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体浓缩血小板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李娇 李晓丰 李剑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114-2119,共6页
背景: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应用受患者本身以及血小板数量和活性的限制。由采供血机构制备的浓缩血小板,来源广泛,可程序化、标准化制备,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目的:综述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 背景: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应用受患者本身以及血小板数量和活性的限制。由采供血机构制备的浓缩血小板,来源广泛,可程序化、标准化制备,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目的:综述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23年4月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与血小板相关的文章,中文检索词为“异体血小板,白膜法,皮肤溃疡,难愈性创面”,英文检索词为“allogeneic platelets(concentrate),buffy-coat method,skin ulcer,refractory wounds”。筛选标题和摘要,查阅全文,最后纳入符合主题标准的文献有51篇。结果与结论:(1)采供血机构供应的浓缩血小板对糖尿病足创面、压疮、下肢静脉溃疡等慢性难愈性创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主要体现在缩小溃疡面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特别是在浓缩血小板使用的前2周,促愈合效果显著;(2)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原料保存条件(全血过夜/白膜过夜、振荡/静置时间)、离心条件(离心参数、装罐方式)以及血袋的结构等会影响浓缩血小板的浓度,间接影响异体浓缩血小板的疗效;(3)异体浓缩血小板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有证据样本量较小,结果缺乏一定说服力,浓缩血小板促进不同创面愈合的最佳制备参数、最佳剂量以及治疗方案未知,还需要更多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 白膜法 难愈性创面 皮肤溃疡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来源的血小板细胞外囊泡分离技术与应用
2
作者 李娇 李晓丰 李剑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3,共8页
背景:血小板细胞外囊泡是循环中最丰富的囊泡,富含丰富的生物活性分子、遗传物质及蛋白质等信息分子,参与细胞通讯和物质交换,不仅具有良好的促凝活性,还具有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巨大潜力,在再生医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的:从血小... 背景:血小板细胞外囊泡是循环中最丰富的囊泡,富含丰富的生物活性分子、遗传物质及蛋白质等信息分子,参与细胞通讯和物质交换,不仅具有良好的促凝活性,还具有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巨大潜力,在再生医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的:从血小板细胞外囊泡的分泌机制、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及临床转化的限制因素进行阐述,为血小板细胞外囊泡的临床转化提供一些理论支撑。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5年1月至2023年8月PubMed数据库与血小板细胞外囊泡有关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platelet-derived,plateletrich plasma,extracellular vesicles,isolated,microvesicles exosomes,applications”,最后纳入符合主题标准的文献62篇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活化的血小板细胞外囊泡可产生血小板微囊泡和血小板外泌体两种类型的囊泡,前者的分泌可能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不对称性相关,后者的分泌可能与H^(+)-ATP酶的调节相关。(2)血小板细胞外囊泡是血小板浓缩物和血小板本身的潜在效应物,可能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影响细胞行为、促凝与止血以及发挥炎症作用等几方面影响组织再生。(3)血小板细胞外囊泡在组织损伤、肌肉再生、软骨再生、骨关节炎等再生医学领域已有临床前报道,作为伤口愈合的潜在治疗方法已有临床试验数据,但血小板细胞外囊泡的分离方法、样本来源以及激活剂的种类等因素限制了血小板细胞外囊泡在再生医学领域的临床转化。(4)未来血小板细胞外囊泡可能成为再生医学中替代富血小板血浆的无细胞疗法,其临床转化还需要积极寻找鉴别血小板细胞外囊泡和血小板外泌体的特异性标志物,在激活剂刺激血小板细胞外囊泡产生的机制以及血小板细胞外囊泡的最佳收集方式、最佳储存方法、保质期限、临床应用的推荐剂量和最佳临床适应证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来源 富血小板血浆 血小板裂解液 细胞外囊泡 微泡 外泌体 分离 治疗 组织损伤 应用
下载PDF
2018—2021年COVID-19疫情前后国内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情况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冬雁 马宏伟 +16 位作者 汤丁洁 冯晓荣 田浩 罗孟卓 吴南 林妍 杜霞 傅奇 黄均磊 卢长春 曹晓莉 杨毅 王林 李莹 戚海 王东泰 邱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892-898,共7页
