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2篇文章
< 1 2 2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RADE康复临床实践指南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奇 王玲 +8 位作者 杨楠 玉炫 张静怡 马艳芳 王健健 张先卓 石秀娥 陈耀龙 杨克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分析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的GRADE结果。方法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等数据库以及指南相关网站检索康复医学临床指南,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1月11日。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采用GRADE系... 目的分析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的GRADE结果。方法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等数据库以及指南相关网站检索康复医学临床指南,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1月11日。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采用GRADE系统的指南,并对GRADE分级结果进行提取分析。结果共纳入康复临床实践指南83篇,其中46篇(55.4%)应用分级系统,采用GRADE分级系统的指南仅4篇(4.8%),包含44条推荐意见,其中39条(88.6%)具有明确的证据质量。在推荐意见所引用证据中,低质量证据最多(34.1%);在推荐意见中,弱推荐较多(56.8%)。强推荐支持证据的质量高于弱推荐(χ^2=8.218,P<0.05)。结论康复临床实践指南对GRADE分级系统的应用仍待提高。建议指南制订者进一步掌握指南和GRADE方法学,更有效地改善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的可靠性和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 临床实践指南 GRADE 证据质量 推荐强度
下载PDF
GRADE在卫生技术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珂璐 葛龙 +4 位作者 刘明 高亚 史黎炜 肖月 田金徽 《中国药物评价》 2020年第6期411-416,共6页
卫生技术评估的提出和实施对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质量和效率有极大的推进作用。随着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方法学的不断完善,在卫生技术评估中应用GRADE进行证据质量分级也逐渐增多。本文旨在介绍卫生技术评估和GRADE的... 卫生技术评估的提出和实施对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质量和效率有极大的推进作用。随着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方法学的不断完善,在卫生技术评估中应用GRADE进行证据质量分级也逐渐增多。本文旨在介绍卫生技术评估和GRADE的定义和原理,并分析GRADE在卫生技术评估中应用的步骤和要点,以期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技术评估 GRADE 证据质量
下载PDF
GRADE系统方法学进展 被引量:33
3
作者 陈耀龙 杨克虎 +4 位作者 姚亮 田金徽 拜争刚 马彬 李秀霞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64-65,共2页
卫生系统中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Th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是循证医学的最新进展,是当前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的国际标准之一,适用于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 卫生系统中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Th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是循证医学的最新进展,是当前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的国际标准之一,适用于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和卫生技术评估^[1]。GRADE系统被逐渐介绍和引入中国,已有中文的系统评价和临床实践指南采用了GRADE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系统 方法学 临床实践指南 卫生技术评估 证据质量 卫生系统 循证医学 国际标准
下载PDF
GRADE在卫生技术评估中应用的实例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珂璐 胡志伟 +4 位作者 刘明 高亚 史黎炜 肖月 田金徽 《中国药物评价》 2021年第1期8-13,共6页
对GRADE在卫生技术评估中应用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实例解析在卫生技术评估中使用GRADE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的方法和要点。
关键词 卫生技术评估 GRADE 证据分级 系统评价
下载PDF
GRADE新版结果总结表简介及实例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淑君 刘练 +4 位作者 柯立鑫 罗旭飞 俞阳 王浩 陈耀龙 《药品评价》 CAS 2018年第14期3-7,共5页
