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礁坪上单桩在孤立波作用下的受力状况研究
1
作者 丁广佳 吕迎雪 +2 位作者 黄明汉 肖理 房克照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10期6-14,共9页
文中介绍了孤立波冲击礁坪上单桩的三维水槽试验和OpenFOAM数值模拟研究。礁体模型坡度为1∶4,直径0.15 m的单桩布置在礁坪上。试验以水深的30%作为入射孤立波的波高,对沿程波面、特定位置处流速以及单桩上波浪冲击荷载进行了采集。选用... 文中介绍了孤立波冲击礁坪上单桩的三维水槽试验和OpenFOAM数值模拟研究。礁体模型坡度为1∶4,直径0.15 m的单桩布置在礁坪上。试验以水深的30%作为入射孤立波的波高,对沿程波面、特定位置处流速以及单桩上波浪冲击荷载进行了采集。选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进行RANS数值模拟,并与物理试验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基于试验数据和RANS模拟结果,研究了岛礁地形上孤立波传播的水动力特性及其对礁坪上单桩的作用力,并探讨了不同坡度和入射波高下孤立波对单桩作用力的影响。研究成果对于桩基础选址和防护有一定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波 岛礁 单桩 OPENFOAM 压力
下载PDF
基于标准必要专利的人工智能产业竞争态势研究
2
作者 徐慧芳 秦铭浩 +2 位作者 王毓欣 刘一男 卢宝锋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4年第5期48-55,共8页
全球主要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激烈,国际标准组织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标准化,发布了多项人工智能国际标准,同时有多项标准在制定之中。本文通过构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数据集,采用计量法和语义分析法对其宏观态势、主要专利... 全球主要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激烈,国际标准组织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标准化,发布了多项人工智能国际标准,同时有多项标准在制定之中。本文通过构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数据集,采用计量法和语义分析法对其宏观态势、主要专利权人、技术领域、技术热点、市场覆盖率、技术相关性进行分析,明晰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必要专利发展现状差异,了解我国与国内研发企业面临的竞争态势,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标准必要专利和标准的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必要专利 人工智能 竞争态势 专利分析
下载PDF
Pt基催化剂上CO_(2)辅助丙烷脱氢的反应机理
3
作者 杨倩 聂小娃 +1 位作者 丁凡舒 郭新闻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0-492,共13页
Pt基双金属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丙烷脱氢催化剂,CO_(2)在Pt基催化剂上辅助丙烷脱氢的微观反应机理与优势能量路径尚不明确,为此,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Pt(111)表面及Pt3Mn(111)表面上丙烷直接脱氢反应(PDH)及CO_(2)辅助丙烷... Pt基双金属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丙烷脱氢催化剂,CO_(2)在Pt基催化剂上辅助丙烷脱氢的微观反应机理与优势能量路径尚不明确,为此,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Pt(111)表面及Pt3Mn(111)表面上丙烷直接脱氢反应(PDH)及CO_(2)辅助丙烷脱氢反应(CO_(2)-ODH)的反应网络与关键步骤。计算结果表明:CO_(2)的加入可以降低PDH速控步骤的能垒,对于消耗表面H有利,促进了丙烷脱氢反应正向移动,有利于生成丙烯,从而改变了反应路径和反应动力学;CO_(2)在消除积炭反应中的能垒较高,但是Mn的引入有利于CO_(2)消除积炭。此外,第二金属组分Mn的引入,不但有利于产物丙烯脱附,还提高了C—C裂解能垒,从而提高了丙烯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脱氢 二氧化碳 辅助 Pt基催化剂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下载PDF
碱处理制备高硅多级孔ZSM-5催化MTP反应
4
作者 刘亮亮 刘民 郭新闻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3-1193,共11页
以水热法合成母体硼硅沸石(BS),然后使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单独处理以及氢氧化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混合溶液处理,并在碱溶液中加入铝源,制备一系列高硅多级孔ZSM-5分子筛样品(命名为BHZ-A和BHZ-AB系列样品)。采用XRD、SEM、... 以水热法合成母体硼硅沸石(BS),然后使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单独处理以及氢氧化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混合溶液处理,并在碱溶液中加入铝源,制备一系列高硅多级孔ZSM-5分子筛样品(命名为BHZ-A和BHZ-AB系列样品)。采用XRD、SEM、ICP、Ar物理吸附、NH3-TPD和热重分析等手段表征样品的孔结构和酸性质等,并提出了CTAB的保护作用:在碱处理过程中,CTAB抑制NaOH的脱硅作用从而保护分子筛不被过度刻蚀。在压力0.1 MPa、温度743 K、水/醇摩尔比为1/1和甲醇质量空速为3 h^(-1)条件下,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评价BHZ(含B的H型ZSM-5)分子筛样品催化甲醇制丙烯(MTP)反应72 h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碱处理制备得到的高硅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强酸量是影响其MTP反应性能和积炭的主要因素,由于BHZ-0.1A和BHZ-0.1AB样品具有丰富的介孔和合适的酸性,其MTP反应性能优异,丙烯选择性均约为50%,积炭量均约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处理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甲醇制丙烯 ZSM-5分子筛
