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近木多样性与竞争对天然云冷杉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杜宇 杨华 +2 位作者 贺丹妮 陈庆国 张晓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121,共11页
【目的】探究天然云冷杉林邻近木多样性、竞争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为云冷杉林结构化经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长白山天然云冷杉林2015、2018年两期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邻近木多样性、竞争与树木生长的... 【目的】探究天然云冷杉林邻近木多样性、竞争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为云冷杉林结构化经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长白山天然云冷杉林2015、2018年两期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邻近木多样性、竞争与树木生长的关系。【结果】(1)研究区内天然云冷杉林的邻近木树种、径阶、树高多样性指数均集中在1.04处,3个多样性指数整体上分布均匀,树种混交度高,林分结构复杂。(2)结构方程模型中,树种、径阶、树高3个邻近木多样性指数和竞争指数对材积生长量的总影响系数分别为-0.001、0.166、0.073和-0.489,结果表明竞争是影响林木生长的关键因素。(3)径阶和树高多样性的增加对生长量均为正面影响,其中径阶多样性为直接影响,树高多样性为间接影响;树种多样性表现为直接的负面影响与间接的正面影响,总体为负面影响;此外,树种多样性的提高可以减少林木间的竞争强度,树高多样性的提高可能会导致林分结构的分化,进而促进林分中林木个体的生长。(4)研究区内林木的生长压力可能多来自于同径级林木,小径级林木生长状况较差且竞争压力较大,大中径级林木与之相反。【结论】择伐同径级或相近径级林木,同时提高林分内的径阶、树高多样性水平,可以降低林木竞争水平,促进林木个体生长,进而提高云冷杉林林分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管理 采伐 结构方程模型 邻近木多样性指数 竞争 林木生长
下载PDF
长江流域河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志军 汪红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落实《长江保护法》关于生态流量管控的规定,亟需建立长江流域河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在阐述河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必要性和相关标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生态流量管控目标的确定、生态流量泄放... 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落实《长江保护法》关于生态流量管控的规定,亟需建立长江流域河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在阐述河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必要性和相关标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生态流量管控目标的确定、生态流量泄放设施的实施、生态流量监测监控的建设、生态流量保障程度的评估、生态流量调度调控的应对等方面出发,探讨了河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建设,使长江流域河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都有统一可遵循的准则,切实保障河湖生态流量。研究成果对保护和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监督管理 标准体系 长江流域
下载PDF
高水压地层顶管出洞止水环漏浆处理技术研究
3
作者 熊亮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2期111-115,127,共6页
在长距离顶管施工过程中,始发洞门可能因长期受地下水压过高、钢套环承压变形、止水胶圈长期受拉应力而失效等原因出现洞门漏浆、漏水问题,从而造成顶力陡增现象,随着顶进距离的不断增加,会出现顶不动的严重后果。为了解决高水压地层顶... 在长距离顶管施工过程中,始发洞门可能因长期受地下水压过高、钢套环承压变形、止水胶圈长期受拉应力而失效等原因出现洞门漏浆、漏水问题,从而造成顶力陡增现象,随着顶进距离的不断增加,会出现顶不动的严重后果。为了解决高水压地层顶管出洞洞门止水环漏浆这一技术难题,笔者依托内蒙古引绰济辽工程实例分析了洞门止水环漏浆原因,介绍了一种高水压地层条件下顶管始发洞门止水环漏浆处理方法及关键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压 顶管 出洞 止水环 漏浆处理
下载PDF
基于MODIS遥感数据的福建植被生产力时空分布与干旱响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新妹 吴作航 +4 位作者 王震山 翁升恒 孙朝锋 关辉 王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1-852,共12页
