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与痛苦容忍度和心理韧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钟菁 黄小捷 +1 位作者 王雪梅 许明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7-382,共6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与痛苦容忍度和心理韧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30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中文版自杀模块评估自杀风险,并根据访谈结果分为自杀风险组(9...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与痛苦容忍度和心理韧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30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中文版自杀模块评估自杀风险,并根据访谈结果分为自杀风险组(98例)和非自杀风险组(32例)。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痛苦忍受性量表(DTS)和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简版(CD-RISC-10)分别评估患者抑郁病情严重程度、痛苦容忍度和心理韧性。结果:DTS总分与CD-RISC-10总分呈正相关(r=0.50,P<0.01),MINI自杀模块总分与DTS总分和CD-RISC-10总分呈负相关(r=-0.34、-0.34,均P<0.01)。痛苦容忍度对自杀风险有直接效应(β=-0.26,P<0.05),心理韧性在痛苦容忍度与自杀风险间有中介效应(β=-0.13,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5%。结论:痛苦容忍度水平越低的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可能越高,心理韧性可能在痛苦容忍度与自杀风险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痛苦容忍度 自杀风险 心理韧性 中介效应
下载PDF
Association of accelerometer-measured sleep duration and different intensities of physical activity with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i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被引量:2
2
作者 Xinyi Jin Yilin Chen +8 位作者 Hongliang Feng Mingqing Zhou Joey W.Y.Chang Yaping Liu Alice Pik Shan Kong Xiao Tan Yun-Kwok Wing Yannis Yan Liang Jihui Zhang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22-232,共11页
Purpose:The aim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accelerometer-measured sleep duration and different intensities of physical activity(PA)with the risk of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in a populat... Purpose:The aim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accelerometer-measured sleep duration and different intensities of physical activity(PA)with the risk of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in a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Methods:Altogether,88,000 participants(mean age=62.2±7.9 years,mean±SD)were included from the UK Biobank.Sleep duration(short:<6 h/day;normal:6-8 h/day;long:>8 h/day)and PA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were measured using a wrist-won accelerometer over a 7-day period between 2013 and 2015.PA wa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median or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recommendation:total volume of PA(high,low),moderate-to-vigorous PA(MVPA)(recommended,not recommended),and light-intensity PA(high,low).Incidence of type 2diabetes was ascertained using hospital records or death registries.Results:During a median follow-up of 7.0 years,1615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cases were documented.Compared with normal sleep duration,short(hazard ratio(HR)=1.21,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1.03-1.41)but not long sleep duration(HR=1.01,95%CI:0.89-1.15)was associated with excessive type 2 diabetes risk.This increased risk among short sleepers seems to be protected against by PA.Compared with normal sleepers with high or recommended PA,short sleepers with low volume of PA(HR=1.81,95%CI:1.46-2.25),not recommended(below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recommended level of)MVPA(HR=1.92,95%CI:1.55-2.36),or low light-intensity PA(HR=1.49,95%CI:1.13-1.90)had a higher risk of type 2 diabetes,while short sleepers with a high volume of PA(HR=1.14,95%CI:0.88-1.49),recommended MVPA(HR=1.02,95%CI:0.71-1.48),or high light-intensity PA(HR=1.14,95%CI:0.92-1.41)did not.Conclusion:Accelerometer-measured short but not long sleep dur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A higher level of PA,regardless of intensity,potentially ameliorates this excessive ri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 physical activity Sleep duration Triaxial accelerometer Type 2 diabetes UK Biobank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3
