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坤 邹元杰 +4 位作者 刘宏毅 White William 刘永 章文斌 阚文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77-1480,共4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垂体腺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IPA)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77例影像学诊断为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75例经鼻蝶手术治疗病例的影像资料、术中所见、病理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Hardy-Wilson分级、分期:... 目的:探讨侵袭性垂体腺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IPA)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77例影像学诊断为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75例经鼻蝶手术治疗病例的影像资料、术中所见、病理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Hardy-Wilson分级、分期:Ⅲ级15例,Ⅳ级7例,C期3例,D期1例,E期73例;Knosp分级:2级4例,3级67例,4级6例。2例Knosp 4级病例为泌乳素(prolactin,PRL)腺瘤,予药物治疗,余75例行经鼻蝶手术治疗。术中发现Knosp 3级患者中,12例为单纯压迫海绵窦;4例Knosp 4级患者均为侵袭海绵窦。病理检查Ki67增殖指数>3%者59例。肿瘤全切除56例,次全切除17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伽马刀治疗13例(次全切除者11例,部分切除者2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复发13例。再次手术: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9例(3例曾行伽马刀治疗),部分切除2例。结论:IPA的诊断,应综合影像学检查、术中所见和病理学结果判定;其手术全切率偏低,术后复发率较高;治疗应采取手术切除,结合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侵袭性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应用改良颅眶颧入路处理复杂性颅底病变 被引量:2
2
作者 冯东侠 Joseph M.Zabramski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 介绍应用改良颅眶颧入路处理复杂性颅底病变的手术方法及经验。方法 该入路采用“双瓣”技术 ,即首先行翼点开颅 ,取下额颞骨瓣。然后采用“六次切割”法 ,用气动锯分别割断颧弓根部、颧突、外侧眶缘和外侧眶壁、眶上缘和眶顶 ,... 目的 介绍应用改良颅眶颧入路处理复杂性颅底病变的手术方法及经验。方法 该入路采用“双瓣”技术 ,即首先行翼点开颅 ,取下额颞骨瓣。然后采用“六次切割”法 ,用气动锯分别割断颧弓根部、颧突、外侧眶缘和外侧眶壁、眶上缘和眶顶 ,取下眶 颧骨瓣 ,接下来进行硬脑膜内的显微操作。结果 本组 2 3例全部采用改良颅眶颧入路 ,术中发现该入路可缩短手术操作距离 ,对深部病变的观察角度明显扩大 ,降低了颅底病变的手术的难度。术后CT复查未见明显的脑牵拉性损伤 ,未发生额肌麻痹、眼球内陷、视力损害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颅眶颧入路手术中没有骨质丢失 ,不需行眶顶重建 ,避免了术后的眼球内陷。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颅底病变 眶颧入路 外科手术 术式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