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谱技术在中国白酒风味物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培 倪斌 +2 位作者 郑佳 高洪霞 魏丕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0,共7页
白酒是中国的国酒,具有千年的历史传承。白酒酒体主要由乙醇、水以及微量风味物质构成,其中,风味物质的组成、含量对白酒香型区分和产品质量评价具有重要价值。目前,主要利用色谱技术检测白酒中微量风味物质。该文介绍了白酒色谱技术的... 白酒是中国的国酒,具有千年的历史传承。白酒酒体主要由乙醇、水以及微量风味物质构成,其中,风味物质的组成、含量对白酒香型区分和产品质量评价具有重要价值。目前,主要利用色谱技术检测白酒中微量风味物质。该文介绍了白酒色谱技术的发展历史,总结了白酒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前处理技术,综述了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HPLC)及其联用技术原理及其在中国白酒风味物质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后续选择色谱技术检测中国白酒风味物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色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 in Chinese Community Correction Discourse
2
作者 GUO Jing-si ZHENG Jie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1年第2期123-130,共8页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ower and solidarity among participants in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discourse from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by adopting the methodology of conversation analysis.Through the comparati...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ower and solidarity among participants in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discourse from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by adopting the methodology of conversation analysis.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teps of Initial Evaluation and Entry Ceremony in community correction,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ower and solidarity in the features of adjacency pair and turn-taking,and finds that the step of Initial Evaluation is relatively negotiable and represents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of solidarity,while the step of Entry Ceremony stresses more on social distance and power relationship.The reasons that cause the power and solidarity in the Initial Evaluation and the Entry Ceremon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purposes are also expl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SOLIDARITY community correction convers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四川小麦新品种(系)的制曲品质性状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晓芳 尹大宽 +6 位作者 袁豪 敖灵 陈朝阳 刘国文 陈国跃 蒲至恩 李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0-396,共7页
【目的】深入了解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品质特征,筛选适宜酿造制曲的品种。【方法】以制曲小麦绵阳15和川麦41为对照,采用近红外仪对154份小麦的13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同时采用硬度指数测定仪、凯氏定氮仪和淀粉试剂盒对筛选材料的硬度... 【目的】深入了解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品质特征,筛选适宜酿造制曲的品种。【方法】以制曲小麦绵阳15和川麦41为对照,采用近红外仪对154份小麦的13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同时采用硬度指数测定仪、凯氏定氮仪和淀粉试剂盒对筛选材料的硬度、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156份小麦平均蛋白质含量12.48%,籽粒硬度55.09,软度179.17,除水分含量、吸水率和容重的变异系数小于10%外,其他性状变异较大;各品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或极显著相关;156份小麦根据品质特征可聚为7类,其中对照品种与120个品种(系)聚为一大类;所筛选的27份材料的平均总淀粉含量55.62%,直链淀粉含量22.02%。近红外测量与其他方法测量硬度(r=0.74)和蛋白质含量(r=0.88)显著正相关。【结论】156份小麦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主要属于中弱筋粉质小麦;绵阳15和川麦41存在品质差异,筛选出5份与对照品质相似的材料供进一步评价利用;研究所筛选材料为深入研究小麦品质与制曲品质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制曲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桑葚果酒发酵过程中功能性物质的检测及其变化情况 被引量:12
4
作者 钮成拓 李正学 +7 位作者 范林旭 曲冠颐 王松涛 李令 李凯 张睿 郑鹏飞 李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3-88,共6页