2004年,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GRADE)工作组正式推出GRADE分级方法,随后被广泛地应用于系统评价、临床实践指南和卫生技术评估的制订。2016年,GRADE工作... 2004年,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GRADE)工作组正式推出GRADE分级方法,随后被广泛地应用于系统评价、临床实践指南和卫生技术评估的制订。2016年,GRADE工作组在旧版SoF表的基础上,通过合并、增加和删减条目研发出新版SoF表。为了验证新旧版So F表的信度和效度差异,GRADE工作组专门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招募全球系统评价使用者并随机分组,通过网络问卷形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在可理解性、信息可及性、满意度和使用者偏好等方面,新版SoF表均优于旧版。本文主要结合这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对新版SoF表进行介绍,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对新版SoF表的使用进行实例解读,以期促进中国研究者对新版SoF表的了解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果总结表(SoF表) 随机对照试验 解读
下载PDF
RELATION BETWEEN MORPHOMETRIC GRADES OF BLADDER TUMOR AND PROGNOSIS
6
作者 杨庆北 夏养志 +1 位作者 王志永 王广均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2期75-78,共4页
The relation between morphometric grades (M grading) of 84 cases of bladder tumor and prognoses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n that the higher the M grading, the lower the survival rate and the higher the recurrence... The relation between morphometric grades (M grading) of 84 cases of bladder tumor and prognoses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n that the higher the M grading, the lower the survival rate and the higher the recurrence rate. As the M grade increases, the tumor has partial of total absence of ABO(H) antigens of tumor cell surface and could be accompanied with muscular invasion. When recurring, the tumor has a poor prognosis if M grading increases from lower to higher grades. The morphometric grading system is able to make a quantitative pathologic diagnosis and can predict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of bladder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RELATION BETWEEN MORPHOMETRIC GRADES OF BLADDER TUMOR AND PROGNOSIS ABO
下载PDF
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方法学家的培训与认证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子君 姚亮 +4 位作者 刘练 王浩 周奇 王小琴 陈耀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8-391,共4页
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工作组正式成立于2000年,截至2017年初,包含循证医学专家、指南方法学家、系统评价制作人员、医务人员、期刊编辑、卫生决策和管理人员等在内的多学科的成员已超过300多名[1]。GRADE将证据质量分为... 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工作组正式成立于2000年,截至2017年初,包含循证医学专家、指南方法学家、系统评价制作人员、医务人员、期刊编辑、卫生决策和管理人员等在内的多学科的成员已超过300多名[1]。GRADE将证据质量分为高(A)、中(B)、低(C)和极低(D)4级[2]。研究的偏倚风险、不一致性、不精确性、间接性和发表偏倚可能会降低证据的质量,大效应量、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和负偏倚可能会升高证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学 评估 剂量-效应关系 证据质量 认证 培训 发表偏倚 医学专家
下载PDF
GRADE:从证据到推荐 被引量:27
8
作者 Gordon H Guyatt Andrew D Oxman +7 位作者 Regina Kunz Yngve Falck-Ytter Gunn E Vist Alessandro Liberati Holger J Schünemann 谭培勇 陈耀龙 李幼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57-259,共3页