目的对2018—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前后国内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2021年国内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的8个数据,包括合格红细胞成分血入库总量(... 目的对2018—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前后国内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2021年国内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的8个数据,包括合格红细胞成分血入库总量(简称入库总量)、红细胞成分血发放总量(简称发放总量)、每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简称每千人口发放量)、每千人口400 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简称每千人口发放量(400 mL)]、红细胞成分血日均发放量(简称日均发放量)、红细胞成分血日均库存量(简称日均库存量)、发放时红细胞成分血平均天数(简称红细胞天数)、红细胞成分血过期量(简称过期量)。根据COVID-19发生时间,2018、2019年数据为疫情爆发前组,2020、2021年数据为疫情爆发后组。结果2018—2021年18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数据,疫情前组与疫情后组比较,每千人口发放量(中位数14.68 U>13.92 U)、每千人口发放量(400 mL)(中位数10.16 U>9.21 U)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2020年数据比较,发放总量(中位数117770.38 U>99084.08 U)、每千人口发放量(中位数15.04 U>12.19 U)、每千人口发放量(400 mL)(中位数10.11 U>8.94 U)、日均发放量(中位数322.66 U>270.73 U)减少,红细胞天数(中位数10.50 d<11.45 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2021年数据比较,入库总量(中位数101920.25 U<120328.63 U)、发放总量(中位数99084.08 U<118428.62 U)、每千人口发放量(中位数12.19 U<15.00 U)、每千人口发放量(400 mL)(中位数8.94 U<9.46 U)、日均发放量(中位数270.73 U>324.46 U)、日均库存量(中位数3222.00 U<4328.00 U)增加,过期量(中位数1.50 U>0.00 U)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采供血机构的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相关数据(除过期量外)存在显著差异(P<0.05);日均库存量与日均发放量之比疫情爆发后组(中位数12.36 d)大于疫情爆发前组(中位数10.9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机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VID-19疫情对采供血机构的红细胞成分血供应有显著影响,疫情第2年供应能力得到一定恢复,供应情况好转,不同采供血机构在红细胞成分血供应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红细胞成分血 血液供应 血液安全
下载PDF
全国部分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数据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齐慧芳 戚海 +7 位作者 罗秋江 孙光 赵贵起 李雅静 侯玲华 孙晓红 罗伟 乔丹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990-993,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部分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数据,了解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及趋势性变化。方法由中国输血协会血站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组织修订设计《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备现状调查统计表》,并以一定数量的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数据为...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部分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数据,了解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及趋势性变化。方法由中国输血协会血站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组织修订设计《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备现状调查统计表》,并以一定数量的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数据为调查研究对象,进行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共发出调查问卷104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结果 90家采供血机构中,单位人员编制数占实有人员总数比例为61.48%,在编人员占人员总数的比例为58.13%;全部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为78.18%,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为69.10%;学历构成方面,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及以下学历者的比例分别为4.13%、3.88%、49.96%、45.74%;职称构成方面,高级、中级、初级、其他者的比例分别为9.80%、21.48%、43.56%和25.16%。结论采供血机构要高度重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完善人力资源配置措施,持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机构 人力资源 人员编制
下载PDF
亚太血液联盟成员与大陆省级采供血机构部分执业指标比对结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邱艳 张新童 +21 位作者 戚海 冯凌 赵生银 张洪斌 赵国庆 周源 梁华钦 李伍升 张荣江 孙俊 陈阳 曹晓莉 王林 黄璨 张志安 成宁 尤榕 胡文杰 龚裕春 雷登平 傅雪梅 刘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117-1122,共6页