全球升温导致干旱发生的范围和强度增加,但干旱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还不明确。基于MODIS遥感数据,采用Sen趋势分析及Mann-Kendall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通过干旱对植被生产力标准化异常的影响等信号,分析了2001-2021年福建... 全球升温导致干旱发生的范围和强度增加,但干旱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还不明确。基于MODIS遥感数据,采用Sen趋势分析及Mann-Kendall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通过干旱对植被生产力标准化异常的影响等信号,分析了2001-2021年福建省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干旱对其的影响及累积/滞后效应。结果表明,1)空间上,福建省植被GPP、NPP多年平均空间分布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区域平均差异分别为37.4%、65.1%;近21年以来,有近80.8%的区域GPP呈现增长趋势,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南部、东南部少部分地区,主要指被类型为农田,多为热带经济水果种植的集中区域;另外,超过59.7%的区域NPP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出现在福建省中部及内陆山区的常绿阔叶林地和稀树草原。2)时间上,植被GPP年际波动明显,总体呈现弱增长趋势[4.86 g∙m^(−2)∙a^(−2)(以C计,下同),p=0.130],空间上,6.7%的区域年增速显著超过15 g∙m^(−2)∙a^(−2);而NPP年际变化总体呈现弱下降趋势(−1.05 g∙m^(−2)∙a^(−2),p=0.396),4.9%的区域年降速显著超过6 g∙m^(−2)∙a^(−2)。3)研究时段内福建省出现的干旱过程主要以中等干旱为主(52.5%),其次是轻旱(34.0%)。植被GPP、NPP年标准化异常指数与干旱指数(SPEI)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24(p=0.002)、−0.531(p=0.013),说明旱情越严重的年份GPP、NPP越高,而旱情较轻或无旱的年份GPP、NPP较低。干旱对GPP最明显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干旱当月,累积/滞后效应时间较短;干旱事件对GPP的影响是“先增-后缓-再减”,干旱发生初期GPP呈增加趋势,而随着干旱的持续发展,GPP的增加幅度明显减弱,甚至出现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生产力 时空分布 标准化异常指数 累积/滞后效应 福建省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的海州香薷COPT铜转运蛋白家族鉴定及响应铜胁迫表达分析
5
作者 周仲乐 马春婕 +3 位作者 王正宁 宋文华 马晗晗 张海燕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1,共8页
为了解海州香薷(Elsholtzia splendens)COPT(copper transporter)铜转运蛋白对铜胁迫的响应规律,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海州香薷转录组数据库中的COPT家族成员进行鉴定与分析,构建植物表达载体探究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海州香薷转... 为了解海州香薷(Elsholtzia splendens)COPT(copper transporter)铜转运蛋白对铜胁迫的响应规律,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海州香薷转录组数据库中的COPT家族成员进行鉴定与分析,构建植物表达载体探究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海州香薷转录组中有11个EsCOPT成员,它们编码的蛋白质由72~159个氨基酸组成,等电点介于4.72~9.92,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70×10^(3).11个成员均为膜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EsCOPT蛋白分别属于3个亚组.正常条件下,EsCOPT2和EsCOPT9表达量较高,铜处理后,除EsCOPT5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外,其他EsCOPTs的表达均呈下降趋势.全长EsCOPT9编码的蛋白具有3个跨膜结构域且N末端较短,共定位实验表明EsCOPT9-GFP定位于液泡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香薷 铜转运蛋白 铜胁迫 转录组
下载PDF
宜都市PM_(2.5)与O_(3)季节性分布特征及潜在源区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嘉迪 王东旭 +4 位作者 王振楠 朱汉民 苏春华 周磊 杨喜成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4,共11页
为了解宜都市PM_(2.5)与O_(3)的污染特征及潜在来源,利用宜都市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在线监测数据及气象数据,对宜都市PM_(2.5)与O_(3)质量浓度变化特征、气象影响因素及潜在源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宜都市PM_(2.5)质量浓度冬高夏低,... 为了解宜都市PM_(2.5)与O_(3)的污染特征及潜在来源,利用宜都市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在线监测数据及气象数据,对宜都市PM_(2.5)与O_(3)质量浓度变化特征、气象影响因素及潜在源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宜都市PM_(2.5)质量浓度冬高夏低,日变化呈双峰特征,O_(3)质量浓度夏高冬低,日变化呈单峰特征。高湿、静稳的气象条件以及较强偏北风作用下的区域污染传输对PM_(2.5)污染有重要影响,高温以及中湿度对O_(3)污染过程有重要作用。春、夏、秋季偏南方向气流轨迹占主导,且携带较高的污染物浓度,冬季来自湖北东北及西南方向的气流占比较高且携带的PM_(2.5)浓度较高;宜都市PM_(2.5)、O_(3)的潜在源区具有季节性差异,总体来看,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部、湖北东部及湖南的北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都市 PM_(2.5) O_(3) 气象因子 污染特征 后向轨迹 潜在源分析
