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Standpoint of ALT Test for Blood Safety in Dongguan Blood Center
1
作者 Ziyi He Fuping Liu +2 位作者 Dewen Wang Jialin Che Jialin Che 《Open Journal of Clinical Diagnostics》 2014年第1期41-46,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ngle ALT positive (ELSIA-HBV/HCV negative) and NAT-HBV/HCV on blood donor samples. Methods: 28710 samples were surveyed retrospectively from Dec. 2010 to Dec. 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ngle ALT positive (ELSIA-HBV/HCV negative) and NAT-HBV/HCV on blood donor samples. Methods: 28710 samples were surveyed retrospectively from Dec. 2010 to Dec. 2011. ALT was detected by rate method, and the single ALT positive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ELSIA-HBV/HCV and NAT-HBV/HCV.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ngle ALT positive and NAT-HBV/HCV were analyzed. 21 samples, values in 40 U/L ≤ ALT ≤ 70 U/L, were selected at random from 2516 samples with single ALT positive, which were second detected by ELISA and NAT in the second donation. Results: 2516 (8.74%) single ALT positive samples (ELSIA-HBV/HCV negative) were found in 28710 donors. Among these samples, 8 (2.8/10000) positive were detected by NAT, including 5 HBV-DNA-positive and 3 HCV-RNA-positive. Obviously, positive rate of NAT from the donors whose ALT value ≤ 70 U/L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 71 U/L (P < 0.01). 21 donor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second donation in following 153 to 401 days, All samples were negative by ELISA-HBV/HCV and NAT-HBV/HCV. Conclusions: Donors with single ALT positive (value in 40 U/L-70 U/L) are not likely to become HBV/HCV virus carriers or HBV/HCV patients after half or one year. So it is to set ALT abandone threshlod to ≤ 70 U/L can ensure blood safety, and reduce blood abandone in our ce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DONOR ALT NAT-HBV/HCV ELISA-HBV/HCV Investigation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反应性确证结果研究
2
作者 邹姣丽 陈庆恺 +5 位作者 袁秋婷 邓妙玲 潘俊均 苏婉兰 魏润葵 何子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90-796,共7页
目的 评估开展梅毒反应性献血者确证工作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免疫印迹法(WB)对ELISA检测抗-TP反应性献血者标本进行确证试验,对2种确证结果为阴性、可疑或结果不一致者行追踪检测并进行结果对比;同时以2... 目的 评估开展梅毒反应性献血者确证工作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免疫印迹法(WB)对ELISA检测抗-TP反应性献血者标本进行确证试验,对2种确证结果为阴性、可疑或结果不一致者行追踪检测并进行结果对比;同时以2种确证方法结果为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对比A、B、C 3种筛查试剂及其组合的分析指标值。结果 1)223份ELISA抗-TP反应性标本(其中双ELISA试剂反应性124份,单ELISA试剂反应性99份)经TPPA确证阳性率为57.40%、WB确证阳性率38.57%(其中双ELISA试剂反应性标本经TPPA确证阳性率为89.52%、WB确证阳性率为52.42%,单ELISA试剂反应性标本经TPPA确证阳性率为17.17%,WB确证阳性率为21.21%);TPPA确证阴性率为35.43%,WB确证阴性率为42.60%(其中双ELISA试剂反应性标本TPPA确证阴性率6.45%、WB确证阴性率29.84%,单ELISA试剂反应性标本TPPA确证阴性率71.72%、WB确证阴性率58.59%)。经Kappa检验,2种方法确证结果一致性不高,特别是单ELISA试剂反应性标本;2)献血者追踪成功36名,其中17名(47.22%)确证检测结果有转变,但转变无规律;3)以TPPA、WB确证结果为标准对双ELISA试剂反应性标本抗-TP筛查S/CO值进行ROC曲线分析,ELISA筛查试剂A/B、A/C组合时,A试剂最佳S/CO值分别为1.815、5.73和10.205、16.165。结论 TPPA和WB对ELISA抗-TP反应性献血者标本确证结果一致性较差,追踪确证结果转归也不明确;ROC曲线最佳S/CO阈值分析受确证方法、筛查试剂组合影响,ELISA抗-TP反应性献血者的结果确证存在一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TP/反应性 TPPA WB ROC曲线
下载PDF
初次和重复献血不足量特征及原因分析
3
