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康巴藏族作家群汉藏文化互融书写
1
作者 吴道毅 吴行健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康巴藏族作家群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主要包括以茶马互市为轴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以汉藏通婚为轴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以民俗、建筑、宗教等为重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它不仅凸显了汉藏民族对彼此文化的认同感,彰显了汉藏两个民族的友... 康巴藏族作家群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主要包括以茶马互市为轴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以汉藏通婚为轴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以民俗、建筑、宗教等为重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它不仅凸显了汉藏民族对彼此文化的认同感,彰显了汉藏两个民族的友谊与感情,歌颂了汉藏民族“一家亲”的和谐民族关系,而且对汉藏族等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稳定与安定团结,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巴藏族作家群 汉藏文化互融 茶马互市 通婚
下载PDF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在医科大学美育教育中的传承模式与路径研究
2
作者 杨禾 《医学教育管理》 2024年第3期270-274,共5页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高校传承是当今美育教育的热点之一。在医科大学美育教育中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信、民族认同感,发挥民族音乐的医疗辅助效力,传承、保存和传播优秀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提高大...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高校传承是当今美育教育的热点之一。在医科大学美育教育中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信、民族认同感,发挥民族音乐的医疗辅助效力,传承、保存和传播优秀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十分必要。通过研究实践建立的“4+3+5”传承模式与路径是以“四个结合”为基础、“三项措施”为保障、“五条路径”为抓手,以此来实施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的尝试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音乐 文化遗产 医科大学 美育教育 传承模式 路径
下载PDF
形色之美与文化基因:古代越窑青瓷茶具对日影响与当代发展策略
3
作者 万剑 张毅威 +1 位作者 张杰 王娟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1-630,共10页
中国瓷器艺术是世界文化之瑰宝,是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地区间传播与融合的典型案例,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之一。越窑青瓷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瓷器,历来以“形制简约”“色泽青雅”“纹样吉祥”的艺术特征而备受赞誉,... 中国瓷器艺术是世界文化之瑰宝,是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地区间传播与融合的典型案例,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之一。越窑青瓷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瓷器,历来以“形制简约”“色泽青雅”“纹样吉祥”的艺术特征而备受赞誉,并早在两汉时期即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传统陶瓷文化与美学精神的推广、传播做出巨大贡献。其中,越窑青瓷茶具对日本陶(瓷)制茶具文化的影响尤深。伴随着越窑青瓷的大量传入,日本的制陶(瓷)工艺不仅获得革命性提升,更在器形、釉彩、纹样等方面深受中国传统造物美学的影响与熏陶,推动了日本陶瓷文化的长足发展。这一文化交流、共融的史实案例对当代越窑青瓷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亦具有深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青瓷 茶器 日本 艺术交流 造物文化
下载PDF
元宇宙视域下沉浸式学习审思:类型界分、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
4
作者 王建红 邹进连 张沙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3-120,共8页
随着元宇宙的兴起,其应用于教育所内含的沉浸式学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沉浸式学习并非随着元宇宙而生的新事物。通过历史维度的梳理发现,沉浸式学习分为技能、技艺加持下的故事内容沉浸、多媒体混合运用下的视听感官沉浸、虚拟现... 随着元宇宙的兴起,其应用于教育所内含的沉浸式学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沉浸式学习并非随着元宇宙而生的新事物。通过历史维度的梳理发现,沉浸式学习分为技能、技艺加持下的故事内容沉浸、多媒体混合运用下的视听感官沉浸、虚拟现实技术赋能下的模拟空间沉浸、元宇宙技术下的全息体感沉浸四种沉浸类型。四种沉浸学习在元宇宙发展背景下都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在元宇宙视域下,不同学习场景需要整合不同类型沉浸式学习的优势,以便最大程度发挥沉浸式学习的综合绩效:完善组织流程,构建精准推荐机制优化学习内容;分类优化施策,匹配最优场景提升学习效果;坚持系统思维,协同智慧技术丰富学习手段;凝聚多方合力,树牢主体意识化解潜在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现实 沉浸式学习 沉浸式学习类型
