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赐湾地区长4+5油层组薄油层有效储层下限测井评价
1
作者 李鹏勃 周冕 +1 位作者 高路遥 张佳磊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30-239,共10页
为实现鄂尔多斯盆地天赐湾地区长4+5油层组薄油层的精细刻画,需要开展系统的有效储层下限综合评价。利用该地区主力油层长4+5^(2)亚段大量地质、实验、测井、生产资料,系统研究了致密油藏储层特征并提出有效储层下限标准。研究结果表明... 为实现鄂尔多斯盆地天赐湾地区长4+5油层组薄油层的精细刻画,需要开展系统的有效储层下限综合评价。利用该地区主力油层长4+5^(2)亚段大量地质、实验、测井、生产资料,系统研究了致密油藏储层特征并提出有效储层下限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工区长4+52亚段储层的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砂岩粒度曲线具有2段式特征。孔隙度主要分布在8%~16%,峰值区间分布在10%~13%;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2~5.6 mD^(*),存在2个峰值区间,分别为0.3~0.4 mD及1.4~5.6 mD。渗透率高于1.0 mD的相对高渗优质储层的平均孔喉半径大于0.14μm且分选系数大于2.5。长4+52亚段有效储层的含油级别为油迹级及油斑级,物性下限标准为孔隙度9.0%、渗透率0.3 mD。此外,储层有效厚度电性参数,包括测井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电阻率及声波时差的下限分别为9.0%、40.0%、15Ω・m及225μs/m。结合岩心、测试、测井及试油资料构建的致密油油水层识别标准在薄油层应用中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天赐湾地区 长4+5^(2)亚段 有效储层下限 评价标准
下载PDF
Anisotropic dynamic permeability model for porous media
2
作者 PEI Xuehao LIU Yuetian +3 位作者 LIN Ziyu FAN Pingtian MI Liao XUE Li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Based on the tortuous capillary network mode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isotropic permeability and rock normal strain,namely the anisotropic dynamic permeability model(ADPM),was derived and established.The model was ... Based on the tortuous capillary network mode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isotropic permeability and rock normal strain,namely the anisotropic dynamic permeability model(ADPM),was derived and established.The model was verified using pore-scale flow simulation.The uniaxial strain process was calculated 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permeability change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the deformation process were analyzed.In the process of uniaxial strain during the exploitation of layered oil and gas reservoirs,the effect of effective surface porosity on the permeability in all directions is consistent.With the decrease of effective surface porosity,the sensitivity of permeability to strain increases.The sensitivity of the permeability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compression to the strai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ortuosity,whil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permeability in the direction of compression to the strai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ortuosity.For layered reservoirs with the same initial tortuosity in all directions,the tortuosity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rel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tions of permeability in all directions during pressure drop.When the tortuosity is less than 1.6,the decrease rate of horizontal permeabilit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vertical permeability,while the opposite is true when the tortuosity is greater than 1.6.This phenomenon cannot be represented by traditional dynamic permeability model.After the verification by experimental data of pore-scale simulation,the new model has high fitting