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4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8F-氟丁酸的自动化合成及荷前列腺癌裸鼠PET/CT显像评价
1
作者 董伟璇 秦开心 +3 位作者 胡文豪 沈聪 牛晨 段小艺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71-677,共7页
目的 研究2-18F-氟丁酸(2-18F-FBA)自动化合成工艺小柱纯化方法,使其能满足GMP生产要求缩短合成时间提高产率,并对其进行荷前列腺癌裸鼠PET/CT显像评价。方法 以GE TRACERlab FX-FN模块为基础,用“一锅法”和“柱水解法”合成2-18F-FBA... 目的 研究2-18F-氟丁酸(2-18F-FBA)自动化合成工艺小柱纯化方法,使其能满足GMP生产要求缩短合成时间提高产率,并对其进行荷前列腺癌裸鼠PET/CT显像评价。方法 以GE TRACERlab FX-FN模块为基础,用“一锅法”和“柱水解法”合成2-18F-FBA。两种方案均使用2-溴丁酸甲酯为前体,经氟化、纯化和水解得终产品2-18F-FBA。荷前列腺癌裸鼠尾静脉注射2-18FFBA后于不同时间点行micro-PET/CT显像,PMOD软件勾画感兴趣区并计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结果“一锅法”和“柱水解法”合成2-18F-FBA的时间分别为35 min和27 min,未校正放化产率为(34±5.2)%和(41±3.7)%。Micro-PET/CT显示,注射2-18FFBA 30 min肿瘤处放射性摄取明显,60 min后,肿瘤/肌肉比相对较高。两种方案均能合成2-18F-FBA,“柱水解法”合成时间相对更短、产率更高。结论 2-18F-FBA荷前列腺癌裸鼠肿瘤处显像清晰,60 min时有较高的靶本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8F-FBA micro-PET/CT 前列腺癌 放化合成
下载PDF
规范化流程管理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ET-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宁静 陈辉 姚志华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85-187,191,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流程管理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ET-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为确保临床非小细胞肺癌的诊疗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0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患... 目的:探讨规范化流程管理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ET-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为确保临床非小细胞肺癌的诊疗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0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患者均接受PET-CT检查,且检查期间,予以对照组(56例)患者原工作流程操作,予以观察组(56例)患者规范化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图像合格率、检查前准备完好率、检查时准备完好率、检测的等待时间和检查时间,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准备完好率、检查时准备完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7、1.734,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检测的等待时间和检查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9、4.941,P<0.05)。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低,且试验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98、8.414,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ET-CT检查中应用规范化流程管理可缩短患者的检查等待和检查时间,提升诊疗效率,并取得良好的图像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规范化流程管理 PET-CT检查 图像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肿瘤68Ga-DOTATATE联合18F-FDG两日法全身PET/CT显像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3
作者 余浩军 顾宇参 +9 位作者 杨志 王瑞民 吴湖炳 赵新明 朱小华 程召平 樊卫 武志芳 李思进 石洪成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687-690,F0003,共5页
68Ga-DOTATATE联合18F-FDG两日法低剂量全身PET/CT(total-body PET/CT,TB PET/CT)显像,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预后评价及异质性评估具有互补作用。国内多家应用TB PET/CT的医疗机构共同制定了两日法联合显像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全身PET/CT 18F-FDG 68Ga-DOTATATE 操作规范 专家共识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金爱芳 骆柘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22年4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且确诊椎管内转移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对病灶代谢活性进行视觉分析,并测量最大标准化...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22年4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且确诊椎管内转移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对病灶代谢活性进行视觉分析,并测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分析^(18)F-FDGPET/CT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UVmax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效能。结果135例伴可疑椎管内转移症状的肿瘤患者中,硬脊膜内(软脊膜和髓内)转移18例,其他病变80例,脊髓无病变37例。18例硬脊膜内转移中,13例软脊膜转移,2例髓内转移,3例同时有软脊膜和髓内转移。转移表现为结节状(10例)或条片状(6例)18F-FDG摄取增高,对应CT上髓旁或髓内结节或脊髓肿胀。^(18)F-FDGPET/CT比MRI发现了更多的病灶,包括亚厘米的病灶。基于患者,^(18)F-FDGPET/CT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9%、89.2%、89.1%;以转移灶和正常脊髓SUVmax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界值为2.45时约登指数最大,对应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2%、75.7%。结论18F-FDG PET/CT是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一种可选择影像模式。硬脊膜内转移大多数表现为局灶性高代谢病变,SUVmax可作为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内转移 软脊膜转移 脊髓内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代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肿瘤外周血炎症标志物与^(18)F-FDG PET/CT代谢参数的相关性