桑葚是一种药食两用水果,既鲜美可口,又含有大量功能性物质。笔者在前期通过菌种选育和发酵条件优化,得到了口感良好的桑葚果酒。为了分析桑葚果酒发酵过程中的功能性物质,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依据桑葚特点,首先优化了测定总花色... 桑葚是一种药食两用水果,既鲜美可口,又含有大量功能性物质。笔者在前期通过菌种选育和发酵条件优化,得到了口感良好的桑葚果酒。为了分析桑葚果酒发酵过程中的功能性物质,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依据桑葚特点,首先优化了测定总花色苷含量的pH值示差法,并确定了桑葚果酒中花色苷单体主要是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在此基础上,测定并比较了桑葚果酒与市售桑葚果酒的功能性物质含量及DPPH清除率,发现酿造桑葚果酒的功能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远优于市售果酒。对桑葚果酒发酵过程和储存过程中的功能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发现桑葚果酒发酵过程中功能性物质含量和DPPH清除率均有一定下降,而其在储藏过程中能够稳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果酒 花色苷 多酚 DPPH清除率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位素内标法测定白酒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苏占元 张宿义 +7 位作者 赵金松 张良 黄小军 杨晓军 许愿 吴卫宇 杨平 秦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3-177,共5页
参照国家标准GB 5009.2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中的方法,对气相色谱及质谱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与气相色谱仪匹配的自动液体进样器自动添加内标,对白酒中的16种邻苯二甲酸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条件优化... 参照国家标准GB 5009.2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中的方法,对气相色谱及质谱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与气相色谱仪匹配的自动液体进样器自动添加内标,对白酒中的16种邻苯二甲酸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条件优化后能使白酒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得到较好的分离,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0.02~0.20 mg/L),16种邻苯二甲酸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的定量检出限为6.6×10^-3 mg/kg,其余15种均小于3.0×10^-2 mg/kg,平均回收率为88.6%~106.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4.3%。优化条件后,能够节省内标使用量,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能够满足上述国标对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条件优化 白酒 邻苯二甲酸酯 测定
下载PDF
高酸调味酒酿造研究综述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梦婷 许德富 +2 位作者 敖宗华 罗惠波 明红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23,共4页
该文简述了现存酸性调味酒的生产工艺,进一步明确了有机酸是白酒综合质量、白酒口感的关键性制约成分。提出以固态法酿酒丟糟为原料,拌和生料粮粉进行晾堂堆积开放式培菌,配伍生香醪入泥窖密封发酵,出窖糟醅辅以生香醪复式蒸馏提香的新... 该文简述了现存酸性调味酒的生产工艺,进一步明确了有机酸是白酒综合质量、白酒口感的关键性制约成分。提出以固态法酿酒丟糟为原料,拌和生料粮粉进行晾堂堆积开放式培菌,配伍生香醪入泥窖密封发酵,出窖糟醅辅以生香醪复式蒸馏提香的新型酿造工艺,制备出高酸调味酒,用于白酒的勾兑调味。“以酒调酒”解决白酒酒体总酸偏低的问题,同时为丟糟资源的再利用提供了一条更合理、更具经济效益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酸调味酒 丢糟 生料粮粉 堆积培菌 生料发酵
下载PDF
有机酸对酒醅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苏永平 倪斌 +3 位作者 杨阳 王松涛 张楷正 曹新志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02-107,共6页
为探究有机酸对白酒风味的影响,在发酵前向酒醅分别预加两种剂量、五种类型的有机酸(乙酸、乳酸、柠檬酸、丁酸和己酸)进行固态发酵45天,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HS-SPME-GC-MS)分析酒醅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 为探究有机酸对白酒风味的影响,在发酵前向酒醅分别预加两种剂量、五种类型的有机酸(乙酸、乳酸、柠檬酸、丁酸和己酸)进行固态发酵45天,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HS-SPME-GC-MS)分析酒醅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乙酸,柠檬酸,乳酸3种有机酸在添加酸度范围0.8~1.6内,可以丰富酒醅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可促进酯类物质生成,而抑制醇类物质生成,酸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酒醅中含有酸度0.8的乙酸、柠檬酸、乳酸更有利于酒醅风味的形成。而酸度0.8~1.6的丁酸和己酸使酒醅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明显减少,非常不利于发酵,酒醅中所含丁酸、己酸超过酸度0.8时已明显抑制了酒醅发酵的进行,也不利于酒醅风味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酒醅 挥发性风味物质 酸度 影响 HS-SPME-GC-MS
下载PDF
整粒高粱投料浓香型白酒糟醅超长发酵及回酒蒸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梦婷 许德富 +2 位作者 敖宗华 罗惠波 明红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7-121,共5页
