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机碳-微生物耦合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阳 刘良旭 +5 位作者 张萍萍 吴凡 周媛媛 宋怡 王云强 安韶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14-1725,共12页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土壤水分、有机碳和微生物群落发生了非同步性演变。土壤微生物是各种生命活动的载体,在土壤水-碳耦合过程中参与了一系列的氧化与还原反应,因此,土壤微生物在水-碳耦合关键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三者存在着密切...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土壤水分、有机碳和微生物群落发生了非同步性演变。土壤微生物是各种生命活动的载体,在土壤水-碳耦合过程中参与了一系列的氧化与还原反应,因此,土壤微生物在水-碳耦合关键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三者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尽管关于植被恢复后土壤水分和有机碳变化的研究已开展较多,但是由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群落结构复杂性和易变性,这给土壤微生物介导的水-碳耦合研究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迄今为止,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土壤水、碳、微生物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缺乏总体性的融合,大多数研究只能假设各个生物化学过程是相对独立的,对土壤水、碳、微生物耦合的认知仍存在局限性。由此,首先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进程、土壤水分过程和有机碳变化分别进行了综述,结合已有的理论和证据进一步概括了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群落对降水格局的响应。最后整合植被、土壤和微生物界面等关键生态过程,总结了黄土高原土壤水-碳-微生物耦合界面过程,采用HYDRUS-2D模型(水文过程模型)和ORCHIDEE模型(生态系统碳模型),并融入土壤微生物种群生长动态,基于稳定碳、水同位素技术和DNA探针技术,初步构建了黄土高原土壤水-碳-微生物耦合模型框架,有利于实现土壤水、碳、微生物各界面调控过程的准确模拟与精确刻画,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模式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碳耦合 微生物群落 界面过程 模型模拟
下载PDF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阳 刘良旭 +6 位作者 童永平 张萍萍 吴凡 周媛媛 宋怡 王云强 安韶山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649-662,共14页
黄土高原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其土层深厚,蕴藏着大量的有机碳,在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双碳”目标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导致土壤固碳量大幅增加... 黄土高原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其土层深厚,蕴藏着大量的有机碳,在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双碳”目标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导致土壤固碳量大幅增加,新时代黄土高原土壤碳汇效应将持续增加。鉴于此,本文首先概括了黄土高原1982—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与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在回顾植被恢复进程的基础上,建立了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主要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然后综述了黄土高原土壤碳储量与固碳效应的研究现状、进展与不确定性,并总结了土壤碳储量的驱动因素;最后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汇效应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展望,为黄土高原土壤碳汇功能和生态效益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有机碳 碳储量 碳汇效应 植被恢复
下载PDF
植物对岩土文物的作用及保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小菊 武发思 +4 位作者 贾荣亮 郭青林 王彦武 赵思腾 赵学勇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0-164,共15页
由于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及保存环境的复杂性,岩土文物长期遭受着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威胁,其中,植物对遗址的作用及其保护应用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对相关研究成果总结表明,基于植物的新型遗址防护技术以其绿色、可持续和环... 由于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及保存环境的复杂性,岩土文物长期遭受着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威胁,其中,植物对遗址的作用及其保护应用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对相关研究成果总结表明,基于植物的新型遗址防护技术以其绿色、可持续和环境兼容等优势在石质古城墙、夯土类遗址等的保护中逐渐成为替代工程类抢救性保护措施,但存在植物对岩土文物作用机理认知不足、研究技术受限、防控新技术应用滞后及其效果不佳、保护遗址植物选种及后期维护较难等问题,致使植物与岩土文物间的辩证关系至今界定不清,极大限制了保护技术的研发。结合我国石窟寺、土遗址保护面临的生物学问题,针对植物保护遗址技术实施的限制因素,作出以下展望:1)厘清植物对岩土文物的损害及保护作用机理;2)构建不同环境下界定植物对岩土文物正负效应的科学评估体系;3)明确植物种内和种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驱动植物在岩土文物表面建植的关键因子;4)结合全球气候变化,研发岩土文物有害植物的精准防控技术;5)筛选适宜的软覆盖植物种并对其防护效果进行评估;6)研发基于BSC的软覆盖技术,开展环境适应性和保护效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文物 生物退化 植物软覆盖技术 生物土壤结皮 文物保护
下载PDF
不同强度平茬对柠条生长及养分归还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金山 马旭君 +4 位作者 吴晶 曲浩 程小云 李丽丽 王新源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3,共7页
