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2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of sepsis within 24 hours at the triage stage in emergency department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1
作者 Jingyuan Xie Jiandong Gao +8 位作者 Mutian Yang Ting Zhang Yecheng Liu Yutong Chen Zetong Liu Qimin Mei Zhimao Li Huadong Zhu Ji Wu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379-385,共7页
BACKGROUND:Sepsis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mortality in intensive care units(ICUs).Early prediction is critical for reducing injury.As approximately 36%of sepsis occur within 24 h after emergency department(ED)adm... BACKGROUND:Sepsis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mortality in intensive care units(ICUs).Early prediction is critical for reducing injury.As approximately 36%of sepsis occur within 24 h after emergency department(ED)admission in 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MIMIC-IV),a prediction system for the ED triage stage would be helpful.Previous methods such as the 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are more suitable for screening than for prediction in the ED,and we aimed to fi nd a light-weight,convenient prediction method through machine learning.METHODS:We accessed the MIMIC-IV for sepsis patient data in the EDs.Our dataset comprise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vital signs,and synthetic features.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was used to predict the risk of developing sepsis within 24 h after ED admission.Additionally,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was employed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odel's results.Ten percent of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testing set,while the remaining patients were used for training with 10-fold cross-validation.RESULTS:For 10-fold cross-validation on 14,957 samples,we reached an accuracy of 84.1%±0.3%and an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 of 0.92±0.02.The model achieved similar performance on the testing set of 1,662 patients.SHAP values showed that the fi v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were acuity,arrival transportation,age,shock index,and respiratory rate.CONCLUSION:Machine learning models such as XGBoost may be used for sepsis prediction using only a small amount of data conveniently collected in the ED triage stage.This may help reduce workload in the ED and warn medical workers against the risk of sepsis in adv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SIS Machine learning Emergency department TRIAGE Informatics
下载PDF
The Place of Blood Transfu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Obstetric Emergencies in the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Department of the Reference Health Center of Fana (Mali)
2
作者 Keita Sema Kone Bokary Sidi +18 位作者 Fané Seydou Sylla Cheickna Samake Youssouf Traoré Momine Traoré Solomane Haidara Ramatoulaye Diabate Abdrahamane Sylla Yacouba Keita Mamadou Coulibaly Mahamoudou Haidara Mamadou Haidara Dramane Camara Daouda Fomba Dramane Kampo Mamadou Maiga Boubacar Dembele Sitapha Seydou Z. Dao Sanogo Siaka Amara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AS 2023年第4期780-791,共12页
This is a prospective and descriptive study carried out at the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department of the reference health center of Fana from 01 May 2019 to 30 November or 7 months. The main objective was to study t... This is a prospective and descriptive study carried out at the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department of the reference health center of Fana from 01 May 2019 to 30 November or 7 months. The main objective was to study the role of blood transfu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obstetric emergencie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we recorded 434 cases of obstetric emergencies of which 116 