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红细胞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的血清学试验分析与研究
1
作者 范亮峰 丁蔚 +4 位作者 陆琼 刘曦 龚国琴 王中英 向东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5期651-655,共5页
目的近年来,实验室临床样本的检测中,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以下简称“类抗体”)样本检出率不断增加。抗球蛋白微柱凝集卡技术逐渐普及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类抗体检出率。为了研究类抗体实验室检测特点,探讨类抗体输血原则,本文进行了回... 目的近年来,实验室临床样本的检测中,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以下简称“类抗体”)样本检出率不断增加。抗球蛋白微柱凝集卡技术逐渐普及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类抗体检出率。为了研究类抗体实验室检测特点,探讨类抗体输血原则,本文进行了回顾性数据分析,为产生类抗体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检测方法和临床建议。方法对160名产生类抗体的受检者进行详细的性别、年龄、诊断、血清学试验等回顾性分析。分析实验所得数据,找寻相关规律。结果类抗体最常见特异性为RH血型类抗体,包括类抗-Ce,类抗-Ec和类抗-D等占94.48%。CCDee分型是类抗体受检者最常见分型。血清微柱凝集卡法检测类抗体反应性较强(类抗体计分值最高:7.16分)。血清试管抗球蛋白法反应强度差异性最为显著,鉴别类抗体特异性较好。结论鉴定类抗体特异性比较困难,建议选择多种鉴定方法。微柱凝集卡法检测类抗体的反应性较强,抗球蛋白法鉴别类抗体特异性较好,建议此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输血治疗时应尽量避开类抗体特异性,输注相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抗体 身抗体 类抗-Ce 抗球蛋白试验
下载PDF
MAP添加液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保存的质量影响
2
作者 杨剑豪 聂晓绚 +5 位作者 张莉莉 章舜玮 杜祎 邱颖婕 马庆 徐蓓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84-689,共6页
目的观察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悬浮于MAP添加液中对保存效果的影响,探索最佳保存方式。方法本研究将采集后d 3的400 mL全血,离心制备成浓缩红细胞,使用ACP 215全自动血细胞仪,加入40%复方甘油溶液,置于-65℃超低温冰箱中保存30 d,解冻... 目的观察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悬浮于MAP添加液中对保存效果的影响,探索最佳保存方式。方法本研究将采集后d 3的400 mL全血,离心制备成浓缩红细胞,使用ACP 215全自动血细胞仪,加入40%复方甘油溶液,置于-65℃超低温冰箱中保存30 d,解冻去甘油洗涤后,等量分离成两袋,以添加0.9%氯化钠溶液为对照组;添加MAP为实验组,两组保存于2~6℃冷藏条件下,分别于0、1、3、5、7、14 d取样检测血液学参数指标、溶血指标、细胞代谢指标,观察两组在14 d保存期内的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发现两组红细胞在解冻去甘油后6项质控项目包括容量、血红蛋白含量、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残留量、甘油残留量、无菌试验的检测值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压积、红细胞计数、Hb洗涤后回收率、MCV符合《冰冻红细胞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共识》检测限值,血小板残留量超过检测限值(≤1%);在14 d保存期内,两组的RBC、Hct、MCV和血红蛋白含量值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游离血红蛋白、溶血率和K+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分别于3、5、7、14 d;3、5、7、14 d;14 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渗透脆性于14 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TP、pH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下降,分别于3、5、7 d;1、3、5、7、14 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浮于MAP添加液中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可将血液保存期延长至7 d,本研究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MAP ACP215 保存期 血液质量控制
下载PDF
NLRP3炎性小体对THP-1细胞吞噬老化红细胞后亚类分化的调控
3
作者 李勤 赵俸涌 +5 位作者 张嘉敏 杨颖 郭忠慧 王晨 杨启修 朱自严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4期457-463,共7页