为柠条平茬复壮提供依据,对乌拉特荒漠草原6龄株柠条进行1/3、1/2和100%(刈割)3种不同高度平茬处理,测定其生长特征指标(高度、盖度、新生枝数量、新生枝含水量与鲜重),并将其平茬下来的鲜枝叶装入网袋内,以监测其养分归还能力。结果显... 为柠条平茬复壮提供依据,对乌拉特荒漠草原6龄株柠条进行1/3、1/2和100%(刈割)3种不同高度平茬处理,测定其生长特征指标(高度、盖度、新生枝数量、新生枝含水量与鲜重),并将其平茬下来的鲜枝叶装入网袋内,以监测其养分归还能力。结果显示:(1)植株生长方面,1/3和1/2高度的平茬未对柠条的生长状态产生负面影响,而其盖度在短期内得到显著提升,其新生枝在以不牺牲含水量为前提的情况下数量显著增加,刈割则不能使其生长获益,属于过度平茬。(2)土壤养分方面,1/3平茬对土壤氮和磷的归还力显著高于对照和另外两种处理,而刈割是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最佳措施。研究结果提示,在荒漠草原退化草地恢复的实际工作中,对柠条进行1/3高度平茬最有利于其进行二次萌蘖与更新复壮,并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养分归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平茬 荒漠草原 新生枝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养分添加与干扰对荒漠草原群落组成及构建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乔静娟 左小安 +3 位作者 岳平 王国林 王景圆 王泽宙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8-970,共13页
运用混合线性模型、主成分分析和零模型方法,以乌拉特荒漠草原草本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短期养分添加(NPKμ,各10 g·m^(-2))和干扰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功能性状、土壤理化性质和群落构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干扰和交互处... 运用混合线性模型、主成分分析和零模型方法,以乌拉特荒漠草原草本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短期养分添加(NPKμ,各10 g·m^(-2))和干扰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功能性状、土壤理化性质和群落构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干扰和交互处理显著降低物种丰富度和β多样性,短期养分添加显著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电导率。(2)干扰和养分添加处理下,优势物种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骆驼蓬(Peganum harmala)、猪毛菜(Salsola collina)和蒙古虫实(Corispermum mongolicum)的6个性状以及群落功能性状加权均值(Community-weighted mean, CWM)发生显著变化,揭示了干扰和养分添加促使群落优势种从保守型策略向获取型策略转变。(3)两种零模型结果表明,对照下的草本群落构建趋向于随机性过程,干扰和交互处理下的群落构建趋向于确定性过程,养分添加处理下的群落构建趋向于较弱的确定性过程。荒漠草原草本植物群落通过优势物种和关键功能性状的改变来响应和适应养分添加与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养分添加 干扰 物种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群落构建
下载PDF
沙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洪光宇 王晓江 +6 位作者 王少昆 刘果厚 高孝威 苏雅拉·巴雅尔 张雷 李卓凡 李梓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0-398,共9页
水分在沙地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土壤、植物和大气中物质与能量循环不可缺少的介质,因此研究沙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对揭示沙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阐明沙地水文变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沙地土壤水分时间和空间变化、... 水分在沙地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土壤、植物和大气中物质与能量循环不可缺少的介质,因此研究沙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对揭示沙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阐明沙地水文变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沙地土壤水分时间和空间变化、水分入渗特征以及水量平衡研究方面阐述了沙地土壤水分研究现状和动态特征,分析了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揭示了不同层次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以及不同人工植被区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量的响应,总结了沙地土壤水分模型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沙地土壤水分模型的研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通过对沙地土壤水分研究进展的综述,展望了今后应加强如下研究:(1)对沙区不同造林模式混交林开展植物功能型与土壤水量关系研究,找出人工植被在不同时期对土壤水分利用的阈值;(2)建立从点到面尺度转化的模型关系,更好地定量大尺度下区域水分承载力;(3)对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量平衡和水分传输过程及转化规律等进行系统研究并建立耦合模型;(4)探索在有限的水资源环境下通过提高沙地土壤肥力,进而提高植被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土壤水分 时空变化 降雨入渗 水量平衡
下载PDF
沙尘暴期间莫高窟大气颗粒物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小菊 徐瑞红 +5 位作者 武发思 王小伟 詹鸿涛 王彦峰 汪万福 张国彬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6-75,共10页
为有效预防突发沙尘暴天气下大气颗粒物对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壁画及彩塑的污染,文章选取了第138窟内、72窟前及九层楼顶3处监测点,探讨了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2窟前平均风速为1.57 m/s,小于起沙风速,九层楼... 为有效预防突发沙尘暴天气下大气颗粒物对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壁画及彩塑的污染,文章选取了第138窟内、72窟前及九层楼顶3处监测点,探讨了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2窟前平均风速为1.57 m/s,小于起沙风速,九层楼顶平均风速为10.66 m/s,大于起沙风速,占比为98.50%,主风向为东北偏东,占比为39.85%。九层楼顶颗粒物质量浓度比其他监测点更快达到最大值。第138窟内、72窟前PM_(2.5)日均质量浓度为(43.82±15.51)、(59.85±29.78)μg/m^(3),超标倍数为0.25、0.71,九层楼顶PM_(2.5)超出仪器上限。第138窟内、72窟前、九层楼顶PM10日均质量浓度为(58.60±21.36)、(74.43±36.52)、(3 725.41±203.41)μg/m^(3),超标倍数为0.17、0.49、73.51;TSP日均质量浓度为(80.15±29.02)、(102.33±48.22)、(5 593.68±707.98)μg/m^(3),超标倍数为0、0、45.61。各监测点输送颗粒物的主要风向为ENE、NE、E和N、NNE。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气温、气压呈负相关,与风速呈正相关,除72窟前PM_(2.5)外,其他颗粒物质量浓度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文物预防性保护 大气颗粒物 风沙危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沙化阶段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与表土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新源 马仲武 +7 位作者 王小军 陈萍 唐霞 连杰 张琴 程小云 刘健 曲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850-6862,共13页