cases required an emergency blood transfusion or 26.73%. The most frequently found indications for blood transfusion are hemorrhages of the immediate postpartum 46.6% followed by severe malaria on pregnancy 27.6%. Blood remains the most prescribed and available Labile blood product in the department. Maternal prognosis was improved in 9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stetric Emergencies Blood Transfusion Hemovigilance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he Frequency of Prolonged Fevers and Exploration of Their Etiologies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of the Point “G” University Hospital in Bamako from 2009 to 2013
3
作者 Abdel Kader Traoré Assétou Soukho Kaya +18 位作者 Djenebou Traoré Djibril Sy Youssouf Fofana Ibahima Amadou Dembélé Mamadou Saliou Boua Daoud Camara Karim Dao Mamadou Cissoko Kaly Ké ï ta Barry Boubacar Sangaré Mamadou Mallé Alassane A. Doumbia Nagou Tolo Hadiza A. Kaï lou Mamadou Dembélé Hamar Alassane Traoré 《Ope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9年第3期97-103,共7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valuate the frequency of prolonged fevers and to determine their etiologies. Methods: We carried out a cross-sectional study extending from the period of 2009 to 2013 in the Internal Medicin...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valuate the frequency of prolonged fevers and to determine their etiologies. Methods: We carried out a cross-sectional study extending from the period of 2009 to 2013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of the “G” Point University Hospital in Bamako. Included were all record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a central temperature greater than 37°C in the morning and 37°C in the evening, resting for 15 minutes, fasting for more than 2 hours, and absence of antipyretic treatment. We include all the patients of the study period with fever greater than 37.5°C in the morning and 37.8°C in the evening, resting for 15 minutes, fasting for more than 2 hours, and absence of antipyretic treatment, which have more than 21 days and measured on several occasion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on a survey sheet. Data entry and analysis was done on SPSS software. Results: We recorded 243 fever cases out of 2155 hospitalizations, a prevalence rate of 11.2%. There were 128 men and 115 women with an average age of 43 years (range, 15 to 84 years), a modal class of 37 to 47 years, and a sex ratio of 1.11. The infectious etiologies accounted for 81% followed by neoplastic causes 09.6% and inflammatory 01.2% of cases. HIV infection was found in 26.4% of patients, malaria 13.5%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10.2%). Gram negative bacilli 88% consisted mainly of Escherichia coli (56%)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VER Acute PROLONGED Fevers FREQUENCY ETIOLOGIES Internal Medicine MALI
下载PDF
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炜 许兆光 +3 位作者 林蔚莘 何发胜 张建新 周毅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手术并获得随访的135例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病例,男85例,女50例;年龄19~80岁;所有病例使用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根据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手术并获得随访的135例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病例,男85例,女50例;年龄19~80岁;所有病例使用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分为正常愈合组、延迟愈合组。对14项可能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逐一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显著性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明确骨折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结果:135例患者中共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延迟愈合与年龄、是否吸烟、复位方式、是否贫血、术前准备时间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49,95%CI(0.755,0.954),P=0.006]、是否吸烟[OR=0.020,95%CI(0.002,0.193),P=0.001]、复位方式[OR=23.924,95%CI(2.210,258.943),P=0.009]、是否贫血[OR=0.016,95%CI(0.001,0.289),P=0.005]是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像因素。结论:低龄、吸烟、闭合复位、贫血是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 内固定 骨折愈合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靶向人c-Cbl基因重组干扰慢病毒与过表达腺病毒载体的构建、鉴定以及病毒功效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启鑫 吴秉毅 +2 位作者 姚倩倩 黄志伟 朱志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4-281,共8页
