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睡眠脑电及事件相关电位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刘占文 张郦 +4 位作者 张敏敏 胡学谦 陈兴时 苏杰 洪珏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SFD)患者睡眠脑电及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影响。方法:选择75例SFD患者为电针组,予以电针神庭和百会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6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采用躯体症状检...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SFD)患者睡眠脑电及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影响。方法:选择75例SFD患者为电针组,予以电针神庭和百会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6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采用躯体症状检查报告单对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调查。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睡眠脑电Quisi监测,检测ERP失匹配负波(MMN)和P300。对40名正常人进行相同的睡眠脑电Quisi监测和ERP检测,作为正常对照组数据。结果:研究过程中电针组13例患者因资料不全被剔除,最终有62例纳入统计分析。在62例SFD患者中,困扰患者的主要症状依次是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五官及心血管系统症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电针组患者ERP的MMN及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Quisi指标中睡眠总时间(TST)减少;快速动眼睡眠(REM)潜伏期(RL)缩短,REM时间(RT)减少,REM周期数(NRP)减少;睡眠潜伏期(SL)延长,醒觉时间(AT)增加,睡眠效率(SE)下降;非快速动眼睡眠(NREM)第一阶段(S1)占比增加,第二阶段(S2)占比降低,慢波睡眠(SWS),即NREM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S3+S4)占比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4个疗程后,电针组患者ERP的MMN和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大,与本组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uisi指标中电针组的TST增加,RL延长,SL缩短,AT减少;睡眠结构的主要改变是S1占比减少,S2占比增加,SE提高,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NRP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TST、RT、S1占比及SWS外,其他Quisi指标(包括RL、NRP、SL、AT、SE及S2占比)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D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多数患者存在睡眠脑电及ERP异常;电针治疗可纠正SFD患者异常的睡眠脑电指标及ERP的MMN和P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百会 神庭 躯体形式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多导睡眠描记术 失匹配负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