accuracy and can effectively characterize the effects of deformation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on the permeability in all dir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media dynamic permeability ANISOTROPY capillary network model TORTUOSITY normal strain flow simulation permeability change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Study on oil–source correlation by analyzing organic 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a case study of the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south of Ordos Basin, China 被引量:5
3
作者 Delu Li Rongxi Li +6 位作者 Baoping Wang Zhi Liu Xiaoli Wu Futian Liu Bangsheng Zhao Jinghua Cheng Wenbin Kang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08-420,共13页
In the south of the Ordos Basin, the oil source of the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s confused all the time, which affects further exploration. In this study, oil sources from the oil layers of Ch6, Ch8 and Ch9 ... In the south of the Ordos Basin, the oil source of the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s confused all the time, which affects further exploration. In this study, oil sources from the oil layers of Ch6, Ch8 and Ch9 are all analyzed and confirmed. Through their carbon isotope value and biomarkers,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s from the Yanchang Formation are analyzed. Then, the oil–source relation is discussed, with the source rocks' features.Finally, the oil–source relation is calculated through cluster analysi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oils from the Yanchang Formation deposit in a similar redox environment, with weak oxidation–weak reduction, and have all entered maturity stage. Ch9 crude oil is more mature than crude oils from Ch6 and Ch8, and has more advanced plants and fewer algae. Gas chromatography(GC)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analysis show that crude oils from Ch6 and Ch8 may come from Ch7, and Ch9 crude oil may not. Cluster analysis displays that crude oils from Ch6 and Ch8 have closer 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 with Ch7 source rocks than Ch9 crude oil does,indicating crude oils from Ch6 and Ch8 stem from Ch7 source rocks. And Ch9 crude oil has rather close 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 with Ch9 source rocks, illustrating Ch9 crude oil may be from Ch9 source rocks. This research may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next exploration deploy in the south of Ordos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三叠系延长组 油源分析 有机地球化学 特征对比 气相色谱-质谱法 氧化还原环境 上三叠统延长组
下载PDF
Diagenese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Reservoir Properties of Chang 2 Oil Member in Renshan Region, Zhidan Oilfield, Ordos Basin 被引量:1
4
作者 YANG Kang ZHOU Xue +5 位作者 LI Hong XIE Wei DONG Yangkun LIU Yongjie SONG Shijun ZHAO Leizh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S1期142-143,共2页
1 Introduction Yanchang Formation in Upper Triassic,Ordos basin contains the most abundant hydrocarbon resources in North China(Wang et al.,2014).The sandston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il-bearing reservoirs in Yanchang
