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主产区大豆生产效率比较分析
1
作者 李有宝 王曼曼 +1 位作者 吕博 于寒松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大豆产业的振兴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全面分析主产区大豆的生产效率,基于提高生产效率角度,提出促进大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选取2012—2021年我国10个大豆主产区的面板数据,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 大豆产业的振兴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全面分析主产区大豆的生产效率,基于提高生产效率角度,提出促进大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选取2012—2021年我国10个大豆主产区的面板数据,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主产区大豆生产效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主产区大豆生产效率。结果表明:在2013年、2017年和2021年,主产区大豆综合技术效率均值分别为0.950,0.975和0.974,整体水平较高,但均未达到有效状态,仍有一定提升空间;2021年非DEA有效大豆主产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2012—2021年主产区大豆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988,处于负增长状态,技术进步是推动主产区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综上,提出以下建议:强化大豆产业的科技支撑和资源配置能力,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大豆纯技术效率;合理扩大种植规模,优化种植结构,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大豆规模效率;健全灾害防范体系,降低大豆种植灾害风险损失,提高豆农灾害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产效率 DEA-BCC MALMQUIST指数
下载PDF
Regularity of Nitrogen Accumulation in Soybean and Its Simul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YAO Yubo JIN Xijun +3 位作者 DI Wei GE Huiling MA Chunmei GONG Zhenp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Nitrogen(N) is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yield and quality-determining factor in soybean production.The objective of the current experiment was to determine the regularity of N accumulation and its simulation among... Nitrogen(N) is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yield and quality-determining factor in soybean production.The objective of the current experiment was to determine the regularity of N accumulation and its simulation among different varieties.This work was conducted with frame tests(pot without bottom),and three cultivars,HH41,SN14,HN40,and one feed soybean variety MSD was used as materia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gularity of N accumulation in four varieties with the same tendency increased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which was up to the maximum when the plant was harvested.The longer growth period was,the higher N accumulation of cultivars was,HN40〉SN14〉HH41,N accumulation of MSD was the highest because of the property for feed soybean.Regularity of N accumulation in plants could be accurately described by the Logistic equation.During the growth there was a period when N accumulation in the whole plant occurred at an intense rate.The time of onset and its duration varied with different varieties.The maximum daily N accumulation was on seed filling stage,pod bearing stage,seed filling stage and pod bearing stage in HH41,SN14,HN40 and MSD,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cine max N accumulation Logistic model
下载PDF
Involvement of sulfur assimilation in the low β subunit content of soybean seed storage protein revealed by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3
作者 Xi Zhang Ruixin Xu +7 位作者 Wei Hu Wan Wang Dezhi Han Fan Zhang Yongzhe Gu Yong Guo Jun Wang Lijuan Qiu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504-515,共12页