目的明确NLRP3炎性小体是否可调节巨噬细胞对红细胞的吞噬能力,调控巨噬细胞的亚类分化。方法以NLRP3低表达的THP-1细胞(ID3 THP-1),转空载体的THP-1细胞(shNC THP-1)及野生型THP-1细胞模拟巨噬细胞,与未处理红细胞、水浴老化红细胞、Ig... 目的明确NLRP3炎性小体是否可调节巨噬细胞对红细胞的吞噬能力,调控巨噬细胞的亚类分化。方法以NLRP3低表达的THP-1细胞(ID3 THP-1),转空载体的THP-1细胞(shNC THP-1)及野生型THP-1细胞模拟巨噬细胞,与未处理红细胞、水浴老化红细胞、IgG致敏红细胞分别孵育。流式细胞术检测THP-1细胞对不同红细胞的吞噬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M1亚类指标CD16和CD86,M2亚类指标CD163和CD206在THP-1细胞上的表达。结果NLRP3低表达的ID3 THP-1对红细胞的吞噬能力明显下调。老化红细胞具有诱导THP-1向M1亚类分化,抑制THP-1向M2亚类分化的能力。当THP-1的NLRP3炎性小体表达下降时,吞噬红细胞后,其向M1亚类分化的能力下调,而向M2亚类分化的能力增强。结论NLRP3炎性小体可作为一个靶向调节位点,调控巨噬细胞对红细胞吞噬,及其自身的亚类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老化红细胞 吞噬 巨噬细胞极化
下载PDF
输注异基因耐受性DC产生的外囊泡体引发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风险的研究
4
作者 高跞 杨懿铭 +3 位作者 蒋雪玉 谢如锋 孙娟 杨洁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5期592-597,共6页
目的探讨利用耐受性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干预感染后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策略的风险。方法体外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DC细胞用雷帕... 目的探讨利用耐受性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干预感染后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策略的风险。方法体外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DC细胞用雷帕霉素处理诱导成耐受性DC,收集其培养上清,通过梯度离心法收获EVs。利用LPS和抗H2Kd抗体诱导Balb/c小鼠为TRALI疾病模型,并尝试用同基因的雷帕霉素-DC或者异基因的雷帕霉素-DC分泌的EV对TRALI小鼠进行干预,观察并记录发病小鼠的一系列数据。结果与TRALI发病组相比,使用雷帕霉素处理后的同基因耐受性DC对TRALI发病小鼠进行干预后,小鼠的死亡率显著下降。当用异基因耐受性DC(雷帕霉素处理后)产生的EVs进行干预组的肺湿/干比率、胸腔积液和体温与仅用LPS和H2Kd抗体处理组小鼠没有显著性差异。来源于耐受性细胞异基因EVs与LPS联合后不诱发小鼠的TRALI,但是EVs干预后的死亡率与注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雷帕霉素处理后的同基因DC对感染后TRALI具有保护作用,并且该耐受细胞的异基因细胞外囊泡联合LPS后本身并不引起呼吸窘迫现象,当这种异基因外囊泡体输注联合抗白细胞抗体时,却加重了TRALI的死亡风险。本研究数据提示,异基因外囊泡体的应用与输血同时进行时,也许可能会加重TRALI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TRALI小鼠模型 树突状细胞 细胞外囊泡体
下载PDF
近红外低能量激光调节血小板活性氧水平对防止冷藏损伤的研究
5
作者 谢如锋 张景怡 +4 位作者 杨懿铭 高跞 蒋雪玉 孙娟 杨洁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5期617-623,共7页
目的探究近红外低能量激光(Low Level Laser,LLL)照射处理对冷藏血小板保存期间活性氧的调节作用,进而对减少被巨噬细胞和肝细胞识别吞噬的影响。方法将白膜来源的浓缩血小板分为室温保存组(RTP)、冷藏保存组(CSP)和LLL照射组(CSP-L)。... 目的探究近红外低能量激光(Low Level Laser,LLL)照射处理对冷藏血小板保存期间活性氧的调节作用,进而对减少被巨噬细胞和肝细胞识别吞噬的影响。方法将白膜来源的浓缩血小板分为室温保存组(RTP)、冷藏保存组(CSP)和LLL照射组(CSP-L)。LLL照射组为血小板冷藏12 h后,采用1 J、5 J、10 J不同辐照强度的LLL单次照射并继续冷藏保存。各组保存5 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ROS生成、活化指标表达、糖基蛋白及其残基的暴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佛波酯诱导的THP-1细胞和HepG2肝细胞用于检测对各组血小板的吞噬作用。结果保存5 d后,CSP组血小板胞内ROS(cyto-ROS)水平较RTP组显著升高(RTP vs.CSP,3960±259.6 vs.5846±757.4,P<0.01),而线粒体ROS(mito-ROS)水平则低于RTP组(RTP vs.CSP,595±47.1 vs.416±50.2,P<0.05)。经低强度LLL(1 J)照射后,CSP-L1组血小板较CSP组显著降低了cyto-ROS水平(5846±757.4 vs.3945±459.4,P<0.01),CD62P、PS表达和GPⅠb/ɑ糖蛋白残基的暴露程度均显著减少(P<0.05),且与RTP组均无显著性差异。THP-1和HepG2对CSP-L1组血小板的吞噬率也显著低于CSP组(P<0.05)。同时,LLL照射对冷藏血小板的计数、pH值和MPV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低强度LLL照射处理可显著降低冷藏血小板胞内ROS水平并维持线粒体ROS的低水平生成,并能有效的抑制血小板活化和GPⅠb/ɑ去唾液酸化,减轻冷藏损伤,进而减少冷藏血小板被巨噬细胞和肝细胞识别吞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低能量激光 冷藏血小板 冷藏损伤 活性氧
下载PDF
LED白光的亚甲蓝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研究
6