作者 赵延宇 李雪丽 +2 位作者 李雪晶 傅春恋 李冠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于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实习的39名实习医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研究组(n=19)。对照组行常规带教,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案例教学法。比较2组实...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于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实习的39名实习医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研究组(n=19)。对照组行常规带教,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案例教学法。比较2组实习医生的成绩通过率、各项考核成绩、学习满意度及对案例教学法的态度。结果研究组优秀实习医生占比为63.16%,高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医生岗前教育[(89.91±4.12)分]、理论知识[(88.27±3.49)分]、病情观察[(91.23±5.21)分]、患者安全[(89.95±4.33)分]、团队协作[(90.24±4.58)分]、思维拓展[(88.51±4.58)分]、潜力开发[(87.84±5.02)分]等维度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75.22±3.62)分、(76.38±4.55)分、(76.85±4.96)分、(74.62±4.69)分、(79.94±3.22)分、(76.62±4.51)分、(79.95±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实习医生的学习总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医生对案例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的人数占比较高。结论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临床教学中有较大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实习医生的成绩通过率和考核成绩,增加学习满意度。此外,研究组实习医生对案例教学法持积极态度,提示案例教学法未来仍有较大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精神科 临床教学 成绩通过率 考核成绩 学习满意度
下载PDF
课程思政与精神科教学体系评价指标构建及实证研究
4
作者 赵延宇 李雪丽 +2 位作者 郭轶 李论 黄淑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0期157-160,共4页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思政课程教学作为“立德树人”教育中的根本任务,在整个德育教育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当前,高校针对学生的思政课程的建设工作愈发重视。在开展精神科教学的过程中,重视课程思政的融合对于学生思...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思政课程教学作为“立德树人”教育中的根本任务,在整个德育教育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当前,高校针对学生的思政课程的建设工作愈发重视。在开展精神科教学的过程中,重视课程思政的融合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培育具备高等素质的人才有着积极效果。但是通过分析发现,当前高校在开展精神科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对于课程思政的融合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利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基于此,本研究将以课程思政与精神科教学为主,对课程思政与精神科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利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课程思政与精神科教学体系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增加评价效果的客观性和公平性,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为高校德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教学设计 精神科教学体系 评价指标构建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典型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李论 李雪丽 +2 位作者 郭轶 李丹 张献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75-79,共5页
目的研究在精神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典型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的42名实习医生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研究... 目的研究在精神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典型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的42名实习医生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比2组实习医生的教学满意度、各项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法的主要态度。结果研究组实习医生教学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学习态度、教具使用、实践操作、学习能力、团队协作和潜力发掘等方面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医生对案例教学法主要持积极态度。结论典型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临床实践教学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实习医生学习水平和教学满意度,且学生对案例教学法主要持积极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案例教学法 精神科 临床实践教学 教学满意度 考核成绩
下载PDF
Circadian rhythm dysfunction and psychopathology in the offspring of par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a highrisk study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6
作者 Binbin Lei Hongliang Feng +16 位作者 Lulu Yang Jing Wang Jie Chen Weidong Song Chao Jiang Kun Zhang Qunfeng Wang Jessie Chi Ching Tsang Ngan Yin Chan Yaping Liu Joey W.Y.Chan Jiyang Pan Bin Zhang Tao Li Kathleen Ries Merikangas Jihui Zhang Yun Kwok Wing 《General Psychiatry》 CSCD 2024年第3期388-400,共13页
Background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circadian rhythm dysfunction and psychopathology in the high-risk population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bipolar disorder.Nevertheless,some of the previou... Background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circadian rhythm dysfunction and psychopathology in the high-risk population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bipolar disorder.Nevertheless,some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emergence of psychopathologies and circadian dysfunction among high-risk populations were inconsistent and limited.Aims To examine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sleep and circadian dysfunctions,mental disorders and their symptoms in the offspring of parents with(O-BD)and without bipolar disorder(O-control).