下载PDF
碱性条件下Cr(Ⅵ)和腐殖酸对赤铁矿胶体在多孔介质中迁移过程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羽 卢合峰 +4 位作者 秦雪芬 吕媛 杨潇 商建英 阎秀兰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1-907,共7页
赤铁矿胶体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活性组分,可与重金属Cr(Ⅵ)发生吸附、沉淀、络合等多种化学作用,从而影响Cr(Ⅵ)在土壤中的迁移富集.探究赤铁矿胶体-Cr(Ⅵ)-腐殖酸(HA)三元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共迁移过程,对于深入理解Cr(Ⅵ)污染过... 赤铁矿胶体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活性组分,可与重金属Cr(Ⅵ)发生吸附、沉淀、络合等多种化学作用,从而影响Cr(Ⅵ)在土壤中的迁移富集.探究赤铁矿胶体-Cr(Ⅵ)-腐殖酸(HA)三元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共迁移过程,对于深入理解Cr(Ⅵ)污染过程和防控原理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吸附、聚集和柱迁移实验,探究了碱性条件下Cr(Ⅵ)和HA对赤铁矿胶体的聚集动力学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Cr(Ⅵ)相比,加入0.25~10 mg/L Cr(Ⅵ)会提高赤铁矿胶体的ζ电势,降低胶体与石英砂之间的最大排斥势垒,阻滞赤铁矿胶体在砂柱中迁移,穿透峰值从61%降至50%左右.引入HA会增加赤铁矿胶体表面负电荷,增强Cr(Ⅵ)与赤铁矿胶体之间的静电斥力,且与Cr(Ⅵ)竞争吸附赤铁矿胶体表面的结合位点,抑制Cr(Ⅵ)在赤铁矿胶体上的吸附,导致胶体与石英砂之间的最大排斥势垒升高.Cr(Ⅵ)和HA的吸附先后顺序对赤铁矿胶体稳定性和迁移性有显著影响.赤铁矿胶体在HA-Cr(Ⅵ)体系中的ζ电势和水合粒径(分别为−30 mV和200~300 nm)比Cr(Ⅵ)-HA体系(分别为−28 mV和400~500 nm)要小,且在HA-Cr(Ⅵ)体系中穿透峰值更高.研究显示,在碱性条件下,尽管HA会抑制Cr(Ⅵ)在赤铁矿胶体表面上的吸附,但会增加赤铁矿胶体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和迁移性,使得吸附在赤铁矿胶体表面的Cr(Ⅵ)随胶体发生共迁移的可能性增加,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铁矿胶体 腐殖酸 Cr(Ⅵ) 稳定性 迁移
下载PDF
纳米硅+聚丙烯纤维复合改性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
8
作者 刘本立 张朋 +3 位作者 单景松 赵海舰 苏本君 李超 《中外公路》 2024年第4期97-103,共7页
为提升透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将纳米硅与聚丙烯纤维添加于透水混凝土中,研究复合改性透水混凝土的性能。首先,探讨单掺纳米硅对水泥净浆及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确定纳米硅掺量与最佳水胶比,以此为基础复掺不同比例的聚丙烯纤维,并确定... 为提升透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将纳米硅与聚丙烯纤维添加于透水混凝土中,研究复合改性透水混凝土的性能。首先,探讨单掺纳米硅对水泥净浆及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确定纳米硅掺量与最佳水胶比,以此为基础复掺不同比例的聚丙烯纤维,并确定合理的聚丙烯纤维掺量。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硅的加入,提高了透水混凝土空隙率,同时增加了最佳水胶比。当纳米硅掺量为0.5%、水胶比为0.32时,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在此基础上,复掺1.0 kg/m^(3)聚丙烯纤维可得到最大抗压强度,7 d与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29.9%、42.2%。复掺1.5 kg/m^(3)聚丙烯纤维对改善透水混凝土抗冻性能最为显著,经过300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残余率仍可达到65%和75%,远高于单掺纳米硅时的45%和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 聚丙烯纤维 抗压强度 空隙率 抗冻性能
下载PDF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乡村空间治理机制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维庆 熊玉强 杜敬贤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2期75-78,共4页