下载PDF
新工科项目式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以全国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赛为例
5
作者 赵庆 罗君宇 秦俊男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1期21-24,共4页
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承载着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引领成长的使命。新工科项目式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学懂、会用、敢为”,加强对学生工程能力、创新思维的训练及培养,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打通理论到实践的“最... 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承载着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引领成长的使命。新工科项目式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学懂、会用、敢为”,加强对学生工程能力、创新思维的训练及培养,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打通理论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对我校学生参加全国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的产品设计过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新工科项目式课程教学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实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项目式课程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创意人力资本视角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经济效应分析——基于文献的评述
6
作者 郑彬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力。从经济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带动艺术发展,艺术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因而,如何看待艺术教育的经济效应是教育工...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力。从经济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带动艺术发展,艺术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因而,如何看待艺术教育的经济效应是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重要课题。基于国外相关理论和研究,可以从微观与宏观、直接与间接两个层面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经济效应及其传导机制,为公共艺术教育的经济效应分析构建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研究认为,在微观层面,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创意人力资本投资,可通过认知效应、健康效应、情感行为效应和审美需求效应提升个体在创意经济时代的就业能力与文化艺术消费能力;在宏观层面,公共艺术教育不仅可以从供需两方面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可通过促进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式创新、促进多样化人才的孵化集聚、改善人文社会环境,在加速创意人力资本实现收益的同时,释放消费潜力、加快产业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加强高等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并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经济效应,既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探索。高校应充分理解和认识公共艺术教育的经济效应,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形成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让学生“走出去”;重视前沿多元的师资队伍建设,让师资“引进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教育 经济效应 创意人力资本 创意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
下载PDF
非遗人才助力河北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7
作者 宋珊珊 张旸 +1 位作者 陈辰 时梦娟 《经济论坛》 2024年第4期61-68,共8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非遗为资源的乡村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基层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乡村本土非遗人才供需失衡、非遗文化认同感不足、人才综合素质偏低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乡村非遗产业发展。文章结合河...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非遗为资源的乡村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基层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乡村本土非遗人才供需失衡、非遗文化认同感不足、人才综合素质偏低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乡村非遗产业发展。文章结合河北省省情,对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传承保护及人才培养做深入系统分析,提出乡村本土非遗人才开发的具体路径措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人才 乡村振兴 非遗产业 特色文化产业