5
作者 童依琳 邱大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484-487,共4页
外周血炎症标志物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内部炎性细胞反应性增生,同时,^(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肿瘤内部炎性细胞反应性增生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但是目前肿瘤代谢参数... 外周血炎症标志物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内部炎性细胞反应性增生,同时,^(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肿瘤内部炎性细胞反应性增生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但是目前肿瘤代谢参数和外周血炎症标志物之间关系的报道较少,因此本文将从肿瘤外周血炎症标志物、肿瘤内部炎性细胞反应性增生、^(18)F-FDG PET/CT代谢参数等三方面之间的关系出发,对^(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和外周血炎症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作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外周血 炎性细胞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
下载PDF
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相关浆母细胞淋巴瘤伴多发骨骼肌浸润^(18)F-FDG PET/CT表现
6
作者 刘健 毛志群 万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9-1120,共2页
患者男,43岁,1月余前发现左上颌后鄂侧牙龈出现花生大小肿物,无疼痛及麻木感,之后肿物迅速增大致“苹果”样;既往体健。查体:全腭、右颊部及右下颌牙龈8.0 cm×5.0 cm×2.5 cm肿物,表面凹凸不平伴恶臭,并见糜烂、坏死,质地中等... 患者男,43岁,1月余前发现左上颌后鄂侧牙龈出现花生大小肿物,无疼痛及麻木感,之后肿物迅速增大致“苹果”样;既往体健。查体:全腭、右颊部及右下颌牙龈8.0 cm×5.0 cm×2.5 cm肿物,表面凹凸不平伴恶臭,并见糜烂、坏死,质地中等,触痛明显,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粘连,前界至上前牙腭侧牙龈缘,后界距离悬雍垂约1.0 cm,左至左上颌腭侧牙龈缘、右至右侧颊部、下至右侧下颌前庭沟。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艾滋病相关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基于^(18)F-Florzolotau PET显像评估阿尔茨海默病脑内tau蛋白异常沉积 被引量:1
7
作者 焦方阳 鲁佳荧 +8 位作者 李明 黄琪 鲍伟奇 张政伟 琚紫昭 赵倩华 管一晖 左传涛 张慧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6-430,438,共6页
目的探讨新一代tau PET显像剂18F-Florzolotau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2月—2022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β-淀粉样蛋白阳性的25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61例AD,患者均行18F-Florzo... 目的探讨新一代tau PET显像剂18F-Florzolotau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2月—2022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β-淀粉样蛋白阳性的25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61例AD,患者均行18F-Florzolotau PET脑显像,并收集相关人口统计学与临床资料。使用SPM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预处理后的18F-Florzolotau PET图像,以显著差异(P<0.001)脑区为感兴趣区提取标准化摄取值比值(SUVR);同时利用尺度亚轮廓/主成分分析模型分别建立MCI、AD的tau蛋白异常沉积相关模式(MCItauRP、ADtauRP)并计算对应的表达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MCItauRP、ADtauRP表达值以及SUVR的分类性能。结果AD组与MCI组患者相比,主要在双侧颞顶叶脑区tau蛋白异常沉积增加(P<0.001),此差异脑区感兴趣区内AD组SUVR高于MCI组(Z=-3.164,P<0.001);AD组与MCI组患者各MCItauRP、ADtauRP表达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Z=-3.51;P均<0.001),且AD组患者表达值均高于MCI组;MCItauRP、ADtauRP表达值以及SUVR鉴别AD与MCI的准确度分别为61.63%、65.12%和65.12%,敏感度分别为88.00%、96.00%和100.00%,特异度分别为50.82%、52.46%和50.82%。结论新一代tau PET能够检测及区分AD、MCI患者脑内tau蛋白沉积,但分类准确度不高,未来需要进一步寻找更加理想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TAU蛋白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基于^(18)F-Florbetaben PET显像可视化阿尔茨海默病脑内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
8
作者 林华媚 杨赟豪 +5 位作者 鲁佳荧 张政伟 陈淑芬 葛璟洁 管一晖 左传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基于氟[^(18)F]贝他苯(^(18)F-FBB)淀粉样蛋白(Aβ)PET显像,分析不同认知损害严重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不同脑区的Aβ异常沉积特征,以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目的基于氟[^(18)F]贝他苯(^(18)F-FBB)淀粉样蛋白(Aβ)PET显像,分析不同认知损害严重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不同脑区的Aβ异常沉积特征,以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的18例临床诊断高度可能AD患者,且^(18)F-FBB PET显像均证实存在脑内Aβ异常沉积。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AD源性轻度认知损害(MCI)组8例和痴呆组10例,另纳入正常对照者12例。