目的对亚太血液联盟(APBN)成员与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部分执业指标比对结果比较,识别采供血最佳执业实践。方法 APBN 8个成员和大陆23家省级采供血机构,根据APBN比对指标的名称、指标定义、计算公式和计量单位,收集统计2014-2017年期间&q... 目的对亚太血液联盟(APBN)成员与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部分执业指标比对结果比较,识别采供血最佳执业实践。方法 APBN 8个成员和大陆23家省级采供血机构,根据APBN比对指标的名称、指标定义、计算公式和计量单位,收集统计2014-2017年期间"采供血服务人口数"、"全血和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各类献血点采集全血比例"、"献血者延迟献血率"、"千人口全血和红细胞供应量"和"千人口血小板供应量"相关数据,分析生成各类柱状比对图进行比较。结果 2017年APBN成员与大陆采供血机构部分执业指标比对情况:服务人口数为561万2 253-1亿2 559万vs 311万-1 604万4 700人;全血和单采血小板采集量(U)为12万5 100-473万2 000 vs 2万9 031-28万7 793;固定献血点全血采集量比例为38.5%-77.8%vs 8.3%-73.6%;献血者延迟献血率为4.4%-27.9%vs5.4%-25.9%;千人口全血和红细胞供应量(U)为19.5-65.3vs7.9-24.1;千人口血小板供应量(成人治疗量)为3.0-11.4 vs 1.1-8.2。4年间上述6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呈多样性。结论通过选取国际通用的采供血机构执业指标与APBN对标,发现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在规模、采血能力和临床供血水平尚有差距,结合自身实际执业条件,优化执业内容和方式,方能提高采供血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机构执业 千人口采血量 千人口供血量 献血者延迟献血率 指标比对 亚太血液联盟 省级血液中心
下载PDF
国内20家采供血机构延迟献血的主要原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冬雁 居兵 +18 位作者 戚海 张珩 马立仙 郭荣 侯玲 白林 张旸 祁涛 陈阳 胡文杰 徐晓珺 陈睿 王林 李涛 罗威 成宁 刘洪华 李俊英 邱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调研国内采供血机构造成延迟献血的主要原因。方法参照亚太血液联盟(APBN)的比对指标和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筛选既往病史、服用药物、饮酒、月经生理期、体重不达标、血压异常、体温异常、血红蛋白(Hb)异常、乳糜血、... 目的调研国内采供血机构造成延迟献血的主要原因。方法参照亚太血液联盟(APBN)的比对指标和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筛选既往病史、服用药物、饮酒、月经生理期、体重不达标、血压异常、体温异常、血红蛋白(Hb)异常、乳糜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和其他12项延迟献血原因进行分析。按自然年度统计收集2014~2019年大陆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工作组成员单位自愿上报的献血者延迟献血原因排在前3位的相关数据,分析生成柱状图。结果2014~2019年国内20家采供血机构延迟献血率的中位数为12.14%,最低值为0.18%,最高值为32.32%。前3位的延迟献血原因,2014、2015、2018、2019年为ALT升高、Hb异常、血压异常,2016年为ALT升高、乳糜血、血压异常,2017年为ALT升高、Hb异常、乳糜血。结论造成献血者延迟献血的原因较为集中,以ALT升高、Hb异常、血压异常和乳糜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献血 转氨酶 血红蛋白 血压 乳糜血
下载PDF
基于地区常住人口的三类献血者数据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成城 陈玉香 +12 位作者 王林 王逸霏 马梦迪 孟慧灵 侯玲 刘文 薛双林 孙钰锋 陈阳 侯玲华 黄璨 曹晓莉 黄霞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通过对国内血站献血者进行分类分析,为血站实施献血者精细管理提供方法。方法以国内15个地区的血液中心2016~2019年的常住人口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与献血活动相关的人口分为适龄献血者、登记参加献血者和成功献血者3类,以地区常住人... 目的通过对国内血站献血者进行分类分析,为血站实施献血者精细管理提供方法。方法以国内15个地区的血液中心2016~2019年的常住人口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与献血活动相关的人口分为适龄献血者、登记参加献血者和成功献血者3类,以地区常住人口为基础,计算3类献血者平均值和比例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个地区间的常住人口差别较大,适龄献血者4年平均值占地区人口比例的95%置信区间为(60.16%,67.84%);登记参加献血者占适龄献血者比例的95%置信区间为(2.21%,2.86%),占地区人口总数比例的95%置信区间为(1.41%,1.79%);成功献血者占登记参加献血者比例的95%置信区间为(84.63%,91.68%),占适龄献血者比例的95%置信区间为(1.93%,2.55%),占地区人口比例的95%置信区间为(1.23%,1.59%)。结论各地区不同种类的献血者数量和比例均有差异,实行献血者精细化分类管理,可以帮助血站有针对性的开展更有效的献血者招募和保留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招募 适龄献血者 登记献血者 成功献血者 分类精细化管理
下载PDF
多家血液中心献血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任爱民 居兵 +16 位作者 刘媛媛 王林 李芹 袁晓华 侯玲 刘文 刘洪华 张志安 韩海波 赵贵起 李娟 祁涛 孙钰峰 李涛 司天宁 张旸 李恒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调查多中心血液安全监测系统(HV)建立和献血不良反应(ADR)监测现状,为献血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愿填报问卷的方式调查HV运行情况,对19家血液中心2014~2018年的献血总人次数(包括机采)和其中发生的ADR例数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目的调查多中心血液安全监测系统(HV)建立和献血不良反应(ADR)监测现状,为献血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愿填报问卷的方式调查HV运行情况,对19家血液中心2014~2018年的献血总人次数(包括机采)和其中发生的ADR例数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完成调查的24家血液中心中只有9家运行了HV,参与数据填报的19家血液中心每年发生的ADR发生率在(0.003~1.151)%,ADR例数和发生率变化趋势呈现波动状况。结论血液中心HV覆盖率尚未达到100%;ADR发生率范围跨度大,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利用HV加强ADR管理有待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机构 献血不良反应 血液监测系统 指标比对
下载PDF