关键词 Zhidan Oilfield SEM Ordos Basin Diagenese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Reservoir Properties of Chang 2 Oil Member in Renshan Region
下载PDF
高含水油藏流线场表征与评价方法
5
作者 柳朝阳 郭奇 +2 位作者 李刚 黄博 王振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6,共8页
通过提取数值模拟得到的流线场内质点的空间坐标及属性数据,建立流线簇流量、流线簇潜力和流线簇含油率的油藏流线场表征方法,应用密度峰值算法对流线场进行聚类分级评价,并通过SDbw系数验证划分流线等级的聚类效果,最终形成高含水期油... 通过提取数值模拟得到的流线场内质点的空间坐标及属性数据,建立流线簇流量、流线簇潜力和流线簇含油率的油藏流线场表征方法,应用密度峰值算法对流线场进行聚类分级评价,并通过SDbw系数验证划分流线等级的聚类效果,最终形成高含水期油藏流线场定量表征与评价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流线簇流量、流线簇潜力及流线簇含油率等3参数对流线场进行表征较常规方法更能反映注采井间流量及潜力的分布关系和大小,通过表征参数的聚类分级定量确定不同区域的流线强度等级。将流线场表征与评价方法应用于某东部油田实际区块,整个流线场被划分为14类,各区域驱替强度差异较大,通过流线场重构,调整前后流线场等级由14类变为7类,流动非均质性减弱,油藏动用程度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峰值算法 机器学习 流线场 均衡驱替 流线簇
下载PDF
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林利飞 王彦伟 +1 位作者 李金阳 王恒力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1-38,共8页
针对致密气藏水平井开发产能主控因素难以明确的问题,基于致密储层渗流理论,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因素的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根据渗流模型分析了裂缝条数、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以及应力敏感等因素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裂水... 针对致密气藏水平井开发产能主控因素难以明确的问题,基于致密储层渗流理论,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因素的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根据渗流模型分析了裂缝条数、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以及应力敏感等因素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裂水平井单井产能随着裂缝条数增多、裂缝半长增大及导流能力增强而增大,随着应力敏感的增强而减小。通过定量比对,明确了各因素与压裂水平井产量的相关性为:裂缝数量>裂缝半长>应力敏感>导流能力。该项研究对水平井产能评价以及致密气藏水平井开发井网正确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敏感 致密气藏 动态储量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沙洼沟地区延安组延9油藏富集规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瑶瑶 杨水胜 +5 位作者 刘宇琪 刘秀蝉 王锋 赵振华 王爱民 周升沦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224,共12页
基于储层基本特征、油藏分布及类型研究,利用基本成藏地质条件与油藏分布相叠合的方法,总结靖边沙洼沟延9油藏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延9储层属于中孔–低渗储层,延9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延9油藏的分布和富集受多因... 基于储层基本特征、油藏分布及类型研究,利用基本成藏地质条件与油藏分布相叠合的方法,总结靖边沙洼沟延9油藏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延9储层属于中孔–低渗储层,延9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延9油藏的分布和富集受多因素控制,其中侏罗系古地貌对油藏的控制起先导作用,深切河谷为油气运移提供重要通道,有利相带和鼻状隆起构造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场所,隔层的发育状况及有效的生储盖组合控制了油藏纵向分布层位和规模。综合分析认为,在泥岩隔层不发育、分支河道砂体与构造隆起叠置部位是油气富集区,为勘探的重点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油藏特征 富集规律 延9 靖边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演化及与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妍 孙永河 +3 位作者 柳少波 马钰凯 刘海涛 赵长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6-512,共17页