基于脑部结构相MRI和自动解剖标记模板对3组受试者额叶、外侧顶叶、外侧颞叶、前后扣带回及复合皮质脑区Aβ异常沉积标准化摄取值比值进行半定量分析,并比较组间差异,分析AD患者脑内Aβ沉积程度与简易智能测试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D源性MCI和痴呆组在额叶、外侧颞叶、外侧顶叶、前后扣带回及复合皮质Aβ异常沉积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7.442~9.151,P均<0.05);但AD源性MCI与痴呆组上述脑区Aβ异常沉积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2~0.996,P均>0.05)。AD源性MCI和痴呆组脑内Aβ沉积程度与简易智能测试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r=-0.049~0.050,P均>0.05)。结论AD源性MCI和痴呆组患者脑内Aβ异常沉积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Aβ沉积无法鉴别不同认知损害程度的AD患者,在反映Aβ沉积评估AD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蛋白 氟[^(18)F]贝他苯 认知损害严重程度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18F-FDG PET/CT与MRI异机融合在高级别脑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9
作者 姜双士 刘烜利 +5 位作者 王超 冯洪燕 王科 涂宁 韩芳 卜丽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与MRI异机融合在高级别脑胶质瘤(HGG)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高级别脑胶质瘤(HGG)(n=31)、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n=20)和脑转移瘤(BM)(n=39)患者。所有患者同一天先后...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与MRI异机融合在高级别脑胶质瘤(HGG)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高级别脑胶质瘤(HGG)(n=31)、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n=20)和脑转移瘤(BM)(n=39)患者。所有患者同一天先后接受18F-FDG PET/CT和MRI双倍剂量增强扫描。采用视觉分析3组患者的病灶分布和形态特征,以及半定量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标准化摄取值均值(SUVmean)、肿瘤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SUVmax的比值(T/N),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两组间关系。评价异机融合18F-FDG PETCT/MRI在HGG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增强特征、占位效应和病灶部位在HGG、PCNSL和BM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定量分析中,PCNSL的SUVmax、SUVmean和T/N值均显著高于HGG(P<0.05)和BM(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强化特征和SUVmean在区分HGG和PCNSL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AUC=0.927);SUVmax和强化特征可以作为PCNSL和BM组间良好的分类预测模型(AUC=0.918)。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联合MR双倍剂量增强形态学特征在诊断和鉴别颅内HGG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胃肝样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10
作者 王清 李超伟 +3 位作者 靳飞 房娜 王艳丽 赵秀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分析胃肝样腺癌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结合血清AFP水平,两者联合提高对该病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5例经病理学证实胃肝样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检查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原发病灶位置及形态、最大标准摄取值... 目的分析胃肝样腺癌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结合血清AFP水平,两者联合提高对该病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5例经病理学证实胃肝样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检查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原发病灶位置及形态、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标志物水平、预后情况。结果原发病灶位于胃窦3例,位于贲门-胃体处2例。5例病灶的SUVmax范围为7.58~23.6,平均值13.8±6.4。5例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结论胃肝样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癌,侵袭性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明确诊断有赖于影像学与病理结合,无肝脏病变时患者血清AFP升高具有重要的诊断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肝样腺癌 甲胎蛋白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在t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转移灶检出的应用价值及预测因素
11
作者 郑安琪 王卓楠 +5 位作者 董伟璇 李运轩 李磊 贺大林 吴开杰 段小艺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索^(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对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转移灶检出的应用价值以及影响成像结果的临床预测变量,并建立PET/CT阳性预测列线图。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0月于西... 目的探索^(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对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转移灶检出的应用价值以及影响成像结果的临床预测变量,并建立PET/CT阳性预测列线图。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并行^(18)F-PSMA PET/CT成像的175例患者的影像、病理、血清学指标等临床资料。依据PET/CT成像结果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计算阳性检出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18)F-PSMA PET/CT成像对tPSA≤20 ng/mL前列腺癌转移灶阳性检出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列线图。