目的:构建可调控c-Cbl基因表达的重组慢病毒与腺病毒并评估其功效。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分别构建靶向人c-Cbl基因的干扰慢病毒和过表达腺病毒。采用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病毒感染后白血病细胞(HL60、THP1)c-Cbl基因表达与转录本... 目的:构建可调控c-Cbl基因表达的重组慢病毒与腺病毒并评估其功效。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分别构建靶向人c-Cbl基因的干扰慢病毒和过表达腺病毒。采用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病毒感染后白血病细胞(HL60、THP1)c-Cbl基因表达与转录本的变化。结果:3个靶向人c-Cbl基因的重组干扰慢病毒载体经测序验证构建成功,包装的病毒滴度均大于1×10^(8)TU/ml,其中shRNA-2号慢病毒干扰效率最高,白血病细胞感染后c-Cbl基因的表达约下调95%,CBL蛋白的表达约下调60%;同时,靶向人c-Cbl基因的重组过表达腺病毒载体也经测序验证构建成功,包装的病毒滴度大于1×10^(9)TU/ml,细胞感染腺病毒后,c-Cbl基因表达可瞬时上调约10倍,CBL蛋白表达约上调1.5倍。结论:重组干扰慢病毒和过表达腺病毒均可高效感染白血病细胞,并能分别下调和上调c-Cbl基因与CBL蛋白的表达,为后续研究肿瘤细胞内c-Cbl基因功能打下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bl基因 慢病毒载体 腺病毒载体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于磊 张华一 +2 位作者 刘美亚 梁帅 杜欢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诊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雌激素受体(HR)+型晚期乳腺癌绝经女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2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诊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雌激素受体(HR)+型晚期乳腺癌绝经女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2组患者均已接受乳腺癌的常规手术,化疗和(或)放疗,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及内分泌治疗(他莫昔芬),其中,30例为使用曲妥珠单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氟维司群进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期采用氟维司群内分泌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6个月后2组均给予曲妥珠单抗和氟维司群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乳腺癌扩增性抗原1(AIB1)、激活转录因子3(ATF3)以及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随访3年,对比2组术后生存期。结果①通过对所有患者的随访,随访率为97%(58/60),观察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2组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低热、乏力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AIB1、ATF3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AIB1、ATF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总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总分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后,2组患者治疗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均较高(P<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曲妥珠单抗治疗基础上联合氟维司群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AIB1、ATF3水平,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曲妥珠单抗 氟维司群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不间断抗凝治疗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体位及制动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文悦 石继慧 +5 位作者 刘畅 马艾 刘玮 马晓桦 桑才华 马长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不间断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不同绝对平卧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00例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治疗并且不间断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绝对平卧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绝对平... 目的:探讨在不间断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不同绝对平卧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00例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治疗并且不间断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绝对平卧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绝对平卧8h,观察组实施绝对平卧2h,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腰背疼痛情况、血管并发症、尿潴留情况、术肢麻木、舒适度、24h睡眠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4~8h的腰背疼痛评分和术肢麻木情况均更低(P<0.05),且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和24h睡眠时间更高(P<0.001),血管并发症无增加。结论:不间断抗凝治疗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实施绝对平卧2h,可有效减轻其腰背疼痛程度和术肢麻木的发生,提升患者睡眠时间和卧床期舒适度和患者满意度,并不增加出血、血肿等血管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不间断抗凝治疗 射频消融术 制动时间