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191 O-BD and 202 O-control subjects aged 6-21 years from the Greater Bay Area,China.The diagnoses and symptoms of sleep/circadian rhythm and mental disorders were assessed by the Diagnostic Interview for Sleep Patterns and Disorders,and the Schedule for Affective Disorders and Schizophrenia for School-Age Children-Present and Lifetime Version,respectively.Generalised estimating equations and shared frailty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s of survival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compare the outcomes in the offspring.Results Adjusting for age,sex and region of recruitment,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isk of delayed sleep phase symptoms(9.55%vs 2.58%,adjusted OR:4.04)in O-BD than in O-control.O-BD had a nearly fivefold higher risk of mood disorders(11.70%vs 3.47%,adjusted OR:4.68)and social anxiety(6.28%vs 1.49%,adjusted OR:4.70),a fourfold higher risk of depressive disorders(11.17%vs 3.47%,adjusted OR:3.99)and a threefold higher risk of mood symptoms(20.74%vs 10.40%,adjusted OR:2.59)than O-control.Subgroup analysis revealed that O-BD children(aged under 12 years)had a nearly 2-fold higher risk of any mental and behavioural symptoms than O-control,while there was a nearly 4-fold higher risk of delayed sleep phase symptoms,a 7.5-fold higher risk of social anxiety and a 3-fold higher risk of mood symptoms in O-BD adolescents(aged 12 years and over).Conclusions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delayed sleep phase symptoms in O-BD adolescents compared with their control counterparts,confirming the central role of circadian rhythm dysfunction in bipolar disorder.The findings of the specific age-related and stage-related developmental patterns of psychopathologies and circadian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offspring of par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paved the way to develop specific and early clinical intervention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VENTION DYSFUNCTION BIPOLAR
下载PDF
青少年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免疫生物标志物和炎症综合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盛东方 杨帆 +4 位作者 钟菁 余金鸣 陈贻华 杜宝国 许明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8期115-118,131,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免疫生物标志物和炎症综合评分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广东省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少年单相抑郁障碍患者58例(单相组)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41例(... 目的探讨青少年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免疫生物标志物和炎症综合评分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广东省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少年单相抑郁障碍患者58例(单相组)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41例(双相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斯特鲁普色词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数字广度测验(DST)对其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血小板、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计算免疫生物标志物和炎症综合评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认知功能和免疫生物标志物及炎症综合评分,分析青少年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免疫生物标志物及炎症综合评分的关系。结果双相组发病年龄、发作次数、家族史阳性占比高于单相组,病程长于单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组斯特鲁普色词测验正确数、WCST正确应答百分比、DST评分低于单相组,斯特鲁普色词测验错误数、WCST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免疫生物标志物及炎症综合评分高于单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双相组斯特鲁普色词测验错误数与免疫生物标志物及炎症综合评分呈正相关(rs>0,P<0.05),WSCT正确应答百分比与免疫生物标志物及炎症综合评分呈负相关(r<0,P<0.05)。结论青少年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炎症改变较单相抑郁障碍患者更严重,且其认知功能与免疫生物标志物及炎症综合评分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抑郁 双相抑郁 认知功能 免疫生物标志物和炎症综合评分
下载PDF
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与慢性病共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宋银华 刘玉双 +4 位作者 杨青 王诗镔 胡晴 郑春婵 张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41-1249,共9页
