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舶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发展、困境及突破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翼 雷玉莹 齐鸣 《船舶》 2024年第2期70-77,共8页
在数字化广泛推行的当下,造船业(特别是船舶设计)正面临重大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化设计在提高了船舶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的同时,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进一步优化设计流程,从而更有效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自主可控,... 在数字化广泛推行的当下,造船业(特别是船舶设计)正面临重大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化设计在提高了船舶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的同时,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进一步优化设计流程,从而更有效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自主可控,是目前亟需思考的问题。该文通过分析船舶设计和数字化技术融合可能面临的难点,创新性地提出应对思路;介绍了船舶数字化设计平台如何通过统一的面向对象的数据管理核心、基于时间段的刷新机制等技术实现船舶总体设计的突破,为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数字化设计软件的研发探索了1条具有自主发展特色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船舶总体设计 船舶数字化设计软件
下载PDF
YOLOv7-F:一种轻量级船舶实时检测算法
2
作者 王微 郁强 +1 位作者 王五桂 邢博闻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8,共8页
船舶检测在内河航运管理中至关重要,在复杂的水面条件下,船舶检测很难兼顾准确性和实时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7的船舶实时检测方法YOLOv7-F。YOLOv7-F将GhostNet引入骨干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再将分布移位卷积引入特征融合... 船舶检测在内河航运管理中至关重要,在复杂的水面条件下,船舶检测很难兼顾准确性和实时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7的船舶实时检测方法YOLOv7-F。YOLOv7-F将GhostNet引入骨干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再将分布移位卷积引入特征融合网络,实现了模型轻量化。在特征融合网络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弥补模型轻量化带来的精度损失。损失函数也进行相应改进,使检测模型更适用于船舶数据集。HPRship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YOLOv7检测模型相比,计算量减少了38.8×10^(9),模型参数量减少了5.7×10^(6),检测精度mAP0.5提升了0.7%,为98.80%。YOLOv7-F在轻量化和检测精度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能够准确实时地完成船舶检测任务,适合部署到存储和计算有限的小型设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检测 深度学习 模型轻量化 注意力机制 YOLOv7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数字化舰船及其应用探索 被引量:33
3
作者 李凯 钱浩 +1 位作者 龚梦瑶 王晓磊 《船舶》 2018年第6期101-108,共8页
数字孪生是一种集成多物理、多尺度、多学科属性,具有实时同步、忠实映射、高保真度,能够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交互与融合的技术手段。文中基于数字孪生的基本理论,提出数字化舰船的总体框架,并探索基于数字孪生的产品设计、辅助决策... 数字孪生是一种集成多物理、多尺度、多学科属性,具有实时同步、忠实映射、高保真度,能够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交互与融合的技术手段。文中基于数字孪生的基本理论,提出数字化舰船的总体框架,并探索基于数字孪生的产品设计、辅助决策、健康管理等几类应用设想,为未来进一步开展型号研制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数字舰船 数字舰船应用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极区航行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炎平 王星晨 +1 位作者 毕茂华 姜春宇 《中国高新科技》 2020年第10期8-10,共3页
极区环境的复杂性直接影响船舶航行状态,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实现利用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指导船舶的航行姿态成为了可能。文章在参考以往船舶航行参数研究和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适用于极区船舶航行的大数据挖掘平... 极区环境的复杂性直接影响船舶航行状态,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实现利用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指导船舶的航行姿态成为了可能。文章在参考以往船舶航行参数研究和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适用于极区船舶航行的大数据挖掘平台,并以K-means算法为例对极区天气现状进行了聚类分析,为挖掘天气与海冰和船舶航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船舶航行 物联网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LSTM网络的耙吸挖泥船能效分析评估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宁 朱晖宇 +1 位作者 张宇凡 杜重洋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18期47-50,共4页
疏浚船的能耗排放和能耗成本极高,为准确预测疏浚船在挖泥工况下的能耗,减少能量损耗,降低营运成本,本文以耙吸挖泥船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疏浚船能效分析预测方法,利用传感器采集的实船数据,将疏浚作业能... 疏浚船的能耗排放和能耗成本极高,为准确预测疏浚船在挖泥工况下的能耗,减少能量损耗,降低营运成本,本文以耙吸挖泥船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疏浚船能效分析预测方法,利用传感器采集的实船数据,将疏浚作业能效进行参数化表达,建立能效分析预测与评估模型,为疏浚作业能效提供评估理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出疏浚船能耗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船 LSTM神经网络 能效分析预测
下载PDF
破冰船首部与侧部接触加载工况下海冰弯曲破碎过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振冲 潘传飞 +1 位作者 王丽芸 王译鹤 《船舶》 2023年第3期107-114,共8页
在破冰船对海冰接触加载过程中,海冰会发生以径向和环向开裂为表现形式的弯曲破碎过程。海冰首先径向开裂再环向开裂的弯曲破碎过程与海冰首先环向开裂的弯曲破碎过程将导致不同的冰载荷,因此,明确不同接触加载工况下的海冰弯曲破碎过... 在破冰船对海冰接触加载过程中,海冰会发生以径向和环向开裂为表现形式的弯曲破碎过程。海冰首先径向开裂再环向开裂的弯曲破碎过程与海冰首先环向开裂的弯曲破碎过程将导致不同的冰载荷,因此,明确不同接触加载工况下的海冰弯曲破碎过程是理论计算冰载荷的前提条件。文章针对破冰船首部与海冰直线边界接触加载、破冰船首部与海冰凹进边界接触加载,以及船侧部与海冰直线边界接触加载这3类工况,采用弹性地基薄板理论,对控制方程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通过有限元法求解归一化控制方程,分析不同工况参数下的海冰弯曲破碎过程,得到上述3类工况下的海冰弯曲破碎过程判断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当船体与海冰接触区域尺寸较大且冰厚较小易发生先环向开裂的弯曲破碎过程,反之则易发生先径向开裂再环向开裂的弯曲破碎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冰船 冰载荷 弯曲破碎 径向裂纹 环向裂纹 有限元法