作者 莫琴 黄宇闻 +4 位作者 刘鸿 伍晓菲 贾尧 马荣钠 王迅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4期463-469,共7页
目的探讨LED白光的亚甲蓝光化学法对血浆中的病毒灭活效果。方法血浆中加入终浓度为1μM的亚甲蓝,以LED白光为光源,比较不同处理方式(10 cm/5 cm照射间距、单侧/双侧照射)、不同照射强度(30000 lx、35000 lx、40000 lx、45000 lx、50000... 目的探讨LED白光的亚甲蓝光化学法对血浆中的病毒灭活效果。方法血浆中加入终浓度为1μM的亚甲蓝,以LED白光为光源,比较不同处理方式(10 cm/5 cm照射间距、单侧/双侧照射)、不同照射强度(30000 lx、35000 lx、40000 lx、45000 lx、50000 lx)和不同处理时间点(10 min、20 min、30 min)的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活性及Sindbis病毒的灭活效果。结果在50000 lx照射强度下,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血浆温度逐渐升高,升温幅度为5 cm间距>10 cm间距,双侧照射>单侧照射。5 cm/10 cm间距、单侧/双侧照射对凝血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FIB)活性的影响均没有显著差异。以10 cm间距、双侧照射的处理方式作为病毒灭活装置条件参数,用30000 lx、35000 lx、40000 lx、45000 lx和50000 lx的光照强度分别照射5 min后,血浆中Sindbis病毒被灭活,滴度下降均>4 LogTCID50/0.1 mL;照射20 min后,血浆中凝血因子Ⅷ活性>70%、FIB活性>60%。光照强度与凝血因子损失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的光照强度与凝血因子Ⅷ的活性损失没有相关性,光照的强度对FIB的影响表现在照射的20 min以内,照射强度越大FIB活性下降越严重,但照射30 min后不同的光照强度对FIB的影响已没有显著性差异。照射时间与凝血因子的损失高度相关,不同光照强度下凝血因子都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而损失。结论LED白光可以作为亚甲蓝病毒灭活方法的新光源,在合适的条件下有效灭活血浆中的病毒,并保留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白光 亚甲蓝 病毒灭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单采血小板阳性细菌筛查结果评估
7
作者 杨剑豪 邱颖婕 +3 位作者 章舜玮 杜祎 胡天彦 徐蓓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4期499-505,共7页
目的对上海市血液中心检测的405392袋单采血小板细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上海地区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发生及控制情况,为制定细菌污染检测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月—2023年12月,上海市血液中心将采集至少间隔24 h的单... 目的对上海市血液中心检测的405392袋单采血小板细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上海地区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发生及控制情况,为制定细菌污染检测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月—2023年12月,上海市血液中心将采集至少间隔24 h的单采血小板从母袋中取样至留样袋,并接种于需氧培养瓶内,使用自动化微生物培养系统进行细菌筛查,统计分析阳性细菌数据。结果2017年1月—2023年12月使用3种培养系统共检测到423例初始阳性标本,通过统计分析,初始阳性率为10.43×10^(-4)、确认阳性率为1.95×10^(-4)、不确定阳性率为1.33×10^(-4)、不一致阳性率为0.12×10^(-4)、取样污染引起的假阳性率为0.32×10^(-4)、仪器误报引起的假阳性率为6.71×10^(-4),3种培养系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MALDITOF MS质谱共检测出32种,151株细菌。其中确认阳性结果中表皮葡萄球菌、头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所占比例较高;在不确定结果中短芽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所占比例较高;在不一致阳性结果中主要是解淀粉芽孢杆菌、星座链球菌、自溶菌、坚韧类芽孢杆菌;在假阳性(取样污染)结果中短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莫哈维芽孢杆菌、人葡萄球菌所占比例较高。确认阳性结果中初始报阳时间在12 h内被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蜡样芽胞杆菌、加氏乳球菌、地衣芽孢杆菌;在(12~24)h内被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泛血败菌属、停乳链球菌。确认阳性细菌中,皮肤条件致病菌组的数量明显高于环境条件致病菌和常见致病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自动化微生物培养系统对单采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查,能有效地控制细菌污染的发生,保障单采血小板制品输注安全,同时本研究也可为献血者皮肤消毒流程优化及有效性评估措施的标准或规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细菌污染 自动化血液培养系统 血液安全
下载PDF
过氧化氢雾化消毒机对血液运输车消毒效果的观察
8