背景主观认知下降(SCD)是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预防的目标阶段,AD与慢性病共病关系密切,但二者间相关性尚不十分明确。目的探究老年人SCD与慢性病共病的相关性,为AD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广州市城... 背景主观认知下降(SCD)是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预防的目标阶段,AD与慢性病共病关系密切,但二者间相关性尚不十分明确。目的探究老年人SCD与慢性病共病的相关性,为AD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广州市城市生活小区和养老机构以便利抽样法抽取≥60岁的老年人612例。采用基础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临床痴呆量表(CDR)、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评定客观认知功能水平,通过SCD标准诊断框架和SCD问卷(SCD-Q9)进行分组,将整体客观认知水平无异常、符合SCD标准诊断框架和SCD-Q9≥5分的老年人分入SCD组,将整体客观认知功能无异常和SCD-Q9<5分的老年人为认知无异常(CN)组。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收集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性别、年龄、居住地、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退休前职业类型、月收入)和健康相关资料[体质指数、腰围、吸烟习惯、饮酒习惯、饮茶习惯、锻炼频率、午觉习惯及平均时长、睡眠质量、抑郁及焦虑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其中睡眠质量、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及ADL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病人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ADL量表评估;收集老年人的慢性病史,按照疾病种数分为无慢性病共病水平(0~1种疾病)、低慢性病共病水平(2~4种疾病)和高慢性病共病水平(≥5种疾病)。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探讨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对SCD的影响。结果本次调查的612例老年人中,SCD-Q9平均得分为(4.20±1.95)分,SCD组者250例(40.8%),CN组者362例(59.2%)。SCD组和CN组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退休前职业类型、月收入、饮茶习惯、睡眠质量、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及ADL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调查中患有慢性病者574例(93.8%),存在慢性病共病者475例(77.6%);低慢性病共病水平者352例(57.5%),高慢性病共病水平者123例(20.1%)。SCD组和CN组共病情况的比较中,慢性病共病状态、慢性病共病水平及糖尿病、关节炎、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睡眠质量差、有焦虑症状、ADL差、高慢性病共病水平为SCD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高慢性病共病水平的SCD发生风险是无慢性病共病水平的1.826[95%CI为(1.037,3.216)]倍;受教育年限长为SC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慢性病共病水平与SCD相关,是导致SCD的危险因素。社区和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可将慢性病共病纳为认知功能下降的评估指标,协同实施慢性病共病及相关因素的管理,积极识别和干预SCD,以延缓老年人AD发生发展,推进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认知下降 阿尔茨海默病 慢性病共病 老年人 早期预防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慢性HBV携带者共病抑郁症患者血清miRNA-22的表达
9
作者 张婷婷 刘依蕙 +4 位作者 叶烨 侯彩兰 王诗镔 黄春霞 贾福军 《广东医学》 2023年第12期1510-1516,共7页
目的检测慢性乙肝携带者共病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患者、乙型肝炎携带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iRNA-22(miR22)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4组(共病组、抑郁组、乙肝携带组、健康组)共120份人类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探针法)检测人类血清中miR... 目的检测慢性乙肝携带者共病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患者、乙型肝炎携带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iRNA-22(miR22)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4组(共病组、抑郁组、乙肝携带组、健康组)共120份人类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探针法)检测人类血清中miR22-3p和miR22-5p的表达。收集基本的社会人口临床特征等资料,并完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Pearson法和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Bonferroni法对P值进行校正,构建单因素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本研究共有120例受试者参与,共病组miR22-5p和miR22-3p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抑郁组、乙肝携带组与健康组3组(P<0.01)。结论miR22可能通过调控神经递质和靶基因等多个信号通路影响神经元的功能,在慢性HBV携带者共病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miR22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抑郁的治疗预测指标,提高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抑郁症患者的早期诊治及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2 乙肝携带者 共病 抑郁症
下载PDF
氟伏沙明联合长效哌甲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会蓉 贾福军 +3 位作者 郭光全 全东明 李刚 黄惠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30-1235,共6页
目的:观察氟伏沙明联合长效哌甲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治疗对患者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将4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2例,研究组服用氟伏沙明和长效哌甲酯缓释片,对照... 目的:观察氟伏沙明联合长效哌甲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治疗对患者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将4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2例,研究组服用氟伏沙明和长效哌甲酯缓释片,对照组服用氟伏沙明和安慰剂,随访时间均为8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 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睡眠质量,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末两组Y-BOCS,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在治疗第2,4,6,8周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伏沙明联合长效哌甲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患者睡眠质量无影响,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强迫症 长效哌甲酯 焦虑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胆碱能抗炎效应介导醒脑静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祝森志 黄伟平 +3 位作者 彭宇华 曾伟强 邝莉萍 陈德雄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胆碱能抗炎效应是否介导了醒脑静注射液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脓毒症组、醒脑静组及对照组,每组18只.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mg/kg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对照组... 目的探讨胆碱能抗炎效应是否介导了醒脑静注射液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脓毒症组、醒脑静组及对照组,每组18只.