下载PDF
雷帕霉素在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丹 魏锦 +1 位作者 冯一梅 张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2-307,共6页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特别是激素耐药的GVHD,探索新的防治策略至关重要。雷帕霉素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在急、慢性GVHD的预防和治疗中均显示出一定的临床优势。另外,雷帕霉素可以调节...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特别是激素耐药的GVHD,探索新的防治策略至关重要。雷帕霉素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在急、慢性GVHD的预防和治疗中均显示出一定的临床优势。另外,雷帕霉素可以调节T细胞、B细胞、树突细胞、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等细胞亚群,阐明了其有效防控GVHD的机制。本文就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防治GVHD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同时就如何优化使用雷帕霉素提出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移植物抗宿主病 副反应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为提升IPTR患者血小板输注后CCI值建立分级规避HLA抗体对应抗原方法及HLAMatchmaker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高素青 徐筠娉 +4 位作者 罗畅如 李大成 彭龙 刘通 邹琼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249,共8页
目的:建立分级规避HLA抗体MFI阈值对应抗原方法,联合应用HLAMatchmaker表位计算法,选择供患者表位最小错配评分值,评估两种方法为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Immune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IPTR)患者选择HLA相容性血小板供者,... 目的:建立分级规避HLA抗体MFI阈值对应抗原方法,联合应用HLAMatchmaker表位计算法,选择供患者表位最小错配评分值,评估两种方法为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Immune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IPTR)患者选择HLA相容性血小板供者,在提升血小板输注后校正增加值(CCI)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PRCA法完成51例IPTR患者的7807次血小板交叉配型实验,判断其免疫反应阴/阳性结果。采用Luminex单抗原流式微珠法检测患者的HLA-I类抗体,获得不同特异性抗体对应HLA-I类抗原MFI值,并将其分组及分级,强阳性组(MFI>4000,1级)、中阳性组(1000中阳性组>弱阳性组)。强阳性和中阳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SPRCA实验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检出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弱阳性位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的SPRCA实验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检出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设置强阳性组为相应特异性HLA位点对应抗原1级规避阈值,中阳性组为2级规避阈值,弱阳性组为3级规避阈值,在供者血小板紧缺情况下,可以不需要规避弱阳性组。规避1和2级HLA-I类抗体对应供者抗原及选择HLAMatchmaker表位错配评分数≤7血小板供者策略,24 h内CCI值均>4.5×109/L,均可获得临床血小板输注有效。结论:在为IPTR患者选择HLA-I类相容性供者时,分级规避HLA-I类抗体对应供者抗原,综合选择供受者HLAMatchmaker表位错配评分数≤7,经血小板交叉配型实验确认为阴性结果的供者选择策略,对提升IPTR患者血小板计数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人类白细胞抗原 抗体 表位 HLAMATCHMAKER
下载PDF
mTORC1在EB病毒LMP1促进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高晶晶 朱雄鹏 +3 位作者 王明泉 林兴智 庄燕玲 林宏峻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9-224,共6页
目的:研究通过mTORC1通路EB病毒LMP1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EBV+及EBV-DLBCL细胞株LMP1蛋白、CD38的表达及p70S6K磷酸化情况。构建过表达LMP1稳转株及RNAi沉默LMP1基因,用RT-... 目的:研究通过mTORC1通路EB病毒LMP1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EBV+及EBV-DLBCL细胞株LMP1蛋白、CD38的表达及p70S6K磷酸化情况。构建过表达LMP1稳转株及RNAi沉默LMP1基因,用RT-qPCR验证基因表达,并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LMP1蛋白、CD38的表达量及较EBV-p70S6K磷酸化水平。结果:相较于EBV-DLBCL细胞,LMP1蛋白在EBV+DLBCL细胞上表达(P=0.0008),EBV+DLBCL细胞p70S6K磷酸化水平更高(P=0.0072)及CD38的表达量更高(P=0.0091)。与空载组对比,LMP1OE组的LMP1蛋白表达及CD38表达量均增高(P=0.0353;P<0.0001),且p70S6K磷酸化水平增高(P=0.0065);并验证了LMP1 mRNA表达(P<0.0001)。较si-NC组,LMP1KO组不表达LMP1蛋白(P=0.0129),且p70S6K磷酸化消失(P=0.0228);同时,CD38表达量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2377)。结论:LMP1通过活化mTORC1通路促进DLBCL细胞浆母细胞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潜伏膜蛋1 mTORC1通路 CD38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浆母细胞化
下载PDF
乳腺纤维瘤病1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及文献复习
11
作者 涂金花 黄艳 +3 位作者 付莉 张海芳 王玉环 钟山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病(BF)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BF的影像及病理学、免疫组化特征和预后。结果患者年龄21~33岁,中位年龄25岁,均为女性,肿瘤大小0.7~4.5 cm,中位大小2.1 cm。镜下见形态温和的梭形细...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病(BF)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BF的影像及病理学、免疫组化特征和预后。结果患者年龄21~33岁,中位年龄25岁,均为女性,肿瘤大小0.7~4.5 cm,中位大小2.1 cm。镜下见形态温和的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束状排列,浸润乳腺实质,局部淋巴细胞浸润,以边缘区最明显。免疫组化:7例β-catenin核阳性,11例SMA阳性;9例Desmin阳性;CKpan、CK5/6、p63、ER、PR、CD34、S-100均呈阴性,Ki-67均小于5%。随访期内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BF为少见的乳腺间质肿瘤,临床易误诊为癌,细针穿刺病理同样易漏诊、误诊;正确的诊断有赖于病理检查。多学科诊疗治疗模式下,综合评估肿瘤生长进展、肿瘤负荷和并发症等情况选择合理的综合治疗策略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纤维瘤病 临床病理 预后 鉴别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对耐药的影响