作者 邱颖婕 章舜玮 +3 位作者 马庆 傅剑敏 徐郁阳 聂晓绚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3期376-380,共5页
目的 评估过氧化氢雾化消毒机对血液运输车车厢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过氧化氢雾化消毒机对车厢内部进行消毒,检测车厢内部自然环境空气菌落、嗜热脂肪杆菌(ATCC12980)芽孢菌片和车厢内左右两侧和靠近驾驶室内壁的中心点、车厢内部门把手... 目的 评估过氧化氢雾化消毒机对血液运输车车厢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过氧化氢雾化消毒机对车厢内部进行消毒,检测车厢内部自然环境空气菌落、嗜热脂肪杆菌(ATCC12980)芽孢菌片和车厢内左右两侧和靠近驾驶室内壁的中心点、车厢内部门把手位置、内置制冷机组四周中心的表面菌落数的检测,评价消毒效果。结果 消毒后车厢内部自然环境空气菌落和物体表面菌落数均合格且灭杀对数值均>1.00,嗜热脂肪杆菌(ATCC12980)芽孢菌片的灭杀率为100%,消毒后仅内门把手和内置制冷机组靠近驾驶室(前)检测到细菌,菌落中位数分别为4.21 CFU/cm^(2)(范围为0 CFU/cm^(2)~6.84 CFU/cm^(2))和6.84 CFU/cm^(2)(范围为0 CFU/cm^(2)~8.42 CFU/cm^(2)),其余检测位置均无菌生长。过氧化氢雾化消毒机人工操作时间的中位数为45 s(范围为40 s~51 s),常规消毒喷雾所需人工操作时间的中位数为610 s(范围为605 s~613 s)。结论 采用过氧化氢雾化消毒机消毒能满足空气菌落及车厢内部物体表面的消毒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雾化消毒机 血液运输车 灭杀对数值
下载PDF
肿瘤抗原肽的HLA限制性确认和诱导反应性T细胞杀瘤能力评估
9
作者 杨颖 李子涵 +8 位作者 丁旭苹 张嘉敏 李勤 郭忠慧 赵俸涌 杨启修 王晨 路丽明 朱自严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4期433-439,共7页
目的了解肿瘤抗原肽的HLA限制性以及其诱导的T细胞能否杀伤肿瘤细胞,探索无关供者来源细胞用于过继性抗肿瘤T细胞治疗。方法使用16个肿瘤抗原肽诱导18名无关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化为反应性T细胞,并分析HLA型别;利用NetMHC数据... 目的了解肿瘤抗原肽的HLA限制性以及其诱导的T细胞能否杀伤肿瘤细胞,探索无关供者来源细胞用于过继性抗肿瘤T细胞治疗。方法使用16个肿瘤抗原肽诱导18名无关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化为反应性T细胞,并分析HLA型别;利用NetMHC数据库预测肽和HLA分子亲和力;选择HLA-A2限制性的肿瘤抗原肽诱导第二组17名无关供者的PBMC进行杀瘤实验,反应性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T2细胞及肿瘤抗原肽同源的肿瘤细胞作为靶细胞,测量LDH(乳酸脱氢酶)释放量或者RTCA(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检测效应细胞杀瘤效率,比较HLA-A2+和A2-T细胞杀瘤效率。结果筛出和HLA-A2具有高亲和力的肿瘤抗原肽LM7,可诱导5/11 HLA-A2+为反应性T细胞,其中HLA-A2+纯合子则为3/3,而HLA-A2-者则为2/7。LM7诱导反应性T细胞杀伤肿瘤百分比A2+组明显强于A2-组(60.72±11.28 vs 47.2±4.46,P=0.03)。结论本研究显示NetMHC预测对于纯合子样品更有帮助,肿瘤抗原肽LM7具有HLA-A2限制性,可诱导部分HLAA2+PBMC分化为反应性T细胞,可杀伤肿瘤,应对供者进行HLA筛选并分析其细胞功能,其诱导的反应性T细胞可作为过继性T细胞抗肿瘤治疗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限制性 肿瘤新抗原 反应性T细胞 过继性T细胞免疫治疗
下载PDF
患者临床输血情况调查与分析
10
作者 章怿 谢东甫 +3 位作者 刘东声 郑奕 杨剑豪 孙洁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通过对多所医院患者输血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为不同病种患者的输血评估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实现精准输血。方法:调研分析2021年7月—12月上海用血量最多的2所综合性三级医院和3所综合性二级医院共16254例输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多所医院患者输血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为不同病种患者的输血评估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实现精准输血。方法:调研分析2021年7月—12月上海用血量最多的2所综合性三级医院和3所综合性二级医院共16254例输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调查分析患者血型、科室、病种、输血量、输血成分等。结果:悬浮红细胞输注量在三级医院总量为37813 U,人均输注量为2(2,4)U,二级医院总量为45577 U,人均输注量为4(2,8)U,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冰冻血浆输注量在三级医院总量为33689 U,人均输注量为2(0,4)U,二级医院总量为26822 U,人均输注量为0(0,4)U,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血小板输注量在三级医院总量为3586 U,人均输注量为0(0,0)U,二级医院总量为23414 U,人均输注量为0(0,5)U,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科患者的悬浮红细胞和单采血小板输注量最高,分别为6(2,11)U和5(1,9)U,冰冻血浆输注量以神经内科患者[4(0,32)U]最高。结论:不同规模医院不同种类的血液制品在不同科室的输注量存在较大差异。各医院应根据自身医院和不同科室疾病患者的情况,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不同患者的输血评估方案,做到精准输血,保证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输血量 单病种 精准输血