下载PDF
游戏、科幻与元宇宙:命运共同体的影像建构 被引量:3
8
作者 孔令顺 彭婷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演化,标志着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超越。命运共同体,不仅是现实的共同体,更是想象的共同体。这种想象,不是无中生有的凭空臆造,而是基于影像的传播与建构。以各类影像为载体的共同体不再受时间、空...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演化,标志着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超越。命运共同体,不仅是现实的共同体,更是想象的共同体。这种想象,不是无中生有的凭空臆造,而是基于影像的传播与建构。以各类影像为载体的共同体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甚至表现为游戏、科幻或影游的融合,进而可以建构出一种“超真实”的影像元宇宙世界。虚拟形态的共同体表现出极强的“脱域”,从而获得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精神自由,同时也带来国家安全观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命运共同体 影像 影游融合 传媒艺术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体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9
作者 张瑶 高晓波 金玢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5,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体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逻辑,并提出实践进路。逻辑:全民健身满足精神需求,让人民的安全感更可持续;体育产业供给精神产品,让人民的获得感更加充实;体育文化丰富精神世界...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体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逻辑,并提出实践进路。逻辑:全民健身满足精神需求,让人民的安全感更可持续;体育产业供给精神产品,让人民的获得感更加充实;体育文化丰富精神世界,让人民的幸福感更有保障。实践进路:靶向全民健身重点领域,提升国民的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水平;优化体育产业发展格局,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更好惠及全民;推进体育文化传承创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赋能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高校“健康之美”舞蹈课程改革——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理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期74-77,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从艺术教育舞蹈课程改革的定位与作用、性质、具体方案探索、反思与展望等方面对高校“健康之美”舞蹈课程改革进行了系统研究。舞蹈在高校公共艺术教学和美育素质实施中发挥着重要...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从艺术教育舞蹈课程改革的定位与作用、性质、具体方案探索、反思与展望等方面对高校“健康之美”舞蹈课程改革进行了系统研究。舞蹈在高校公共艺术教学和美育素质实施中发挥着重要育人作用。与时俱进的舞蹈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新时代,需要大力促进高校舞蹈美育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与各学科专业教学、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践行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为了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健康科普中做出更大贡献,医学类高校的舞蹈艺术教育课程任重而道远,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高校 健康之美 舞蹈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变异、虚空与元图像:关于雅克·林纳德静物画所绘“东坡游赤壁”纹青花瓷碗的阐释
11
作者 何艳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2,共11页
17世纪的法国画家雅克·林纳德在其跨越十三年的三幅静物画中,反复表现了一种或一只产自中国景德镇的“东坡游赤壁”纹青花瓷碗,使之成为其所绘“五感”或“虚空”主题静物画中的象征符号。因为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差异,雅克·林... 17世纪的法国画家雅克·林纳德在其跨越十三年的三幅静物画中,反复表现了一种或一只产自中国景德镇的“东坡游赤壁”纹青花瓷碗,使之成为其所绘“五感”或“虚空”主题静物画中的象征符号。因为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差异,雅克·林纳德静物画中的青花瓷碗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功能错位;“东坡游赤壁”主题的文字纹则变异为无实际意义的点线组合符号纹;而图像纹除了表现内容的变异,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寓意。另一方面,这种变异也使“东坡游赤壁”图摆脱了苏轼“赤壁”二赋或改编故事的束缚,以纯粹的“图像”身份独立呈现。雅克·林纳德的三幅静物画尤其是《中国瓷器与鲜花》,因此也展示出更加明显的“元图像”或“元绘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图 五感画 虚空画 元绘画 海上丝绸之路
下载PDF