下载PDF
断裂相场模型的三维自适应有限元方法
5
作者 裘沙沙 刘星泽 +2 位作者 宁文杰 姚伟岸 段庆林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1-399,共9页
发展了鲁棒的预测-校正算法,建立了断裂相场模型的三维自适应有限元分析.相场模型可以方便地处理复杂的断裂问题,避免了额外追踪裂纹路径且没有网格依赖性.然而,三维相场建模往往需要非常精细的网格,这降低了求解效率.针对该问题,基于... 发展了鲁棒的预测-校正算法,建立了断裂相场模型的三维自适应有限元分析.相场模型可以方便地处理复杂的断裂问题,避免了额外追踪裂纹路径且没有网格依赖性.然而,三维相场建模往往需要非常精细的网格,这降低了求解效率.针对该问题,基于交错求解方案发展了预测-校正网格自适应细化算法,实现了三维结构裂纹扩展的高精度分析.数值算例表明,所发展的方法能够准确合理地描述结构的裂纹扩展,同时网格可以在裂纹扩展的路径上自适应地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力学 相场模型 自适应细化 有限元法 三维裂纹
下载PDF
3D稀疏卷积结构下融合空间点与体素关系建模的LiDAR点云跟踪方法
6
作者 田胜景 韩一男 +2 位作者 赵宪通 刘秀平 张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27-3540,共14页
稀疏卷积在处理激光雷达点云单目标跟踪时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掘.目前,绝大多数点云跟踪算法使用基于球邻域的骨干网络,其显存计算资源占用大并且目标感知的关系建模不充分.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卷积结构的LiDAR(Lightlaser... 稀疏卷积在处理激光雷达点云单目标跟踪时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掘.目前,绝大多数点云跟踪算法使用基于球邻域的骨干网络,其显存计算资源占用大并且目标感知的关系建模不充分.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卷积结构的LiDAR(Light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点云跟踪算法,并创新性地融合了空间点与体素双通道的关系建模模块,以高效适应稀疏框架下目标判别信息的嵌入.首先,本文采用3D稀疏卷积残差网络来分别提取模板和搜索区域的特征,并利用反卷积来获取逐点特征来保证跟踪任务中对空间位置特性的要求.其次,关系建模模块进一步在模板与搜索区域特征之间计算相似度语义查询表.为了捕捉到模板与搜索区域间细粒度的关联性,该模块一方面在空间点通道中利用近邻算法找出每个搜索区域点的模板近邻点,并根据语义查询表提取对应特征;另一方面,在体素通道中以每个搜索区域点为中心构建局部多尺度体素,并根据落入体素单元的模板点索引计算语义查询表中值的累计和.最后,将双通道的特征融合并送入基于鸟瞰图的候选包围盒生成模块来回归目标包围盒.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优越性,本文在KITTI和NuScenes数据集进行了测试,对比其他使用稀疏卷积的算法,本文方法平均成功率和精确率分别提升了11.0%和12.0%.本文方法在继承了稀疏卷积高效特点的同时还实现了跟踪精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理解 目标跟踪 机器视觉 稀疏卷积 特征融合
下载PDF
欧盟委员会关于研究组织与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实践及启示
7
作者 王毓欣 徐慧芳 +1 位作者 魏珊 秦铭浩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24年第5期642-652,共11页
我国公共研究组织及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与组织层面管理实践不协调的问题。本文旨在对欧盟委员会知识产权管理的规则和实践进行梳理分析,从相关管理部门视角分析其管理规则,以促进我国科研组织将国家法律和政策嵌... 我国公共研究组织及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与组织层面管理实践不协调的问题。本文旨在对欧盟委员会知识产权管理的规则和实践进行梳理分析,从相关管理部门视角分析其管理规则,以促进我国科研组织将国家法律和政策嵌入到知识产权管理政策和流程中,提升组织和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网络调研法,选取欧盟委员会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政策及实践,梳理其如何将知识产权法律、政策落实到欧盟计划的管理细则层面。调研内容包括面向知识转移活动的公共研究组织知识产权管理指南及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准则、欧盟地平线欧洲项目知识产权管理规则,及其为地平线项目提供的知识产权服务。分析结果启示我国可加强对公共研究组织及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指导和示范工作,如:制定知识产权管理指南以及知识产权资产增值准则,或资助高度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特别是在具体操作流程中提供政策工具包以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研究组织 科研组织 知识产权管理 欧盟委员会 地平线欧洲
下载PDF
面向3D打印应用的PP/PET共混线材制备和性能
8
作者 王重阳 王艳 +8 位作者 曹帅 豆保平 赵新宇 邱帅 王绎苏 张鸿 郭静 王胜法 权慧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8-224,共7页