下载PDF
不同核黄素浓度与可见光光照强度对血浆中大肠杆菌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鸿 莫琴 +3 位作者 马荣钠 贾尧 伍晓菲 王迅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核黄素浓度与可见光光照强度对血浆中大肠杆菌的影响,为建立血浆中污染细菌的灭活方法提供备选条件。方法随机选取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不合格的新鲜冰冻血浆,按照处理方式将实验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只添加菌液但不做... 目的研究不同核黄素浓度与可见光光照强度对血浆中大肠杆菌的影响,为建立血浆中污染细菌的灭活方法提供备选条件。方法随机选取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不合格的新鲜冰冻血浆,按照处理方式将实验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只添加菌液但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第二类为只添加菌液并接受光照处理的光照组,第三类为添加菌液与核黄素并接受光照处理的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根据核黄素浓度又细分为50、100、150和300μM的核黄素浓度组。光照组和各核黄素浓度组分别接受420 nm可见光的光照处理,每轮光照的光照强度分别为50 mW/cm^(2)、75 mW/cm^(2)和100 mW/cm^(2),光照时间为55 min(分别在25、35、45和55 min取样检测),光照结束后通过细菌培养评估不同核黄素浓度与可见光光照强度对血浆中大肠杆菌的影响。结果在420 nm光照55 min后,各核黄素浓度下大肠杆菌浓度分别下降了1.7~3.5 log(50 mW/cm^(2)),2.8~≥4.4 log(75 mW/cm^(2)),4.0~≥4.7 log(100 mW/cm^(2))。其中,高强度的光照(100 mW/cm^(2))协同高浓度的核黄素(150μM和300μM)能够有效降低血浆中大肠杆菌的浓度达到4 log以上。而光照强度的增加与核黄素浓度升高也会增加对大肠杆菌的处理效果,两者与大肠杆菌处理效果之间也呈正相关。结论在420 nm波长、光照强度75 mW/cm^(2)、核黄素浓度为150μM和300μM时,核黄素可见光照射方法对血浆中大肠杆菌具有最理想的处理效果,可有效降低血浆中污染的大肠杆菌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灭活 核黄素 大肠杆菌 细菌污染 血液安全
下载PDF
黄芩苷预治疗对小鼠红细胞输注模型中IgG和IgM抑制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蒋雪玉 杨懿铭 +3 位作者 孙娟 谢如锋 高跞 杨洁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5期604-609,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黄芩苷预治疗对红细胞免疫的预防性效果。方法采用人类红细胞与佐剂脂多糖(LPS)联合输注C57BL/6小鼠建立红细胞输注模型。设立(1)红细胞输注模型组;(2)未处理对照组:仅注射PBS;(3)黄芩苷预治疗组:在红细胞输注模型建立前一... 目的探讨采用黄芩苷预治疗对红细胞免疫的预防性效果。方法采用人类红细胞与佐剂脂多糖(LPS)联合输注C57BL/6小鼠建立红细胞输注模型。设立(1)红细胞输注模型组;(2)未处理对照组:仅注射PBS;(3)黄芩苷预治疗组:在红细胞输注模型建立前一周每天给予小鼠黄芩苷(250 mg/(kg·day))治疗;(4)地塞米松(DEX)对照组:在红细胞输注模型建立前一周每天给予地塞米松(5 mg/(kg·day))治疗。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清中IgG和IgM的表达量,并监测小鼠脾脏中的CD4 T细胞和B细胞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预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IgG(24823.0±1452.2 vs 15180.0±1172.5,P<0.05)和IgM(194206±2868.6 vs 112287±9741.5,P<0.05)的生成。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预处理组小鼠脾脏中CD25表达明显下降(1006.0±206.1 vs 548.4±19.1,P<0.05),B细胞比例显著降低(31.16%±6.06%vs 15.69%±4.59%,P<0.05),脾脏大小无显著差异[平均长度:(10±0.5)mm vs(12±0.5)mm,P>0.05]。结论黄芩苷能够抑制红细胞免疫,表现为抑制小鼠血清中IgG和IgM的生成,同时抑制脾脏中B细胞增殖和降低CD4 T细胞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红细胞免疫 抗体生成
下载PDF
采供血机构采购管理体系化建设的探索
13
作者 王永嘉 陈诗妤 +4 位作者 蒋晓波 袁华 孙蕴华 王俊 马庆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4期549-555,共7页