结果175例tPSA≤20 ng/mL的前列腺癌患者中,^(18)F-PSMAPET/CT检测出转移灶78例,未检出转移灶97例,阳性率为44.6%(78/175);有无尿路系统症状、PET/CT检查同期有无行雄激素剥夺(ADT)治疗及Gleason(GS)评分危险程度在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尿路系统症状(OR=3.64,P<0.001)、GS评分危险程度(OR=3.96,P<0.001)及同期行ADT治疗(OR=3.71,P<0.001)与转移灶阳性检出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亦显示尿路系统症状(OR=3.19,P=0.002)、GS评分高危组(OR=2.95,P=0.005)以及同期行ADT治疗(OR=3.27,P=0.001)是影响PET/CT阳性检出率的独立预测因子。成功建立PET/CT列线图。结论血清tPSA≤20 ng/mL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发生转移的几率仍较高,^(18)F-PSMA PET/CT对于转移灶的早期检出有较高价值;尿路系统症状、GS评分高危组以及同期行ADT治疗是影响转移灶检出的独立预测因子,结合预测列线图可以协助临床优化影像学检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转移 独立预测因子 预测列线图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下载PDF
弥漫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双示踪剂PET/CT显像1例
12
作者 姜雨萌 赵秀妹 +3 位作者 靳飞 林帅 王艳丽 曾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1-603,共3页
病例男,47岁,3年前出现间断腹痛,腹痛部位不固定,行止痛治疗后疼痛减轻,未予重视;2年前患者再次出现腹泻,活动性疼痛,位置不固定。肿瘤标志物:CA-50、CA-242、CA-724、CA-199、癌胚抗原(CEA)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在正常范围内... 病例男,47岁,3年前出现间断腹痛,腹痛部位不固定,行止痛治疗后疼痛减轻,未予重视;2年前患者再次出现腹泻,活动性疼痛,位置不固定。肿瘤标志物:CA-50、CA-242、CA-724、CA-199、癌胚抗原(CEA)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在正常范围内。MR平扫示:胰腺形态饱满、局部结节样突出,T_(2)WI呈弥漫性稍高信号(图1a),DWI示胰腺整体弥散受限(图1b);MRI增强扫描胰腺整体明显强化(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PET/CT联合炎症指标在评估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中的价值
13
作者 许傲迪 房娜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2期1437-1441,共5页
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其治疗主要根据疾病的分期确定,对于早期宫颈癌首选手术治疗,对于晚期宫颈癌则多采用同步放化疗。^(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18)F-FDG PET)/CT是一种利用肿瘤糖代谢特点诊断肿瘤的有效方法... 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其治疗主要根据疾病的分期确定,对于早期宫颈癌首选手术治疗,对于晚期宫颈癌则多采用同步放化疗。^(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18)F-FDG PET)/CT是一种利用肿瘤糖代谢特点诊断肿瘤的有效方法,在宫颈癌的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炎症反应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淋巴细胞均可作为炎症性疾病进展的指标。^(18)F-FDG PET/CT代谢体积参数与外周血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未来进一步探索^(18)F-FDG PET/CT联合炎症指标在宫颈癌病理特征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可以为宫颈癌患者制订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炎症指标 病理特征
下载PDF
^(18)F-FDG PET图像联合可解释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模型对原发性帕金森病和非典型性帕金森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14
作者 李晨阳 王晨涵 +5 位作者 王静 焦方阳 徐蒨 张慧玮 左传涛 蒋皆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219,共7页
目的探究^(18)F-FDG PET图像结合可解释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IDLR)模型在原发性帕金森病(IPD)和非典型性帕金森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本横断面研究纳入2015年3月—2023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帕金森病PET成像基准数... 目的探究^(18)F-FDG PET图像结合可解释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IDLR)模型在原发性帕金森病(IPD)和非典型性帕金森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本横断面研究纳入2015年3月—2023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帕金森病PET成像基准数据库33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18)F-FDG PET图像,其中IPD 211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59例、多系统萎缩(MSA)60例;包括2个队列(训练组270例和测试组60例)。采集所有受试者的^(18)F-FDG PET图像及临床信息并进行比较。开发一种IDLR提取特征指标,在影像组学特征的监督下从神经网络提取器收集的特征中筛选IDLR特征,并在测试组中构建二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分别计算构建的IDLR模型、传统影像组学模型、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模型、深度学习模型在IPD/PSP/MSA组间两两分类的模型性能指标与曲线下面积。采用100次10折交叉验证在2个队列中进行独立分类与测试。通过特征映射展示大脑相关感兴趣区,使用梯度加权类激活图突出大脑中最相关的信息并可视化,检查不同疾病组的模型输出热力图,并将其与临床诊断位置进行比较。结果IDLR模型在不同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中分类效果最好,测试组中的曲线下面积(MSA与IPD 0.9357,MSA与PSP 0.9754,IPD与PSP 0.9825)优于其他模型(影像组学模型:Z=1.31~2.96,P均<0.05;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模型:Z=1.22~3.23,P均<0.05)。筛选后的IDLR特征映射的影像组学感兴趣区与梯度加权类激活图切片热力图可视化高度一致。结论IDLR模型在^(18)F-FDG PET图像中具备对IPD和非典型性帕金森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帕金森综合征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氟脱氧核糖F18 可解释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模型