作者 王振兴 黄志森 +4 位作者 黄东虹 李姗丹 陈少彬 陈庆恺 揭小梅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2期1443-1446,共4页
目的:分析初次和重复不足量献血者的人群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献血不足量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某市全血不足量献血者的献血资料,统计不足量献血者相关数据,比较初次和重复献血者... 目的:分析初次和重复不足量献血者的人群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献血不足量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某市全血不足量献血者的献血资料,统计不足量献血者相关数据,比较初次和重复献血者不足量的原因。结果:本站全血献血者不足量发生率为1.03%,初次献血者发生率为1.52%,高于重复献血者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69,P<0.05);在初次献血者中年龄18~25岁不足量发生率为2.40%高于其他年龄组的1.22%、0.94%、0.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786,P<0.05);体重≤55 kg的发生率为1.89%高于体重>55 kg的发生率为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91,P<0.05);高校和集体献血不足量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81%和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890、12.693,P<0.05);目标献血量400 mL发生率为1.84%高于300 mL发生率为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16,P<0.05);初次与重复献血者发生不足量的原因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一致的,主要原因是精神紧张和血流不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16、48.822,P<0.05)。结论:初次和重复献血者发生不足量的主要原因是精神紧张,重点关注初次献血者中年龄18~25岁、体重≤55 kg、目标血量400 mL的高校群体,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预防献血不足量的发生,减少血液报废和保障献血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足量 献血者 分析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抗体反应性献血者感染状态评估
4
作者 邹姣丽 陈庆恺 +5 位作者 邓妙玲 袁秋婷 苏婉兰 魏润葵 陈少彬 何子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评估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反应性献血者的感染状态及潜在传染性,为现行筛查策略下TP的重点防控与屏蔽提供参考。方法对2021年2—10月经2种不同的抗⁃TP ELISA试剂检测为反应性的献血者血液标本133份(其中双试剂反应性77份,单... 目的评估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反应性献血者的感染状态及潜在传染性,为现行筛查策略下TP的重点防控与屏蔽提供参考。方法对2021年2—10月经2种不同的抗⁃TP ELISA试剂检测为反应性的献血者血液标本133份(其中双试剂反应性77份,单试剂反应性56份),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梅毒特异性IgM抗体(TP⁃IgM)及IgG抗体(TP⁃IgG)的确证检测和TRUST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133份标本中TP⁃IgM阳性24份(18.05%)、TP⁃IgG阳性40份(30.07%),TRUST阳性3份(2.26%);其中,77份双试剂反应性标本中TP⁃IgM阳性12份(15.58%)、TP⁃IgG阳性40份(51.95%),56份单试剂反应性标本中TP⁃IgM阳性12份(21.43%)、TP⁃IgG阳性为0,2组献血者TP⁃IgM阳性率无差异(P>0.05),而双试剂反应性标本TP⁃IgG阳性率大于单试剂反应性标本(P<0.05);另133份抗⁃TP反应标本中单TP⁃IgM阳性15份(11.28%,占TP⁃IgM总阳性数的62.50%,单试剂反应性标本中共有12份TP⁃IgM阳性,且均为TP⁃IgM阳性而TP⁃IgG阴性)、单TP⁃IgG阳性标本30份(22.56%,占TP⁃IgG总阳性数的75.00%)、TP⁃IgM及TP⁃IgG均为阴性的标本55份(41.35%),均为阳性的标本8份(6.02%)。结论抗⁃TP反应性献血者中TP⁃IgM阳性者具有传染性,但阳性率不高;单试剂反应性且单TP⁃IgM阳性者易漏检,应重点防控;双试剂反应性者中TP⁃IgM和TP⁃IgG均阴性者及单TP⁃IgG阳性者,可能为假反应性及抗体终身表达现象,对于2者的永久屏蔽建议考虑增加TP⁃IgM检测为衡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梅毒螺旋体 ELISA 免疫印迹法 传染性
下载PDF
ECLIA与ELISA法检测献血者HBsAg、抗-HCV和HIV抗原/抗体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少彬 何子毅 +6 位作者 刘泽民 陈庆恺 王庆 黄素媛 余霖 魏润葵 车嘉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在献血者血液检测中的应用模式。方法以2016年12月—2017月11月东莞市中心血站33 493(人)份献血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先用ELISA法:分别用2种不同厂家的HBs Ag试剂(B1和B2)、抗-HCV试剂(C1和C2)和HI...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在献血者血液检测中的应用模式。方法以2016年12月—2017月11月东莞市中心血站33 493(人)份献血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先用ELISA法:分别用2种不同厂家的HBs Ag试剂(B1和B2)、抗-HCV试剂(C1和C2)和HIV抗原/抗体试剂(I1和I2)检测2遍;2017年7月前主要挑选任1次ELISA(试剂)检测结果为'S/CO≥0. 