目的为进一步有效保障采购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与安全性,开展采供血机构采购管理体系化建设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以国家政策为基础,根据行业的采购特性,通过试点、多阶段推行的方式建立并实施符合规范的采购管理体系,并从提升工作效率、采... 目的为进一步有效保障采购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与安全性,开展采供血机构采购管理体系化建设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以国家政策为基础,根据行业的采购特性,通过试点、多阶段推行的方式建立并实施符合规范的采购管理体系,并从提升工作效率、采购方式选择及信息公开、采购文件优化完善情况3个方面分析了体系应用效果。结果通过设立“实施-审核-控制”权力分层分级的组织架构、建立全过程采购内控制度(采购过程内控机制、绩效评价及改进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形成持续改进、不断自我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采购管理体系化实施后(2019—2023年),与实施前(2015—2017年)比较,年度采购环节项目处理效率提高了23.64%,采购工作效率显著提升。采用外送招标方式采购的项目占比由(23.18±6.10)%上升到(62.79±2.31)%,采用采购审核小组审议方式采购的项目占比由(76.82±6.10)%下降到(16.39±3.39)%,采购方式的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购评审越来越专业化。发布公告的项目占比由(23.18±6.10)%上升到(99.3±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信息公开越来越透明化。采购管理体系化建立后,采购文件修改率达(36.31±12.19)%,采购工作越来越规范。结论采购管理体系的建立有效控制了采购权利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保障采供血机构的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采购过程的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构建廉洁、合规、风清气正的采购环境,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机构 采购管理体系 体系化管理
下载PDF
精准招募高校献血者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14
作者 姜晓婕 张景怡 +1 位作者 孟妍 黄晨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5期680-683,共4页
目的探讨精准招募高校献血者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更加精准招募和保留献血者。方法建立精准招募信息平台,研究献血者对不同招募信息的反应及不同招募方式的效果;通过分析献血者专业(职业)及喜好,是否愿意参加应急献血队伍等特征信息,... 目的探讨精准招募高校献血者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更加精准招募和保留献血者。方法建立精准招募信息平台,研究献血者对不同招募信息的反应及不同招募方式的效果;通过分析献血者专业(职业)及喜好,是否愿意参加应急献血队伍等特征信息,获得献血者对现场和后续服务的需求。结果将传统电话招募与精准电话招募献血者有意愿献血人数比较,传统电话招募与精准电话招募献血者献血人数比较,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此基础上,围绕2023年参加热血青春板友会的590位高校学生定期开展活动,最终有70%的学生超越2022年参加成分献血次数。结论针对高校学生通过精准招募开展定向献血项目,能有效提高招募的成效,保留更多的献血团体及个人,为患者募集更充足的血液,保障临床患者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招募 高校献血者 无偿献血 献血意愿
下载PDF
岩藻糖基转移酶1敲除的DAMI细胞系的N-糖基化组学分析
15
作者 朱慧君 陆萍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4期440-446,共7页
目的糖蛋白对血小板的功能至关重要,最近发现组织血型抗原Lewis y在血小板中有表达。由于血小板无核,不能直接操纵其基因,我们在先前的研究中构建了岩藻糖基转移酶1(FUT1)敲除的人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DAMI细胞系。通过对FUT1敲除的DAMI... 目的糖蛋白对血小板的功能至关重要,最近发现组织血型抗原Lewis y在血小板中有表达。由于血小板无核,不能直接操纵其基因,我们在先前的研究中构建了岩藻糖基转移酶1(FUT1)敲除的人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DAMI细胞系。通过对FUT1敲除的DAMI细胞系进行全范围的N-糖基化组学分析以研究FUT1对DAMI中糖蛋白表达及功能的影响,为研究其在血小板中的功能提供思路和Lewis y修饰的候选蛋白。方法FUT1敲除的DAMI细胞和野生型DAMI细胞各三个复样,提取蛋白质并消化成肽段,使用混合凝集素富集后用N-糖酰胺酶F处理切除糖蛋白上的糖链,随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对所得结果进行亚定位分析、基因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对FUT1敲除及野生型DAMI细胞进行静态和流动粘附实验,以验证前述分析中差异化糖肽富集的功能。结果在FUT1敲除和野生型DAMI细胞中共鉴定到1110个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792个N-糖肽,以及592个糖蛋白。相比于野生型DAMI细胞,FUT1敲除细胞中有59个N-糖肽的表达量有显著变化,其中20个显著下调(log_(2)(倍数变化)<‒1)而39个显著上调(log_(2)(倍数变化)>1)。对结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FUT1敲除显著影响的这些糖肽主要包含在粘附相关的通路和生物学过程。粘附实验显示FUT1敲除的DAMI细胞粘附能力显著低于野生型细胞。结论N-糖基化组学分析揭示FUT1对DAMI细胞的粘附功能有影响,为后续在血小板中功能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糖基转移酶 血小板功能 N-糖基化组学 细胞粘附