为了拓展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在3D打印技术中的应用,并改善其力学性能,采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将PP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挤出,制备PP/PET共混线材。分析不同PP,PET混合比例的共混线材的流变行为、... 为了拓展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在3D打印技术中的应用,并改善其力学性能,采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将PP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挤出,制备PP/PET共混线材。分析不同PP,PET混合比例的共混线材的流变行为、结晶结构、熔融和结晶行为、微观形貌结构、力学性能以及3D打印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P/PET共混物的黏度随剪切速率的提高而下降,表现出切力变稀行为;在PP结晶过程中,PET充当成核剂的角色,且没有改变PP的晶型;PP的熔融温度在150℃左右,结晶温度随PET含量增加而提高;PP基体和PET分散相存在明显的“海-岛”结构,其中PET为“岛”相,直径为2~5μm;共混线材的拉伸强度随PET含量的增加不断提高,同时,3D打印试样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提高,而由于层间界面作用3D打印试样的力学性能普遍低于共混线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共混改性 力学性能 3D打印
下载PDF
无额外自由度广义有限元扭曲网格仿真研究
9
作者 马今伟 段庆林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9期288-292,共5页
研究了无额外自由度广义有限元方法在扭曲网格中仿真的健壮性。使用选择插值最小二乘方法构造的强化函数与额外自由度和网格无关。这使得此方法在避免了刚度阵奇异的同时,还拥有了对网格扭曲的鲁棒性。推导证明并展示了,无额外自由度广... 研究了无额外自由度广义有限元方法在扭曲网格中仿真的健壮性。使用选择插值最小二乘方法构造的强化函数与额外自由度和网格无关。这使得此方法在避免了刚度阵奇异的同时,还拥有了对网格扭曲的鲁棒性。推导证明并展示了,无额外自由度广义有限元近似函数在扭曲网格中仍具有完美再生性。分别采用了规整和扭曲的网格对超弹性和亚弹-塑性两种材料进行了大变形仿真,在仿真中同时考虑了几何和材料的非线性,并将此方法同传统的线性有限元方法做了对比。三个典型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方法在扭曲网格中仍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收敛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有限元 弹塑性 大变形 非线性 额外自由度 网格扭曲
下载PDF
Avoiding Sabatier's limitation through pulsed electrocatalysis for enhanced nitrogen oxidation performance
10
作者 Xiping Guan Zhongfen Nie +5 位作者 Linlin Zhang Mingxia Guo Chuanwei Shi Chunlei Gu Xia Liu Xin Di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484-489,I0010,共7页
1.Introduction The activation and conversion of the Earth’s abundant inert nitrogen resources into high-value-added products epitomize one of nature’s most critical processes[1-3].Nitric acid(HNO_(3)),as a pivotal i... 1.Introduction The activation and conversion of the Earth’s abundant inert nitrogen resources into high-value-added products epitomize one of nature’s most critical processes[1-3].Nitric acid(HNO_(3)),as a pivotal industrial raw material,showcases an extensiv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nd possesses substantial economic value in the production of indispensable chemical compounds[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lue PERFORMANCE abundant
下载PDF
Precursor engineering enables high-performance all-inorganic CsPbIBr_(2)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a record efficiency approaching 13%
11
作者 Qingyan Chang Yidan An +8 位作者 Huaiman Cao Yuzhen Pan Liangyu Zhao Yulong Chen Yi We Sai-Wing Tsang Hin-Lap Yip Licheng Sun Ze Y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6-22,I0003,共8页