沙漠化是玛曲高寒草甸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明晰区域内不同沙化阶段植物群落与表土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助于为玛曲高寒草甸沙漠化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参考。鉴于此,研究应用方差分析与典范对应分析,厘清了潜在、轻度、中度、重度和极... 沙漠化是玛曲高寒草甸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明晰区域内不同沙化阶段植物群落与表土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助于为玛曲高寒草甸沙漠化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参考。鉴于此,研究应用方差分析与典范对应分析,厘清了潜在、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阶段植物的组成格局与变化规律,并对其与表土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伴随沙漠化的发展,表土水分与电导率呈逐步降低的趋势,下降幅度显著(P<0.05);温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规律,其中轻度沙化阶段最低,为24.32℃,极重度阶段最高,达30.79℃;(2)伴随沙漠化的发展,植物的盖度、多度依次降低,下降幅度显著(P<0.05);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与Pielou指数的变化趋势相近,呈潜在至轻度阶段上升,之后逐步下降的规律;(3)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表土水分和电导率对群落组成的影响程度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潜在与轻度沙化阶段,CCA前两轴的方差解释率分别是71.91%和55.25%,表土环境因子能够较好的描述植物群落特征与多样性水平的变化规律;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阶段,CCA前两轴的方差解释率不足40%,表土环境因子难以有效表征植物群落特征,预示放牧等人类活动在这些演替阶段的影响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阶段 高寒草甸 表土环境因子 植物群落特征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乌拉特荒漠草原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灌丛林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季节分布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常海涛 刘佳楠 +4 位作者 赵娟 张静 罗雅曦 刘任涛 左小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21-3130,共10页
以乌拉特荒漠草原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灌丛林地作为研究样地,分别于2018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利用国际通用的陷阱诱捕法,调查了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季节动态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3个季节内共捕获地面节肢动... 以乌拉特荒漠草原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灌丛林地作为研究样地,分别于2018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利用国际通用的陷阱诱捕法,调查了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季节动态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3个季节内共捕获地面节肢动物560只,隶属于10目23科。其中,春季优势类群为拟步甲科,夏季为拟步甲科和蚁科,秋季为拟步甲科,其个体数分别占总个体数的51.54%、59.11%和64.88%;常见类群春季和夏季均有8类,秋季有10类,其个体数分别占总个体数的43.08%,37.33%和32.68%;稀有类群春季有7类,夏季有6类,秋季有3类,其个体数分别占总个体数的5.38%、3.56%和2.44%。(2)3个季节内生物量占比超过10%的地面节肢动物类群仅有拟步甲科,春季、夏季和秋季其分别占群落总生物量的88.59%、72.56%和80.90%;1%—10%的地面节肢动物类群生物量,春季、夏季和秋季其分别占群落总生物量的9.76%、25.51%和17.78%;小于1%的地面节肢动物类群生物量,春季、夏季和秋季其分别占群落总生物量的1.62%、1.94%和1.32%。(3)随季节变化,地面节肢动物的密度、类群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表现为夏季显著高于春季或秋季。(4)RDA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气温、土壤含水量、土壤pH和电导率及土壤粒径组成是地面节肢动物季节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随着季节更替乌拉特荒漠草原红砂灌丛林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季节分布差异性较大,夏季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较高,而且不同类型环境因子对于地面节肢动物的个体数分布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地面节肢动物 季节动态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放牧和氮添加对半干旱沙质草地优势种糙隐子草及群落功能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一梅 田青 +3 位作者 郭爱霞 张森溪 吕朋 左小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3-571,共9页
为探究氮沉降背景下放牧对半干旱沙质草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本试验探究了放牧和短期氮添加(20 g·m-2·a-1)对半干旱沙质草地优势种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群落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和氮添加增加了糙隐... 为探究氮沉降背景下放牧对半干旱沙质草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本试验探究了放牧和短期氮添加(20 g·m-2·a-1)对半干旱沙质草地优势种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群落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和氮添加增加了糙隐子草的重要值,放牧降低了糙隐子草叶面积,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围封草地中糙隐子草叶干物质含量,增加了围封和放牧草地中糙隐子草叶氮含量(P<0.05);相同氮素水平下放牧降低了植物群落高度,氮添加增加了围封样地植物叶面积和叶氮含量,增加了放牧样地植物比叶面积和叶氮含量,降低了叶干物质含量(P<0.05);回归分析表明,糙隐子草叶面积和叶氮含量能较好地解释群落水平植物叶面积和叶氮含量的变化。半干旱沙质草地植物群落通过改变植株大小和主要叶性状来响应放牧和氮沉降,对预测未来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状 放牧 氮添加 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草地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对封育和放牧的响应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晶 左小安 +7 位作者 杨阳 岳喜元 张婧 吕朋 周欣 连杰 刘良旭 何钊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61-268,共8页