乡村空间治理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到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开展效果。本文将聚焦乡村空间治理机制与治理路径,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导,解析乡村空间治理内涵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空间治理的内在关系,探究面向国土... 乡村空间治理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到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开展效果。本文将聚焦乡村空间治理机制与治理路径,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导,解析乡村空间治理内涵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空间治理的内在关系,探究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乡村空间治理路径,以期为推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乡村空间治理 具体路径
下载PDF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坡折带发育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10
作者 陈友智 臧殿光 +12 位作者 杨晓 巫芙蓉 梁虹 王晓阳 吴育林 郭冉 徐敏 陈颖 张帅 王鹏 应倩 赵振伟 陈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1-498,共8页
前人针对断陷盆地坡折带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前陆盆地前渊向前缘隆起方向坡度较缓,大型构造欠发育,地形起伏小,坡折带研究较少。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四、五段沉积时期发育前陆盆地,学者们已关注到泸州—开江古隆起西侧川中—川西地... 前人针对断陷盆地坡折带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前陆盆地前渊向前缘隆起方向坡度较缓,大型构造欠发育,地形起伏小,坡折带研究较少。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四、五段沉积时期发育前陆盆地,学者们已关注到泸州—开江古隆起西侧川中—川西地区缓坡坡折带对沉积岩相的控制,但其他相关研究较少。通过对四川盆地地震反射剖面坡折带构造解释,结合区域地质已有成果,采用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厘清了川中—川西地区坡折带类型,以及坡折带与重力滑动构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与重力滑动构造相关的新型油气圈闭特征。研究获得如下认识:(1)研究区发育断裂坡折带,以坡折带为界,东、西两侧各发育一套重力滑动形成的“前挤后拉”构造组合,构造变形强度弱于被动大陆边缘重力滑动构造;(2)研究区构造坡折带边缘断裂控制沉积相与砂体类型;(3)缓坡带重力滑动构造拉张区正断层下盘上升形成同沉积背斜发育的砂岩,与同期断陷内富有机质泥岩侧接,形成“旁生侧储”型油气藏;(4)陡坡带重力滑动形成的须五段同沉积背斜,被翼部泥岩以及滑动构造结束后沉积的泥岩所围限,形成源内砂体输导成藏;(5)与重力滑动构造相关的同沉积背斜油气藏是源内成藏新类型,研究区须五段可能存在平行坡折带NE向展布的此类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滑动构造 构造坡折带 源内成藏 须家河组 上三叠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衡阳盆地及其周缘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
11
作者 刘兴忠 秦锦华 +2 位作者 王登红 樊自春 杨晓飞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5期78-91,共14页
衡阳盆地位于华南褶皱系赣湘桂粤褶皱带与江南台隆的交接部位,发育多期、多类型的金属、非金属矿产。当前研究工作还缺乏对区域成矿规律的系统性总结,阻碍了成矿理论的构建和找矿预测。总结分析了衡阳盆地及其周缘的成岩成矿作用、时空... 衡阳盆地位于华南褶皱系赣湘桂粤褶皱带与江南台隆的交接部位,发育多期、多类型的金属、非金属矿产。当前研究工作还缺乏对区域成矿规律的系统性总结,阻碍了成矿理论的构建和找矿预测。总结分析了衡阳盆地及其周缘的成岩成矿作用、时空展布等特征,结果表明:衡阳盆地自古生代以来发育有多期次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其中以印支期和燕山期为主;盆地内的矿产大多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且矿化类型从高温到低温均存在;岩体和矿床的空间分布与深大断裂紧密相关,各矿床均发育不同类型的垂向分带;盆地自北西向南东方向发育有3个不同类型的矿化组合带,表现出成矿温度逐渐升高的趋势;“衡阳式”盆岭构造格架可能受制于华南地区多期次岩石圈伸展背景下的地幔柱活动;成岩成矿作用经历了岩石圈不同位置的部分熔融、分离结晶、深部富矿流体上涌及围岩萃取等多种作用的叠加。研究成果可为华南地区中生代—新生代盆地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预测工作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盆地 岩浆作用 成矿作用 岩石圈伸展
下载PDF
城市更新中的智能基础设施与商业模式创新
12
作者 蔡锦明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4期114-116,共3页
研究了城市更新中智能基础设施的部署及其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分析了智能基础设施的组成与应用,如智慧交通系统、智能建筑与节能系统、智慧公共服务、数字化市政管理等基础设施,探讨了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智能基础设施推动了商业模式的... 研究了城市更新中智能基础设施的部署及其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分析了智能基础设施的组成与应用,如智慧交通系统、智能建筑与节能系统、智慧公共服务、数字化市政管理等基础设施,探讨了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智能基础设施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包括数据驱动的决策、共享经济的扩展,以及平台经济的兴起,从而指导政策制定者和业界实践者在城市更新中有效利用智能基础设施,促进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智能化 基础设施 商业模式