All-inorganic CsPbIBr_(2) perovskite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photovoltaic and other optoelectronic devices because of its superior thermal stability.However,the deposition of high-quality solutionprocess... All-inorganic CsPbIBr_(2) perovskite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photovoltaic and other optoelectronic devices because of its superior thermal stability.However,the deposition of high-quality solutionprocessed CsPbIBr_(2) perovskite films with large thicknesses remains challenging.Here,we develop a triple-component precursor(TCP) by employing lead bromide,lead iodide,and cesium bromide,to replac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double-component precursor(DCP) consisting of lead bromide and cesium iodide.Remarkably,the TCP system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to 1.3 M,leading to a larger film thickness(~390 nm) and enhanced light absorption.The resultant CsPbIBr_(2) films were evaluated in planar n-i-p structured solar cells,which exhibit a considerably higher optimal photocurrent density of 11.50 mA cm^(-2) in comparison to that of DCP-based devices(10.69 mA cm^(-2)).By adopting an organic surface passivator,the maximum device efficiency using TCP is further boosted to a record efficiency of 12.8% for CsPbIBr_(2) perovskite solar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inorganic perovskite solar cells CsPbIBr_(2) Precursor engineering Solubility High performance
下载PDF
无额外自由度广义有限元的近不可压弹-塑性分析
12
作者 马今伟 段庆林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6,共7页
研究了常规有限元方法在近不可压弹-塑性分析中的体积自锁问题,并在广义有限元框架下引入无额外自由度的强化函数对此问题进行了改进.一方面,插值函数在引入强化函数后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近似空间,提高了在体积近似不变约束下正确反映结... 研究了常规有限元方法在近不可压弹-塑性分析中的体积自锁问题,并在广义有限元框架下引入无额外自由度的强化函数对此问题进行了改进.一方面,插值函数在引入强化函数后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近似空间,提高了在体积近似不变约束下正确反映结构变形的能力;另一方面,强化函数的建立不依赖额外自由度,从而消除了传统广义有限元方法中的线性相关性问题.分析并验证了常规有限元在线弹性、超弹性和塑性分析中的体积自锁问题具有不同的触发条件和表现形式.3个典型的数值算例表明,无额外自由广义有限元能有效地缓解体积自锁并得到准确合理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有限元 额外自由度 近不可压 体积自锁 弹塑性 超弹性
下载PDF
浅谈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13
作者 代新英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3期196-199,共4页
本文将新旧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帮助检验检测机构理解和掌握新版准则的条款内容及与旧版准则存在的差异,同时为评审员老师提供参考。有助于检验检测机构更好地按照新评审准则进行资质认定的准备工作... 本文将新旧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帮助检验检测机构理解和掌握新版准则的条款内容及与旧版准则存在的差异,同时为评审员老师提供参考。有助于检验检测机构更好地按照新评审准则进行资质认定的准备工作,利于评审老师更好地准备和指导资质认定评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审准则 资质认定 检验检测
下载PDF
Multi-layer network embedding on scc-based network with motif
14
作者 Lu Sun Xiaona Li +4 位作者 Mingyue Zhang Liangtian Wan Yun Lin Xianpeng Wang Gang Xu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546-556,共11页
Interconnection of all things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methods,and Semantic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ing(SCC)will become new solutions.It is a challenging task to accurately detect,extract,and represent... Interconnection of all things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methods,and Semantic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ing(SCC)will become new solutions.It is a challenging task to accurately detect,extract,and represent semantic information in the research of SCC-based networks.In previous research,researchers usually use convolution to extract the feature information of a graph and perform the corresponding task of node classification.However,the content of semantic information is quite complex.Although 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provide