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生命的开始——与孩童一道成长的毕马威社区中心
1
作者 郝琳 周利 《住区》 2013年第5期40-45,共6页
四川磁峰镇的毕马威社区中心是与当地孩童一道成长的建筑。这样的乡建,以大众之家为思路,起到了慰藉、安乐、培育、共建和复更据点的目的,为受灾儿童少年创造了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成长与发展的乐土,并惠及更多的乡民。
关键词 毕马威社区中心 大众之家 成长的建筑 乡建助童
下载PDF
真设计下的真生活 郝琳、黄印武、任卫中三人谈 被引量:3
2
作者 郝琳 黄印武 任卫中 《时代建筑》 2013年第4期52-56,共5页
文章记录了两位20世纪70年代生建筑师郝琳、黄印武和民间乡土建筑实践者任卫中的谈话.三位结合自身不同的乡村建造实践以及各自的态度与介入状态,探讨了真设计下的真生活等话题。
关键词 70年代生人与建筑 乡建 真生活 真设计 社会创新
下载PDF
绿色创意下的微型乡建——毕马威安康社区中心设计 被引量:10
3
作者 郝琳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15,共8页
汶川大地震后的2008年底,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CCTF)希望以环保建造的角度参与四川震后重建;捐助方毕马威中国(KPMG China)也希望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利用善款;双方对以绿色乡村建设为视点,规划设计震后社区中心的概念兴趣浓厚,并十... 汶川大地震后的2008年底,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CCTF)希望以环保建造的角度参与四川震后重建;捐助方毕马威中国(KPMG China)也希望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利用善款;双方对以绿色乡村建设为视点,规划设计震后社区中心的概念兴趣浓厚,并十分支持。这样的永续乡建课题,在我最初提案的时候,确实对业主颇具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设计 社区中心 安康 微型 创意 可持续发展 震后重建 乡村建设
原文传递
环境的想象 被引量:2
4
作者 郝琳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共2页
今天的都市和建筑,可以在更少的束缚下和更远的视野中展开环境的想象。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是希望建筑师的工作可以籍由"大设计",改变人们对待事物的眼光和对未来的思考。面对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命题,目前对症下药般的建筑,给人以堆砌... 今天的都市和建筑,可以在更少的束缚下和更远的视野中展开环境的想象。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是希望建筑师的工作可以籍由"大设计",改变人们对待事物的眼光和对未来的思考。面对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命题,目前对症下药般的建筑,给人以堆砌和倒模的印象,所产生的效能也值得怀疑。环境想象的提出,希望跨越造型、空间、机能这样常态的建筑作业模式,从现实状况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可持续发展 建筑师 对症下药 作业模式
原文传递
设计长思
5
作者 郝琳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2年第3期5-5,共1页
以"设计长思"为题展开本次专辑的思考,主要是希望以ECGB专辑的平台,研讨"好的设计应当是可持续的"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未来都市与建筑的命题。今日全球和中国所处的环境、社会和民生正处于巨大的变化之中。以提升设计... 以"设计长思"为题展开本次专辑的思考,主要是希望以ECGB专辑的平台,研讨"好的设计应当是可持续的"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未来都市与建筑的命题。今日全球和中国所处的环境、社会和民生正处于巨大的变化之中。以提升设计整合和设计力量为主旨而重新思考都市拓展、新城镇建设、乡野规划,关乎社会发展、生活福祉、环境保育、产业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细节 维特鲁威 田园城市 建筑家 马可 价值观问题 都市建筑 文化维度 中央公园 商业创意
原文传递
聚汇人心,才是设计的王道
6
作者 郝琳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4年第2期3-3,共1页
本刊特辑,不若往昔。虽然我们邀请的一众作者也多是建筑行家,通篇却较少谈及所谓的建筑。正如我们读到的,建筑所及的真实社区、社群、社会,以及它们对环境再造的影响,才是这组实践家的思维;当然,这也是本辑的用心。人心寄于社区。社区(c... 本刊特辑,不若往昔。虽然我们邀请的一众作者也多是建筑行家,通篇却较少谈及所谓的建筑。正如我们读到的,建筑所及的真实社区、社群、社会,以及它们对环境再造的影响,才是这组实践家的思维;当然,这也是本辑的用心。人心寄于社区。社区(community)一词,据维基百科所释,源于拉丁语,原意是亲密的关系和共同的东西。究其历史脉络,大致是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由于生产工具匮乏,人力有限,社会的基础是一个农作的共同生活的世界,因而资源需要共享,人际需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家 维基百科 建筑家 老弱妇孺 乡镇社会 自然保育 城市集中 人口外流 社会创新 不拘形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