渤海湾盆地石炭系—二叠系为烃源岩的古生界潜山内幕型原生油气藏认识程度低,勘探难度大,明确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及与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响应关系对内幕型原生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典型井... 渤海湾盆地石炭系—二叠系为烃源岩的古生界潜山内幕型原生油气藏认识程度低,勘探难度大,明确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及与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响应关系对内幕型原生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典型井实测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等数据资料,进一步采用构造解析、潜山埋藏史分析以及盆地生烃模拟等技术手段,探讨了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及对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的控制作用,明确了生烃时期及有利生烃范围。研究表明,黄骅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活动经历了“两期裂陷,两期抬升”的四个演化阶段,形成多种类型的埋藏史,构造运动引起的古地温变化使南北地区烃源岩进行差异了生烃演化,裂陷建造作用促进地温上升,有利于有机质生烃,挤压改造作用抑制地温上升,有机质生烃中止。乌马营潜山及歧北潜山具有3次生烃阶段,生烃期为早—中三叠纪、早白垩纪、古近纪,港北潜山具有两次生烃阶段,生烃期为早—中三叠纪、古近纪。黄骅坳陷内早期(即早—中三叠纪)生烃范围局限,晚期(即古近纪)生烃最有利,乌马营地区及歧北地区为原生油气藏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生烃史 黄骅坳陷 埋藏史 二次生烃
下载PDF
靖边油田西部侏罗系延安组延9沉积微相特征分析及有利区带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升沦 王峰 +2 位作者 罗腾文 周冕 秦子桢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10-15,共6页
根据录井、测井、岩心资料对靖边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延9油层组的沉积微相进行划分,并通过连井剖面分析了河道砂体的展布特征。结果表明,延9油层组的沉积相为三角洲平原沉积,其微相类型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决口扇和天然堤等。结合现... 根据录井、测井、岩心资料对靖边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延9油层组的沉积微相进行划分,并通过连井剖面分析了河道砂体的展布特征。结果表明,延9油层组的沉积相为三角洲平原沉积,其微相类型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决口扇和天然堤等。结合现有勘探成果与构造发育情况,对靖边油田西部地区构造上的岩性油气藏勘探有利区带作了初步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油田 延9油层组 沉积微相 有利区带
下载PDF
超低渗油藏氮气泡沫驱合理交替周期研究
10
作者 郝杰 代晓旭 +2 位作者 霍萍萍 武金卫 涂彬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7期55-57,共3页
通过开展岩心驱替实验,对超低渗油藏氮气泡沫驱合理气液比和段塞尺寸进行了优选研究,以确定合理交替周期。结果表明,气液比1∶5和5∶1时提采幅度最高,在现场应用中,根据流体资源情况,可以选择注入较长的水段塞、较短的注气段塞或者较长... 通过开展岩心驱替实验,对超低渗油藏氮气泡沫驱合理气液比和段塞尺寸进行了优选研究,以确定合理交替周期。结果表明,气液比1∶5和5∶1时提采幅度最高,在现场应用中,根据流体资源情况,可以选择注入较长的水段塞、较短的注气段塞或者较长的注气段塞、较短的注液段塞;优选了最佳段塞尺寸为0.2 PV,即井间注入量达到1PV时的合理交替周期数为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泡沫驱 气液比 超低渗油藏 交替周期
下载PDF
超低渗油藏低含水阶段氮气泡沫驱注入参数设计
11
作者 汤佳佳 霍萍萍 +2 位作者 武金卫 李康 涂彬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7期137-139,共3页
针对延长油田SJH区块大部分低含水井地层压力低、能量供给不足等特点,针对性提出了氮气泡沫驱注入参数设计方法。当水源充足时,设计每个注入周期注水段塞0.05HCPV、注气段塞0.01PV,充分发挥注入水对补充地层能量的作用,注入气段塞对水... 针对延长油田SJH区块大部分低含水井地层压力低、能量供给不足等特点,针对性提出了氮气泡沫驱注入参数设计方法。当水源充足时,设计每个注入周期注水段塞0.05HCPV、注气段塞0.01PV,充分发挥注入水对补充地层能量的作用,注入气段塞对水窜具有抑制作用;当水源不足时,每个注入周期推荐注气段塞0.05HCPV、注水段塞0.01HCPV,充分发挥注入气对补充地层能量的作用,注入水段塞对气窜具有抑制作用;当水源不足、且注入井注入压力较高时,每个注入周期推荐注气段塞0.05HCPV、注泡沫液段塞0.01HCPV。根据上述方法及油藏实际参数,对SJH区块低含水区进行了泡沫驱方案设计,预测实施泡沫驱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泡沫驱 超低渗油藏 注入参数
下载PDF
东西仁沟区块注水开发最大配注量的计算方法
12
作者 刘磊峰 王建民 宁涛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2-115,120,共5页
最大配注量是油田地面注水站点改造中的一个关键评估指标,该指标不仅要满足油田中后期的注水开发需求,同时还要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为计算油田注水区块最大配注量,分析认为油藏形成有效驱替后,注水井需满足最大注水压差,油井要满足最... 最大配注量是油田地面注水站点改造中的一个关键评估指标,该指标不仅要满足油田中后期的注水开发需求,同时还要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为计算油田注水区块最大配注量,分析认为油藏形成有效驱替后,注水井需满足最大注水压差,油井要满足最大生产压差。按照油藏后期有效驱替时的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估算油井后期的产液能力,结合水油比法推导注采比公式,从而得出最大单井配注量公式,以东西仁沟区块为例,计算该区块开发后期日注水量将达到5832 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注量 生产压差 地层压力 注采比
下载PDF
边底水发育低渗透高含水油藏剩余油精准挖潜技术
13