an effective solution for node classification tasks,due to their limitations in representing multiple relational patterns and not recognizing and analyzing higher-order local structures,the extracted feature information is subject to varying degrees of loss.Therefore,this paper extends from a single-layer topology network to a multi-layer heterogeneous topology network.The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ERT)training word vector is introduced to extract the semantic features in the network,and the existing graph neural network is improved by combining the higher-order local feature module of the network model representation network.A multi-layer network embedding algorithm on SCC-based networks with motifs is proposed to complete the task of end-to-end node classification.We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 on a real multi-layer heterogeneous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antic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ing Multi-layer network Graph neural network MOTIF
下载PDF
含Ⅰ型边缘裂纹离心叶轮的应力强度因子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越 王欣 +3 位作者 王跃方 李聪 魏学敏 李盛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56-2863,共8页
离心叶轮叶片在高速旋转时容易因裂纹扩展出现断裂破坏。由于叶片几何形状和载荷均很复杂,采用公式法计算I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扩展有限元法分析应力强度因子虽精度较好,但一般要花费大量的计算时间且有时收敛... 离心叶轮叶片在高速旋转时容易因裂纹扩展出现断裂破坏。由于叶片几何形状和载荷均很复杂,采用公式法计算I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扩展有限元法分析应力强度因子虽精度较好,但一般要花费大量的计算时间且有时收敛困难。首先基于ABAQUS软件扩展有限元法模块,仿真分析了不同的裂纹起始位置和裂纹长度下的叶片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得到其与裂纹长度和起始位置的关系。接下来,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知识,检验了公式法估算应力强度因子的准确度。最后,以扩展有限元法的仿真结果为训练数据,以叶片裂纹位置和裂纹长度为输入参数,建立了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多层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P-ANN)。算例表明,BP-ANN的预测精度优于公式法,并可有效减少扩展有限元法的仿真次数,推进断裂力学在离心叶轮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叶片 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扩展有限元 BP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氢氧化钾处理中间相炭微球应用于高倍率钾离子电池负极
16
作者 肖南 郭红达 +4 位作者 肖剑 魏一波 马晓晴 张小宇 邱介山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7-336,共10页
石墨具有成本低、放电稳定等优点,是钾离子电池极具发展前景的负极材料之一,但其倍率性能仍需改进。本文以中间相炭微球(MCMB)为原料,经KOH处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石墨化负极。通过有限的氧化和轻微的嵌入,在MCMB表面形成了层间距增大的... 石墨具有成本低、放电稳定等优点,是钾离子电池极具发展前景的负极材料之一,但其倍率性能仍需改进。本文以中间相炭微球(MCMB)为原料,经KOH处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石墨化负极。通过有限的氧化和轻微的嵌入,在MCMB表面形成了层间距增大的膨胀层,K+的扩散系数明显提高。作为负极时,改性MCMB在低于0.25 V下展现出高平台容量(271 mAh g^(-1)),优越的倍率性能(在1.0 A g^(-1)下,容量可达160 mAh g^(-1)),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0.1 A g^(-1)下循环100圈后,容量维持为184 mAh g^(-1));当采用羧甲基纤维素作为黏结剂时,KOH处理的MCMB具有高的首次库仑效率(79.2%)。本工作为设计具有优良储钾性能的石墨化材料提供了一种简便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中间相碳微球 倍率性能 放电平台
下载PDF
VTBR技术处理纤维素乙醇生产废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东洲 冀秋燕 +1 位作者 张瑛 周集体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129,共5页
