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uses of the Intraseasonal SST Variability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被引量:2
1
作者 Tim Li Francis Tam +2 位作者 Xiouhua Fu ZHOU Tian-Jun ZHU Wei-Ju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08年第1期18-23,共6页
Satellite observations reveal a much stronger intraseason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variability in the southern Indian Ocean along 5-10 o S in boreal winter than in boreal summer. The cause of this seasonal depe... Satellite observations reveal a much stronger intraseason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variability in the southern Indian Ocean along 5-10 o S in boreal winter than in boreal summer. The cause of this seasonal dependence is studied using a 2 -layer ocean model forced by ERA-40 reanalysis products during 1987-2001. The simulated winter-summer asymmetry of the SST variability is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ed. A mixed-layer heat budget is analyzed. Mean surface westerlies along the ITCZ (5-10 o S) in December-January-February (DJF) leads to an increased (decreased) evaporation in the west- erly (easterly) phase of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 during which convection is also enhanced (suppressed). Thus the anomalous shortwave radiation, latent heat flux and entrainment effects are all in phase and produce strong SST signals. During June-July-August (JJA), mean easterlies prevail south of the equator. Anomalies of the shortwave radiation tend to be out of phase to those of the latent heat flux and ocean entrainment. This mutual cancellation leads to a weak SST response in boreal summer. The resultant SST tendency is further diminished by a deeper mixed layer in JJA compared to that in DJF. The strong intraseasonal SST response in boreal winter may exert a delayed feedback to the subsequent opposite phase of ISO, implying a two-way air-sea interaction scenario on the intraseasonal time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 短波辐射 海洋雾沫 海面温度
下载PDF
耦合模式FGOALS_s模拟的亚澳季风年际变率及ENSO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波 周天军 +1 位作者 Tim Li 包庆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5-299,共15页
本文评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新一代耦合气候模式FGOALS_s对亚澳季风和ENSO的模拟。结果表明,FGOALS_s可以模拟出亚澳季风的主要气候态特征。FGOALS_s模拟的ENSO事件振... 本文评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新一代耦合气候模式FGOALS_s对亚澳季风和ENSO的模拟。结果表明,FGOALS_s可以模拟出亚澳季风的主要气候态特征。FGOALS_s模拟的ENSO事件振幅为观测值的70%,同时它合理再现了ENSO周期的非规则性。FGOALS_s可以定性模拟出ENSO的主要空间特征。当赤道东太平洋SST升高时,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表面气压升高,而东太平洋海表面气压降低。FGOALS_s的主要缺陷在于模拟的ENSO峰值多出现在春季和夏季。与ENSO振幅偏小相反,FGOALS_s模拟的亚澳季风年际变率振幅大于观测。但是观测中亚澳季风年际变率与ENSO暖位相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在模式中没有得到合理再现,原因部分可归之于耦合模式在ENSO锁相模拟上的缺陷。由于模式模拟的ENSO峰值出现在北半球春季和夏季,Walker环流异常下沉支移动到西北太平洋,其激发出的异常反气旋位置较之观测要偏东,导致印度季风降水和El Nio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在北半球冬季,由于模式中的赤道东太平洋SST暖异常较弱,亚澳季风响应也偏弱。此外,由于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向西伸展,观测中位于澳洲季风区的辐散中心向西偏移,最终导致模式中澳洲季风降水与ENSO的负相关同样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系统模式 亚澳季风 ENSO
下载PDF
热带夏季风场与对流场季节内振荡传播模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林爱兰 Li Tim 李春晖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5-557,共13页