该研究以科尔沁沙地中草甸(meadow)、针茅草原(Stipa steppe)、疏林草地(scattered tree grassland)和沙质草地(sandy grassland)4种草地的18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不同草地植物群落在封育和放牧下的高度(height)、比叶面积(s... 该研究以科尔沁沙地中草甸(meadow)、针茅草原(Stipa steppe)、疏林草地(scattered tree grassland)和沙质草地(sandy grassland)4种草地的18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不同草地植物群落在封育和放牧下的高度(height)、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叶片干物质含量(leaf dry matter content,LDMC)、叶片面积(leaf area,LA)、叶片氮含量(leaf nitrogen content,LNC)和叶片碳同位素(leaf carbon isotopes)6个相关于植物生理生态过程的功能性状指标。结果表明:1)长期放牧增加了草地中一年生植物和C4植物的丰富度和重要值,降低了沙质草地中多年生植物的相对生物量;2)沙质草地植物群落的SLA和δ^(13)C高于其他3种草地,LDMC小于其他3种草地;3)长期放牧降低了草地植物群落的高度和LA,增加了草地植物群落的δ^(13)C,SLA、LDMC和LNC则不受放牧的影响;4)植物功能性状中,SLA与LDMC极显著负相关且不受放牧的干扰;而长期放牧导致了高度与SLA和δ^(13)C显著负相关以及SLA和δ^(13)C显著正相关。科尔沁沙地长期放牧的草地中一年生植物和C4植物比例相对增加,且优势植物具有较低的高度和LA以及较高的δ^(13)C,表明了草地植物群落通过物种竞争结构和功能性状权衡策略的改变来适应长期放牧。因此,减轻放牧压力,改善植物群落的功能性状,对于该区域退化草地的恢复及持续管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生长 生理学 草地 放牧 草地植物群落 封育 不同草地类型
下载PDF
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蕊 赵学勇 +2 位作者 王少昆 左小安 王瑞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5-722,共8页
极端干旱及其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是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有关干旱荒漠草原区气候变化与植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功能关系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明晰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利用野外极端干旱... 极端干旱及其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是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有关干旱荒漠草原区气候变化与植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功能关系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明晰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利用野外极端干旱处理试验平台,研究了荒漠草原沙生针茅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及其碳、氮密度对极端干旱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极端干旱改变了荒漠草原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群落的物种组成,进而使物种多样性发生变化。在8月份,生长季5-8月截雨66%和6-7月干旱60 d两种极端干旱处理都降低了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两种极端干旱处理使地上现存生物量较对照降低了50%以上(P<0.05)。生长季5-8月截雨66%干旱处理使凋落物生物量较对照降低了61%(P<0.05),同时使凋落物生物量的碳氮密度显著低于对照。两种极端干旱处理使地上现存生物量的碳氮密度显著低于对照。因此,极端干旱不仅改变了荒漠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而且改变了地上生物量,影响了植被碳氮密度,从而减弱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地上部分的碳氮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碳密度 极端干旱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碳氮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吕朋 左小安 +4 位作者 孙珊珊 张晶 赵生龙 程清平 胡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6-614,共9页
为研究沙地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碳氮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分别于2011年、2013年和2015年8月中旬对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和草地进行植被调查,并测定植被-土壤系统的碳氮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沙地退化植被的恢复,地上植物、凋... 为研究沙地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碳氮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分别于2011年、2013年和2015年8月中旬对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和草地进行植被调查,并测定植被-土壤系统的碳氮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沙地退化植被的恢复,地上植物、凋落物和根系的C、N含量及C/N比波动变化,土壤(0~10 cm)C和N含量及C/N比显著增加(P<0.05)。(2)沙地4种生境上的地上植物、凋落物、根系、土壤的C、N含量及C/N比年际间变化显著(P<0.05)。(3)沙地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地上植物、凋落物、土壤的C/N比与物种丰富度呈正线性关系(P<0.01)。沙地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势植物演替导致植被-土壤系统中C、N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的氮素利用效率也在逐渐增强,而封育时间的增加能够促进沙地土壤中N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含量 C/N比 退化植被恢复 恢复年限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水分和养分添加对内蒙古荒漠草原沙生针茅生长与生理特性及其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亚 郭新新 +4 位作者 岳平 李香云 赵生龙 郭爱霞 左小安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7-493,共7页