针对纤维素乙醇生产废水,采用新型垂直折流生物处理反应器(VTBR)开展中试试验研究,对系统稳定运行过程中COD、氨氮、SO_(4)^(2-)、沼气产量等指标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VTBR技术可用于对高有机物、高氨氮、高硫酸盐特征的纤维素乙... 针对纤维素乙醇生产废水,采用新型垂直折流生物处理反应器(VTBR)开展中试试验研究,对系统稳定运行过程中COD、氨氮、SO_(4)^(2-)、沼气产量等指标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VTBR技术可用于对高有机物、高氨氮、高硫酸盐特征的纤维素乙醇生产废水的处理,且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装置最终出水COD稳定在(2 617.9±442.7) mg/L,氨氮稳定在(75.7±21.4) mg/L,SO_(4)^(2-)稳定在(1 639.6±139.2) mg/L;中试装置COD、氨氮和SO_(4)^(2-)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2±1.4)%、(83.1±4.9)%和(62.5±2.9)%;厌氧平均COD容积负荷为(3.5±0.6) kg/(m^(3)·d),好氧平均COD容积负荷为(1.0±0.5) kg/(m^(3)·d),好氧硝化作用平均NH_(4)^(+)-N容积负荷为(0.27±0.05) kg/(m^(3)·d);厌氧系统单位COD平均沼气产率为(0.50±0.08) m^(3)/kg;VTBR生物处理流程各工艺段B/C逐渐降低,好氧出水B/C小于0.15,且污染物为较难生物降解组分。中试结果同时表明,针对纤维素乙醇生产废水,若要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仅靠生化处理较难实现,需进一步组合合理的深度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乙醇生产废水 垂直折流生化处理技术 容积负荷 沼气产率
下载PDF
变流量空调水系统管网热力动态响应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佳明 赵天怡 +2 位作者 沈丹丹 娄兰兰 朱凯 《暖通空调》 2023年第8期31-39,共9页
在结构复杂的变流量空调水系统管网中,工质流量、温度等参数的传递具有明显的滞后特性,其滞后时间尺度对管网的优化调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针对管网的热力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建模及仿真,深入研究热力动态响应特性与管网本构参... 在结构复杂的变流量空调水系统管网中,工质流量、温度等参数的传递具有明显的滞后特性,其滞后时间尺度对管网的优化调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针对管网的热力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建模及仿真,深入研究热力动态响应特性与管网本构参数的关系。通过实验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动态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用于变流量空调水系统管网热力动态响应特性的仿真,能够为后续的控制周期优化、解耦控制等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特性 动态响应 管网 变流量 水系统 延时响应 解耦控制
下载PDF
变流量空调系统冷水管网水力动态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佳明 赵天怡 +2 位作者 沈丹丹 娄兰兰 朱凯 《暖通空调》 2023年第7期126-135,共10页
在变流量空调系统冷水管网的“质量”调节过程中,工质的流量、温度等参数具有明显的滞后响应特性,加剧了水力、热力工况不平衡及控制环路耦合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冷水管网的水力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建模及仿真研究,结合流体瞬变过程及... 在变流量空调系统冷水管网的“质量”调节过程中,工质的流量、温度等参数具有明显的滞后响应特性,加剧了水力、热力工况不平衡及控制环路耦合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冷水管网的水力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建模及仿真研究,结合流体瞬变过程及图论理论,深入分析了管网本构参数与水力响应时间尺度的关系,基于真实的试验系统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动态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用于仿真变流量空调系统水力滞后特性,能够为后续的解耦优化、算法优化等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量空调系统 冷水管网 水力特性 动态响应 水力响应时间 图论
下载PDF
镓状态对原位合成高硅Ga-ZSM-5的甲醇制芳烃反应性能影响
20
作者 倪婉萍 刘民 郭新闻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2-1250,共9页
为解决ZSM-5催化剂上甲醇转化生成芳烃选择性较低的问题,采用乙二胺络合镓离子的方法原位合成了高硅Ga-ZSM-5沸石催化剂。通过XRD、SEM、物理吸附-脱附、XPS、ICP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甲醇制芳烃反应性能评价... 为解决ZSM-5催化剂上甲醇转化生成芳烃选择性较低的问题,采用乙二胺络合镓离子的方法原位合成了高硅Ga-ZSM-5沸石催化剂。通过XRD、SEM、物理吸附-脱附、XPS、ICP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甲醇制芳烃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原位合成引入Ga对ZSM-5孔结构影响较小,对酸性质影响较大;催化剂表面的镓物种由相对摩尔分数为44%~56%的骨架Ga、26%~34%的非骨架Ga和少量游离态Ga_(2)O_(3)组成;Ga的引入显著提升了ZSM-5催化剂的甲醇芳构化反应活性和苯、甲苯选择性;在压力0.1 MPa、温度450℃、质量空速2 h^(-1)的条件下,Ga质量分数0.5%制备的Ga-ZSM-5催化剂在反应时间380 h内甲醇转化率均高于99.9%,具有高稳定性和高芳烃选择性,甲醇制芳烃反应催化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ZSM-5催化剂 甲醇 芳烃 原位合成 芳构化反应 骨架G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