国内部分血液中心单采成分血采集供应能力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旸 侯玲 +20 位作者 王林 钟涵 赵贵起 王晓颖 李蓬 王海玲 蔡雁 车忠民 李涛 杨培 刘妍妍 李东 李凤琴 米振兴 苏玥 王逸霏 侯志敏 龚裕春 郭荣 雷登平 邱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通过对我国单采血小板采供血比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了解我国采供血机构单采成分血采集供应的现状。方法收集我国部分血液中心2012-2017年成分血采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7年我国22家血液中心血小板总体采集量年均增长10.7... 目的通过对我国单采血小板采供血比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了解我国采供血机构单采成分血采集供应的现状。方法收集我国部分血液中心2012-2017年成分血采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7年我国22家血液中心血小板总体采集量年均增长10.73%,总体供应量年均增长9.14%;其中初次献血者捐献血小板占总量1.21%-43.83%,单采血小板占血小板供应量99.12%,去白血小板占血小板供应量90.62%,平均生产效率为98.91%,过期报废率低于1%。结论我国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采集供应能力逐年递增,且具有生产效率高、过期报废量低、地区差异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执业比对 采供血机构
下载PDF
哈尔滨地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抗体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芦凤亮 李鑫 +7 位作者 颜廷宇 王鑫 赵素珍 丁镌 姜鹏宇 毕冬梅 刘颖 李剑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751-752,共2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哈尔滨地区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抗体类型。方法对2017年11月-2018年6月的38例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交叉配型阳性的患者,采用PAKPLUS试剂盒进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鉴定,分析患者HLA抗体和HPA抗体分布情况。结果 3... 目的探讨与分析哈尔滨地区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抗体类型。方法对2017年11月-2018年6月的38例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交叉配型阳性的患者,采用PAKPLUS试剂盒进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鉴定,分析患者HLA抗体和HPA抗体分布情况。结果 36例患者出现抗体阳性,其中单一HLA-Ⅰ类抗体阳性5例(13.9%),单一HPA抗体阳性3例(8.3%),HLA-Ⅰ类抗体和HPA抗体均阳性28例(77.8%);2例未检出HLA-Ⅰ类抗体和HPA抗体。31例HPA抗体阳性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鉴定结果为,GPⅡb/Ⅲa抗体26例(72.2%),GPⅠa/Ⅱa抗体23例(63.9%), GPⅠb/Ⅸ抗体19例(52.8%),GPⅣ抗体17例(47.2%)。抗体阳性患者中女性21例,男性15例;女性HLA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女性HPA抗体阳性率低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TR患者中血小板抗体以HLA-Ⅰ类抗体合并HPA抗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 HLA-Ⅰ类抗体
下载PDF
核酸血筛试剂6混样和48混样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微超 崔志刚 +6 位作者 吉尚志 马晓璇 李英辉 杜艳丽 郑伟 杨巍 王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9期2803-2806,共4页
目的评价核酸血筛试剂48份标本混合方式(以下简称48混样)与6份标本混合方式(以下简称6混样)在血液筛查中的适用性,为临床用血检测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将阳性标本编到日常检测剩余的标本组中,分别用48混样和6混样方式进行检测,并分... 目的评价核酸血筛试剂48份标本混合方式(以下简称48混样)与6份标本混合方式(以下简称6混样)在血液筛查中的适用性,为临床用血检测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将阳性标本编到日常检测剩余的标本组中,分别用48混样和6混样方式进行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两种混样检测方式结果不一致的标本分别复检,将试验中阳性结果的混样拆分单检,单检阳性标本及背景为阳性的标本采用核酸单份标本定量试剂进行检测,并分析统计结果。结果共检测11856份标本,符合方案的共计10944份标本。6混样和48混样检出的HBVDNA、HCVRNA、HIV-1RNA阳性pool数分别为23、15、20和22、14、20。两种混样方式检测的HBV、HCV、HIV-1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5.65%、93.33%、100.00%,阴性符合率均为100.00%,总符合率分别为99.56%、99.56%、100.00%,Kappa值分别为0.975、0.963、1.000,两种混样方式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综合6混样和48混样检测的检出率、效率、成本和漏检风险,48混样检测可以作为血站和血液制品公司血筛检测的一种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核酸筛查 混合方式 一致性 参考方案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KIR2DL4等位基因水平多态性的研究
12