The β subunit of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seed storage protei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 balance and soybean processing properti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lucidate ... The β subunit of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seed storage protei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 balance and soybean processing properti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β subunit and 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 composition, and the potential regulatory mechanism. The β subunit was independently accumulated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major subunits (α/α′, acidic, basic, and A3) during seed filling, and a low level of β subunit content (BSC) was formed during the accumulation process. In low-BSC mature seeds, crude protein, oil content,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were not changed, but 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s (Cys + Met) in the low- BSC seed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31.5%), suggesting that an internal regulatory mechanism within seed migh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rebalance of seed protein composition and that sulfur assimilation might be deeply involved in β subunit accumulation.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genes involved in anabolism of cysteine, methionine, and glutathione were up-regulated but those involved in the catabolism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down-regulated, suggest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vation of methionine and glutathione and low BSC. Our study sheds light on seed composition in low BSC lines and on the potential molecular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β subunit accumulation, broaden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soybean seed protein synthesis and its reg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β SUBUNIT TRANSCRIPTOME analysis 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S SULFUR ASSIMILATION
下载PDF
播期、密度及施肥量对牡豆15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长远 王磊 +5 位作者 齐玉鑫 孙晓环 孙国宏 白艳凤 李文 王燕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19,共8页
为探讨高蛋白大豆品种牡豆15的高效栽培技术,本研究设播期、密度及施肥量3个因素,研究这3个因子对牡豆15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因素条件下,牡豆15产量变化范围为1 958.97~2 851.28 kg·hm^(-2),最大... 为探讨高蛋白大豆品种牡豆15的高效栽培技术,本研究设播期、密度及施肥量3个因素,研究这3个因子对牡豆15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因素条件下,牡豆15产量变化范围为1 958.97~2 851.28 kg·hm^(-2),最大变化幅度为45.55%;蛋白质含量均值变化范围为42.19%~45.06%,最大变化幅度为6.80%;播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气孔导度均有影响,其中播期和施肥量对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小,种植密度对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且低种植密度的净光合速率较高,同时高种植密度有利于提升细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最高产量栽培方案为4月30日播种,保苗30万株·hm^(-2),施肥量为350 kg·hm^(-2),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栽培方案为5月7日播种,保苗30万株·hm^(-2),施肥量4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牡豆15 播期 种植密度 施肥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不同7S亚基组份的大豆蛋白纳米颗粒包埋β-胡萝卜素Pickering乳液研究
5
作者 董鹏超 吕博 +5 位作者 付洪玲 季雷 李浩铭 景文丹 谷春梅 于寒松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8-635,共8页