下载PDF
抗Ku及其他高频抗原抗体的鉴定思路
16
作者 张飞飞 李婧薇 +4 位作者 沈伟 何屹 袁红 田力 叶志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5-882,共8页
目的:通过对一例女性高频抗原抗体(抗-Ku)病例进行血清学鉴定及血型基因测序分析,为高频抗原抗体的鉴定提供一定思路。方法:运用血型鉴定、患者红细胞抗原鉴定、抗体筛选、抗体鉴定等方式检测该患者的血型及抗体。以巯基试剂处理后的血... 目的:通过对一例女性高频抗原抗体(抗-Ku)病例进行血清学鉴定及血型基因测序分析,为高频抗原抗体的鉴定提供一定思路。方法:运用血型鉴定、患者红细胞抗原鉴定、抗体筛选、抗体鉴定等方式检测该患者的血型及抗体。以巯基试剂处理后的血清与筛选细胞反应、患者血清与酶或巯基试剂处理的筛选细胞反应的方式来判断该抗体的类型及特点,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确定患者血型的基因型。结果:该患者血型为O型RhD^(+),其血清与抗体筛选细胞及抗体鉴定细胞在间接抗人球及盐水介质中的反应呈强反应性,且强度一致,自身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弱阳性;其他血型为CcEe、Jk(a+b-)、P1-、Le(a-b-)、Lu(a-b+)、K-、k-、Kp(a-b-)。血清经2-ME处理后,在间接抗人球介质中仍与3组筛选细胞反应;血清与经木瓜酶、菠萝酶修饰后的筛选细胞反应强度不变,与巯基试剂DTT、2-ME处理后的筛选细胞反应为阴性。基因测序显示该患者KEL基因型为KEL*02N.24,为罕见的K0表型。结论: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鉴定出该患者为罕见的Kell-null血型(又称K0),该患者体内产生了IgG及IgM性质的高频抗原抗体抗-Ku。血清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此类稀有血型及高频抗原抗体的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抗原抗体 K0 抗-Ku 血清学实验 基因测序
下载PDF
血清学及质谱鉴定抗-Jr^(a)
17
作者 凌止发 曾小莉 +1 位作者 袁学文 沈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27-830,共4页
目的 报告1例无输血史但产生高频抗体抗-Jr^(a)的孕妇抗体特异性鉴定过程。方法 采用盐水介质法和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卡、PEG)进行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检测患者除ABO血型外其他血型来排除相应的高频抗体;采用各种酶处理过的细胞... 目的 报告1例无输血史但产生高频抗体抗-Jr^(a)的孕妇抗体特异性鉴定过程。方法 采用盐水介质法和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卡、PEG)进行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检测患者除ABO血型外其他血型来排除相应的高频抗体;采用各种酶处理过的细胞与患者血浆反应,进一步判定抗体类型;采用人源抗-Jr^(a)检测患者Jr^(a)抗原,MALDI-TOF质谱检测体系对患者进行JR血型基因分型;测定抗体效价。结果 患者血型为O型RhD(+)、CcDEe,患者血浆与抗筛细胞以及抗体鉴定细胞盐水介质反应均阴性,抗人球蛋白介质反应均阳性,自身对照为阴性;患者Jr^(a)抗原血清学检测和质谱血型基因分型阴性;患者血浆抗-Jr^(a)效价为1∶2。质谱发现其4号外显子存在纯合无义突变(c.376C>T)。结论 该患者因妊娠免疫产生同种高频抗原抗体抗-J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Jr^(a)抗原 抗-Jr^(a)
下载PDF
抗-PP1P^(k)的血清学特性探究及P血型相关文献分析
18
作者 李金龙 叶水文 +2 位作者 孙君 陈亚南 向东 《中国输血杂志》 202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抗-PP1P^(k)的血清学特性,探索小p血型孕妇顽固性流产的可能性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使用鸽子蛋清、人血浆中和法;2-巯基乙醇试剂破坏IgM抗体;添加补体成分等方法对抗-PP1P^(k)进行探究。在不同处理条件、不同介质...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抗-PP1P^(k)的血清学特性,探索小p血型孕妇顽固性流产的可能性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使用鸽子蛋清、人血浆中和法;2-巯基乙醇试剂破坏IgM抗体;添加补体成分等方法对抗-PP1P^(k)进行探究。在不同处理条件、不同介质、不同温度下测定抗-PP1P^(k)的效价,研究人血清对抗-PP1P^(k)及其致敏补体能力的中和作用。结果所采用抗-PP1P^(k)在盐水和柱凝集中的效价分别为4和8,低温会使抗-PP1P^(k)效价增高,2-巯基乙醇破坏会明显降低其效价。鸽子蛋清可以部分中和抗-PP1P^(k)。人血浆同样可以降低抗-PP1P^(k)的效价,其中和能力高于鸽子蛋清,且中和能力存在个体差异。结论抗-PP1P^(k)是1种IgM和IgG并存、冷性、可以激活补体的混合抗体。人血浆可以有效降低抗-PP1P^(k)效价以及激活补体的能力,输注中和能力高的血浆有望成为治疗p表型孕妇习惯性流产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PP1P^(k) P1P^(k)血型系统 Globoside血型系统 鸽子蛋清 中和实验
下载PDF
常见红细胞添加剂成分对双花扁豆凝集素与A1红细胞反应的影响
19