“大美育”的育人格局构建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世行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3期49-52,共4页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美育的概念和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大美育”的概念最早由教育理论家滕纯提出,他强调美育元素存在于一切的教育教学生活之中,具有无穷价值。“美”作为人类数千年不变的永恒追求,开展美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审美情操和...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美育的概念和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大美育”的概念最早由教育理论家滕纯提出,他强调美育元素存在于一切的教育教学生活之中,具有无穷价值。“美”作为人类数千年不变的永恒追求,开展美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审美情操和想象能力。借助一系列艺术和文化体验活动,促进培养对象对美的感知、理解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弘扬美育精神,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大美育”体系,探索有效的实践路径和策略,逐渐形成契合未来发展需求的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美育 育人格局 构建策略
下载PDF
舞剧《咏春》中香云纱的运用
13
作者 李青青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90-92,共3页
舞剧是一门综合的舞蹈艺术,能够给观众带来真实的审美体验。服装是角色外部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台服装的设计与运用,可以增强角色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在舞剧《咏春》创作过程中,将香云纱这一国家级非物... 舞剧是一门综合的舞蹈艺术,能够给观众带来真实的审美体验。服装是角色外部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台服装的设计与运用,可以增强角色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在舞剧《咏春》创作过程中,将香云纱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舞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围绕香云纱在《咏春》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分析香云纱在现代的传承与创新路径,以期为舞剧创作在挖掘民族文化瑰宝和创新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提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剧《咏春》 香云纱 舞台服装
下载PDF
论古代戏曲美育观念的历史演进及体系建构
14
作者 付桂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8,共10页
“礼乐论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直接渗透和影响了戏曲教化观念的生成和发展。宋元时期,文人开始介入戏曲活动,他们自觉地将“诗教”观念移植进戏曲。高则诚提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奠定了“风教观”的基础,明中期剧坛掀起了... “礼乐论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直接渗透和影响了戏曲教化观念的生成和发展。宋元时期,文人开始介入戏曲活动,他们自觉地将“诗教”观念移植进戏曲。高则诚提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奠定了“风教观”的基础,明中期剧坛掀起了教化剧风潮。随着教化剧的逐渐僵化,明后期在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下,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一批剧作家提出了“以情为理”的教化观念。清代皇权强化,戏曲中“情”与“理”以调和的态势,逐渐融入审美性的教化观念,成为“戏教”思想的两个重要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教化 “诗教” 戏曲美育 戏曲教化
下载PDF
汉语让转复句的预期类型与常识发现研究
15
作者 卢达威 袁毓林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7-353,共17页
自然语言有关表达中潜藏了丰富的预期和常识,让转复句“虽然A,但是B”格式是其中的代表。从语言学知识应用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看,挖掘语言中的常识有助于构建常识库,支持常识推理。研究过程是通过构建“取反→简化→补全→泛化→联结”... 自然语言有关表达中潜藏了丰富的预期和常识,让转复句“虽然A,但是B”格式是其中的代表。从语言学知识应用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看,挖掘语言中的常识有助于构建常识库,支持常识推理。研究过程是通过构建“取反→简化→补全→泛化→联结”的形式化操作流程,提取让转复句中蕴涵的预期信息,证明语用信息也能通过形式化方式提取。根据格式中“A”和“¬B(非B)”是否存在因果关联,让转复句中的预期可分为基于直觉推理的预期、基于经验的预期和基于百科知识的预期三类。根据“A”和“¬B”的语义关联性及推理方式,基于直觉推理的预期可进一步分为属性类推、属性对比、量级类推、属性继承、属性值保持和属性值趋同六类;按照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基于经验的预期可分为基于预测类经验的预期和基于共现类经验的预期两类。其中,基于经验的预期和基于百科知识的预期可以归纳为常识,收集并构建常识库。最后举例介绍了怎样利用本文抽取的小型常识库进行智能问答和溯因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 反预期 常识挖掘 让转复句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传统吟诵数据库知识服务平台构建——以汉代楚歌为例
16
作者 丁令悦 秦海群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47-52,共6页