下载PDF
关于双碳战略下济宁市任城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研究
13
作者 李甲 高蕊 +1 位作者 张园园 郭天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文章基于双碳战略视角,解析采煤沉陷区治理和双碳战略的内涵及关联,在总结任城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强化治理规划引领、完善治理规范体系、深化治理技术研究、加强破坏源... 文章基于双碳战略视角,解析采煤沉陷区治理和双碳战略的内涵及关联,在总结任城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强化治理规划引领、完善治理规范体系、深化治理技术研究、加强破坏源头控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战略 采煤沉陷区 综合治理 济宁市任城区
下载PDF
存量背景下城镇低效空间土地再开发研究——以济宁市任城区为例
14
作者 李甲 高蕊 +2 位作者 张园园 李梁山 郭天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8期66-72,共7页
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土地开发利用正逐步从“增量扩张”“外延粗放”向“存量挖潜”“内涵集约”转变。本文以济宁市任城区为研究区,界定了城镇低效空间土地有关概念,分析了任城区城镇低效空间土地现状,总结了再开发实践做... 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土地开发利用正逐步从“增量扩张”“外延粗放”向“存量挖潜”“内涵集约”转变。本文以济宁市任城区为研究区,界定了城镇低效空间土地有关概念,分析了任城区城镇低效空间土地现状,总结了再开发实践做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镇低效空间土地再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该研究有利于任城区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及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为其他地区城镇低效空间土地再开发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 城镇低效空间土地 再开发 济宁市任城区
下载PDF
基于GIS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新发展阶段下开发区集约节约用地评价及潜力测算——以潍坊市潍城区为例
15
作者 黄晓娜 田启霞 +1 位作者 刘守刚 于恒恩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4期66-72,共7页
在经济新发展阶段背景下,以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潍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结果表明,潍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较高,但土地利用结构方面布局不合理... 在经济新发展阶段背景下,以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潍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结果表明,潍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较高,但土地利用结构方面布局不合理,特别是工业用地率问题突出。根据定量化结果和实际情况,潍城经济开发区应通过科学规划土地利用,优化产业布局;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水平等措施实现土地利用的“精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新发展阶段 土地集约利用 潍坊市潍城区
下载PDF
东营市河口区砂岩热储回灌试验研究
16
作者 宋新强 高延华 谢发菊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11期33-36,共4页
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可用于居民供暖、生活洗浴、温泉理疗、温池游泳、温室花卉和养殖。大力开发地热资源,对缓解能源紧张,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尾水回灌是砂岩热储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难题,尾水的大量外排会... 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可用于居民供暖、生活洗浴、温泉理疗、温池游泳、温室花卉和养殖。大力开发地热资源,对缓解能源紧张,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尾水回灌是砂岩热储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难题,尾水的大量外排会污染周边地表水及土壤,不利于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中以东营市河口区为例,对回灌试验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清洁能源 砂岩热储 回灌试验 东营市河口区
下载PDF
柯街河道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工程措施研究
17
作者 阮良鸿 段奇涛 《水利信息化》 2024年第4期82-87,共6页
