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止纹理扭曲的倾斜摄影模型轻量化算法
1
作者 王彦海 张宇昊 +2 位作者 李成 陈树平 李恩阳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3期67-75,共9页
针对倾斜摄影模型网格简化后出现纹理扭曲的问题,基于二次误差度量算法(quadric error metrics,QEM),提出一种防止纹理扭曲的倾斜摄影模型轻量化算法。该算法依据模型中各顶点的拓扑连接关系对顶点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顶点制定相应的... 针对倾斜摄影模型网格简化后出现纹理扭曲的问题,基于二次误差度量算法(quadric error metrics,QEM),提出一种防止纹理扭曲的倾斜摄影模型轻量化算法。该算法依据模型中各顶点的拓扑连接关系对顶点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顶点制定相应的折叠策略,并引入顶点起伏度因子、纹理形变因子和顶点一环领域内三角形平均面积对QEM算法中的边折叠代价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以在高简化率下避免出现纹理扭曲现象,有效保持了模型的几何特征和纹理特征,并且相较于传统QEM算法,改进算法处理的模型最大误差、平均误差和均方差均分别至少降低了43.55%、52.50%和21.61%;在90%简化率的情况下,相较于带纹理模型的简化算法,改进算法处理的模型最大误差、平均误差和均方差分别降低了34.90%、10.61%和1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模型 二次误差度量算法 网格简化 纹理扭曲 模型轻量化
下载PDF
六堡茶真菌固态发酵优势单菌的筛选
2
作者 吴新惠 杜金杰 +6 位作者 刘晓纯 廖楷滨 覃玉娜 梁炜杰 张灵枝 龙志荣 邱瑞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1,共8页
以苍梧群体种六堡毛茶为原料,利用从六堡茶中分离到的20株真菌接种至灭菌六堡毛茶进行固态发酵,通过感官审评、生化成分检测结合主成分分析,探索不同真菌的发酵效果,筛选出可显著提升六堡茶品质或赋予六堡茶新风味的固态发酵优势真菌。... 以苍梧群体种六堡毛茶为原料,利用从六堡茶中分离到的20株真菌接种至灭菌六堡毛茶进行固态发酵,通过感官审评、生化成分检测结合主成分分析,探索不同真菌的发酵效果,筛选出可显著提升六堡茶品质或赋予六堡茶新风味的固态发酵优势真菌。结果显示,9株真菌发酵性能优异,分别为塔宾曲霉、黑曲霉、芒果青霉、角膜曲霉、赤曲霉、间型曲霉、团青霉、阿姆斯特丹曲霉、赤酵母。对9株真菌发酵茶样进行理化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接种塔宾曲霉、黑曲霉、团青霉和阿姆斯特丹曲霉发酵能显著改变茶叶中18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综合考量确定团青霉和阿姆斯特丹曲霉为发酵优良真菌。本研究可为后期人工控菌发酵六堡茶提供优良菌种资源,并为六堡茶发酵工艺改良、产品研发创新及品质提升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优势真菌 固态发酵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地面数字电视运行监测技术应用
3
作者 刘柱海 《电视技术》 2024年第5期201-203,208,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地面数字电视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视传输方式,因其高质量的图像和声音以及广泛的覆盖范围得到广泛应用。介绍地面数字电视的内涵,分析对其运行监测的必要性,提出技术应用的原则,并探讨了具体的应用方法,以期为地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地面数字电视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视传输方式,因其高质量的图像和声音以及广泛的覆盖范围得到广泛应用。介绍地面数字电视的内涵,分析对其运行监测的必要性,提出技术应用的原则,并探讨了具体的应用方法,以期为地面数字电视的运行监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地面数字电视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数字电视 监测技术 频谱
下载PDF
苦皮藤素与绿僵菌复配对茶角胸叶甲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4
作者 黄丽蕴 陈颖慧 +6 位作者 连娜娜 陈耀进 吴健华 潘雯婧 王雨鑫 易锦媚 于翠平 《茶叶》 2024年第1期24-26,共3页
为筛选茶角胸叶甲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并评价其田间药效,通过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测定苦皮藤素和绿僵菌在不同配比下对茶角胸叶甲的共毒系数。室内毒力测定表明苦皮藤素和绿僵菌的配比3∶2、4∶1和7∶3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78.10、160.42和... 为筛选茶角胸叶甲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并评价其田间药效,通过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测定苦皮藤素和绿僵菌在不同配比下对茶角胸叶甲的共毒系数。室内毒力测定表明苦皮藤素和绿僵菌的配比3∶2、4∶1和7∶3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78.10、160.42和134.74,说明复配药剂对茶角胸叶甲有增效作用。综合联合毒力以及用药成本因素,选用苦皮藤:绿僵菌为4∶1的配比做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3 d、7 d对茶角胸叶甲的防效分别为73.98%和81.87%,高于单剂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角胸叶甲 苦皮藤素 绿僵菌 共毒系数 药剂复配