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mg/kg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醒脑静组于制模前30min经腹腔注射醒脑静注射液5mL/kg;对照组及脓毒症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制模后24h,用尼氏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情况;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荧光染色分析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及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CHRM1)表达以评估胆碱能神经功能.结果脓毒症组大鼠神经元细胞出现明显损伤以及细胞凋亡〔凋亡率(%):59.0±10.7比2.3±0.6,P<0.01〕,并伴随着ChAT及CHRM1表达降低〔ChAT(荧光强度):0.042±0.011比0.071±0.013,CHRM1(荧光强度):0.018±0.004比0.322±0.067,均P<0.01〕.醒脑静组神经元细胞损伤以及细胞凋亡程度较脓毒症组显著减轻〔凋亡率(%):31.9±6.9比59.0±10.7,P<0.01〕,并伴随着ChAT及CHRM1表达增加〔ChAT(荧光强度):0.087±0.016比0.042±0.011,CHRM1(荧光强度):0.253±0.053比0.018±0.004,均P<0.01〕.结论脓毒症导致的神经元细胞损伤、细胞凋亡以及胆碱能神经功能异常参与了SAE的发病机制,而胆碱能抗炎效应可能介导了醒脑静注射液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醒脑静注射液 胆碱能抗炎效应 胆碱乙酰转移酶 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
下载PDF
乌灵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症状改善及Nrf2/ARE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林虹 翟天一 +1 位作者 林伟成 杨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症状改善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86例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症状改善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86例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观察组43例给予乌灵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随访3月,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21 d、1个月、3个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检测抑郁症状,于治疗前、治疗后3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Nrf2/ARE mRNA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睡眠、焦虑/躯体化、迟缓改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绝望感改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38/43),明显高于对照组(65.1%,28/43)(P<0.05)。观察组治疗后14 d开始HAMD评分逐渐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21 d开始HAMD评分逐渐降低(P<0.05)。治疗后14 d、21 d、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月两组Nrf2及ARE mRNA表达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月观察组Nrf2及ARE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可以加快抑郁症症状改善,特别是睡眠障碍症状改善,同时降低氧化应激Nrf2/ARE信号通路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Nrf2/ARE
下载PDF
洛拉替尼特殊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清 陆舜 +11 位作者 李勇 贾福军 李冠军 洪震 卢铀 范云 周建英 刘喆 李娟 吴一龙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 洛拉替尼特殊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工作组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55-566,共12页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第二常见的肿瘤驱动基因。作为新型的第三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洛拉替尼对多种ALK激...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第二常见的肿瘤驱动基因。作为新型的第三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洛拉替尼对多种ALK激酶域突变具有广谱且高效的临床活性,并具有强大的穿透血脑屏障效力。洛拉替尼的总体耐受性良好,其独特的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包括高脂血症与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多为轻至中度,通常经剂量调整和/或标准医疗干预即可管理。对于ALK阳性晚期NSCLC,开始洛拉替尼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患者基线特征与既往用药状况,预先告知患者可能经历的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并定期监测以实现药物临床获益的最大化。同时,多学科专家团队对于建立全面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肺肿瘤 洛拉替尼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精神科门诊强迫症患者就医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会蓉 张筝驰 +1 位作者 黄词桂 罗国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18-1424,共7页
目的:强迫症是一种具有慢性和难治性特点的精神心理障碍,其起病早,治疗有效率低,预后差,研究表明发病年龄、严重程度、病程、未治疗病程等都可能影响其临床疗效。目前对强迫症患者未治疗病程的研究较少,中国强迫症患者就医现状及未治疗... 目的:强迫症是一种具有慢性和难治性特点的精神心理障碍,其起病早,治疗有效率低,预后差,研究表明发病年龄、严重程度、病程、未治疗病程等都可能影响其临床疗效。目前对强迫症患者未治疗病程的研究较少,中国强迫症患者就医现状及未治疗病程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了解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强迫症患者就医现状,包括病程、未治疗病程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首次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的310名门诊强迫症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和访谈,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工作情况、发病年龄、共病精神障碍、首次治疗年龄、病程、未治疗病程(duration of untreated illness,DUI)等,及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和总体功能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评分,分析门诊强迫症患者总体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以DUI中位数作为界值,将患者分为短DUI组和长DUI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上的差异,并将DUI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UI的影响因素。