12
作者 马平 田亮 +6 位作者 周建文 毛彦娜 栗春香 何永艳 王亚峰 平玉豪 刘炜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446-1450,共5页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儿童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对白血病细胞耐药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初诊40例AML病儿骨髓标本,收集同期进行骨髓检查正常病儿的骨髓标...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儿童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对白血病细胞耐药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初诊40例AML病儿骨髓标本,收集同期进行骨髓检查正常病儿的骨髓标本1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骨髓中PD-L1的表达量,并分析初治AML病儿PD-L1的表达量与其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慢病毒构建PD-L1过表达、干扰PD-L1表达的AML细胞,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并计算细胞对柔红霉素的药物敏感性;凋亡实验检测经柔红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0.887±0.064相比,初治儿童AML病儿骨髓单个核细胞PD-L1的表达量2.927±0.271显著增高(t=7.34,P<0.001);根据一个疗程诱导化疗是否达完全缓解(CR),将初治AML病儿一个疗程达CR者定义为CR组,将未达CR者定义为NR组,相较于CR组的2.346±0.190,NR组PD-L1基因的表达量5.249±0.662显著增高(t=4.22,P=0.003);病儿不同发病年龄,性别,法、美、英(FAB)分型,白细胞计数,预后分层间PD-L1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个疗程诱导化疗是否达CR与PD-L1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过表达PD-L1的Molm-13细胞对柔红霉素具有更高的IC50值,更低的凋亡率;干扰PD-L1表达的THP1细胞对柔红霉素具有更低的IC50值,更高的凋亡率。结论PD-L1在初治AML病儿中表达增高,且PD-L1的高表达与1个疗程诱导治疗是否达CR显著相关;PD-L1可以促进AML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从而导致化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儿童 化疗耐药 柔红霉素
下载PDF
基于“脑-骨连接”关系的补肾活血治法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建民 孙浩 +5 位作者 张栋 吕凯 吴佳俊 葛志超 李勃 王树强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184-189,共6页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之一,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亟需解决的问题,西医在该病的治疗上缺乏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当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转移到中医药治疗上来。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痿”范畴,其中医证型复杂多样,传统理论认...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之一,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亟需解决的问题,西医在该病的治疗上缺乏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当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转移到中医药治疗上来。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痿”范畴,其中医证型复杂多样,传统理论认为其病机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治疗上以“补肾活血”为主。本文首先论述了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致病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脑-骨连接”新的理论关系。治疗上突破传统治疗理论,提出补肾活血汤一方面通过“肾-髓-骨”路径直接改善骨质疏松,另一方面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即通过“肾-髓-脑-骨”路径,从而间接改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新策略,以期论证从脑治骨的治疗新路径,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临床指导,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肾虚血瘀 补肾活血 骨痿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在复杂牙拔除后牙槽窝处理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陈虎 孟康 周峰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709-710,共2页
目的观察浓缩生长因子(CGF)在复杂牙拔除后牙槽窝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接受复杂牙拔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CGF处理牙槽窝,对照组采用牙槽窝常规处理,比较两组的牙槽嵴宽度和高度、牙槽嵴骨量。结果术后30 d、90 d,观察... 目的观察浓缩生长因子(CGF)在复杂牙拔除后牙槽窝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接受复杂牙拔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CGF处理牙槽窝,对照组采用牙槽窝常规处理,比较两组的牙槽嵴宽度和高度、牙槽嵴骨量。结果术后30 d、90 d,观察组的牙槽嵴宽度、高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90 d,两组的REC均升高,且观察组的RE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GF用于复杂牙拔除后牙槽窝的处理可有效维持牙槽嵴的高度及宽度,防止拔牙后牙槽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复杂牙拔除 牙槽窝处理
下载PDF
2型固有淋巴细胞及相关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研究