GRADE系统将指南中的推荐分为强弱两级。本文旨在探索这种分级的含义及对患者、临床医生、政策制定者各自的意义。
关键词 证据 临床医生 E系统
下载PDF
GRADE:什么是“证据质量”?为什么它对临床医生重要? 被引量:13
9
作者 Gordon H Guyatt Andrew D Oxman +6 位作者 Regina Kunz Gunn E Vist Yngve Falck-Ytter Holger J Schünemann 陈柳 陈耀龙 李幼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33-137,共5页
指南制定者们利用各式各样的系统对证据质量进行分级,并据此给出他们的推荐意见。但这些分级系统有些过于简单,有的不易理解,还有的尽管详细却很复杂。
关键词 证据质量 临床医生 分级系统
下载PDF
GRADE:在推荐分级中体现对资源利用的考虑 被引量:2
10
作者 Gordon H Guyatt Andrew D Oxman +8 位作者 Regina Kunz Roman Jaeschke Mark Helfand Alessandro Liberati Gunn E Vist Holger J Schьnemann 王菊芬 陈耀龙 李幼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610-613,共4页
指南小组成员对资源利用是否会影响个体患者的治疗决策有不同看法。由于医疗费用上涨,必须考虑资源利用的影响,但指南小组成员可能会发现这有很大的挑战性。
关键词 资源利用 医疗费用上涨 组成 指南
下载PDF
《应用GRADE方法结合检验试验准确性结果和患者重要结局制定推荐意见》文献解读
11
作者 王瑞 张媛 +5 位作者 武睿婕 陈佳齐 王泽 李雨菲 吕明 张崇凡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5-476,共2页
原文出处SCHÜNEMANN H J,MUSTAFA R A,BROZEK J,et al.GRADE guidelines:22.The GRADE approach for tests and strategies-from test accuracy to patient-important outcomes and recommendations.J Clin Epidemiol,2019,111:69-... 原文出处SCHÜNEMANN H J,MUSTAFA R A,BROZEK J,et al.GRADE guidelines:22.The GRADE approach for tests and strategies-from test accuracy to patient-important outcomes and recommendations.J Clin Epidemiol,2019,111:69-82.原文通讯作者SCHÜNEMANN H J,email:schuneh@mcmaster.ca说明本文解读者根据对原文理解做解读,可能不完全反映原文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意见 解读者 通讯作者 文献解读 NEMA
下载PDF
GRADE在中国知晓率调查
12
作者 邓围 杨楠 +6 位作者 张佩玉 李瑞 付思齐 崔荣荣 姚亮 王琪 陈耀龙 《药品评价》 CAS 2016年第4期8-11,19,共5页
目的:了解GRADE系统在国内的传播和使用情况。方法:自拟问卷,通过现场发放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共计发放问卷507份,回收450份,有效率97%。调查结果显示:60%的被调查者听说过GRADE系统,其中50%访问过GRADE官方网站,23%... 目的:了解GRADE系统在国内的传播和使用情况。方法:自拟问卷,通过现场发放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共计发放问卷507份,回收450份,有效率97%。调查结果显示:60%的被调查者听说过GRADE系统,其中50%访问过GRADE官方网站,23%使用过GRADEpro软件对证据质量进行分级;三次调查中,GARDE系统的总体知晓率为29%,其中针对GARDE系统证据质量级数的平均知晓率为25%;针对推荐强度级数的平均知晓率为11%;针对降低证据质量的5个因素平均知晓率为37%,漏选最多的是"间接性"(81%,33%,58%);针对升高证据质量的3个因素平均知晓率为31%,漏选最多的是"混杂因素"(57%,66%,73%);针对影响推荐强度的4个因素平均知晓率为40%,漏选最多的是"患者意愿和价值观"(59%,61%,41%)。结论:大部分的被调查者对GRADE系统的理解存在较大障碍,使用起来有困难,关于GRADE系统在国内的传播和和使用,相关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DE 知晓率 问卷调查
下载PDF
GRADE在诊断准确性试验系统评价中应用的原理、方法、挑战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8
13
作者 陈耀龙 姚亮 +5 位作者 杜亮 曾宪涛 韦当 王琪 王小琴 杨克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1402-1406,共5页
诊断性试验的系统评价按基于原始研究的类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诊断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其GRADE分级与干预性系统评价的方法类似;另外一类是基于诊断准确性试验的系统评价,其GRADE分级原理和方法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本文主要从... 诊断性试验的系统评价按基于原始研究的类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诊断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其GRADE分级与干预性系统评价的方法类似;另外一类是基于诊断准确性试验的系统评价,其GRADE分级原理和方法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阐述了GRADE在诊断准确性试验系统评价中应用的原理、方法以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DE 证据分级 系统评价 诊断性试验