3'的标本做ECLIA检测(挑选模式),7月后所有标本平行检测(不挑选模式),分析ECLIA与ELISA(试剂)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ECLIA'挑选模式'和'不挑选模式'中ELISA无反应性标本(S/CO<0. 9)的ECLIA阳性检出率,评价ECLIA作为补充检测模式的效果。结果 ECLIA与2种ELISA(试剂)检测献血者3项血液学指标结果一致性与阳性检出率:HBs Ag一致性极好(К≥0. 9),阳性率分别为2. 894%(322/11 127)与2. 642%(B1:294/11 127)、3. 020%(B2:336/11 127)(P>0. 05);抗-HCV一致性较高(К>0. 6),阳性率分别为0. 395%(67/16 978)与同为0. 224%(C1和C2相同:38/16 978)(P<0. 01);HIV抗原/抗体一致性较差(0. 3<К<0. 4),阳性率分别为0. 499%(69/13 837)与0. 238%(I1:33/13 837)、0. 289%(I2:40/13 837)(P<0. 01)。ECLIA'不挑选'与'挑选'2种检测模式的阳性率比较:HBs Ag为0. 07%(4/5 678) vs 0. 441%(22/4 988)(P<0. 01),抗-HCV为0. 169%(28/16 528) vs 1. 176%(4/340)(P <0. 01),HIV抗原/抗体为0. 377%(51/13 542) vs 0. 649%(1/154)(P>0. 05)。结论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ECLIA与ELISA的HBs Ag和抗-HCV检测结果一致性好,HIV抗原/抗体的结果一致性较差;'挑选模式'中HBs Ag和抗-HCV的ECLIA阳性检出率较高,ECLIA的应用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ELISA 献血者 血液筛查模式 HBSAG 抗-HCV HIV抗原/抗体
下载PDF
四种血液安全筛查模式对经血传播病毒残余风险的评估 被引量:17
6
作者 何子毅 陈庆恺 +5 位作者 陈少彬 王庆 邹姣丽 余霖 陈静文 车嘉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评估东莞市10年间采取的4种血液安全筛查模式(2遍酶联免疫法、2遍酶联免疫法和1遍核酸检测、1遍酶联免疫法和1遍核酸检测、2遍酶联免疫和1遍质量升级版核酸检测)后经血传播病毒HBV、HCV、HIV的残余风险。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2... 目的评估东莞市10年间采取的4种血液安全筛查模式(2遍酶联免疫法、2遍酶联免疫法和1遍核酸检测、1遍酶联免疫法和1遍核酸检测、2遍酶联免疫和1遍质量升级版核酸检测)后经血传播病毒HBV、HCV、HIV的残余风险。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2017年1月12日期间采取的4种血液安全筛查模式后的试验原始数据,采用残余风险数学模型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4种血液安全筛查模式下HBV标志物的反应率在初次献血者均明显高于重复献血者(P〈0.01),除2遍酶联免疫法检测模式外,其余3种血液筛查模式下初次献血者反应率均明显高于重复献血者(P〈0.01),采取2遍酶联免疫法的检测模式时HBV和HCV的残余风险分别为1/5 429和1/15 599,均高于其他3种筛查模式;HIV残余风险在2遍酶联免疫检测模式时最低(1/546 448);最新的筛查模式2遍ELISA+1遍NAT(v2.0)检测模式下HBV、HCV、HIV的残余风险分别为1/7 405、1/346 020和1/473 934。结论 HBV的残余风险较大,是影响血液安全的主要因素,开展核酸检测可以降低残余风险,选择2遍ELISA+1遍NAT(v2.0)是较好的筛查模式,选择低危献血人群更有利于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安全 筛查模式 病毒 残余风险 评估
下载PDF
30例献血者ELISA检测HBsAg高S/CO值阴性标本在血液核酸混检与单检中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少彬 陈庆恺 +2 位作者 何子毅 余霖 王庆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28-531,共4页
目的比较某核酸检测系统混检和单检2种模式对ELISA法HBsAg检测S/CO值在0.25~0.90的献血者血液标本的结果,为重新评估此类标本的核酸检测安全性和优化检测流程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站2020年2~10月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2遍ELISA法HBsAg检测... 目的比较某核酸检测系统混检和单检2种模式对ELISA法HBsAg检测S/CO值在0.25~0.90的献血者血液标本的结果,为重新评估此类标本的核酸检测安全性和优化检测流程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站2020年2~10月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2遍ELISA法HBsAg检测均为无反应性且任1种试剂S/CO值在0.25~0.90(定义为"高S/CO值阴性")的标本共30例,分别进行核酸6人份混检和单检;对其中混检阴性而单检阳性的11例标本再次进行多次重复的核酸混检,记录和分析各检测结果。结果30例标本在2种ELISA试剂的S/CO值中位数分别为:0.565和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首次核酸混检阳性率为13.33%(4/30),核酸单检的阳性率为76.67%(23/30),2种模式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核酸混检阴性而单检阳性的标本再次进行多次重复混检,有1例重复10次混检均为阴性结果,有10(90.91%)例标本能重现至少1次阳性结果,重复阳性率范围是5.88%(1/17)~70.00%(7/10);核酸检测的Ct值在首次混检时范围是34.4~38.5(中位数36.76),在单检的Ct值范围29.6~42.8(中位数36.50),而在多次重复混检的Ct值范围36.1~56.0(中位数37.75),重复混检Ct值与首次混检C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单检C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酶免检测HBsAg高阴性值标本进行核酸混检的阳性检出率低,而单检的阳性检出率高,多次重复核酸混检能重现出一定比例阳性检出率;因此,以核酸混检模式为主的血站应重新评估HBsAg高阴性值标本的核酸检测安全性,在没有其他更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作为辅助诊断时,建议此类标本直接采用核酸单检模式,以提高血液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高S/CO值阴性标本 核酸检测 混检 单检 献血者