下载PDF
浅耕和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5
作者 连娜娜 邱瑞瑾 +5 位作者 黄丽蕴 陈耀进 廖珍承 邓盈 莫鹰 于翠平 《茶叶》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为分析浅耕和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苍梧县群体种为供试材料,研究浅耕、浅耕+施肥、施肥处理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发芽密度、芽叶长度、百芽重及鲜叶重之间差异极显著(P<0.0... 为分析浅耕和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苍梧县群体种为供试材料,研究浅耕、浅耕+施肥、施肥处理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发芽密度、芽叶长度、百芽重及鲜叶重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浅耕+施肥的发芽密度、百芽重和鲜叶重高于其他处理,说明浅耕结合施肥可促进芽叶长度生长。各处理的水浸出物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茶多酚含量差异显著(P<0.05);以浅耕+施肥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最高。各处理的咖啡碱、游离氨基酸、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茶氨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浅耕+施肥处理的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高于其他处理,而施肥处理的土壤全钾含量最高。各处理的土壤水解性氮含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浅耕、浅耕+施肥的土壤pH值显著提高。综合考虑,浅耕+施肥在提高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方面效果明显,适合在六堡茶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耕 施肥 茶叶产量 茶叶品质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不同陈化年份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差异研究
6
作者 滕翠琴 李锦锋 +5 位作者 庞月兰 江智艺 廖珍承 莫鹰 杨益欢 吴健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74-177,199,共5页
以陈化年份分别为1、3、6、9年的传统工艺六堡茶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陈化年份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陈化年份传统工艺六堡茶感官品质特征、品质化学成分、香气主要成分均有差异。随着陈化年份增加,茶叶色泽由黑褐... 以陈化年份分别为1、3、6、9年的传统工艺六堡茶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陈化年份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陈化年份传统工艺六堡茶感官品质特征、品质化学成分、香气主要成分均有差异。随着陈化年份增加,茶叶色泽由黑褐光润—黑褐—灰褐色转变,茶叶条索逐渐松散;茶叶汤色呈橙黄—橙红—红—红浓的变化趋势;茶叶最初的栗香消退,逐渐呈现陈香、参香;茶叶滋味最初的苦涩味消退,由浓厚转变为浓醇;叶底颜色由嫩绿—红褐—棕褐转变。9年陈的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化学成分比1年陈的水浸出物降低16.2%,茶多酚含量降低34.1%,咖啡碱含量增加10.5%,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74.1%,茶氨酸含量降低98.9%,茶红素含量降低17.1%,茶褐素含量增加了248.2%,茶黄素变化不大。3年陈传统工艺六堡茶香气成分组成种类比1年陈明显下降,从56种下降到45种。1年陈、9年陈的香气成分以醇类、碳氢化合物为主,3年陈的香气成分以醛类、碳氢化合物为主,6年陈的香气成分以酮类、碳氢化合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六堡茶 陈化 品质
下载PDF
广播电视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技术方案
7
作者 周莞歆 《电视技术》 2024年第6期155-158,共4页