以整粒高粱投料的浓香型白酒发酵糟醅为研究对象,追踪发酵期为360 d的糟醅在不同发酵阶段的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探讨其动态变化规律,并考察回酒蒸馏对有机酸的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粒高粱糟醅发酵过程中糟醅内淀粉质、还原糖等... 以整粒高粱投料的浓香型白酒发酵糟醅为研究对象,追踪发酵期为360 d的糟醅在不同发酵阶段的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探讨其动态变化规律,并考察回酒蒸馏对有机酸的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粒高粱糟醅发酵过程中糟醅内淀粉质、还原糖等逐步消耗,水分、有机酸等逐渐累积;延长发酵期能够有效提高糟醅中有机酸含量,出窖糟醅酸度达4.19 mmol/10 g。回酒蒸馏工艺的糟醅产酒量比不回酒蒸馏提高约14倍,有机酸提取率增加7.29%;回酒蒸馏工艺的酒样总酸含量达2.22 g/L,感官评分为9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整粒高粱 超长发酵期 回酒发酵 回酒蒸馏
下载PDF
酿酒酵母醇酰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雍茜浩 赵婷 +4 位作者 刘君 袁思棋 赵文鹏 张翔宇 黎源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0-36,共7页
酵母发酵产生酯类化合物是白酒发酵过程中的重要产香成分之一。在白酒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香味物质的成分一直不能为人们标准化,不能实现更好的机械化智能化的生产,因此研究酵母产酯途径已成为人们现在热议的话题。该文综述了酿酒酵母... 酵母发酵产生酯类化合物是白酒发酵过程中的重要产香成分之一。在白酒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香味物质的成分一直不能为人们标准化,不能实现更好的机械化智能化的生产,因此研究酵母产酯途径已成为人们现在热议的话题。该文综述了酿酒酵母酰基酯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的酶学性质、晶体结构与分子催化机制,并展望了其在提升白酒品质和推进白酒的标准化进程的潜力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酯类物质 醇酰基转移酶 酯酶
下载PDF
Reaction decoupling in thermochemical fuel conversion and technical progress based on decoupling using fluidized bed 被引量:11
10
作者 Zhennan Han Sulong Geng +9 位作者 Xi Zeng Shipei Xu a Ping An Jiguang Cheng Jun Yang Feng Li Suyi Zhang Miao Liu Guoqing Guan Guangwen Xu 《Carbon Resources Conversion》 2018年第2期109-125,共17页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of fuels via pyrolysis/carbonization,cracking,gasification and combustion has to involve a number of individual reactions called attribution reactions to form an intercorrelated reaction netw...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of fuels via pyrolysis/carbonization,cracking,gasification and combustion has to involve a number of individual reactions called attribution reactions to form an intercorrelated reaction network for any conversion process.By separating one or some attribution reactions from the others to decouple their interactions existing in the reaction network,the so-called reaction decoupling enabl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thermal conversion process and furthe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onditions for attribution reactions as well as the entire conversion process to realize advanced performances.The dual bed conversion and two-stage conversion are the two representative types of fuel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reaction decoupling.Many technical advantages have been proven for such decoupling fuel conversion technologies,such as poly-generation of products,low-cost production of high-grade products,elimination of undesirable products or pollutants,easy operation and control,and so on.The treated fuels with decoupling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mainly include solid biomass and coal,as well as liquid petroleum oil.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reiteration of the reaction decoupling concept and further to reviewing the research,developments and successful applications of several decoupling fuel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of two such types by using fluidized bed as their major re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on decoupling Fuel conversion Reaction network Fluidized bed Dual bed Two-sta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