下载PDF
东莞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的流行状况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庆 陈庆恺 +2 位作者 余霖 何子毅 陈少彬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405-1408,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在东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的流行状况,为血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东莞地区无偿献血者的标本进行抗HTLV-Ⅰ/Ⅱ筛查,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B)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 目的调查分析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在东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的流行状况,为血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东莞地区无偿献血者的标本进行抗HTLV-Ⅰ/Ⅱ筛查,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B)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筛查呈反应性的标本进行确证检测,对确证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统计分析该病毒在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中的流行状况。结果经ELISA筛查68 323份标本呈反应性标本26份,筛查反应性率为0.038%;经WB确证试验和PCR确认HTLV阳性2例,确证阳性率为0.003%,其中男、女各1例,其籍贯分别为福建省三明市和福州市;此2例均为HTLV-Ⅰ型,属于A亚型的世界人种亚群。结论东莞地区的无偿献血者为HTLV低流行人群;是否在低流行地区将HTLV筛查列为无偿献血者的常规检测项目仍需更多的数据支持和进一步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 流行状况 无偿献血者 东莞
下载PDF
抗-HCV反应性献血者血液检测补充试验的选择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少彬 何子毅 +5 位作者 陈庆恺 刘泽民 王庆 刘亮 黄素媛 黄碧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764-768,共5页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等方法检测献血者血液标本HCV标志物结果。方法对本站2015年5月—2018年5月经过2种不同ELISA试剂(试剂A和试剂B)检测抗-...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等方法检测献血者血液标本HCV标志物结果。方法对本站2015年5月—2018年5月经过2种不同ELISA试剂(试剂A和试剂B)检测抗-HCV为反应性的标本250例进行ECLIA和多重PCR定性平行检测,其中多重PCR检测结果为'反应性',则进行PCR HCV RNA定量,对多重PCR结果为'无反应性'标本进行RIBA检测,分析各检测方法结果的阳性符合率,探讨抗-HCV反应性献血者补充试验的选择。结果 250例ELISA反应性标本用ECLIA、多重PCR和RIBA检测,其总阳性符合率分别为:57.60%(144/250)、31.20%(78/250)和44.40%(11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ELISA双试剂反应性标本用ECLIA、多重PCR和RIBA检测的阳性符合率[99.20%(124/125)、62.40%(78/125)和81.60%(102/125)]高于单试剂反应性标本[16.00%(20/125)、0.00%(0/125)和7.20%(9/125)](P<0.05);多重PCR检测为反应性时HCV真阳性率为100%(78/78),其RNA定量浓度范围(17.6—13 100 000)IU/mL,中位数865 000 IU/mL;多重PCR无反应性而ECLIA反应性的标本真阳性率为38.80%(26/67),高于多重PCR和ECLIA同时无反应性的标本的真阳性7.62%(8/105)(P<0.05),后者仍然有60.00%(63/105)用RIBA无法确认。结论不同补充试验对抗-HCV反应性献血者标本的阳性符合率不同,ECLIA与ELISA的阳性符合率最高,重复性较好,但仍存在漏检和假阳性,建议作为初筛方法;多重PCR虽与ELISA的阳性符合率最低,但其检测的真阳性率较高,可互为补充试验及替代确证方法;RIBA对ELISA双试剂反应性标本的符合率较高,但难以确认ELISA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存在较多'不确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CV 献血者 补充试验 多重PCR ECLIA RIBA
下载PDF
不同浓度HBV DNA和HIV-1 RNA对多重PCR检测HCV RNA的干扰验证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少彬 何子毅 +2 位作者 陈庆恺 刘泽民 王庆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992-996,共5页