15
作者 钟笛 陈双 +1 位作者 骆婷婷 张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71-79,共9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水平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初次诊断为MM的患者和40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ILC2s细胞比...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水平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初次诊断为MM的患者和40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ILC2s细胞比例及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G1(KLRG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相关因子GATA-3、ST2、IL-5、IL-13、IL-7RB mRNA相对表达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初诊MM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C2s细胞的比例、ILC2s细胞上KLRG1的表达及GATA-3、ST2、IL-5、IL-13 mRNA相对表达量较健康人群均上升(P<0.05),且ILC2s细胞比例与ILC2s细胞上KLRG1表达及GATA-3、ST2、IL-5、IL-13 mRNA呈正相关(r=0.831、0.748、0.737、0.702和0.699,均P<0.05)。经过治疗后,缓解组患者ILC2s细胞比例、KLRG1表达及GATA-3、ST2、IL-5、IL-13、IL-7RB mRNA相对表达量较未缓解组患者均下降(P<0.05)。缓解组患者治疗后ILC2s细胞比例、KLRG1阳性表达及GATA、IL-5、IL-13 mRNA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未缓解组患者治疗后ILC2s细胞比例及GATA-3、ST2、IL-5、IL-13 mRNA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ILC2s细胞上KLRG1表达、IL-13 mRNA及两者联合检测对疗效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ILC2s细胞参与MM疾病的免疫紊乱,具有促肿瘤的作用,ILC2s细胞免疫紊乱可能是通过细胞相关效应分子发生改变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二型固有淋巴细胞 免疫紊乱
下载PDF
非药物康复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认知障碍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16
作者 李丰旭 柳陆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目的:评价非药物康复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数据库符合研究目的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截止到2022年2月,应用Stata 16.0... 目的:评价非药物康复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数据库符合研究目的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截止到2022年2月,应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纳入研究22项,共10种非药物干预方法,并且纳入的研究均未报告显著不良事件,表明这10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对于治疗化疗相关认知障碍是安全的。网状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护理,最有效的干预措施排序为正念疗法、认知训练。结论:非药物康复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的治疗安全有效,其中正念疗法和认知训练的干预效果可能最佳,这一结果为临床决策提供了循证数据支持,未来需进行更多高质量研究探索最佳性价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干预 乳腺癌 化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激励式信念干预用于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赵静 孙瑾励 +1 位作者 聂云飞 张艳艳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1011-1012,共2页
目的观察激励式信念干预用于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86例行卵巢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激励式信念干预,比较两组的负面情绪、应激反应以及并发症结果麻醉前,研... 目的观察激励式信念干预用于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86例行卵巢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激励式信念干预,比较两组的负面情绪、应激反应以及并发症结果麻醉前,研究组的HADS-A、HADS-D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中,研究组的心率、收缩压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3%,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3.95%(P<0.05)。结论激励式信念干预应用于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可减轻其负面情绪,稳定术中生命体征,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式信念干预 手术室护理 卵巢癌根治术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微小RNA的差异表达及其与免疫炎症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旦 刘健 +4 位作者 汪元 曹云祥 万磊 张皖东 方妍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微小RNA(miRNA)的表达及其与免疫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AS患者(AS组)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每组15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PBMC中miRNA表达,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6个差异表达...