为探究不同7S亚基组份大豆蛋白纳米颗粒对包埋β-胡萝卜素Pickering乳液的影响,本研究以野生型大豆(Wild)、α亚基缺失型大豆(α-lack)、α′亚基缺失型大豆(α′-lack)和(α+α′)亚基缺失型大豆[(α+α′)-lack]作为试验原料,提取大... 为探究不同7S亚基组份大豆蛋白纳米颗粒对包埋β-胡萝卜素Pickering乳液的影响,本研究以野生型大豆(Wild)、α亚基缺失型大豆(α-lack)、α′亚基缺失型大豆(α′-lack)和(α+α′)亚基缺失型大豆[(α+α′)-lack]作为试验原料,提取大豆分离蛋白(SPI),通过扫描电镜、粒径和表面疏水性对比热诱导前后蛋白的变化,利用蛋白纳米颗粒为乳化剂制备包埋β-胡萝卜素Pickering乳液,通过测定包埋β-胡萝卜素Wild-NPPEs、α-lack-NPPEs、α′-lack-NPPEs和(α+α′)-lack-NPPEs的粒径、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β-胡萝卜素的保留率、模拟消化后的游离脂肪酸释放率和生物可及性等指标,探索α、α′亚基对包埋β-胡萝卜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热诱导可以制备不同亚基组份的蛋白纳米颗粒,α′亚基对包埋β-胡萝卜素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有影响,在4℃或25℃下经过30 d贮藏后,α′-lack-NPPEs的β-胡萝卜素的最终保留率超过70%,且抗氧化活性最高;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试验,α′-lack-NPPEs乳液液滴的界面面积比较大,结合游离脂肪酸释放率结果发现,随着聚合度降低、油滴表面积增加,水解率提高,使β-胡萝卜素在胶束相中的保留含量提高,从而其生物可及性增加。综上,α′-lack-NPs更适合用于制备较稳定的包埋β-胡萝卜素Pickering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纳米颗粒 亚基缺失 Pickering乳液 Β-胡萝卜素
下载PDF
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雌性育性对异交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井勇 闫昊 +8 位作者 彭宝 张春宝 李慧 王鹏年 丁孝羊 林春晶 孙寰 赵丽梅 张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24-1333,共10页
【目的】研究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雌性育性差异,明确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否存在雌性育性降低的现象,探讨不育系雌性育性与异交率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在200余份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依据异交结实率高低,选择... 【目的】研究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雌性育性差异,明确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否存在雌性育性降低的现象,探讨不育系雌性育性与异交率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在200余份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依据异交结实率高低,选择有代表性的不育系及保持系6对;然后通过网室内投放蜜蜂传粉对不育系进行异交率鉴定,确定不育系的异交率高低水平;再对6份不育系利用同一父本恢复系进行不去雄人工杂交试验,明确不同异交结实率不育系在接受外来花粉受精结实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最后利用同一恢复系作共同父本,通过去雄、不去雄人工平行杂交方法,研究不育系及对应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差异,对6份不育系及6份对应保持系雌性育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不育系异交率与雌性育性的相关性。【结果】网室异交率鉴定表明,供试6份不育系异交率存在显著差异,最高达49.46%,最低仅15.94%。6份不育系在人工授粉杂交成活率上也存在显著差异,高异交率不育系(JLCMS101A和JLCMS82A)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中、低异交率不育系,中异交率不育系(JLCMS9A和JLCMS47A)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低异交率不育系(JLCMS89A和JLCMS31A)。人工去雄平行杂交成活率,高、中异交率不育系显著高于低异交率不育系;高、中、低异交率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杂交成活率在高、中异交率不育系与对应保持系间无显著差异,而低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显著低于其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人工不去雄平行杂交成活率,高异交率不育系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中、低异交率不育系杂交成活率;高、中、低异交率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高、中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与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而低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则显著低于其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结论】在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高异交率不育系雌性育性正常,低异交率不育系中存在因雌性育性差而影响正常结实的情况,雌性育性差是造成其异交结实性低的原因之一,不同异交率不育系对应保持系雌性育性均正常;不育系网室异交率与不育系去雄杂交成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育系网室异交率与不育系不去雄杂交成活率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去雄和不去雄平行杂交结果均可用于鉴定不育系的雌性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不育系 异交率 雌性育性
下载PDF
转谷氨酰胺酶诱导调质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水分分布及凝胶特性 被引量:7
7