目的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在献血者血液标本中不同浓度HBV DNA和(或)HIV-1 RNA对低浓度HCV RN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阴性血浆对HCV RNA标准物质、已定量的HBV DNA和HIV-1 RNA血浆进行稀释,配制成2种病毒或3种病毒的混合... 目的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在献血者血液标本中不同浓度HBV DNA和(或)HIV-1 RNA对低浓度HCV RN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阴性血浆对HCV RNA标准物质、已定量的HBV DNA和HIV-1 RNA血浆进行稀释,配制成2种病毒或3种病毒的混合液,HCV RNA浓度稳定在20.4 IU/mL[该PCR检测系统95%平均检测下限(LoD)的3倍],HBV DNA浓度为20 IU/mL、200 IU/mL、2000 IU/mL和(或)HIV-1 RNA浓度为50 copies/mL、500 copies/mL、5000 copies/mL的混合液,同时设置对照组(只有3×LoD的HCV RNA溶液),模拟献血者血液样本,分别在Roche 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进行单检模式和混样模式(与5个阴性标本混合)至少检测20次,统计分析不同浓度病毒核酸检测Ct值差异以及单检模式与混检模式的漏检率。结果不同浓度HIV-1 RNA和(或)HBV DNA在单检模式下对HCV RNA检测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V RNA在单检模式下的Ct值中位数36.60(36.20,37.10)明显低于混检模式的Ct值39.30(38.60,40.00)(P<0.05),10个分组中HCV RNA在单检模式的漏检率均为0%,而在混检模式的平均漏检率为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浓度20 IU/mL的HBV DNA进行单检的漏检率为7.55%,进行混检的漏检率为81.4%;50 copies/mL的HIV-1 RNA和20.4 IU/mL的HCV RNA在单检时漏检率为0%,而混检漏检率分别为28.57%和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HBV DNA和HIV-1 RNA对多重PCR检测HCV RNA结果无影响,但弱阳性HCV RNA、HBV DNA和HIV-1 RNA标本在单检模式下的漏检率低于混检模式,为提高血液安全,血液核酸检测应尽可能采用单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核酸检测 HCV RNA HBV DNA HIV-1 RNA
下载PDF
血液核酸筛查非特异扩增曲线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少彬 何子毅 +2 位作者 陈庆恺 黄志森 车嘉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2-815,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液筛查Roche 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非特异扩增曲线产生的原因。方法 统计本室2014年10月-2015年12月用Cobas Taq Screen MPX v2.0核酸试剂检测产生非特异扩增曲线的次数,探讨其发生与时间、检测系统(A、B和C系统)和试剂... 目的 分析血液筛查Roche 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非特异扩增曲线产生的原因。方法 统计本室2014年10月-2015年12月用Cobas Taq Screen MPX v2.0核酸试剂检测产生非特异扩增曲线的次数,探讨其发生与时间、检测系统(A、B和C系统)和试剂批号(批号1、批号2、批号3、批号4、批号5和批号6)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室核酸检测非特异扩增曲线总发生率为0.386%(86/2 228);不同月份(χ2=27.325,P〈0.05)、不同检测系统(χ2=66.305,P〈0.05)和不同批号试剂(χ2=129.550,P〈0.05)之间的非特异扩增曲线发生率均有差异,其中2015年2月份、C检测系统和试剂批号2的发生率在各分项中均最大,分别为0.893%(10/1 120)、3.17%(10/315)和5.26%(10/190);非特异扩增曲线类型中以HCV曲线出现47次最多,占54.65%(47/86)。结论 核酸检测非特异扩增曲线的发生与检测系统和试剂批号有明显相关性,加强对检测系统的管理和试剂确认管理能够提高核酸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非特异扩增曲线 原因 COBAS s201
下载PDF
献血者血袋辫血样本使用国产ELISA试剂检测HBsAg,抗-HCV,HIV Ag/Ab和抗-TP项目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少彬 何子毅 +4 位作者 刘泽民 陈庆恺 魏润葵 王庆 邓妙玲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19-123,共5页
目的比较血袋辫血与试管样本在国产ELISA初筛反应性献血者复试结果的差异及漏检情况,评价辫血复试的可靠性。方法收集血站2014年7月1日~2018月11月30日HBsAg,抗-HCV,HIVAg/Ab和抗-TP项目初筛反应性样本的复试结果,按不同试剂厂家进行分... 目的比较血袋辫血与试管样本在国产ELISA初筛反应性献血者复试结果的差异及漏检情况,评价辫血复试的可靠性。方法收集血站2014年7月1日~2018月11月30日HBsAg,抗-HCV,HIVAg/Ab和抗-TP项目初筛反应性样本的复试结果,按不同试剂厂家进行分组,分析辫血与试管样本检测结果(S/CO值)的差异和漏检情况。结果不同试剂间辫血与试管检测结果的总体差值范围是-0.144~0.514(中位数),其中辫血在抗-HCV万泰组的S/CO值大于试管样本(Z=4.806,P=0.000),在其余试剂组的S/CO值均小于试管样本(Z=2.215~13.332,均P<0.05);S/CO值为0.9~2.0的弱阳性样本中,辫血的检测值低于试管的范围是0.016~0.651(中位数),相对于试管的漏检率为7.41%~60.67%,其中偏差最大的是HIVAg/Ab万泰组,检测值偏差的四分位数和漏检率分别为0.651(0.206,0.886)和60.67%;辫血在抗-TP新创试剂检测中,设置灰区(90%cutoff)后的漏检率33.71%低于不设灰区漏检率48.31%(χ^2=3.925,P=0.048),但其它9种试剂组设置灰区不能降低辫血的漏检率(χ^2=0.000~3.065,均P>0.05)。结论血袋辫血进行ELISA的检测值普遍低于试管样本,在不同试剂或项目的检测结果偏差和漏检程度不同;血站实验室对弱阳性样本使用辫血复试需谨慎对待,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血液复试流程或灰区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血袋辫血 血液复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漏检
下载PDF