作者 杨智超 陈浩 +2 位作者 宁理 刘颖 邓志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北方汉族人群KIR2DL4等位基因水平的分子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磁珠法从327人份北方汉族无关个体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KIR2DL4测序分型专利技术对KIR2DL4基因的全部编码区(CDS)序列分为4段做特异性PCR扩增... 目的了解中国北方汉族人群KIR2DL4等位基因水平的分子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磁珠法从327人份北方汉族无关个体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KIR2DL4测序分型专利技术对KIR2DL4基因的全部编码区(CDS)序列分为4段做特异性PCR扩增后,采用Sanger测序法对扩增产物所涵盖的每个外显子做双向测序。所获得的序列用Assign 4.7分析软件分析每个标本的基因型。结果共检出8种KIR2DL4等位基因,基因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KIR2DL4^(+)00102[77.1%(252/327)]、^(+)00501[35.8%(117/327)]、^(+)011[20.2%(66/327)]、^(+)00602[12.5%(41/327)]、^(+)00801[8.6%(28/327)]、^(+)00103[4.9%(16/327)]、^(+)00503[1.5%(5/327)]、^(+)00504[0.9%(3/327)]。能正常膜表达的10A型等位基因(KIR2DL4^(+)00102、^(+)00103、^(+)00501、^(+)00503、^(+)00504、^(+)00602)及存在CDS nt811位置腺嘌呤缺失而不能正常膜表达的9A型等位基因(KIR2DL4^(+)00801、^(+)011)的检出比例分别为97.6%(319/327)及27.8%(91/327),约为3.5∶1。与南方汉族人群相比较,中国北方汉族人群KIR2DL4各等位基因的检出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所获得的KIR2DL4分子遗传多态性数据可为疾病关联、人类进化等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KIR2DL4基因 等位基因 多态性 中国北方汉族 测序分型
下载PDF
两种多重核酸血液筛查系统在血液筛查应用中的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彦哲 李萍 +6 位作者 吉尚志 晏虹 金桂月 刘天尧 姜雨杉 王慧媛 郑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两种多重核酸血液筛查系统临床数据分析比较,为血站系统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汇总2018年1-10月哈尔滨市血液中心采用北京万泰和罗氏多重核酸血液筛查系统进行检测的数据及部分阳性标本跟踪数据,统计分析这两个检测系统的性能... 目的通过对两种多重核酸血液筛查系统临床数据分析比较,为血站系统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汇总2018年1-10月哈尔滨市血液中心采用北京万泰和罗氏多重核酸血液筛查系统进行检测的数据及部分阳性标本跟踪数据,统计分析这两个检测系统的性能差异及原因。结果万泰和罗氏核酸检测系统分别检测86 475份和36 641份标本,万泰系统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假阳性率低于罗氏,罗氏系统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假阳性率低于万泰;两个系统的HBV、HCV和HIV的阳性率基本一致。罗氏系统的无效率高于万泰系统。结论两个多重核酸血液筛查系统各有优劣,具有一定互补性,但均能从ELISA阴性标本中检测出一定数量的核酸阳性标本,检出率基本一致,均能提高输血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核酸血液筛查系统 阳性率 无效率
下载PDF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Detecting Syphilis Dry Blood Spot Samples
14
作者 CUI Zhi-gang DU Yan-li +1 位作者 JIANG Yu-shan ZHENG Lu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CAS 2022年第2期64-71,共8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in detecting syphilis dry blood spots.Methods:Based on dry blood spot samples,laboratory linear dial,laboratory basic dial,laboratory in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in detecting syphilis dry blood spots.Methods:Based on dry blood spot samples,laboratory linear dial,laboratory basic dial,laboratory interference dial,and laboratory precision dial were constructed.The linear range,sensitivity,specificity,precision and other performances of ELISA for detecting syphilis dry blood spot samples wer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and the stability of dry blood spot samples at 37℃was detected.In addition,112 suspected syphilis antibody-positive plasma sample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and dry blood spot samples were prepared accordingly.The clinical sensitivity,clinical 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dry blood spot samples and plasma samples in ELISA for syphilis detection were compared,and the consistency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the Kappa consistency test and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Results:The results of the linea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erial dilution of dry blood spot samples in ELISA for syphilis antibody ranged from 23to 27,and there was a good linear range[R2=0.9862(P<0.05)].