作者 朱心怡 张成鑫 +4 位作者 王秋实 李佳佳 齐永 向东 赵俸涌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5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索常见试剂红细胞添加剂中糖类物质和金属离子螯合剂成分对双花扁豆凝集素(Dolichos Biflorus Agglutinin,DBA,又称抗-A_(1))与A_(1)红细胞间血清学反应凝集强度的影响,为减少临床检测假阴性结果和凝集素功能特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目的探索常见试剂红细胞添加剂中糖类物质和金属离子螯合剂成分对双花扁豆凝集素(Dolichos Biflorus Agglutinin,DBA,又称抗-A_(1))与A_(1)红细胞间血清学反应凝集强度的影响,为减少临床检测假阴性结果和凝集素功能特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当前实验室A_(1)抗原鉴定质控实验提出改进方案。方法以生理盐水为基础红细胞稀释液,在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梯度稀释的糖溶液(葡萄糖、蔗糖、甘露醇)和棋盘滴定的强金属离子螯合剂(E_(DTA-Na_(2)))和二价金属阳离子(Ca^(2+)、Mg^(2+)),对不同反应条件下DBA-A_(1)红细胞凝集强度进行评估。结果在DBA-A_(1)红细胞反应体系中C_(E_(DTA-Na_(2)))>0.6 mM时出现了明显的凝集抑制现象,提高C_(Ca)^(2+)或C_(Mg)^(2+)可减弱高浓度E_(DTA-Na_(2))对DBA-A_(1)红细胞凝集强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体系中糖类物质浓度的增高也使DBA-A_(1)红细胞凝集强度产生明显减弱,加入0.6%~5%葡萄糖溶液,1.3%~10%蔗糖溶液或5%甘露醇溶液时,DBA-A_(1)红细胞凝集明显减弱。结论红细胞添加剂中的E_(DTA-Na_(2))和糖类物质对-A_(1)红细胞反应存在凝集抑制,是血型血清学检测中植物凝集素制剂使用的重要干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花扁豆凝集素 试剂红细胞 红细胞保存液 A1亚型
下载PDF
Blood Typing of Asiatic Black Bear (Ursus thibetanus)
20
作者 Li Qin Chen Yucun +3 位作者 Zhao Fengyong Zhang Jiamin Zhang Shuhui Zhu Ziyan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7年第5期322-325,共4页
[Objective]The paper was to analyze whether Asiatic black bear( Ursus thibetanus) had different blood group systems. [Method]Whol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40 Asiatic black bears in Fujian Province,China. Tub... [Objective]The paper was to analyze whether Asiatic black bear( Ursus thibetanus) had different blood group systems. [Method]Whol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40 Asiatic black bears in Fujian Province,China. Tube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antibodies in plasma,and antibody isotype was determined with 2-mercaptoethanol. Plasma was further analyzed by mass spectrometry. [Result] The plasma from four black bears had antibodies,possibly Ig M isoform,which could agglutinate RBCs from 30 bears. Blood samples from 10 bears were tested by human blood typing reag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ur black bears had blood type like human type O,while six bears had like human type B. Mass spectrometry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plasma protein had extensive homology to serum albumin-like isoform 1 found in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Conclusion]Asiatic black bear might have at least one blood group system with two blood types. If the sick bear needs blood transfusion,a cross-matching test is necessary. Moreover,giant panda might receive blood from Asiatic black bear in case of emerg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atic BLACK BEAR (Ursus thibetanus) BLOOD group system Cross matching test TRANSFUSION MEDICI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