传统诗文吟诵历史悠久,诗歌作为乐文化的载体,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楚歌”是一种最具浓郁地域特征的歌诗文体,是楚汉诗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韵文发展史上具有相当地位和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传统诗文吟诵历史悠久,诗歌作为乐文化的载体,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楚歌”是一种最具浓郁地域特征的歌诗文体,是楚汉诗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韵文发展史上具有相当地位和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为GIS)作为获取、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可视化的新技术手段,可实现具有跨学科的优势及良好的研究前景。通过整合汉代楚歌资料,基于GIS技术,结合数据库技术,构建汉代楚歌WebGIS数据模型,建立集汉代楚歌资料整合与管理、数据分析与专题地图制作、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数据库知识服务系统,以直观方式展示汉代楚歌地理空间变化,为传统吟诵文化新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楚歌 GIS WEBGIS 空间分析
下载PDF
电影编剧视域下《聊斋志异》叙事艺术考察
17
作者 龚金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从电影编剧角度看,《聊斋志异》大量运用插叙、补叙,容易削弱小说的悬念感和吸引力,而一个叙事文本中出现多条情节线索时,作者未必仔细考虑了这些线索之间的互文或者对话关系,这就导致其文本缺乏情节设置上的严谨性和主题表达上的力度;... 从电影编剧角度看,《聊斋志异》大量运用插叙、补叙,容易削弱小说的悬念感和吸引力,而一个叙事文本中出现多条情节线索时,作者未必仔细考虑了这些线索之间的互文或者对话关系,这就导致其文本缺乏情节设置上的严谨性和主题表达上的力度;缺乏结构意识或者说对叙事节奏把握的不理想,导致《聊斋志异》的叙事要么铺垫阶段过长,要么人物在“对抗”阶段遇到的障碍没有强度和挑战性,其障碍的解决方式则过分依赖“神迹”。此外,《聊斋志异》的叙事重心在于“事”,尤其是关注“事”之“奇异”,而对人物刻画似乎并不在意,其人物刻画方式单一。《聊斋志异》的叙事手法在当时可能具有合理性甚至超前性,但在进行电影改编时,其需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之后,才能符合电影编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电影改编 电影编剧 叙述方式 结构方式 人物刻画方式
下载PDF
中华文明包容性发展的三重价值思考
18
作者 王雅琴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1-117,共7页
包容性是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之一。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力量,还揭示了中华文明永葆活力的历史渊源。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以包容性发展为思路和方法可以深刻理解事物间的差异和个性,化解不同事物间的矛盾... 包容性是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之一。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力量,还揭示了中华文明永葆活力的历史渊源。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以包容性发展为思路和方法可以深刻理解事物间的差异和个性,化解不同事物间的矛盾与冲突。中华文明包容性发展具有三重价值内涵:中华文明包容性发展的和谐共生、中华文化包容性发展的开拓创新、中华文明包容性发展的时代指引。包容性发展是以承认存在差异和尊重差异为基础,在冲突与碰撞之后相互妥协中吸收,在相互斗争中借鉴;包容性发展是基于融合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是追求符合历史发展的有价值的选择,是一种创新,是质的飞跃;包容性发展是事物之间互补空间的弥补,是在差异性基础上的互通有无,最终目的是实现从“容”到“融”的转变;包容性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民族特色和时代背景,呈现个性和整体性,更具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包容性 文化发展 和谐观
下载PDF
在剧情片与纪录片之间穿梭——韩君倩导演访谈
19
作者 韩君倩 龚艳 孙佳敏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地点:上海师范大学4教503室时间:2024年1月4日龚艳(以下简称龚):今天很开心能邀请到国家一级导演韩君倩与我们对谈,聊聊电影《七声》的创作。韩导是这期女性导演访谈栏目的最后一位嘉宾,我们之前已经采访过了杨荔钠和刘伽茵两位女导演,... 地点:上海师范大学4教503室时间:2024年1月4日龚艳(以下简称龚):今天很开心能邀请到国家一级导演韩君倩与我们对谈,聊聊电影《七声》的创作。韩导是这期女性导演访谈栏目的最后一位嘉宾,我们之前已经采访过了杨荔钠和刘伽茵两位女导演,她们也分享了自己关于电影创作的看法。我们很期待这次与韩导的对话能够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导演 女导演 剧情片 七声 纪录片 女性导演 电影创作 上海师范大学
下载PDF
“左图”:舞蹈图像学刍议
20
作者 穆杰 《中国舞蹈学》 2024年第1期222-244,363,364,共25页
宋代杨甲所撰《六经图序》言:“古之学者,左图右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其义可陈,其数可纪,举而厝之,如合符契。”图像自古就是重要的历史研究材料,对于舞蹈图像的把握亦为今日舞蹈史研究的一个关键方向。本文主要借用图像学的方法审... 宋代杨甲所撰《六经图序》言:“古之学者,左图右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其义可陈,其数可纪,举而厝之,如合符契。”图像自古就是重要的历史研究材料,对于舞蹈图像的把握亦为今日舞蹈史研究的一个关键方向。本文主要借用图像学的方法审视舞蹈图像,进而探讨舞蹈图像的类别以及如何入手舞蹈图像的研究,并通过厘清图像与舞蹈二者复杂的关系,尝试建立一条舞蹈图像学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图像学 图像研究 范畴与分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