Z-score分数和泊松分布在血站血液核酸筛查室内质控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子毅 余霖 +2 位作者 王庆 陈少彬 刘仁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制作1种采用Z分数(Z-score)和泊松(Poisson)分布方法对数值自定义的核酸定性室内质控图以反映血站血液(核酸)筛查实验室在控、假阳性、假阴性质控点。方法采集2018年12月份本站核酸实验室检测数据作出Excel表,自定义室内质控品检测... 目的制作1种采用Z分数(Z-score)和泊松(Poisson)分布方法对数值自定义的核酸定性室内质控图以反映血站血液(核酸)筛查实验室在控、假阳性、假阴性质控点。方法采集2018年12月份本站核酸实验室检测数据作出Excel表,自定义室内质控品检测阴性和阳性结果,以时间为横坐标,自定义值为纵坐标,绘制自定义室内质控核酸室内质控图;以时间为横坐标,以±3为告警限,±4为失控限,采用Z分数法建立核酸实验室内部质控品(IQ)、外部质控品(EQ)及标本内对照(IC)的核酸检测系统产生的扩增循环数(Ct值)Z-score质控图;采用Poisson分布概率法计算每日核酸检测阳性概率,在Excel表中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概率为纵坐标,以P=0.05为失控限,绘制Poisson分布阳性概率质控图。验证将这3种统计方法质控图在血液筛查实验室的实用性、可行性。结果自定义核酸定性室内质控图简单明了可适用于不产生数值的室内质控;Z-score质控图能够同时呈现3个联检项目和内标的Z值,能够避免数据非正态分布引起的假失控;Poisson分布阳性概率图能够反应出实验室污染或检测过程有效性。结论 Z-score和Poisson统计方法建立的室内质控图满足了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NAT定性检测室内质控的要求,具有预警失控和试验有效性的功能,能有效提升献血者血液核酸检测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分数 泊松分布 血液核酸筛查 室内质控 定性评价
下载PDF
献血者核酸检测HBV DNA反应性Ct值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少彬 何子毅 陈庆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分析献血者核酸检测HBV DNA反应性标本的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探讨其与核酸检测阳性率的关系。方法收集本站2014年10月—2017月4月献血者血液标本经Roche MPX v2. 0核酸检测HBV DNA为反应性的混合检测Ct值[简称"Ct混(... 目的分析献血者核酸检测HBV DNA反应性标本的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探讨其与核酸检测阳性率的关系。方法收集本站2014年10月—2017月4月献血者血液标本经Roche MPX v2. 0核酸检测HBV DNA为反应性的混合检测Ct值[简称"Ct混(总)"]和单样本拆分Ct值(简称"Ct单拆阳"),Ct混(总)分为单检拆分反应性[简称"Ct混(拆阳)"]和拆分无反应性[简称"Ct混(拆阴)"]2组,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不同类型Ct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198113人份献血者标本核酸检测HBV混检反应性共400例,进行单检拆分反应阳性率为61. 25%(245/400),拆分无反应率为38. 75%(155/400)。HBV阳性率为0. 12%(245/198 113); Ct单拆阳、Ct混(拆阳)和Ct混(拆阴)经K-S检验呈偏态分布,中位数分别为35. 70、36. 90和37. 50,三者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t混(拆阳)为x变量与Ct单拆阳为y变量的相关性不强(R2=0. 44),回归方程为y=0. 84x+4. 41;当Ct混(总)<36时,拆分阳性率(100. 00%)高于"36≤Ct混(总)≤43"和"Ct混(总)>43"区间的(57. 55%和33. 33%)(P<0. 05)。结论核酸检测HBV DNA反应性的混检Ct值与拆分Ct值分布有一定规律,其大小关系为Ct单拆阳<Ct混(拆阳)<Ct混(拆阴),当混检Ct值>36时,随着数值增大,与拆分Ct值相关性越差,同时拆分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建立Ct值的分析指标,有助于监控和评价核酸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核酸检测 HBV DNA Ct
下载PDF
“不确定”结果对ROC预测和ELISA-HCV/HIV临界值设定的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少彬 陈庆恺 +4 位作者 袁秋婷 黄碧涛 黄素媛 王庆 何子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151-1154,共4页
目的探讨确证试验不确定结果(IR)纳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抗-HCV和HIV Ag抗-HIV临界值设定的影响。方法收集本实验室3种ELISA抗-HCV试剂(A、B和C)和3种HIVAg抗-HIV试剂(D、E和F)结果(S/CO)及其确证结果,共1 ... 目的探讨确证试验不确定结果(IR)纳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抗-HCV和HIV Ag抗-HIV临界值设定的影响。方法收集本实验室3种ELISA抗-HCV试剂(A、B和C)和3种HIVAg抗-HIV试剂(D、E和F)结果(S/CO)及其确证结果,共1 184人次。构建3种预测模型(模型1:舍弃IR;模型2:IR纳入阳性结果;模型3:IR纳入阴性结果)的ROC曲线,计算各模型曲线下最大面积(AUC)、最大Youden指数、临界值,探讨最佳的预测阳性献血者ELISA临界值。结果抗-HCV共检测486人次,其中试剂A、B和C分别检测:199例、191例和96例,A、B和C在模型1的临界S/CO值分别为4.261、6.159、8.172;AUC分别为:0.985、0.959、0.999;A、B和C在模型2的临界S/CO值(分别为1.821,1.565,1.320)小于模型3的临界S/CO值(分别为:9.048,8.700,4.918);HIV Ag抗-HIV共检测698人次,其中D、E和F分别检测:281例、264例和153例,D、E和F在模型1的AUC分别为:0.983、0.994、0.997,临界S/CO值分别为11.890、11.540、13.640;D、E和F在模型2和3的临界S/CO值,除E变化较大(模型2为5.187,模型3为11.540),D变化微小(11.760-12.040),F均无变化(13.640)。结论不同试剂的"不确定"结果纳入ROC预测的临界S/CO值不同;基于现有数据,抗-HCV和HIV Ag抗-HIV检测的S/CO值分别大于8.0和13.0时预测为阳性献血者的概率较大;模型2计算的临界值低于模式1,但依然高于试剂盒的推荐临界值,该值对于预测潜在阳性献血者及制定归队策略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结果 ROC 抗-HCV HIV Ag抗-HIV 临界值