作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重要方式之一,数字微波传输具备抗干扰能力强、跨区域传输质量高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广电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业务接入需求的不断增加,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需要同步推进。因此,在深入分析改造项... 作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重要方式之一,数字微波传输具备抗干扰能力强、跨区域传输质量高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广电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业务接入需求的不断增加,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需要同步推进。因此,在深入分析改造项目研究意义和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广播电视数字微波传输IP化升级改造的技术方案,分别对设计目标、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证,通过实验测试对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充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数字微波 超高清视频
下载PDF
梧州市六堡茶茶园低产成因及改造措施 被引量:3
8
作者 于翠平 江智艺 +6 位作者 陈耀进 范冬梅 莫鹰 陈颖慧 廖珍承 刘嘉颖 吴健华 《茶叶》 CAS 2023年第1期37-39,共3页
结合理论和梧州市六堡茶生产实践,总结低产茶园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改造措施,改良土壤、改造树冠、改造园相等有效的技术措施,结合改造后茶园培管技术,以期实现茶园高产稳产,提高茶农经济收入,促进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整体提质增效。
关键词 梧州市 六堡茶 茶园低产改造
下载PDF
‘桂青种’刍议
9
作者 于翠平 《茶叶》 202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六堡茶是广西历史名茶,近年来产业发展迅速,‘桂青种’原料加工制作的六堡茶因其独特的品质风味受到消费者青睐。当前,‘桂青种’是否是广西的一个茶树品种存在很多争议。本文通过查阅历史和文献资料,围绕广西产制茶历史展开讨论,为阐... 六堡茶是广西历史名茶,近年来产业发展迅速,‘桂青种’原料加工制作的六堡茶因其独特的品质风味受到消费者青睐。当前,‘桂青种’是否是广西的一个茶树品种存在很多争议。本文通过查阅历史和文献资料,围绕广西产制茶历史展开讨论,为阐明‘桂青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桂青茶 ‘桂青种’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六堡茶茶树品系扦插繁育的影响
10
作者 连娜娜 蒲琦 +5 位作者 徐石兰 陈颖慧 黄丽蕴 甘爽 江智艺 邱瑞瑾 《茶叶学报》 2023年第4期44-49,共6页
【目的】为解决六堡茶茶树品系快速繁育问题,筛选适宜培养六堡茶茶树品系的基质,对推广六堡茶茶树品系扦插繁育技术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以4个六堡茶茶树品系(梧茶12、梧茶16、梧茶17、梧茶18)为试验材料,采用短穗扦插方法,研... 【目的】为解决六堡茶茶树品系快速繁育问题,筛选适宜培养六堡茶茶树品系的基质,对推广六堡茶茶树品系扦插繁育技术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以4个六堡茶茶树品系(梧茶12、梧茶16、梧茶17、梧茶18)为试验材料,采用短穗扦插方法,研究黄泥(作为对照)、V黄泥∶V锯木屑(2∶1)、V泥炭土∶V珍珠岩(5∶1)、V泥炭土∶V珍珠岩∶锯木屑(4∶1∶2)4种处理对六堡茶茶树品系的愈伤组织形成率、生根率、成活率和出圃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对六堡茶茶树品系的愈伤组织形成率、生根率、成活率和出圃率均有明显影响。扦插30 d,处理1(黄泥∶锯木屑=2∶1)愈伤组织形成率最高;扦插40~60 d,处理2(泥炭土∶珍珠岩=5∶1)和处理3(泥炭土∶珍珠岩∶锯木屑=4∶1∶2)愈伤组织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扦插70~80 d,3种处理愈伤组织形成率较高于对照处理。扦插90 d,处理2(泥炭土∶珍珠岩=5∶1)生根率最高,3种处理对梧茶12生根率为100%。扦插260 d,3种处理的成活率和出圃率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1),着叶数高于对照处理。【结论】综合基质和茶树品系考虑,梧茶12在处理2(泥炭土∶珍珠岩=5∶1)基质上的生根率、成活率和出圃率最好,分别达100%、90.67%、8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六堡茶茶树品系 扦插
下载PDF
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新型防污闪涂料的应用
11
作者 李和 《应用能源技术》 2023年第6期7-11,共5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新型高自洁防污闪(SRTV)涂料,该涂料是在普通防污闪涂料(RTV/PRTV)的基础上,保留了防污闪涂料原有的特性,并且在涂料中引入了纳米级高绝缘补强材料,有效降低了绝缘子表面的污染物黏附,增强了自... 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新型高自洁防污闪(SRTV)涂料,该涂料是在普通防污闪涂料(RTV/PRTV)的基础上,保留了防污闪涂料原有的特性,并且在涂料中引入了纳米级高绝缘补强材料,有效降低了绝缘子表面的污染物黏附,增强了自洁功能。通过一系列特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SRTV涂料能显著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憎水迁移性。为此,SRTV防污涂料的应用可以提升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的防污闪性能,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显著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际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闪涂料 绝缘子 憎水性 SRTV涂料
