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建筑家心中的可持续创新之道——郝琳专访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春花 郝琳 《建筑技艺》 2013年第2期48-57,共10页
正第一次接触郝琳是在一次做"竹子建筑"专题中的的两个小项目的采访。现代复合竹结构屋是昆明INTEGER生态城的一个小房子,建筑结构、外墙板甚至室内外家居均采用了竹材,从室外到室内都透着一种清雅、温馨的自然气息。通过采... 正第一次接触郝琳是在一次做"竹子建筑"专题中的的两个小项目的采访。现代复合竹结构屋是昆明INTEGER生态城的一个小房子,建筑结构、外墙板甚至室内外家居均采用了竹材,从室外到室内都透着一种清雅、温馨的自然气息。通过采访我才知道,那些截面很小的梁柱原来是一种应用最新加工技术生产的2英寸×4英寸的合成竹材框组构件,被称为"小梁小柱"。在住宅建造上,这种做法与大梁大柱相比更节约材料,而且易于个人建造,同时抗震性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师 毕马威 美术家 绿色建筑 范斯沃斯住宅
下载PDF
发展与再生——关于本期的“可持续城市与社区营造”专栏
2
作者 郝琳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6年第1期3-3,共1页
本期的专辑策划,我们推出了"可持续城市与社区营造"(Sustainable Urba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的专栏,特邀的5篇专文,包括了香港建筑师杨燕玲女士对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先生的访谈,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所... 本期的专辑策划,我们推出了"可持续城市与社区营造"(Sustainable Urba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的专栏,特邀的5篇专文,包括了香港建筑师杨燕玲女士对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先生的访谈,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所长张圣琳教授关于如何透过台湾双溪低碳生活艺术祭带动村落新生命的思考,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郑炳鸿教授关于香港启德河在"共构、共建、共享"的人文理念下再生的启示和经验,国际著名保育专家马来西亚古迹保留协会副会长卢光裕教授关于社区、保育与活化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城市 政府环境 专文 新生命 光裕 人文理念 低碳生活 大学建筑 建筑学院 黄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