为掌握柯街河道断面工程措施后断面冲淤变化、水文要素测验条件和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等水文特征规律,推进水文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开展柯街河道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工程措施研究。依据工程措施前后实... 为掌握柯街河道断面工程措施后断面冲淤变化、水文要素测验条件和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等水文特征规律,推进水文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开展柯街河道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工程措施研究。依据工程措施前后实测水文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法和误差分析法,对工程措施实施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工程措施实施后河道断面冲淤变化明显减小,水位及流量监测条件得到改善,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趋于稳定,河道断面河段高洪水位至保证水位行洪能力降低6.4%~14.9%。柯街河道断面单值化工程措施效果明显,可为下一步工作的推进及河道断面单值化工程措施的应用推广和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断面 水位流量关系 单值化 工程措施
下载PDF
铁钴比例对碳材料形貌及析氧反应活性的影响
18
作者 包沙日勒敖都 李鑫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7期54-58,共5页
通过电催化分解水反应获得可持续氢能源是替代不可再生化石能源的有效途径。开发高效的析氧催化剂是解决析氧动力学缓慢,提高电解水反应的关键。过渡金属钴、铁是高效的电催化分解水催化剂,同时它们可以催化碳源得到高导电性的碳纳米管... 通过电催化分解水反应获得可持续氢能源是替代不可再生化石能源的有效途径。开发高效的析氧催化剂是解决析氧动力学缓慢,提高电解水反应的关键。过渡金属钴、铁是高效的电催化分解水催化剂,同时它们可以催化碳源得到高导电性的碳纳米管材料。通过铁源(乙酰丙酮铁)和钴源(硝酸钴)与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高温固相反应,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研究不同铁/钴比例对合成碳材料形貌的影响,并通过电催化析氧反应和双电层电容实验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Co_(9)Fe_(1)@NCNTs电催化剂的OER活性最高,双电层电容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过渡金属 氮化碳 碳材料 形貌 析氧反应
下载PDF
城市道路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探讨
19
作者 徐雅雯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1期179-181,共3页
城市道路类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对环境产生广泛的影响。为了评估这些影响并确保道路建设的环境可持续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在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城市道路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要点,包括评估范围、评价方法... 城市道路类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对环境产生广泛的影响。为了评估这些影响并确保道路建设的环境可持续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在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城市道路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要点,包括评估范围、评价方法和评估指标。通过综合分析和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城市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可持续性 评估范围 评价方法 评估指标
下载PDF
自动监控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与发展
20
作者 贾继霞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4期31-33,共3页
自动监控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污染源、环境质量和垃圾处理等领域,并提供准确的数据和预警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监控技术将进一步应用于数据智能分析、无人机监测和数据共享与... 自动监控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污染源、环境质量和垃圾处理等领域,并提供准确的数据和预警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监控技术将进一步应用于数据智能分析、无人机监测和数据共享与公共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监控技术 环境保护 污染源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 预警与应急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