作者 田海娟 胡耀辉 +5 位作者 于寒松 王玉华 朴春红 刘俊梅 代伟长 刘景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25,共6页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质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调质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水分分布、凝胶特性及微观结构进行测定,研究调质大豆分离蛋白的蛋白组成对转谷氨酰胺酶诱导的蛋白凝胶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质大豆分离蛋白中11S球蛋白所占比例...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质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调质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水分分布、凝胶特性及微观结构进行测定,研究调质大豆分离蛋白的蛋白组成对转谷氨酰胺酶诱导的蛋白凝胶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质大豆分离蛋白中11S球蛋白所占比例对蛋白凝胶水分分布、凝胶特性及微观结构有显著相关性。11S球蛋白的质量分数由60%提高到80%时,蛋白凝胶的横向弛豫时间T2先缩短后延长;凝胶的硬度、黏性、咀嚼性3项指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蛋白凝胶的热稳定性先提高后降低,70%的11S球蛋白蛋白凝胶ΔH最低,凝胶中水分不易失去;11S球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60%与70%的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形成的微观结构表面较平整,孔洞较小且相对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质大豆分离蛋白 低场核磁共振 水分分布 质构特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浸泡介质及浸泡条件对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谷春梅 姜雷 于寒松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4-442,共9页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同时保证品质优良,以干豆制浆为对照,利用不同浸泡介质(水、柠檬酸溶液、NaHCO_3溶液)及不同浸泡条件,探究前处理工艺条件以及介质的改变对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处...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同时保证品质优良,以干豆制浆为对照,利用不同浸泡介质(水、柠檬酸溶液、NaHCO_3溶液)及不同浸泡条件,探究前处理工艺条件以及介质的改变对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处理能有效降低豆浆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和植酸含量,但不同介质对不同抗营养因子的效果不同。经浸泡处理后的胰蛋白抑制因子的最低活性为30.88±1.35 TIU·mg^(-1),相对于未处理组降低了54%;植酸最低含量为3.46±0.15 mg·mL^(-1),相对于未处理组降低了77.4%;而经浸泡处理后的单宁含量却显著上升(P<0.05)。从降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的效果来看,NaHCO_3>水>柠檬酸;从降低单宁含量的效果来看,柠檬酸>NaHCO_3>水;从降低植酸含量的效果来看,柠檬酸>水>NaHCO_3。除抗营养因子外,豆浆的品质指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NaHCO_3浸泡组的总体品质最优,除了个别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与水浸泡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品质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水浸泡组,而柠檬酸浸泡组的品质为3组中最差。选取NaHCO_3溶液作为浸泡介质进行正交工艺优化,当浸泡温度为25℃,浸泡时间为16 h,浸泡豆水比为1∶4,NaHCO_3浓度为0.45%时,豆浆的抗营养因子的去除效果最好,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浆 浸泡介质 抗营养因子 品质
下载PDF
大豆中11S球蛋白的不同亚基与分离蛋白凝胶特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吕博 孙贺 于寒松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62,共4页
对12种市售大豆分离蛋白(SPI)及由5种蛋白亚基缺失型大豆制备的分离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及凝胶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市售SPI中A_(1a)A_(1b)A_(2)亚基百分含量与SPI凝胶值成负相关;A_(3)B_(4)和A_(4)A_(5)B_(3)亚基的百分含量与... 对12种市售大豆分离蛋白(SPI)及由5种蛋白亚基缺失型大豆制备的分离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及凝胶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市售SPI中A_(1a)A_(1b)A_(2)亚基百分含量与SPI凝胶值成负相关;A_(3)B_(4)和A_(4)A_(5)B_(3)亚基的百分含量与凝胶值成正相关,但是相关性不显著;由A_(4)A_(5)B_(3)亚基缺失品种及A_(3)B_(4)、A_(4)A_(5)B_(3)亚基双缺失品种制备的SPI未形成稳定的热凝胶,说明11S中A_(3)B_(4)和A_(4)A_(5)B_(3)蛋白亚基在大豆蛋白凝胶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而A3B4亚基单独缺失品种制备的SPI虽表现出极差的凝胶特性,但尚可形成可检测的凝胶,说明在凝胶形成过程中A_(4)A_(5)B_(3)亚基贡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球蛋白 亚基缺失 加工特性 凝胶特性
下载PDF
大豆高蛋白种质中引1106蛋白质含量的QTL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婉 韩德志 +3 位作者 闫洪睿 栾晓燕 王俊 邱丽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0-138,共9页