下载PDF
面向5G通信的微波技术在数字广播无线传输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梁丽东 冼鸿威 陈俊行 《电声技术》 2023年第5期133-135,共3页
当前,广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存在传输速度较慢的问题,为满足其正常传输需求,提出一种基于5G数字微波技术的数字广播传输方法。通过采用5G数字微波技术,构建广播信道模型,计算传输信号的绝对传输延时,根据计算数据组建数字微波信号传输机... 当前,广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存在传输速度较慢的问题,为满足其正常传输需求,提出一种基于5G数字微波技术的数字广播传输方法。通过采用5G数字微波技术,构建广播信道模型,计算传输信号的绝对传输延时,根据计算数据组建数字微波信号传输机制,实现对广播电视信号的准确传输。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数字微波技术在数字广播节目传播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从实际角度出发探讨不同类型广播节目和同一类别数字广播节目内部的差异和联系。采用提出的数字微波传输方法与传统的传输方法进行信号传输,证明了基于5G数字微波技术的传输方法具有更短的传输延时、更快的信号传输速度以及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微波技术 数字广播 无线发射技术
下载PDF
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应用优势及优化措施
13
作者 陈俊行 《电声技术》 2023年第7期58-60,共3页
近年来,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网络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结合逐渐呈现出崭新的状态。为了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的整体综合实力,需要有效利用数字电视广播技术这一新型手段,通过... 近年来,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网络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结合逐渐呈现出崭新的状态。为了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的整体综合实力,需要有效利用数字电视广播技术这一新型手段,通过创新升级推动广电行业有序发展。简要介绍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分析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应用优势与特征,结合新时期的应用要求,提出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优化应用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视广播技术 特征分析 数字化
下载PDF
套种广金钱草对幼龄茶园的影响
14
作者 徐石兰 邱瑞瑾 +10 位作者 陈永斌 陈颖慧 刘灼梧 吴健华 于翠平 江智艺 黄海连 廖珍承 谢晓玲 黄英晴 蒲琦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5期55-59,共5页
探究梯壁套种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对幼龄茶园杂草和茶树生长的影响,为“茶树+中草药”套种模式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在幼龄茶园梯壁套种广金钱草,并以清耕为对照,调查茶苗生长、杂草生长及广金钱草生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探究梯壁套种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对幼龄茶园杂草和茶树生长的影响,为“茶树+中草药”套种模式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在幼龄茶园梯壁套种广金钱草,并以清耕为对照,调查茶苗生长、杂草生长及广金钱草生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套种广金钱草3个月后,茶园杂草密度和地上部鲜重较对照分别下降48.71%和34.40%,对茶园杂草株防效和盖度防效为48.71%和5.19%。在套种广金钱草15个月后,套种广金钱草的区域杂草种类数、密度、地上部鲜重和总覆盖度分别较对照下降50.00%、80.18%、86.39%和87.58%,且与对照呈显著性差异;对茶园杂草的株防效和盖度防效为80.18%和87.58%,与套种3个月相比呈显著性差异;广金钱草株高、根系长度和覆盖度达58.5 cm、32.8 cm和96.0%,茶园单位面积的广金钱草鲜重和干重达14800.4 kg/hm^(2)和4810.1 kg/hm^(2),可增收3.84×104元/hm^(2);但对茶苗植株高度和径粗无明显影响。因此,在幼龄茶园梯壁套种广金钱草,能有效防控茶园杂草,增加山地茶园护坡能力并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幼龄茶园经济收入,值得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茶园 梯壁 套种 广金钱草 杂草 茶苗
下载PDF
不同堆闷时间对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滕翠琴 吴健华 +5 位作者 庞月兰 李锦锋 江智艺 王雨鑫 邓盈 邱瑞瑾 《中国茶叶加工》 2023年第3期20-26,共7页