下载PDF
1例自身免疫性郎飞结病MRI及^(18)F-FDG PET/CT表现
15
作者 涂宁 冯洪燕 卜丽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0,共2页
患者男,42岁,18个月前因“双下肢酸胀乏力”于外院确诊“自身免疫性郎飞结病”并接受利妥昔单抗、醋酸泼尼松及免疫球蛋白治疗,近1个月症状加重;既往体健。查体:双下肢肌肉稍萎缩,肌力3级,左膝及以下、右侧大腿及以下感觉减退,双侧直腿... 患者男,42岁,18个月前因“双下肢酸胀乏力”于外院确诊“自身免疫性郎飞结病”并接受利妥昔单抗、醋酸泼尼松及免疫球蛋白治疗,近1个月症状加重;既往体健。查体:双下肢肌肉稍萎缩,肌力3级,左膝及以下、右侧大腿及以下感觉减退,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飞结 自身免疫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下载PDF
Deep learning model based on PET/CT and combination with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for predicting progression of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after surgery
16
作者 LI Yingci WU Dongbo GONG Feifei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4-1198,共5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deep learning(DL)model based on PET/CT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for predicting progressive disease(PD)of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within 5 years 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deep learning(DL)model based on PET/CT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for predicting progressive disease(PD)of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within 5 years after surgery.Methods The clinical,PET/CT and 5-year follow-up data of 250 patients with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PD or not,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PD group(n=71)and non-PD group(n=179).The basic data and PET/CT findings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among which the quantitative variables being significant different between groups were transformed to categorical variables using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 and corresponding cut-off value.Multivariant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was used to select independent predicting factors of PD of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within 5 years after surgery.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raining,validation and test sets at the ratio of 6∶2∶2,and PET/CT data in training set and validation set were used to train model and tuning parameters to build the PET/CT DL model,and the combination model was built in serial connection of DL model and the predictive factors.In test set,the efficacy of each model for predicting PD of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within 5 years after surgery was assessed and compared using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Results Patients'gender and smoking status,as well as the long diameter,SUV max and SUV mean of lesions measured on PET images,the long diameter,short diameter and type of lesions showed on CT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 groups(all P<0.05).Smoking(HR=1.787[1.053,3.031],P=0.031)and lesion SUV max>4.15(HR=5.249[1.062,25.945],P=0.042)were both predictors of PD of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within 5 years after surgery.In test set,the AUC of PET/CT DL model for predicting PD was 0.847,of the combination model was 0.890,of the latter was higher than of the former(P=0.036).Conclusion DL model based on PET/CT had high efficacy for predicting PD of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within 5 years after surgery.Combining with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could further improve its predicting effic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enocarcinoma of lung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deep learning disease progression
下载PDF
脑肿瘤的PET/MRI研究进展及展望
17