为了探究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对水分和养分输入的响应特征和适应规律,通过设置2个水分水平(自然降雨、水分添加)和3个养分水平(无养分添加、N添加、NPK添加),共6个处理,研究水分与养分添加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生长... 为了探究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对水分和养分输入的响应特征和适应规律,通过设置2个水分水平(自然降雨、水分添加)和3个养分水平(无养分添加、N添加、NPK添加),共6个处理,研究水分与养分添加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生长、生理及其敏感性的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水分主效应、养分主效应及水分和养分的交互作用对沙生针茅的生长生理特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水分添加显著增加了沙生针茅的叶片鲜重、干重、株高和相对电导率,降低了SOD酶活性;养分添加增加沙生针茅的叶面积,N添加增加了丙二醛含量,NPK添加降低了叶绿素a/b(Ca/Cb)和SOD酶活性;水分和养分的交互作用对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绿素a(Ca)、脯氨酸、蛋白质含量和SOD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敏感性分析表明,叶面积和Ca含量对同时添加水分和NPK处理较为敏感,而Ca/Cb对水分添加处理更为敏感。综上所述,沙生针茅可以通过改变特定的生长生理特性适应水分和养分的变化,这对于揭示荒漠草原植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添加 水分添加 氮素 敏感性 荒漠草原
下载PDF
内蒙古乌拉特荒漠草原红砂灌丛林引入柠条后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常海涛 刘任涛 +2 位作者 陈蔚 张安宁 左小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8-197,共10页
在内蒙古乌拉特荒漠草原退化红砂灌丛林地内,引入柠条灌丛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态恢复措施。关于人工种植柠条灌丛对天然红砂灌丛林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分布的影响研究,是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育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研究的... 在内蒙古乌拉特荒漠草原退化红砂灌丛林地内,引入柠条灌丛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态恢复措施。关于人工种植柠条灌丛对天然红砂灌丛林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分布的影响研究,是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育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本研究以红砂和柠条灌丛作为研究对象,以灌丛间裸露地为对照。于2018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0月),利用陷阱诱捕法,调查柠条和红砂灌丛微生境内地面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试验调查期间,共捕获地面节肢动物560只,隶属于10目23科。其中,优势类群有拟步甲科和蚁科,其个体数分别占总个体数的41.07%和22.14%;常见类群有10类,其个体数共占总个体数的32.68%;稀有类群有11类,其个体数共占总个体数的4.11%。2)地面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在红砂灌丛、柠条灌丛和裸露地微生境内存在较大差异,狼蛛科和管巢蛛科仅在柠条灌丛微生境内存在,蜉金龟科和木伪蝎科仅在裸露地微生境内存在。3)地面节肢动物的个体数、类群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红砂灌丛、柠条灌丛和裸露地微生境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4)红砂灌丛、柠条灌丛和裸露地微生境间的Jaccard相似性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为0.65~0.71,属于高度相似。5)冗余对应分析(RDA)和偏RDA结果表明,土壤pH是影响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在乌拉特荒漠草原红砂灌丛林地内种植柠条灌丛,虽然会对地面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其个体数、类群数和多样性分布的影响较小,说明种植柠条灌丛对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恢复乃至生物多样性恢复均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地面节肢动物 柠条灌丛 红砂灌丛 群落结构
下载PDF
阴山北麓荒漠区6种植物群落的土壤细菌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蒋星驰 李俊瑶 +4 位作者 陈峰 李盛林 温苏雅勒图 王国林 王少昆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2-1132,共11页
灌木、半灌木和小乔木是干旱荒漠区主要的植物类型,这些荒漠植物在维持荒漠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阴山北麓荒漠区6种典型荒漠植物群落: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白刺(Nitraria tangut... 灌木、半灌木和小乔木是干旱荒漠区主要的植物类型,这些荒漠植物在维持荒漠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阴山北麓荒漠区6种典型荒漠植物群落: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蒙古短舌菊(Brachanthemum mongolicum)、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的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6种荒漠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其中盐爪爪和红砂群落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较好;(2)土壤细菌优势类群均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两者占细菌总数的60%以上,优势细菌门所占比例在6种植物群落之间差异显著;(3)盐爪爪群落土壤特异性细菌物种数显著高于其他植物群落,盐爪爪与红砂群落的土壤细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植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土壤水分和养分越高,细菌Shannon指数越高;(4)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引起的土壤含水量、机械组成、p H和电导率的变化驱动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山北麓荒漠区 荒漠植物 扩增子16S 细菌多样性 土壤因子
下载PDF
科尔沁沙质草地生物量积累过程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模拟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明明 刘新平 +3 位作者 何玉惠 魏静 车力木格 孙姗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56-3665,共10页