结果:入组门诊强迫症患者男性158人(51%),女性152人(49%);发病年龄为(19.48±7.97)岁;受教育年限为13.49±3.13;单身215人(69.4%),已婚95人(30.6%);就业103人(33.2%),未就业207人(66.8%)。门诊强迫症患者的中位病程为4年,中位DUI为3年,短DUI(≤3年)组177例、长DUI(>3年)组133例。与长DUI组患者比较,短DUI组患者较年轻(P<0.01),受教育年限较短(P<0.01),病程较长(P<0.001),强迫症状程度较轻(P<0.05),尚未工作(P<0.001)、单身(P<0.001)占比较高。相关分析发现强迫症患者DUI与年龄、病程、教育年限、Y-BOCS评分呈正相关(分别r=0.45,P<0.001;r=0.74,P<0.001;r=0.27,P<0.001;r=0.17,P<0.01)。以强迫症患者DUI作为因变量,以Y-BOCS评分、年龄、病程、是否工作、婚姻状态、受教育年限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病程是预测强迫症患者DUI的独立影响因素[Waldχ2=49.78,Exp(B)=1.34,P<0.001]。结论:中国广东一家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强迫症患者的病程、DUI较国外以往报道短;强迫症患者的DUI受到病程、年龄、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影响。未来可考虑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及追踪随访研究,进一步探讨强迫症DUI的影响因素及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为改善强迫症延迟治疗的现状及提高强迫症治疗有效率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就医现状 未治疗病程 严重程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小燕 侯彩兰 贾福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2-551,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治疗强迫症(OCD)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所有关于rTMS治疗OCD患者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同时筛...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治疗强迫症(OCD)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所有关于rTMS治疗OCD患者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使用CMA 2.0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随机对照双盲临床研究,共有强迫症患者5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rTMS组相比,rTMS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强迫症状,合并的Hedge's g值为0.65,(95%CI=0.34~0.96,Z=4.12,P<0.001),总体有效率54.6%,合并的OR值为3.28(95%CI=1.79~6.00,Z=3.85,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rTMS组较安慰剂rTMS组显示在高频(Hedge's g=0.54,95%CI=0.23~0.84,Z=3.39,P=0.001)、低频(Hedge's g=0.80,95%CI=0.25~1.35,Z=2.86,P=0.004)、刺激部位为背外侧前额叶(DLPFC)(Hedge's g=0.60,95%CI=0.31~0.89,Z=3.99,P<0.001)均更能改善患者的强迫症状。rTMS组与安慰剂rTMS组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数据提示高频、低频刺激部位为DLPFC区rTMS治疗强迫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强迫症 META分析 随机对照双盲
下载PDF
地震1年后北川羌族乡镇级干部职业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调查
16
作者 程文红 吴宝明 +14 位作者 向虎 马宁 何鸣 谢永标 梁光明 王瑞儒 胡艳红 牟晓洁 杨萍 赵庆斌 梁晓琼 赵红 黄国平 黄宣银 马弘 《四川精神卫生》 2018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了解北川地震1年后北川县羌族与汉族乡镇级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职业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在北川县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67名乡镇级干部(羌族34名,汉族33名),并进行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表(PTSD-7)和职业生... 目的了解北川地震1年后北川县羌族与汉族乡镇级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职业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在北川县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67名乡镇级干部(羌族34名,汉族33名),并进行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表(PTSD-7)和职业生活质量量表(Pro QOL)评定。结果 23名(67.6%)羌族乡镇级干部和13名(39.4%)汉族乡镇级干部存在心理问题,但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8,P>0.05);羌族组同情满意(CS)和同情疲乏即次级创伤(CF)评分均高于汉族组(t=-2.01、-2.33,P均<0.05)。结论北川地震1年后北川乡镇级干部仍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与汉族干部相比,羌族干部职业生活质量如工作同情满意与次级创伤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生活质量 心理反应 羌族 乡镇级干部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失眠严重程度与临床特点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蔡丽飞 温盛霖 《循证医学》 CSCD 2018年第6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失眠严重程度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统计并分析轻中重度三组失眠的抑郁症患者在性别、年龄、发作次数及病程的分布;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评价的总分及各因子评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比较轻中重度三组失眠患者之...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失眠严重程度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统计并分析轻中重度三组失眠的抑郁症患者在性别、年龄、发作次数及病程的分布;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评价的总分及各因子评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比较轻中重度三组失眠患者之间的病情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抑郁症患者失眠严重程度在不同性别(χ~2=7.30,P<0.05)、发病年龄(χ~2=15.75,P<0.05)以及病情严重程度(W=42.06,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症患者以轻、中度失眠为主,轻度和中度失眠患者各21例,分别占总人数比例的36.8%,重度失眠患者15例,占总人数比例的26.4%;女性以轻度失眠为主,男性以中度失眠为主;失眠程度越严重,发病年龄越晚,病情越严重;而在不同发作次数(χ~2=3.46,P>0.05)以及不同病程(χ~2=2.58,P>0.05)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患者以轻中度失眠为主;女性以轻度失眠为主,男性以中度失眠为主;失眠程度越重、发病年龄越晚、抑郁病情也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失眠严重程度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广东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危险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东 周娜 +8 位作者 张欣 陶晓宇 谭文艳 林海程 王诗镔 赵赛赛 高文会 金丽娜 于雅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62-1569,共8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的精神生活状态和危险行为等级等相关情况,阐明危险行为等级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的管理和治疗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12月-2019年2月在广东省11个地级市中精神卫... 