原文传递
GRADE在网状Meta分析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杨楠 肖淑君 +6 位作者 周奇 俞阳 姚亮 陈耀龙 田金徽 李伦 杨克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598-603,共6页
网状Meta分析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量化比较同类疾病的不同干预措施,合并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证据,并按照某一结果指标的优劣排序,从而优选最佳的方案。本文结合GRADE工作组最新发表的文章以及其他相关研究,介绍GRADE在网状Meta分析中应用... 网状Meta分析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量化比较同类疾病的不同干预措施,合并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证据,并按照某一结果指标的优劣排序,从而优选最佳的方案。本文结合GRADE工作组最新发表的文章以及其他相关研究,介绍GRADE在网状Meta分析中应用的原理和方法。GRADE工作组对网状Meta分析证据分级主要分为四个步骤:首先呈现两个干预措施之间直接和间接比较的效应量和可信区间,其次分别对其进行证据质量评估,再次呈现网状Meta分析的结果,最后评估网状Meta分析结果的证据质量。直接证据的评估参考GRADE在传统Meta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间接证据的评估依据产生间接结果的直接比较中证据质量低的组别。基于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网状Meta分析结果的证据质量取二者证据质量高的组别作为网状Meta分析的证据级别。GRADE工作组提出了对网状Meta分析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的四步法,进一步完善了GRADE在网状Meta分析中运用的理论基础。但具体分级的过程中,分级人员需要熟悉GRADE的基本理论,并进行预试验,以保证对分级标准理解的一致性。此外还需要考虑间接比较中不同组别间的不可传递性以及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结果的不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DE 网状Meta分析 证据质量
原文传递
GRADE在诊断准确性试验系统评价中应用的实例解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姚亮 陈耀龙 +5 位作者 杜亮 曾宪涛 韦当 王琪 王小琴 杨克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1407-1412,共6页
使用GRADE对诊断准确性试验系统评价进行证据质量分级与干预性试验系统评价有所不同。本文以实例解读的方式系统介绍了GRADE在诊断准确性试验系统评价中的分级流程及如何在GDT网站中呈现分级的结果,并结合GRADE分级结果对系统评价的结... 使用GRADE对诊断准确性试验系统评价进行证据质量分级与干预性试验系统评价有所不同。本文以实例解读的方式系统介绍了GRADE在诊断准确性试验系统评价中的分级流程及如何在GDT网站中呈现分级的结果,并结合GRADE分级结果对系统评价的结论进行了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DE 证据分级 系统评价 诊断准确性试验
原文传递
GRADE在预后研究系统评价中应用的原理、方法及挑战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楠 邓围 +7 位作者 陈耀龙 姚亮 王琪 韦当 王小琴 付思齐 李瑞 杨克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1112-1116,共5页
近年来预后研究系统评价方法逐渐受到重视。GRADE对预后研究系统评价的证据分级主要是考虑5个方面:偏倚风险、不直接性、不一致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GRADE在预后研究系统评价中的分级方法与在干预性系统评价中的应用既存在一定相似... 近年来预后研究系统评价方法逐渐受到重视。GRADE对预后研究系统评价的证据分级主要是考虑5个方面:偏倚风险、不直接性、不一致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GRADE在预后研究系统评价中的分级方法与在干预性系统评价中的应用既存在一定相似性又有较大差异,分级过程中既要考虑预后研究设计的独特性还要避免重复降级。随着预后研究系统评价方法的不断成熟,以及研究质量的逐步提高,GRADE在预后研究系统评价中的运用将会逐渐普及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DE 预后研究 系统评价 证据质量
原文传递
GRADE在系统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148
17
作者 陈耀龙 姚亮 +5 位作者 Susan Norris 杜亮 陈昊 曾宪涛 毛智 杨克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401-1404,共4页
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为何需要在系统评价中应用GRADE分级的原因,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与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如何区分指南和系统评价中GRADE的不同应用,如何确定总的证据质量分级,是否应对单个研究进行分级,RCT和观察性研... 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为何需要在系统评价中应用GRADE分级的原因,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与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如何区分指南和系统评价中GRADE的不同应用,如何确定总的证据质量分级,是否应对单个研究进行分级,RCT和观察性研究分级的差异,分级条目权重的考虑,升降级级数的考虑和可能影响GRADE分级结果的因素,以期为正确理解和应用GRADE分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DE 证据分级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热再生电池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池系统耦合特性