科尔沁沙地是中国北方严重的沙漠化区域之一,理解其沙质草地生物量积累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有利于该区域的生态恢复和后续经营管理。在植被-土壤水分耦合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植被阈值-迟滞响应模式(T-D),在点尺度上模拟科尔沁沙质草地生长季... 科尔沁沙地是中国北方严重的沙漠化区域之一,理解其沙质草地生物量积累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有利于该区域的生态恢复和后续经营管理。在植被-土壤水分耦合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植被阈值-迟滞响应模式(T-D),在点尺度上模拟科尔沁沙质草地生长季植被生物量积累过程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植被生物量积累对降水量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响应。降水量增加,促进植被生物量积累,反之则抑制生物量积累,但在同等程度的降水量变化下生物量积累对降水增加的响应远大于对降水量减少的响应。(2)生物量积累对降水频率变化的响应与单次有效降水量变化在干旱年和湿润年都显著正相关,但与累计有效降水量相关性微弱,而与有效降水间隔变化只在干旱年显著相关,表明在不同年份间降水频率变化实际上通过改变单次有效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间隔来影响生物量的积累。(3)生物量积累过程对降水频率变化存在明显的响应阈值,但该阈值在不同的降水量和降水特征下并不相同。科尔沁沙质草地植被生物量积累过程对降水变化有明显的响应,植被-土壤水分耦合模拟与T-D模型的结合能有效地在日尺度上识别这种响应,这为探究植被和降水关系提供了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沙质草地 生物量积累 降水变化 响应 模型模拟
下载PDF
Concentrations,sources,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water-soluble ions of atmospheric particles in Dunhuang Mogao Grottoes,a world heritage site in China 被引量:1
18
作者 YANG Xiaoju WU Fasi +5 位作者 XU Ruihong LI Na ZHANG Zhengmo XUE Ping WANG Wanfu ZHAO Xueyo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2年第12期1395-1412,共18页
Atmospheric particle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leading to degradation of ancient wall paintings,particularly heritage site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However,current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changes,... Atmospheric particle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leading to degradation of ancient wall paintings,particularly heritage site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However,current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changes,sources,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and its water-soluble ion concentrations is not sufficient.Thus,the major water-soluble ion concentrations,sources,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atmospheric particles PM_(2.5) and PM_(10)(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n aerodynamic equivalent diameter≤2.5 and 10.0μm,respectively,in ambient air)were collected from Cave 16 and its ambient exterior environment in the Dunhuang Mogao Grottoes,China,between April 2015 and March 2016.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PM_(2.5) and PM_(10)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ave were the highest in March 2016 and the lowest in December 2015.The higher particle concentration from March to May was related to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sand and dust events,and the lower particle concentration from June to September was associated with good diffusion conditions,increased precipitation,and an established cave shelterbelt.The concentra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side the cave was affect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s in the air outside the cave.Ca2+,NH+4,Na+,Cl-,and SO2-4wer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total ions of PM_(2.5) and PM_(10)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ave.The total ions inside the cave were frequently affected by the disturbance of tourists'activities during the peak tourist season from May to August.Under the influence of dust,the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Cl-,SO2-4,Na+,NH+4,and Ca2+in particles of different siz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ave increased,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Cl-,SO2-4,Na+,and Ca2+decreased during precipitation period.Backward air mass trajectory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pollutants were mainly from Xinjiang,China.The pollutant sources of air particulates are straw burning,secondary pollution sources,soil dust,dry spring rivers,and tourist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tto temple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ollution water-soluble ion water and salt transport heritage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下载PDF
Variation of Zn content in soils under different land-use types in the Hetao oasis,Inner Mongolia of China
19