目的:探讨广东省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的精神生活状态和危险行为等级等相关情况,阐明危险行为等级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的管理和治疗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12月-2019年2月在广东省11个地级市中精神卫生机构(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或管理的870例BPD患者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根据危险行为评估等级将患者分为低危组(0~2级,n=798)和高危组(3~5级,n=72)。统计广东省BPD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BPD患者的危险行为影响因素。结果:低危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高危组(P<0.05);2组患者中男性构成比均较高,且高危组BPD患者中男性构成比高于低危组(P<0.05);低危组患者中已婚/同居者构成比较高(P<0.05),而高危组BPD患者中单身未婚者构成比较高(P<0.05)。高危组BPD患者幻觉、猜疑、喜怒无常、行为怪异、兴奋话多、伤人毁物和无故外走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患者中男性患者[OR(95%CI)=1.925(1.093~3.390)]、住院患者[OR(95%CI)=6.145(2.775~13.607)]、关锁[OR(95%CI)=3.178(1.523~6.629)]和用药不依从[OR(95%CI)=4.390(2.500~7.708)]构成比均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患者年龄、性别、来源和用药依从性是BPD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较低的年龄、女性患者、社区居住患者和规律用药对降低BPD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应针对BPD患者制订综合、有效的综合管理模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双相情感障碍 危险行为评估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广东省严重精神障碍现况调查及其社区与医院患者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东 周娜 +8 位作者 张欣 陶晓宇 谭文艳 林海程 王诗镔 蒲丽媛 高文会 金丽娜 于雅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8-1305,共8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严重精神障碍社区居住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及生活状态,并分析其与医院患者之间的差异,为进一步开展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下辖1... 目的:了解广东省严重精神障碍社区居住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及生活状态,并分析其与医院患者之间的差异,为进一步开展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下辖11个地级市中精神卫生机构(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或管理的6886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调查。结果:与住院患者比较,社区居住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以及生活状态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在<18岁、18~44岁以及≥60岁年龄段构成比均高于社区居住患者(P<0.05),而在45~59年龄段构成比低于社区患者(P<0.05);住院患者中男性构成比高于社区患者(P<0.05),而女性患者构成比低于社区患者(P<0.05)。社区患者中已婚同居者构成比较高(P<0.05),而住院患者中未婚者构成比较高(P<0.05),社区居住患者文化程度水平在小学及以下构成比高于住院患者(P<0.05);社区居住患者出现幻觉、交流困难、猜疑、喜怒无常、行为怪异、兴奋话多、伤人毁物、悲观厌世、无故外走、自娱嬉笑和孤僻懒散等临床症状的构成比以及既往总住院次数均低于住院患者(P<0.05),但首发年龄和患病总持续时间均高于住院患者(P<0.05);对2种来源患者的生活状态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居住患者吸烟[OR(95%CI)=1.968(1.436~2.696)]、现在饮酒[OR(95%CI)=1.776(1.105~3.105)]、危险性评估等级[OR(95%CI)=10.197(4.053~25.654)]和实际睡眠时长[OR(95%CI)=1.855(1.375~2.502)]的构成比均高于住院患者(P<0.05)。社区居住患者锻炼频率低于1~2次/周[OR(95%CI)=0.566(0.425~0.755)]和目前正在被关锁[OR(95%CI)=0.205(0.070~0.600)]的构成比均低于住院患者(P<0.05)。结论:广东省严重精神障碍社区居住患者较易发生幻觉、交流困难、猜疑、喜怒无常和行为怪异等临床症状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应加强针对社区居住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管理,特别是综合干预,平衡发展社区与医院的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社区患者 住院患者 流行病学 现况研究
下载PDF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严文琼 廖湘交 +2 位作者 陈立勇 王海霞 范长河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6期79-83,共5页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口服喹硫平治疗,观察组40...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口服喹硫平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口服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喹硫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PANSS评分、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性水平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21天及第42天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PANSS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痊愈、显著进步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SOD、GSH-Px含量均明显升高(P <0.05),而CAT及MDA含量显著降低(P <0.05),而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增高或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 <0.05);观察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喹硫平可有效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有助于患者氧化应激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解郁胶囊 喹硫平 首发精神分裂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