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由多基因控制且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发掘高蛋白基因是促进大豆优质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选用综合性状优良、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黑河50为轮回亲本,以引进的高蛋白种质中引1106为供体亲本,构建了由384个家系组成的... 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由多基因控制且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发掘高蛋白基因是促进大豆优质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选用综合性状优良、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黑河50为轮回亲本,以引进的高蛋白种质中引1106为供体亲本,构建了由384个家系组成的回交高代群体。利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回交群体的蛋白质含量,使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回交群体BC1F6基因型,通过QTL ICIMapping4.1的区间作图法(IM-ADD)和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ADD)定位蛋白含量QTL,共获得9个蛋白含量QTL,其中IM定位到7个蛋白含量QTL,而ICIM定位到3个蛋白含量QTL,两种方法同时在8号染色体上定位到一个QTL(qPro-8-1),该QTL两侧的分子标记是SSR_50和SSR_51,可解释表型变异分别是2.26%和7.85%,定位区间物理距离大小为218.71 kb,该QTL尚未见报道,是一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新QTL位点,为高蛋白大豆品种选育提供了材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含量 QTL定位 回交群体 区间作图法 完备区间作图法
下载PDF
绿色木霉纤维二糖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乳酸菌中的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翠艳 王玉华 +4 位作者 朴春红 刘俊梅 胡耀辉 任大勇 于寒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41-146,共6页
采用乳酸菌表达系统进行绿色木霉纤维二糖水解酶基因cbhⅡ的表达研究。参照Gen Bank上发表的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cbhⅡ基因(Gen Bank登录号:M55080)设计引物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克隆获得其c DNA序列长1 441 bp。为了达到表达... 采用乳酸菌表达系统进行绿色木霉纤维二糖水解酶基因cbhⅡ的表达研究。参照Gen Bank上发表的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cbhⅡ基因(Gen Bank登录号:M55080)设计引物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克隆获得其c DNA序列长1 441 bp。为了达到表达分泌该酶的目的,在其基因上游序列前添加了大小为80 bp的信号肽序列。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将密码子按照乳酸菌的偏好性进行了优化,通过全基因合成获得了优化后的cbhⅡ基因。将该基因与穿梭表达载体p MG36e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MG36e-S-cbhⅡ;利用电转化方法将其转入乳酸乳球菌NZ3900感受态细胞中构建重组乳酸菌,纯化的重组菌蛋白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得到一条约为53 k D的目的蛋白条带,与预期大小相符;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培养基上清液中水解纤维素酶的活力达到16.7 U/m L,菌体裂解液上清液和菌体沉淀几乎没有酶活力。结果表明,纤维二糖水解酶基因信号肽序列被乳酸乳球菌正确识别,并成功实现了胞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纤维素酶 cbhⅡ基因 乳酸乳球菌 酶活力
下载PDF
大豆皂苷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禹汐 于寒松 +3 位作者 王敏 杨梦瑞 周剑 王彤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420-427,共8页
大豆皂苷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是大豆生长过程中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大豆种子的子叶和胚轴中。研究表明,大豆皂苷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肿瘤,预防肥胖和免疫调节等。本文介绍了大豆皂苷的结构和分类、理化性质、影响大豆皂苷... 大豆皂苷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是大豆生长过程中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大豆种子的子叶和胚轴中。研究表明,大豆皂苷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肿瘤,预防肥胖和免疫调节等。本文介绍了大豆皂苷的结构和分类、理化性质、影响大豆皂苷含量的因素,并详细综述了大豆皂苷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检测方法,总结了大豆皂苷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农业、食品、药品、化妆品多领域的应用。旨在为大豆皂苷的深入研究及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皂苷 检测 提取 应用
下载PDF
α和α′亚基缺失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贺 于寒松 +5 位作者 范宏亮 付洪玲 单单单 吕博 宋波 刘珊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1-268,共8页