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微小RNA(miRNA)的表达及其与免疫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AS患者(AS组)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每组15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PBMC中miRNA表达,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6个差异表达miRNA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7、IL-23表达,Spearman法分析差异miRNA与疾病活动、免疫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患者组共有44个miRNA差异表达,其中有22个上调,22个下调(差异倍数≥1);其中miR-1-3p、miR-133a-5p表达明显上调,miR-127-5p、miR-345-3p、miR-136-3p表达明显下调;且AS患者TNF-α、IL-1β、IL-17、IL-23表达明显升高,miR-1-3p与TNF-α、C反应蛋白(CRP)、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呈正相关,miR-133a-5p与TNF-α呈正相关,miR-127-5p与红细胞沉降率(ESR)、脊柱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呈负相关,miR-345-3p与IL-17呈负相关,miR-136-3p与IL-17、BASDAI呈负相关。结论AS患者PBMC中miRNA异常表达,差异表达miRNA与患者疾病活动及免疫炎症指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AS) 微小RNA(miRNA) 高通量测序 细胞因子 免疫炎症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与“7+3”方案在新诊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近期疗效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霞霞 文晓玲 +7 位作者 黎若祺 张夏林 张恬波 董春霞 王梅芳 张建华 杨林花 张睿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目的:比较维奈克拉(VEN)联合阿扎胞苷(AZA)与标准“7+3”方案诱导治疗新诊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山西白求恩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接受VEN+AZA方案(41例)或“7+... 目的:比较维奈克拉(VEN)联合阿扎胞苷(AZA)与标准“7+3”方案诱导治疗新诊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山西白求恩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接受VEN+AZA方案(41例)或“7+3”方案(38例)诱导治疗且资料完整的79例老年AML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均衡组间混杂因素后,比较组间缓解率、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不良反应。结果:VEN+AZA组总反应率(ORR)为68%,“7+3”组为84%,其中复合缓解率(CR+CRi;CRc)分别为64%和72%,两组ORR(P=0.185)及CRc(P=0.544)均无统计学差异。VEN+AZA组的5例未缓解(NR)患者中,4例伴7号染色体异常(7q-/-7),1例伴ETV6基因突变。两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8和12个月,6个月OS、PFS率均无统计学差异(84%vs 92%,P=0.389;84%vs 92%,P=0.258)。两组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是Ⅲ-Ⅳ级骨髓抑制,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恢复中位时间分别为27(11-70)和25(14-61)d(P=0.161),血小板恢复中位时间分别为27(11-75)和25(16-50)d(P=0.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N+AZA组感染发生率低于“7+3”方案组(56%vs 88%,P=0.012),两组肺部感染率分别为36%和64%(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EN+AZA和标准“7+3”方案治疗新诊断老年AML的近期疗效相近,但VEN+AZA组感染发生率低。伴有7号染色体异常(7q-/-7)可能是老年AML患者接受VEN+AZA治疗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维奈克拉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ALT/AST及影像学特征预测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大伟 周振堰 +3 位作者 周长友 张宁平 尚海龙 王一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9-854,共6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比值(ALT/AST)及影像学特征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构建预测患者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诺模图模型。方法纳入2016年7月...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比值(ALT/AST)及影像学特征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构建预测患者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诺模图模型。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慈分院诊断为肝癌并以TACE作为初始治疗的患者211例,将其随机分为建模组139例,验证组72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确定AST/ALT的最佳临界值。在建模组患者中进行单、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肝癌患者OS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预后模型。通过Harrell一致性指数(C指数)评价诺模图对肝癌患者OS的预测能力,校准曲线用于评估预后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建模组与验证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中位OS分别为28.5个月(95%CI:22.1~34.9)和25.1个月(95%CI:19.2~2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5,P=0.322)。AST/ALT预测肝癌患者OS的最佳临界值为1.10,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74(95%CI:0.604~0.753)。Cox回归分析表明,肿瘤个数(HR=2.080,95%CI:1.245~3.475,P=0.005)、肿瘤包膜(HR=1.771,95%CI:1.128~2.780,P=0.013)、不规则边缘强化(HR=1.884,95%CI:1.190~2.984,P=0.007)和AST/ALT(HR=2.450,95%CI:1.506~3.987,P<0.01)是接受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基于以上变量构建预测OS的诺模图模型,其在建模组与验证组中的C指数分别为0.733(95%CI:0.650~0.826)和0.770(95%CI:0.688~0.862)。校准曲线显示预后模型对1、2和3年OS的预测曲线与理想参考线之间未见明显偏离。结论基于肿瘤个数、影像学特征及AST/ALT的诺模图对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显示了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 预后 诺模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