通过不同堆闷时间处理传统工艺六堡茶,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以未堆闷的茶样为对照组,对不同堆闷时间(4 h、6 h、8 h、10 h、12 h、14 h)处理的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内含化学... 通过不同堆闷时间处理传统工艺六堡茶,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以未堆闷的茶样为对照组,对不同堆闷时间(4 h、6 h、8 h、10 h、12 h、14 h)处理的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内含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干茶色泽呈棕褐色,堆闷后呈黑褐;汤色呈黄绿色,堆闷后以橙黄色为主;香气带栗香,堆闷4 h、6 h、8 h、10 h后的茶样香气中带甜香、蜜香;滋味浓厚,自堆闷12 h后从浓厚转为浓醇;叶底色泽呈嫩绿色,堆闷后呈黄绿色。与对照组比较,堆闷茶样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总量的含量下降,其中14 h水浸出物含量上升7.03%、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11.49%、茶多酚含量下降9.31%、咖啡碱含量下降14.06%、儿茶素总量下降23.00%。对照组香气成分主要以醛类、碳氢化合物为主,分别占香气成分的24.67%和24.37%;4 h、6 h、8 h、10 h、12 h的香气成分主要以醇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其中6 h醇类和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32.22%、25.89%;14 h香气成分主要以醇类和醛类化合物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26.45%和3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六堡茶 堆闷 品质
下载PDF
110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地线(含OPGW)融冰接线自动化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学能 周尔志 +5 位作者 马崇杰 李成 罗朝宇 李先宁 全浩 陈满江 《新型工业化》 2017年第7期45-50,共6页
地线融冰接线自动化作为传统的手动接线融冰优化改造的一种方式,有接线安装方便、操作简捷的特点,研究出一套野外融冰接线自动化装置,解决接线时间长,接线效率低,接线作业人身风险高等问题。通过在超高压公司5个基层局的11条500kV输电线... 地线融冰接线自动化作为传统的手动接线融冰优化改造的一种方式,有接线安装方便、操作简捷的特点,研究出一套野外融冰接线自动化装置,解决接线时间长,接线效率低,接线作业人身风险高等问题。通过在超高压公司5个基层局的11条500kV输电线路30余次融冰接线自动化的成功应用,保证了线路的安全运行及人员作业安全,为其他线路的地线融冰接线装置优化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介绍了地线融冰自动接线装置的关健技术及可行性,认为融冰接线自动化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地线 融冰 接线自动化 研究 应用
下载PDF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 in the Xijiang River, South China 被引量:4
17
作者 TAO Zhen GAO Quanzhou +5 位作者 GUO Wenping WANG Zhengang ZHANG Yongling XIE Chenji HUANG Xiakun ZHONG Hongwe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5期694-703,共10页
A whole year analysis of riverin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concentrations in the Xijiang River (XJR), South China, showed that the mean riverine DOC concentration (1.24 mg L-1) in the XJR was notably lower than ... A whole year analysis of riverin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concentrations in the Xijiang River (XJR), South China, showed that the mean riverine DOC concentration (1.24 mg L-1) in the XJR was notably lower than the averaged value (5.75 mg L-1) of the global riverine DOC concentration in several major rivers. There is an inconspicuous monthly fluctuation of the DOC signal in the XJR, but on a semi-yearly time scale, however, the riverine DOC concentration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hydrological seasons. The DOC level during the flood season (1.18 mg L-1) was less than that