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and negative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two detection methods were 100%(15/15).The results of the interference dial test showed that ELISA based on dry blood spot samples could accurately detect 6 syphilis antibody samples from 18samples,and the detection accuracy rate was 100.00%(6/6).The results of the precision test showed that the RSD of syphilis antibody detection in dry blood spot samples with different dilution times(23,25and 27)was 0.24%to 3.87%between spots,0.06%to4.07%between batches and 0.49%to 3.88%between days.Within 7 days,the inter-day RSD of dry blood spots with different dilution times(23,25,27)were 0.27%,0.65%and 0.95%,respectively.The clinical sensitivity,clinical 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dry blood spot samples in ELISA detection of syphilis antibody were 96.00%(72/75),100.00%(37/37),100.00%(72/72)and 92.50%,respectively.The results of the Kappa consistency test and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Kappa value of the two methods was 0.941(P<0.01),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ρbetween the S/CO ratios of the two methods was 0.211(P<0.01).The comparison of S/CO ratio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O ratio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were similar,and the ratio distribution wa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Conclusion:using dry blood spot samples to perform ELISA for syphilis detection has good precision,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excellent stability.Although false-positive results appear in weak positive samples,it still has a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ELISA for syphilis antibody detection,which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disease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PHILIS blood spot sampl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原文传递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to SARS-CoV-2 infection in severe versus mild individuals 被引量:5
15
作者 Fan Zhang Rui Gan +9 位作者 Ziqi Zhen Xiaoli Hu Xiang Li Fengxia Zhou Ying Liu Chuangeng Chen Shuangyu Xie Bailing Zhang Xiaoke Wu Zhiwei Huang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SCIE CSCD 2020年第1期1123-1133,共11页
The global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pandemic caused by SARS-CoV-2 has affected more than eight million people.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investigate how the adaptive immunity is established in COVID-19 patien... The global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pandemic caused by SARS-CoV-2 has affected more than eight million people.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investigate how the adaptive immunity is established in COVID-19 patients.In this study,we proled adaptive immune cells of PBMCs from recovered COVID-19 patients with varying disease severity using single-cell RNA and TCR/BCR V(D)J sequencing.The sequencing data revealed SARS-CoV-2-specic shufing of adaptive immune repertories and COVID-19-induced remodeling of peripheral lymphocytes.Characterization of variations in the peripheral T and B cells from the COVID-19 patients reveal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and T-cell immune memory with disease severity.Sequencing and functional data revealed SARS-CoV-2-specic T-cell immune memory in the convalescent COVID-19 patients.Furthermore,we also identied novel antigens that are responsive in the convalescent patients.Altogether,our study reveals adaptive immune repertories underlying pathogenesis and recovery in severe versus mild COVID-19 patients,providing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potential vaccine and therapeutic development against SARS-CoV-2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ITY SEVERITY VACCI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