为了探究β-伴大豆球蛋白(7S)中α和α′亚基缺失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该文以东农47(对照)和3种不同蛋白亚基缺失型(α缺失、α′缺失以及α、α′缺失)大豆为原料提取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通过十二烷基磺... 为了探究β-伴大豆球蛋白(7S)中α和α′亚基缺失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该文以东农47(对照)和3种不同蛋白亚基缺失型(α缺失、α′缺失以及α、α′缺失)大豆为原料提取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技术分析其亚基组成,然后制备乳状液并测定乳化活性指数(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AI)、ζ-电位、粒径、微观结构、稳定动力学指数(Turbiscan Stability Index,TSI)及界面蛋白吸附量。结果表明:α′亚基缺失型SPI乳状液乳化活性指数最大,为87.59 m^2/g;ζ-电位绝对值最大,为47.7 mV;粒径最小,为2.223μm;显微结构显示其分子最小且分布最均匀,稳定动力学指数最小;界面蛋白吸附量最大,为31.40%。4种不同SPI乳状液的稳定性结果由大到小为α′亚基缺失型、东农47、α亚基缺失型、α和α′亚基缺失型。研究结果可为高乳化性大豆蛋白系列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微观结构 大豆分离蛋白 亚基缺失型
下载PDF
β-伴大豆球蛋白中α、α′亚基对大豆分离蛋白薄膜微观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晓晴 李佳芯 +4 位作者 吕博 付洪玲 于寒松 宋波 刘珊珊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3-64,共12页
为了研究β-伴大豆球蛋白中不同亚基组成对大豆分离蛋白薄膜微观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采用东农47(Wild对照)、α亚基缺失型(α-lack)、α′亚基缺失型(α′-lack)以及α、α′双亚基缺失型[(α+α′)-lack]的大豆为原料提取大豆分离蛋... 为了研究β-伴大豆球蛋白中不同亚基组成对大豆分离蛋白薄膜微观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采用东农47(Wild对照)、α亚基缺失型(α-lack)、α′亚基缺失型(α′-lack)以及α、α′双亚基缺失型[(α+α′)-lack]的大豆为原料提取大豆分离蛋白。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4种大豆分离蛋白的亚基组成,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不同亚基组成的大豆分离蛋白薄膜,探究不同亚基组成对薄膜流变行为、微观结构、机械强度、耐水性、屏障特性、热稳定性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亚基组成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的微观结构和功能特性均有不同影响,与α亚基缺失和α、α′双亚基缺失相比,α′亚基缺失对薄膜结构和功能特性影响最为明显。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Wild薄膜,α′亚基缺失加强了蛋白质分子间氢键的相互作用,α′-lack薄膜β折叠含量减少到27.84%,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加到16.83%和13.84%。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α-lack和(α+α′)-lack薄膜纹理形貌较散乱疏松,而α′-lack薄膜无明显气泡且具有平整致密的网络结构。流变特性分析结果发现,α亚基缺失会降低成膜强度,而α′亚基缺失会明显提高膜液的G′,使α′-lack具有更好的潜在成膜能力。与其他3种薄膜相比,α′-lack薄膜具有最大的抗拉伸强度2.31 MPa,最小的水分含量(9.54%)和水溶性(30.81%),最低的水蒸气透过系数[21.89 g·mm/(d·m^(2)·kPa)],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可见光阻隔特性。α′亚基的缺失能显著改善大豆分离蛋白薄膜微观结构和功能特性,研究结果旨在为生产高成膜性大豆蛋白系列产品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伴大豆球蛋白 α-亚基 α′亚基 大豆分离蛋白薄膜 微观结构 机械性能 阻隔特性
下载PDF
豆浆豆腐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雪飞 于寒松 谷春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7,共7页
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其中的抗营养因子阻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分别采用6种不同制浆工艺将5种原料豆进行豆浆、豆腐的制备,测定大豆和豆浆中蛋白含量以及豆浆、豆腐的产量,通过分析不同大豆品种及制浆工艺与豆制品产量及... 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其中的抗营养因子阻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分别采用6种不同制浆工艺将5种原料豆进行豆浆、豆腐的制备,测定大豆和豆浆中蛋白含量以及豆浆、豆腐的产量,通过分析不同大豆品种及制浆工艺与豆制品产量及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以产量为指标,研究不同大豆品种及其加工工艺对豆制品产量及蛋白含量的影响,选取高产量、高蛋白的豆制品。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分别对原料豆、豆浆、豆腐等进行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的检测,得出低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的品种及加工豆制品的制浆工艺。结果表明,豆制品产量与蛋白含量成正比,不同大豆品种采用不同制浆工艺所制得的豆浆、豆腐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为不同大豆品种适用性加工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工艺 豆浆 豆腐 产量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下载PDF
大豆蛋白挤压组织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旭 于寒松 代伟长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共3页
概述了大豆蛋白与其他植物蛋白、动物蛋白、淀粉等复合挤压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及相关产品开发现状,为大豆蛋白复合挤压机理与相关产品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大豆蛋白 淀粉 复合挤压
