然通风评估提供新的计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建筑 树木 风环境 格子玻尔兹曼 多孔介质模型 风速加速
下载PDF
中国大规模盐穴储氢需求与挑战
17
作者 杨春和 王贵宾 +4 位作者 施锡林 朱施杰 郑铸颜 刘伟 范金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共19页
氢能是来源广泛且低碳清洁的能源,大力发展氢能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在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应用”全产业链中,储氢难问题长期制约着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盐穴储氢具有成本低、规模大、安全性高和储氢... 氢能是来源广泛且低碳清洁的能源,大力发展氢能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在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应用”全产业链中,储氢难问题长期制约着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盐穴储氢具有成本低、规模大、安全性高和储氢纯度高等突出优势,是未来氢能大规模储备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重大战略需求。综合调研了我国制氢产业和氢能消费现状,分析了我国盐穴储氢的需求。调研了国外利用盐穴储存天然气和氢气的技术及工程现状,总结了我国盐穴储气库发展和建设历程。对比了利用盐穴储存天然气、氦气、压缩空气和氢气的异同点,提出我国盐穴储氢面临三大科技挑战:层状盐岩氢气渗透与生化反应、盐穴储氢库井筒完整性管控、储氢库群灾变孕育与防控。研究成果明确了我国氢气储备需求的快速增长趋势和大规模盐穴储氢的重点攻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穴储氢 层状盐岩 氢岩反应 井筒完整性 库群灾变
下载PDF
定点形变站网运行管理与产品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樊俊屹 张燕 +3 位作者 吴凯 赵莹 王军 刘高川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6,共13页
定点形变站网以地壳形变作为观测对象,通过连续观测地壳水平变形和垂直变形,获取地壳应力应变的时变信息,为地震中短期和短临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在地震台站改革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提升定点形变站网产品产出自动化水平和定点形变产品在地... 定点形变站网以地壳形变作为观测对象,通过连续观测地壳水平变形和垂直变形,获取地壳应力应变的时变信息,为地震中短期和短临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在地震台站改革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提升定点形变站网产品产出自动化水平和定点形变产品在地震行业中的应用,2023年,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联合湖北省地震局建立了基于B-S架构的定点形变站网运行管理与产品服务平台,该平台是定点形变观测的综合性业务平台,集成了原有的多个系统功能,实现了统一的在线数据处理、质量评估、产品发布及对外服务功能。平台部署至今,已逐步发挥成效,推动提升了站网运行管理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及产出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形变站网 信息服务 管理平台
下载PDF
列车荷载作用下压实花岗岩残积土累积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19
作者 尹松 刘鹏飞 +3 位作者 孙玉周 李新明 闫盼 王志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5,共9页
为研究列车荷载作用下应力及湿化条件对压实花岗岩残积土累积变形特性的影响,以围压、动应力幅值、含水率为变量,对压实花岗岩残积土进行循环空心扭剪和循环定向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扭剪应力路径下主应力轴旋转效应增加了试样的累... 为研究列车荷载作用下应力及湿化条件对压实花岗岩残积土累积变形特性的影响,以围压、动应力幅值、含水率为变量,对压实花岗岩残积土进行循环空心扭剪和循环定向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扭剪应力路径下主应力轴旋转效应增加了试样的累积变形量,甚至改变了累积变形的发展模式,该影响程度随试样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试样的累积应变发展速率在加载初期(N<100)时完成大幅度衰减,围压增大可加快累积应变发展速率的衰减,动应力幅值的增加会延长累积应变发展速率的衰减时间,循环扭剪加载时试样的累积应变发展速率衰减程度小于循环定向加载试验,含水率越高该效应越显著。通过预测模型能够对两种动力加载应力路径下的稳定型和发展型累积应变发展曲线能够进行拟合,对压实花岗岩残积土的累积变形作出较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循环加载 空心圆柱剪切仪 应力路径 主应力轴旋转 累积变形预测
下载PDF
海域重力异常模型的多尺度分析
20
作者 刘焕玲 杨蔚然 +5 位作者 张放 文汉江 胡敏章 蒋涛 蔺文奇 黎晨曦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85,共12页
不同于传统的重力异常模型精度分析方法,本文以马里亚纳海沟区域(140°E—150°E,10°N—20°N)为例,利用DOG球面小波提取了DTU10、DTU17和SIO V32.1模型在不同波段内的重力异常信号,对模型间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 不同于传统的重力异常模型精度分析方法,本文以马里亚纳海沟区域(140°E—150°E,10°N—20°N)为例,利用DOG球面小波提取了DTU10、DTU17和SIO V32.1模型在不同波段内的重力异常信号,对模型间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基于径向基函数的不同深度、不同分辨率的多尺度分析进行了尝试。利用DOG球面小波对各模型多尺度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尺度变小,模型间的差异在变大;DTU10、DTU17模型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10.9~43.6 km的波段内,分布在海岸、海沟、海底山附近,体现了Cryosat-2、Jason-1/GM观测数据和FES2014海潮模型的贡献;受模型构建方法不同、观测数据增多和波形重跟踪的影响,DTU17、SIO V32.1模型的差异大于DTU10、DTU17之间的差异。对传统径向基函数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多深度、多空间分辨率情况下径向基函数多尺度分析,结果略优于单一深度、单一空间分辨率径向基函数构建结果,有望应用于多源数据的重力场模型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重力异常模型 球面小波 径向基函数 多尺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