下载PDF
ELISA在东莞地区无偿献血中检测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抗体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庆 余霖 +3 位作者 陈庆恺 邹姣丽 何子毅 陈少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4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广东省东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检测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抗体的应用,为开展相应检测和保障血液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广东省东莞地区参加无偿献血而留取的血浆标本68323...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广东省东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检测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抗体的应用,为开展相应检测和保障血液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广东省东莞地区参加无偿献血而留取的血浆标本68323份,采用ELISA作为HTLV抗体的筛查方法,对筛查阳性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进行补充检测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证试验。结果经ELISA筛查HTLV抗体阳性标本26份,筛查阳性率为0.038%;26份标本经ECLIA检测呈阳性标本9份;经WB确证阳性2份,确证阳性率为0.003%,该2例均为福建籍;HTLV抗体的阳性预期值为7.69%(2/26);不同性别、年龄、学历、是否首次献血和是否为东莞户籍的献血者筛查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莞地区无偿献血者HTLV抗体的筛查和确证阳性率均较低,且阳性预期值也不高,建议采用特异性更强的ELISA试剂或采用ECLIA进行筛查;招募时可适当加强对福建籍献血者的征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
下载PDF
ECLIA常规应用于献血者血液HBsAg检测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少彬 何子毅 +6 位作者 陈庆恺 刘泽民 王庆 黄素媛 陈静文 余霖 车嘉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献血者HBsAg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探讨ECLIA常规应用于献血者血液检测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本站献血者血液标本,使用2种不同厂家ELISA HBsAg(试剂A和试剂B)和E... 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献血者HBsAg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探讨ECLIA常规应用于献血者血液检测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本站献血者血液标本,使用2种不同厂家ELISA HBsAg(试剂A和试剂B)和ECLIA(试剂C)进行检测,对部分ELISA HBsAg无反应性而核酸检测(NAT)HBV DNA有反应性的标本再进行ECLIA检测.以ELISA检测0≤S/CO<0.3、0.3≤S/CO<0.9和S/CO≥0.9进行分类统计ECLIA阳性数,并分析ECLIA与ELISA结果的一致性;以ECLIA为参考方法分析2种ELISA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HBsAg共检测11127人份,试剂A、B、C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2.642%、3.020%和2.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LIA与2种ELISA试剂结果一致性均极高(К试剂A=0.927、К试剂B=0.900);ELISA检测无反应性的标本中,"0.3≤S/CO<0.9"段ECLIA阳性率0.35%高于"0≤S/CO<0.3"段的0.11%(P<0.05);以试剂C为参考方法,试剂A的灵敏度88.82%低于试剂B的灵敏度92.24%,试剂A的特异性99.93%略高于试剂B的99.64%;78例ELISA HBsAg无反应性而NAT反应性的标本ECLIA检测阳性有16例,阳性率15.5%.结论2遍ELISA血清学方法检测HBsAg阴性的标本仍有漏检几率,ECLIA能缩短ELISA检测的"窗口期",且与ELISA结果一致性高;现有血液检测方法增加一遍ECLIA可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献血者 HBsAg ELISA血液检测
下载PDF
医学生献血不良反应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振兴 陈少彬 +2 位作者 黄志森 韩国伟 苏柱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891-894,共4页