下载PDF
苷元型异黄酮与大豆分离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云芃 吕思瑶 +2 位作者 朱登兆 谷春梅 于寒松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2-419,共8页
为促进苷元型异黄酮的开发和利用,采用光谱学手段研究大豆素/染料木素与大豆分离蛋白之间的作用机制。荧光和紫外光谱表明,大豆素/染料木素会使大豆分离蛋白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疏水性增强,造成蛋白质结构改变。大豆素/染料木素对大豆分... 为促进苷元型异黄酮的开发和利用,采用光谱学手段研究大豆素/染料木素与大豆分离蛋白之间的作用机制。荧光和紫外光谱表明,大豆素/染料木素会使大豆分离蛋白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疏水性增强,造成蛋白质结构改变。大豆素/染料木素对大豆分离蛋白的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主要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和氢键,结合位点数为1;红外光谱表明,大豆素/染料木素的加入导致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随大豆素/染料木素质量浓度的增加,具体表现为,ɑ-螺旋含量增多、β-折叠含量减少、β-转角含量增多,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多。综合结果表明,染料木素与大豆分离蛋白的亲和力强于大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苷元型异黄酮 大豆分离蛋白 互作
下载PDF
H_(2)O_(2)改性大豆不溶性膳食纤维及其对铅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锡琪 王赛男 +2 位作者 张钊 于寒松 程志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3-187,192,共6页
以大豆不溶性膳食纤维(SIDF)为原料,采用H_(2)O_(2)改性大豆不溶性膳食纤维,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改性条件进行优化,并将改性后的SIDF作为新型生物吸附剂对水溶液中铅离子进行吸附。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pH和温度对Pb^(... 以大豆不溶性膳食纤维(SIDF)为原料,采用H_(2)O_(2)改性大豆不溶性膳食纤维,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改性条件进行优化,并将改性后的SIDF作为新型生物吸附剂对水溶液中铅离子进行吸附。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pH和温度对Pb^(2+)去除率的影响显著,最终确定最佳改性条件为H_(2)O_(2)浓度2.4%、温度36℃、pH=8.7,实际测得Pb^(2+)去除率为95.05%±0.12%,对Pb^(2+)的吸附容量为142.5mg/g。同时还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前后的SIDF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通过H_(2)O_(2)改性SIDF可提高其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作用,为其作为生物吸附剂用于污水处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O_(2)改性 响应面法 大豆不溶性膳食纤维 铅离子
下载PDF
染料木素纯度标准物质定值及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全发 于寒松 +1 位作者 王敏 周剑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101,共7页
建立染料木素纯度标准物质的准确定值方法,并对标准物质定值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通过质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核磁氢谱法3种方法对染料木素样品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利用两种不同原理的定值方法对其主成分进行定值。同时评... 建立染料木素纯度标准物质的准确定值方法,并对标准物质定值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通过质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核磁氢谱法3种方法对染料木素样品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利用两种不同原理的定值方法对其主成分进行定值。同时评估了均匀性、稳定性及整个定值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最终确定染料木素纯度标准物质纯度为99.6%,拓展不确定度为0.4%(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纯度标准物质 质量平衡法 定量核磁法 不确定度评估
下载PDF
单螺杆挤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孟祥泽 吕博 +5 位作者 付洪玲 李佳芯 杨晓晴 季雷 王祎 于寒松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00-207,共8页
随着食品高新技术的发展,用于谷物加工的螺杆挤压机出现,挤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得以快速地发展。目前比较成熟的挤压技术有单螺杆挤压技术、双螺杆挤压技术。该文从食品挤压技术的发展背景出发,探讨挤压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单螺杆... 随着食品高新技术的发展,用于谷物加工的螺杆挤压机出现,挤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得以快速地发展。目前比较成熟的挤压技术有单螺杆挤压技术、双螺杆挤压技术。该文从食品挤压技术的发展背景出发,探讨挤压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单螺杆挤压机的结构特点,介绍单螺杆挤压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和发展瓶颈,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技术 单螺杆挤压机 结构特点 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