利用1979-2007年卫星观测日平均OLR资料以及NCEP/DOE第2套再分析资料中的风场资料,采用有限区域波一频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对比对流层高、低层风场与对流场所表征的热带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各种传播模态谱分布气候特征及... 利用1979-2007年卫星观测日平均OLR资料以及NCEP/DOE第2套再分析资料中的风场资料,采用有限区域波一频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对比对流层高、低层风场与对流场所表征的热带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各种传播模态谱分布气候特征及其年际异常。结果表明:各要素反映的BSISO各种模态的气候特征及其年际变化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而言对流层低层风(850hPa纬向风或经向风)与对流比较一致。850hPa经向风(纬向风)所反映的纬向(经向)传播BSISO谱分布气候特征与对流情况最相似。在ENSO发展年,850hPa经向风反映的赤道东传波加强趋势与对流较为一致;850hPa纬向风、经向风反映的北传波变化趋势都与对流相似。在ENSO衰减年,850hPa纬向风(经向风)反映的赤道东传波(赤道外西传波)减弱趋势与对流较为一致;对流以及850hPa经向风、200hPa纬向风和200hPa经向风4种要素都能体现南海及周边地区北传波明显减弱这一特征。对流和850hPa纬向风所反映的北传波与印度洋偶极子模态之间关系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 各种传播模态 气候特征及年际异常 风场与对流场
下载PDF
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对热带夏季大气环流气候态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林爱兰 Tim LI +1 位作者 Xiouhua FU Jing-Jia LUO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3-1136,共14页
利用分辨率较高的SINTEX-F(Scale INTeraction EXperiment-FRCGC)海气耦合模式,进行多组长时间积分模拟和理想试验,分析研究热带印度洋海气耦合对夏季大气环流气候态的影响。主要结果有:(1)热带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使热带东印度洋产生明... 利用分辨率较高的SINTEX-F(Scale INTeraction EXperiment-FRCGC)海气耦合模式,进行多组长时间积分模拟和理想试验,分析研究热带印度洋海气耦合对夏季大气环流气候态的影响。主要结果有:(1)热带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使热带东印度洋产生明显的东风变化,使热带中西太平洋赤道北部产生气旋性切变变化。(2)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对大气环流气候态的影响绝大部分由于大气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响应存在年际变化正负距平不对称性造成,这种年际变化不对称性包括正偶极子与负偶极子的不对称、海盆宽度正异常与海盆宽度负异常的不对称。(3)年际和季节内两种时间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对印度洋关键区大气环流平均态都有影响,约各占60%、40%;季节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对太平洋近赤道区大气环流平均态有重要影响;年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对太平洋赤道外地区大气环流平均态有重要影响。热带印度洋年际尺度、季节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对大气环流气候态的影响,都存在年际变化以及年际变化正负距平不对称性。这两种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年际变化正负距平不对称性而对大气环流平均态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 海气相互作用 大气环流 气候态 不对称性
下载PDF
印度洋海温年际异常与热带夏季季节内振荡的关系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林爱兰 Tim Li +3 位作者 李春晖 谷德军 郑彬 Jing-Jia Luo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7-630,共14页
利用观测分析资料和SINTEX-F海气耦合长时间(70年)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印度洋海温年际异常与热带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各种传播模态之间关系及其物理过程。结果表明,印度洋海温年际异常与热带BSISO关系密切,当印度洋为正(负)偶极子情况... 利用观测分析资料和SINTEX-F海气耦合长时间(70年)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印度洋海温年际异常与热带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各种传播模态之间关系及其物理过程。结果表明,印度洋海温年际异常与热带BSISO关系密切,当印度洋为正(负)偶极子情况,中东印度洋北传BSISO减弱(加强);当印度洋为正(负)海盆异常(BWA)情况,印度洋西太平洋赤道地区(40°E -180°)东传BSISO加强(减弱)。印度洋海温年际变化通过大气环流背景场和BSISO结构影响热带BSISO不同传播模态强度的年际变化。在负(正)偶极子年夏季,由于对流层大气垂直东风切变加强(减弱),对流扰动北侧的正压涡度、边界层水汽辐合加强更明显(不明显),导致形成BSISO较强(弱)的经向不对称结构,因此北传BSISO偏强(减弱)。印度洋BWA模态通过影响赤道西风背景以及海气界面热力交换,导致赤道东传BSISO强度产生变化。在正BWA年夏季,赤道地区西风较明显,当季节内振荡叠加在这种西风背景下,扰动中心的东侧(西侧)风速减弱(加强)更明显,海面蒸发及蒸发潜热减弱(加强)更明显,导致扰动中心的东侧(西侧)海温升高(降低)幅度更大,从而使边界层产生辐合(辐散)更强、水汽更多(少),因此赤道东传BSISO偏强;而在负BWA年,赤道地区西风背景减弱,以上物理过程受削弱使赤道东传BSISO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海温 热带夏季季节内振荡 年际变化 海气耦合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