作者 王延锋 张添锦 杜巧坪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以靖边DW区延9油藏为例,采用物质平衡法计算剩余油储量,明确了剩余油类型和分布规律,找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剩余油的精准挖潜技术,并选择典型井组进行了现场实施,结果表明:研究区单井平均剩余地质储量2.45×10^(4) t,剩余油潜力较好;... 以靖边DW区延9油藏为例,采用物质平衡法计算剩余油储量,明确了剩余油类型和分布规律,找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剩余油的精准挖潜技术,并选择典型井组进行了现场实施,结果表明:研究区单井平均剩余地质储量2.45×10^(4) t,剩余油潜力较好;剩余油的成因可分为单一层内剩余油、双层系层间剩余油和复杂多层系层间层内剩余油;根据剩余油类型精准挖潜的重点不同,通过完善注采对应、精准补孔等措施可改变液流方向,达到精准挖掘剩余油的目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剩余油精准挖潜措施能够显著提高超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后的采收率,措施后日产油量平均增幅达到215%,含水率平均降低幅度达到11.5%,达到了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可在同类油藏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底水发育 高含水油藏 剩余油 精准挖潜
下载PDF
水平压裂裂缝形成机理及监测——以七里村油田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洪 孟选刚 +3 位作者 邵长金 代晓旭 余浩 李相方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8-145,共8页
压裂裂缝形态对低渗透油藏的生产影响较大。为了判断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裂缝形态,采用公式计算、Kaiser效应地应力实验、微地震识别结合现场生产效果分析及监测等手段,研究了七里村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缝的形成机理及形成条件,并验证... 压裂裂缝形态对低渗透油藏的生产影响较大。为了判断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裂缝形态,采用公式计算、Kaiser效应地应力实验、微地震识别结合现场生产效果分析及监测等手段,研究了七里村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缝的形成机理及形成条件,并验证了水平缝的形成。结果表明,当浅层油藏垂向主地应力最小时,压裂产生水平缝,深层油藏压裂则更容易产生垂直缝;压后产量增加明显、微地震直接显示水平缝特征,以及生产中不存在二次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窜层返排,均验证了七里村油田浅层压裂产生水平缝;通过将公式计算、室内实验、微地震检测等结果与压裂前后产量变化、现场施工结果加以综合分析,能够判断并监测水平缝。该研究成果适用于同类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缝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水平缝 监测 计算 实验 微地震 压裂液返排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8高阻水层成因分析与识别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志升 王小军 +3 位作者 冯立勇 李永锋 付国民 王康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4-252,共9页
华庆油田长8油藏中普遍发育高阻水层,同一储层砂体中水层与油层电性差异甚微,水层计算的含油饱和度明显偏高,导致传统测井解释与压裂试油吻合率较低。综合应用测录井、试油试采、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高阻水层形成原因及控制因素,运用电... 华庆油田长8油藏中普遍发育高阻水层,同一储层砂体中水层与油层电性差异甚微,水层计算的含油饱和度明显偏高,导致传统测井解释与压裂试油吻合率较低。综合应用测录井、试油试采、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高阻水层形成原因及控制因素,运用电阻率形态差异法建立流体识别标准。研究表明,华庆油田长8油藏储层亲油,绿泥石膜发育,普遍含沥青质充填孔隙,在自吸和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下,形成绿泥石膜-有机质复合体,致使储层测井响应为高阻,而非润湿的水相占据相对畅通的较大孔喉,容易流动,在油气富集程度较低时,试油大量出水;采用电阻率曲线形态法分"凸型"、"凹型"分别建立测井识别图版及流体识别标准,凸型油层:△t≥216μs/m,Rt≥36Ωm;凹形油层:△t≥221μs/m,Rt≥60Ωm。相对常规图版交汇法,总体使测井解释与试油试采吻合率提高15%以上,对识别高阻水层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水层 测井解释 长8油藏 华庆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改进型HV高强度凝胶堵水体系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任晓娟 李晓骁 +1 位作者 鲁永辉 王宁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137,共7页
为解决HV高强度凝胶堵水技术现场效果与室内性能评价存在差异等问题,以吴起区块延10油藏为例,提出了关井后管柱内动态压力对凝胶堵水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添加LCR促进剂优化出一种改进型HV高强度凝胶堵水体系,基于成胶时间、稳定性、动态... 为解决HV高强度凝胶堵水技术现场效果与室内性能评价存在差异等问题,以吴起区块延10油藏为例,提出了关井后管柱内动态压力对凝胶堵水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添加LCR促进剂优化出一种改进型HV高强度凝胶堵水体系,基于成胶时间、稳定性、动态压力及安全性能等进行实验评价。结果表明:快速成胶可以解决动态压力对凝胶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同时优化得到了改进型HV高强度凝胶堵水体系,即为0.8%改性聚合物主剂+5.5%低聚酚醛树脂交联剂+0.03%助剂+0.012%LCR的促进剂,其成胶时间、成胶强度、老化稳定性、施工安全性均符合封堵要求和施工要求,并能在动态压力下保持稳定性和抗剪切作用。矿场试验后,取得了很好的增油降水效果,措施井降水最高达37.78%,平均日增油2.89 t,且有效期达9个月,取得了良好的堵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动态压力 稳定性 抗剪切作用 矿场试验 措施井