during the non-flood season (1.40 mg L-1). Owing to the concomitance of the flushing and dilution effects of the runoff during the high-water period, the variation of riverine DOC concentration with discharge in the XJR differed from that reported in many other major rivers. The DOC export flux above the city of Wuzhou was about 0.62× 106 g C km-2 yr-1. The DOC transported during the "056" Massive Flood period comprised 30.35% of the annual total, while the discharge accounted for 36.32% of the total annual flow. The characteristics in riverine DOC concentration in the XJR were attributed to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geomorphologic, monsoon climatic and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s well as land-use within the drainage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碳 中国南方 有机碳含量 时空变异 西江 DOC 水文季节 时间尺度
下载PDF
喷施硒肥对凉粉草生长及硒动态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蒲琦 黄海连 +4 位作者 江智艺 廖珍承 李锦锋 邓盈 吴健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34-39,共6页
[目的]探明凉粉草生长的适宜硒肥浓度及凉粉草硒动态积累规律,为富硒凉粉草生产的合理施用硒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0 mg/L(CK)、正硒宝浓度5.55 mg/L(Z1)、6.65 mg/L(Z2)、百沃硒浓度6.65 mg/L(B1)、13.30 mg/L(... [目的]探明凉粉草生长的适宜硒肥浓度及凉粉草硒动态积累规律,为富硒凉粉草生产的合理施用硒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0 mg/L(CK)、正硒宝浓度5.55 mg/L(Z1)、6.65 mg/L(Z2)、百沃硒浓度6.65 mg/L(B1)、13.30 mg/L(B2)等硒肥处理,在凉粉草草封行(6月30日)至采收前30 d(8月4日)各喷施5次(每次间隔时间7 d),研究不同硒肥处理对凉粉草地上部生长、产量及硒动态积累的影响。[结果]喷施硒肥对凉粉草叶片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但适宜的硒肥喷施浓度可促进凉粉草茎生长和产量提高,其中B1处理下凉粉草茎最长(83.98 cm)、产量最高(干重662.6 kg/667m^(2));硒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凉粉草硒含量和硒积累量,但随着硒肥喷施次数及生长期的增加,凉粉草硒含量先升高后降低,Z2和B2处理的硒含量高峰期(8月2日)早于Z1和B1的硒含量高峰期(8月9日),Z1、Z2、B1和B2处理凉粉草的硒含量高峰分别为0.397 mg/kg、0.478 mg/kg、0.898 mg/kg和1.784 mg/kg,凉粉草对硒的吸收表现为B1(15.09%)>B2(10.74%)>Z2(9.10%)>Z1(4.68%)。[结论]综合凉粉草田间生长性状、产量表现、硒动态积累及硒吸收,百沃硒浓度6.65 mg/L(B1)用于田间栽培富硒凉粉草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凉粉草 生长 硒动态积累
下载PDF
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10
19
作者 于翠平 闫允诚 +4 位作者 吴健华 邱瑞瑾 黄丽蕴 滕翠琴 曹中环 《茶叶》 2018年第3期162-166,共5页
六堡茶近年来发展迅速,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在查阅相关资料,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六堡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终为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六堡茶的生产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梧州 六堡茶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下载PDF
茶船古道的历史解析与价值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翠平 杨麦 +3 位作者 闫允诚 吴健华 黄丽蕴 邱瑞瑾 《茶叶》 2019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六堡茶为中国历史名茶,而茶船古道是指六堡茶水上运输的对外商贸通道。本文从茶船古道的形成、发展,以及繁荣等历史进程因子进行对比解析,并对茶船古道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等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六堡茶 茶船古道 起源与走向 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