目的分析医学生无偿捐献全血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对策,进一步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方法对2016~2018年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全血献血者以及发生不良反应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统计学分析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与年龄、性别、献血频次... 目的分析医学生无偿捐献全血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对策,进一步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方法对2016~2018年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全血献血者以及发生不良反应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统计学分析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与年龄、性别、献血频次、血量、血型、脉搏、ALT、血压、Hb等的关系。结果2016~2018年本站所有医学生全血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率为1.16%,低于非医学生1.51%;高年级(>20岁)医学生反应率2.30%明显低于非医学生3.93%,高于低年级医学生(≤20岁)0.70%,初次献血的医学生反应率1.27%低于非医学生2.12%(P<0.05);医学生男性反应率1.68%高于女性0.78%(P<0.05),献血量≤200 mL时反应率55%高于其他血量反应率0.26%和0(P<0.05),医学生Hb<120 g/L时反应率13.04%,明显高于Hb≥120 g/L时反应率1.10%(P<0.05),医学生A型血反应率1.70%,高于O型血0.8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量和血型为相关因素,其中A型血相对于O型血更易发生,血量较低时更易发生献血反应;献血反应在采血中多发,发生原因75%为精神紧张影响,其次8.92%为饥饿(P<0.05),由96.43%在10 min内可恢复。结论初次献血者、男性、年龄>20岁、Hb<120 g/L、A型血以及献血量≤200 mL时是医学生捐献全血献血反应率高发的主要特征;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加强献血交流沟通是预防献血反应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献血反应 分析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血站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东虹 李姗丹 +1 位作者 王萌 徐华馨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0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中的作用,分析品管圈工作实效性。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主题,通过现况调查,了解现况,设定目标值,分析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问题为"血液标本溶血&qu...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中的作用,分析品管圈工作实效性。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主题,通过现况调查,了解现况,设定目标值,分析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问题为"血液标本溶血"、"血液标本不足量"、"脂血",针对主要问题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规范了护士血液标本采集各环节的流程,提升了护士完善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的知晓率,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从品管圈实施前0. 32‰下降到实施后的0. 09‰。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血液标本的质量,使血液标本各个关键环节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及团队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护理 血液标本 标本质量
下载PDF
献血者标本因“凝块”导致核酸检测失败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少彬 何子毅 陈庆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比较献血者标本出现"凝块"而导致核酸检测失败在不同献血时间、不同采集部门和不同品牌采血试管的失败率,分析"凝块"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本站2014年10月—2017月4月献血者标本在Hamilton STAR加样仪出现"rejec... 目的比较献血者标本出现"凝块"而导致核酸检测失败在不同献血时间、不同采集部门和不同品牌采血试管的失败率,分析"凝块"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本站2014年10月—2017月4月献血者标本在Hamilton STAR加样仪出现"reject"报警的条形码,在血站管理信息系统(SHINOW9.0)查询相应信息,并按献血时间[秋冬季(10、11、12、1、2、3月份)与春夏季(4、5、6、7、8、9月份)]、采集部门[流动献血车(A、B、C、D、E车)、固定献血屋(F、G、H、I、J、K、L屋)]和采血试管(M、N试管)分类比较各检测失败率。结果 198 113人份献血者标本中因出现"凝块"而混样失败的共有461人次,总失败率为0.23%(461/198 113);各流动献血车之间的失败率不同(χ^2=14.078,P 〈 0.05);流动献血车总失败率(0.25%)高于固定献血屋(0.18%)(χ^2=7.113,P〈0.05);M试管的失败率0.35%高于N试管0.18%(χ^2=46.772,P〈0.05);2种试管在秋冬季使用时:M试管(0.30%)高于N试管(0.24%)(P〈0.05),在春夏季使用时:M试管(0.42%)高于N试管(0.11%)更加明显(P〈0.05);此外,M试管在春夏季(0.42%)高于秋冬季(0.30%),(χ2=5.633,P〈0.05);而N试管在春夏季(0.11%)却低于秋冬季(0.24%)(χ2=28.861,P〈0.05);流动献血车使用M试管的失败率(0.37%)高于N试管(0.19%)(χ2=40.844,P〈0.05)。结论影响核酸标本出现"凝块"的因素有采血试管分离胶的性状、试管的保存温度和标本采集部门的操作等;为提高核酸标本的质量,有必要加强采血试管使用前的性能确认、采血车的物品储存管理和标本的离心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核酸检测 标本 凝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