下载PDF
430TEU江海直达集装箱船电气设计探究
7
作者 顾立君 唐文斌 +1 位作者 杨恩 宗涛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第15期50-53,57,共5页
文章针对江海直达船舶的特点,以430TEU江海直达集装箱船设计建造为工程依托,开展了电气系统详细设计工作,主要包括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船内通信及报警系统的设计。通过系统配置和设备布置上的优化,在满足江海直达... 文章针对江海直达船舶的特点,以430TEU江海直达集装箱船设计建造为工程依托,开展了电气系统详细设计工作,主要包括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船内通信及报警系统的设计。通过系统配置和设备布置上的优化,在满足江海直达船舶特定规范和法规的条件下,获得目标船的电气系统合理配置方案,具有经济、安全、节能等特点,为后续同类船型的电气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海直达 电气设计 配电照明 无线电通信导航 内通报警
下载PDF
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船舶火灾数据融合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宇杰 《水上安全》 2022年第3期74-78,共5页
船舶火灾发生后,受到其环境和空间的限制,容易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传统的单一型火灾探测器(包括温度、二氧化碳、烟雾等)存在较高的误报率,通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误报率,帮助判断火灾发生。笔者... 船舶火灾发生后,受到其环境和空间的限制,容易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传统的单一型火灾探测器(包括温度、二氧化碳、烟雾等)存在较高的误报率,通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误报率,帮助判断火灾发生。笔者采用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方法,对火灾数据进行模拟训练,判断火灾的发生情况,符合船舶火灾探测系统的要求。并对船用火灾探测器架构设计作简要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火灾 数据融合 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
下载PDF
高冰级螺旋桨疲劳强度研究
9
作者 王建强 周旻 +2 位作者 丁举 孙慧 王金宝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以某PC2冰级螺旋桨为研究对象,将IACS规范中2组交变冰载荷工况的静强度有限元计算数据为输入,分析螺旋桨在应力频率谱和累积疲劳损伤率(MDR)这2种疲劳准则下的疲劳性能,提出了一种合理和可行的冰区螺旋桨疲劳强度计算方法,并分析了螺旋... 以某PC2冰级螺旋桨为研究对象,将IACS规范中2组交变冰载荷工况的静强度有限元计算数据为输入,分析螺旋桨在应力频率谱和累积疲劳损伤率(MDR)这2种疲劳准则下的疲劳性能,提出了一种合理和可行的冰区螺旋桨疲劳强度计算方法,并分析了螺旋桨侧斜、纵斜、剖面型式及平均应力修正理论对冰载荷作用下螺旋桨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非大侧斜桨,正侧斜角和正纵斜角均对疲劳性能有利;导缘和随缘加厚的冰区翼型能显著改善疲劳性能,有利于在保证疲劳强度的情况下实现冰区螺旋桨的轻量化;相对于传统的修正理论,IACS推荐的平均应力修正理论偏于保守。论文提出的冰区螺旋桨疲劳强度计算方法得到了“雪龙2”号实船走航监测数据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区螺旋桨 疲劳 MDR 平均应力修正
原文传递
Decadal changes of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during 1979–2016
10
作者 WU Nan LI Ying +2 位作者 LI Juan FENG Li-Cheng LIU Fei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CSCD 2021年第6期772-782,共11页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 is the cornerstone for 2–8-week subseasonal prediction. Understanding the 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ISO is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subseasonal prediction;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g...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 is the cornerstone for 2–8-week subseasonal prediction. Understanding the 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ISO is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subseasonal prediction;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gap in our knowledge of ISO dynamics. Here, we presented a method, a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of 11-year-sliding ISO evolution, to objectively detect 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ISO originated from the equatorial Indian Ocean (EIO) during 1979–2016.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erties of ISO have a notable decadal change since 1998 for both boreal summer and boreal winter seasons, mainly in its evolution rather than in its intensity at origin. During the pre-1998 epoch, the boreal summer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BSISO), was confined to the Indian Ocean;since 1998, however, it propagated northeastward across the Maritime Continent (MC) and the intraseasonal variability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was significant enhanc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boreal-winter ISO, usually known as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MJO) shows minor changes in MC ‘barrier effect’ between the two epochs, and continuously propagates eastward across the MC. The MJO only shows suppressed activity over the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 in the post-1998 epoch. These decadal changes are related to the eastern Pacific cooling during the ‘global warming hiatus’ period rather than to the four-decade global warming. Results here provide a set of potential precursors for foreseeing ISO propagation under different mean st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adal variation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Boreal summer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Global warming hiatu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