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黏菌素对小鼠坐骨-胫神经毒性作用的电生理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代重山 李继昌 +3 位作者 林巍 王凤霞 孙美成 李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7-852,共6页
目的探讨硫酸黏菌素对小鼠坐骨-胫神经的毒性作用。方法昆明系雌性小鼠尾静脉注射硫酸黏菌素7.5 mg·kg-1,每12 h 1次,按取材时间分为给药1,3,7 d组及给药7 d停药7 d组。分别于第2和第4天给药前、第8和第15天(以第1次给药当天为第1... 目的探讨硫酸黏菌素对小鼠坐骨-胫神经的毒性作用。方法昆明系雌性小鼠尾静脉注射硫酸黏菌素7.5 mg·kg-1,每12 h 1次,按取材时间分为给药1,3,7 d组及给药7 d停药7 d组。分别于第2和第4天给药前、第8和第15天(以第1次给药当天为第1天计)观测小鼠的体质量、步态、后肢支撑力、坐骨-胫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阈强度(TI)、最大刺激强度(MI)、潜伏期(CAPL)、波幅(CAPA)、时程(CAPD)、传导速率(NCV)以及血清肌酐(Cre)、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硫酸黏菌素给药1 d组,血清Cre显著升高,给药3 d组,体质量及BUN出现显著性差异,给药7 d组,步态、后肢支撑力出现显著性差异。给药1,3和7 d组,坐骨-胫神经动作电位各参数随时间发生改变,TI显著增加,分别为60%,60%,193%(P<0.01);MI显著增加,分别为4%,13%和100%(P<0.05);CAPL显著增加,分别为9.0%,9.0%和14.6%(P<0.05),CAPA降低,分别为0.92%,16.2%和47.6%(P<0.01);CAPD显著增加,分别为15.1%,11.5%和52.8%(P<0.05);NCV显著减低,分别为7.6%,7.5%和12.7%(P<0.05);停药7 d组,步态及后肢支撑力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电生理各参数均有所恢复,且只有CAPA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硫酸黏菌素肾毒性较神经毒性先发生,小鼠坐骨-胫神经动作电位随给药时间延长发生进行性变化,且CAPA持续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黏杆菌素 坐骨-胫神经 神经毒性
下载PDF
黏杆菌素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代重山 李继昌 +2 位作者 李健 孙美成 林巍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1-53,共3页
黏杆菌素(colistin)也称多黏菌素E(polymyxinE),于1949年首次发现,由Bacillus polymyxasubspecies colistinus Koyama代谢产生的碱性多肽类抗生素,属窄谱抗生素。临床上主要有甲磺酸钠黏杆菌素和硫酸黏杆菌素两种类型,其中前者主要... 黏杆菌素(colistin)也称多黏菌素E(polymyxinE),于1949年首次发现,由Bacillus polymyxasubspecies colistinus Koyama代谢产生的碱性多肽类抗生素,属窄谱抗生素。临床上主要有甲磺酸钠黏杆菌素和硫酸黏杆菌素两种类型,其中前者主要以非活性药物前体用于非肠道给药或者雾状局部给药,后者主要是肠道给药[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黏杆菌素 神经毒性 BACILLUS 多肽类抗生素 局部给药 多黏菌素 药物前体 磺酸钠
下载PDF
硫酸黏菌素毒性及其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代重山 李继昌 +4 位作者 李健 刘洋 王小飞 丁文建 孙博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2期56-60,共5页
对兽用硫酸黏菌素的毒副作用及其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其在畜牧兽医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硫酸黏菌素 毒副作用 残留检测
下载PDF
黏菌素对小鼠肾毒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4
作者 代重山 李继昌 +1 位作者 李广兴 李健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0-324,共5页
为探究黏菌素对小鼠的肾毒性作用及其产生毒性的可能机制,将160只昆明系雌性小鼠分为4组,每组40只,即硫酸黏菌素高、中、低剂量组(静脉注射15.0、7.5、3.75mg/kg)和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并于第1、3、7和15天,测定小鼠... 为探究黏菌素对小鼠的肾毒性作用及其产生毒性的可能机制,将160只昆明系雌性小鼠分为4组,每组40只,即硫酸黏菌素高、中、低剂量组(静脉注射15.0、7.5、3.75mg/kg)和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并于第1、3、7和15天,测定小鼠血清肌酐(Cre)、尿素氮(BUN)及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肾病理学半定量评价。结果发现,黏菌素可引起小鼠体重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给药3、7d后,血BUN、Cre显著升高,肾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肾小管坏死,半定量评分分别为(2.4±0.89)分(P<0.01)、(3.6±1.14)分(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剂量组于给药7d后生化指标及半定量评价均出现显著变化(P<0.05),低剂量组均未见显著变化。至给药后第15天,中剂量组肾损伤有所恢复,但高剂量组仍差异显著。证实黏菌素肾毒性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黏菌素肾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菌素 肾毒性 时间依赖性 剂量依赖性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黏菌素对小鼠神经行为功能影响
5
作者 代重山 李继昌 +1 位作者 李健 刘洋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1-703,共3页
目的探讨黏菌素对小鼠运动及感觉功能影响。方法 40只昆明系雌性小鼠分为硫酸黏菌素高、中、低剂量组(静脉注射15.0、7.5、5.0 mg/kg)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10只,连续给药7 d,并于第1、3、7、15 d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试。结果高剂量... 目的探讨黏菌素对小鼠运动及感觉功能影响。方法 40只昆明系雌性小鼠分为硫酸黏菌素高、中、低剂量组(静脉注射15.0、7.5、5.0 mg/kg)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10只,连续给药7 d,并于第1、3、7、15 d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试。结果高剂量黏菌素组小鼠体重明显降低;给药后3、7、15 d,高剂量黏菌素组小鼠热痛觉阈值分别为(56.50±7.32)、(72.50±16.30)、(54.75±4.11)s,均长于对照组的(41.33±9.87)、(39.50±8.06)、(38.33±7.23)s(P<0.01);高剂量黏菌素组小鼠在给药后7、15 d,平衡力指数分别为(162.66±11.01)、(180.43±10.12)s,均低于对照组的(200.60±9.02)、(215.00±8.66)s(P<0.01);给药后7 d,高剂量黏菌素组小鼠后肢撑力指数增大至(3.71±0.08)cm,高于对照组的(3.54±0.12)cm(P<0.05)。结论黏菌素可引起小鼠热觉传导异常、运动神经损伤和运动协调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菌素 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