下载PDF
环保低伤害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余维初 周东魁 +3 位作者 张颖 王永东 樊平天 银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1-5,15,共6页
致密油气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性,压裂液选择不当会对致密储层产生伤害。针对延长组长6储层地质特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确定了一种溶解效果好,具有减阻、抗盐、助排、防膨、环保低伤害的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其配方为(0.1%JHFR-2)减阻剂+... 致密油气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性,压裂液选择不当会对致密储层产生伤害。针对延长组长6储层地质特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确定了一种溶解效果好,具有减阻、抗盐、助排、防膨、环保低伤害的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其配方为(0.1%JHFR-2)减阻剂+(0.2%JHFD-2)多功能添加剂。该压裂液体系在南泥湾油田N199-2井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溜水压裂液 环保低伤害 大液量 大排量 低砂比
下载PDF
20和L245NS钢在模拟低含硫饱和CO_(2)油田污水中的电化学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文玲 高嘉喜 +1 位作者 尹志福 杨超超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5期29-32,33,34,62,共7页
为了解决低含硫油田污水处理过程引起管线腐蚀问题并有效选材,研究了20和L245NS 2种管线钢在不含硫和低含硫的饱和CO_(2)油田污水环境中的耐蚀行为,利用动电位极化、有效电化学阻抗谱、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方法研究了2种材料在含硫和不... 为了解决低含硫油田污水处理过程引起管线腐蚀问题并有效选材,研究了20和L245NS 2种管线钢在不含硫和低含硫的饱和CO_(2)油田污水环境中的耐蚀行为,利用动电位极化、有效电化学阻抗谱、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方法研究了2种材料在含硫和不含硫环境中电化学腐蚀行为和腐蚀产物的元素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0和L245NS管线钢在低含硫下比不含硫时腐蚀电流密度有所减小,电荷传递电阻增大,低含硫环境中因材料表面形成了具有一定保护性的FeS产物层从而能够抑制腐蚀;L245NS钢比20钢具有略好一些的抗低含硫油田环境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钢 L245NS钢 耐蚀性 低含硫 饱和CO_(2) 极化曲线 交流阻抗
下载PDF
延长油田水平井体积压裂工艺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永飞 闫钰琦 +2 位作者 刘磊峰 高彦兵 赵世军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2期57-60,共4页
随着延长油田致密油水平井开发,常规压裂工艺存在施工排量小、加砂量小、加砂难度大、地层破裂困难、施工效果差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本文从探索致密油体积压裂适应性及有效的施工工艺出发,对比不同体积压裂工艺施工优缺点,结合延长油田地... 随着延长油田致密油水平井开发,常规压裂工艺存在施工排量小、加砂量小、加砂难度大、地层破裂困难、施工效果差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本文从探索致密油体积压裂适应性及有效的施工工艺出发,对比不同体积压裂工艺施工优缺点,结合延长油田地质特征,分析了体积压裂适应条件,并对延长油田体积压裂试验效果进行了评价,为致密油水平井高效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油田 水平井 压裂工艺 实践
下载PDF
宝塔油田沙则沟区块长61储层特征与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岩 吴洪帅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81-84,共4页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沙则沟区块长61储层岩石学特征,进一步结合油藏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其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沙则沟区块长61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填隙物含量较少,主要为浊沸石、绿泥石、方解石;储层物性较差,为...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沙则沟区块长61储层岩石学特征,进一步结合油藏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其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沙则沟区块长61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填隙物含量较少,主要为浊沸石、绿泥石、方解石;储层物性较差,为一套特低孔一特低渗致密储层;长61储层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到岩性和物性控制,其次受到注采井网的影响;长61-1小层剩余油较多,比较容易动用,其次为长61-2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则沟区块 长61储层 储层特征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