作者 管一晖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与氨基酸示踪剂所提供的脑肿瘤(尤其是胶质瘤)的生物学特征已超越了传统结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用于脑肿瘤初始诊断、肿瘤边缘的描绘、手术和放射治...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与氨基酸示踪剂所提供的脑肿瘤(尤其是胶质瘤)的生物学特征已超越了传统结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用于脑肿瘤初始诊断、肿瘤边缘的描绘、手术和放射治疗的计划制订、残留肿瘤的评估及治疗后反应的评估。PET/MRI一体化成像允许在一次检查中同时获取PET和功能MRI序列多个参数,减少扫描时间,氨基酸PET与功能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或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空间分布一致性虽然存在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多模态检查模式对脑胶质瘤的功能学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互补信息。本述评旨在简述脑肿瘤各种氨基酸示踪剂,以及对氨基酸PET/MRI在胶质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的实际理解,另外还概述了新型放射性示踪剂转化进展,展望氨基酸PET/MRI放射组学、机器学习和成本效益方面的未来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18)F-FET PET/CT双模态影像组学特征对成人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非侵入性预测分析
18
作者 华涛 周维燕 +4 位作者 周支瑞 黄琪 李明 朱毓华 管一晖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2期127-135,共9页
目的:基于^(18)F-FE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双模态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并对成人胶质瘤的病理学分级进行非侵入性预测分析。方法:回顾并分析58例经组织病理学... 目的:基于^(18)F-FE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双模态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并对成人胶质瘤的病理学分级进行非侵入性预测分析。方法:回顾并分析58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未治疗成年胶质瘤患者的^(18)F-FET PET/CT影像学数据,根据病理学分级将患者分成低级别胶质瘤组[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Ⅱ级,共计32例]和高级别胶质瘤组(WHOⅢ级13例、WHOⅣ级13例,共计26例)。在PET、CT影像模态中分别提取105个影像组学特征参数进行分析,采用基于R语言机器学习算法的5折交叉验证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分析方法,构建成人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3个独立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PET-Rad模型、CT-Rad模型和PET/CT-Rad模型),然后再采用全子集回归对影像组学预测模型进行校正。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基于4个^(18)F-FET PET影像组学参数建立PET-Rad模型的AUC为0.845(95%CI 0.726~0.927);基于3个CT影像组学参数构建的CT-Rad模型的AUC为0.802(95%CI 0.676~0.895);而联合3个CT和2个PET影像组学特征的^(18)F-FET PET/CT-Rad模型的AUC为0.901(95%CI 0.794~0.964),准确度为86.21%。DeLong检验结果显示PET/CT-Rad模型优于CT-Rad模型(P=0.032)。尽管PET/CT-Rad模型效能优于PET-Rad模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构建胶质瘤病理学级别预测的PET/CT-Rad模型中,3个CT影像组学参数分别为firstorder_10Percentile、glrlm_LowGrayLevelRunEmphasis、ngtdm_Busyness,其中glrlm_LowGrayLevelRunEmphasis是最重要的预测变量,其相对重要性为30.97%;2个PET组学特征为firstorder_Maximum和ngtdm_Contrast,其相对重要性分别为21.99%、21.01%。结论:基于^(18)F-FET PET与CT双模态影像组学特征相结合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未经治疗成人胶质瘤的病理学分级,可为临床诊治决策提供依据和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18)F-FET 影像组学 病理学分级
下载PDF
1例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8)F-FDG PET/MRI表现
19
作者 涂宁 文之 +2 位作者 冯洪燕 王科 卜丽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5-956,共2页
患者女,27岁,头痛头晕10余天、行走轻微不稳;外院CT示右侧小脑半球囊实性占位,囊壁伴钙化。查体:闭目难立征可疑阳性,皮肤散在咖啡色斑块。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8)F-FDG PET/MRI示右侧小脑半球囊实性团块,实性部分1.7cm×1.2... 患者女,27岁,头痛头晕10余天、行走轻微不稳;外院CT示右侧小脑半球囊实性占位,囊壁伴钙化。查体:闭目难立征可疑阳性,皮肤散在咖啡色斑块。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8)F-FDG PET/MRI示右侧小脑半球囊实性团块,实性部分1.7cm×1.2 cm,囊性部分5.5cm×3.9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氟脱氧葡萄糖F18
下载PDF
^(18)F-FDG PET/CT与肿瘤标志物NSE和ProGRP在小细胞肺癌诊疗中的应用
20
作者 林帅 王艳丽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71-373,375,共4页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肺内最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高,易复发、易转移。改善SCLC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正确分期以及准确评估疗效和预后。本文通过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PET/CT、肿...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肺内最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高,易复发、易转移。改善SCLC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正确分期以及准确评估疗效和预后。本文通过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PET/CT、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SCLC诊疗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临床上SCLC患者的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胃泌素释放肽 蛋白质前体 生物标记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