18
作者 李思 陶艺月 +4 位作者 肖振翀 张亮 李俊 朱恂 廖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68-2575,共8页
为了减少工业烟气中余热与CO_(2)的排放,本文提出了热再生电池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池系统(TRBCO_(2)RR)。该系统通过串联多个非水系热再生电池(thermally regenerative battery,TRB)构建电堆,并将其用于驱动CO_(2)电化学还原(electroc... 为了减少工业烟气中余热与CO_(2)的排放,本文提出了热再生电池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池系统(TRBCO_(2)RR)。该系统通过串联多个非水系热再生电池(thermally regenerative battery,TRB)构建电堆,并将其用于驱动CO_(2)电化学还原(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_(2),CO_(2)RR)。本文研究了CO_(2)电化学还原特性、非水系TRB电堆性能及非水系TRB-CO_(2)RR系统耦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碳纸负载纳米银多孔电极上催化剂分布较为均匀,在-1.8V电位下(对应的槽电压为5.1V)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还原CO_(2)性能,其CO法拉第效率达到了最佳值78.7%。为此,构建了6个子电池的串联电堆,开路电压达到7.2V左右,最大功率为235mW,在34min内放电相对稳定。运行非水系TRB-CO_(2)RR耦合系统后,电堆未出现反极现象,CO法拉第效率(73.1%)接近稳定电源所获得的最佳值。未来研究可通过优化催化剂和电堆设计,有望进一步提高耦合系统CO_(2)RR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再生电池 CO_(2)电化学还原 串联电堆 产电功率 稳定性 法拉第效率 电化学 回收
下载PDF
基于六水氯化钙的单相变材料热二极管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杨旭 李静 +5 位作者 毛宇 陶可爱 孙宽 陈珊珊 周永利 郑玉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343,共10页
基于相反传热方向上相变程度不同引起的传热形式和系数差异设计的相变材料热二极管被认为是有潜力的热管理器件.然而多种材料的使用或仅依靠数值模拟的研究使其结构复杂或理想化,降低了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因此,本文结合材料固液相变和... 基于相反传热方向上相变程度不同引起的传热形式和系数差异设计的相变材料热二极管被认为是有潜力的热管理器件.然而多种材料的使用或仅依靠数值模拟的研究使其结构复杂或理想化,降低了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因此,本文结合材料固液相变和自然对流过程的传热形式和传热系数变化,提出了一个仅含有CaCl_(2)·6H_(2)O单相变材料的简单热二极管结构,并制备了相应的器件,搭建了稳态热通量测试系统用于实验研究,其测量结果与文献记载值相近,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实验研究了冷热端温差和正反传热方向对热二极管热整流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二极管的热通量随冷热源温差的减小而降低,正向和反向分别沿逆重力和重力方向时,热整流比最高可达1.58,最佳冷源温度范围为20-25℃,接近室温,所提出的相变材料热二极管结构在建筑节能和热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热二极管 传热形式 传热系数
下载PDF
《黄帝内经》节字含义缕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婷 阎兆君 《光明中医》 2024年第3期459-462,共4页
目的基于语料库证据,通观解释《黄帝内经》中“节”字的含义,分类整理探析“节”的内涵。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节”字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对“节”字的数量、分布、功能等进行定量、定性汇总。结果《黄... 目的基于语料库证据,通观解释《黄帝内经》中“节”字的含义,分类整理探析“节”的内涵。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节”字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对“节”字的数量、分布、功能等进行定量、定性汇总。结果《黄帝内经》中的“节”动静皆宜,动指调节生命的节律,静则具象为关节骨节,与天人相应理论相合。结论《黄帝内经》时代对“节”的理解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现代趋向于将“节”字的含义延伸至生命节律、神经通路等多元化高级通路的概念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语言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