作者 ZHU Yangchun ZHAO Xueyong +1 位作者 LIAN Jie CHEN Mi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6年第6期861-870,共10页
Understanding the statu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micronutrient Zn in soils is important for managing plant growth and preventing soil pollution for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system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In thi... Understanding the statu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micronutrient Zn in soils is important for managing plant growth and preventing soil pollution for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system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195 soil samples from five soil layers (0-20, 20-40, 40-60, 60-80 and 80-100 cm) in the three land-use types (wasteland, forestland and cropland) after long-term agricultural fertilization and irrigation with Yellow River water were collec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Hetao oasis, i.e. the Yongji irrigation sub-oasis. We analyzed the vertic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Zn cont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il properties to determine whether differences of Zn content existed in the soil profile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ean content of Zn was 107 mg/kg, 1.9 times higher than the background value (55.7 mg/kg) of the Hetao oasis and much lower than the secondary standard value (300 mg/kg) of the Chinese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when pH〉7.5. Soil Zn content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of Zn contents were less than 50% in the five soil layers. Soil Zn content was similar from southern to northern parts but increased from western to eastern parts in the sub-oasis. Soil Zn content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three land-use types, but soil total nitrogen (TN)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agriculturally managed forestland and cropland than in the wasteland (P〈0.05). Zn was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N (F=36.6, P〈0.001). The use of fertilizers may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Zn in soils, but flooding irrigation may minimiz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Zn content in the whole sub-oasis. This research is of important value for soil pollution control and sustainable land use management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TILIZER land-use type spatial distribution soil profile soil property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aplotype distribution of Artemisia halodendron(Asteraceae) and hydrothermal regions in Horqin Sandy Land, northern China
20
作者 WenDa Huang XueYong Zhao +2 位作者 YuLin Li YuQiang Li YaYong Luo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8年第2期151-158,共8页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Artemisia halodendron(Asteraceae), a constructive and dominant species in Horqin Sandy Land,was investigated to examin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 different hydrothermal regions in Horqin ...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Artemisia halodendron(Asteraceae), a constructive and dominant species in Horqin Sandy Land,was investigated to examin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 different hydrothermal regions in Horqin Sandy Land. We sequenced chloroplast DNA(cp DNA) fragments(trn L–F) of 243 plants from 10 populations across the Horqin Sandy Land.The analyses of cp DNA variation identified seven haplotypes. A low level of haplotype diversity(H_d=0.706) and nucleotide diversity(π=0.0013) was detected. Haplotypes clustered into two tentative clades. Low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regions was consistently indicated by hierarchical analyse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 Across the sampled populations, the haplotype distributions were differentiated with hydrothermal grad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halodendron population genetics CHLOROPLAST DNA TRNL-F Horqin SANDY Lan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