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华西医讯》

作品数303被引量143H指数4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1-3989
  • 出版周期季刊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源性基底节区脑梗塞
1
作者 罗祖明 胡昌恒 刘开凤 《华西医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9-41,共3页
分析8例心源性基底节区脑梗塞患者,发现其好发部位依次为内囊、豆状核、尾状核、放射冠、壳核和桥脑。虽然临床表现与腔隙性梗塞有相似之处,但心源性基底节区脑梗塞亦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认为豆纹动脉血栓性栓塞,微栓塞或血管痉挛,大脑... 分析8例心源性基底节区脑梗塞患者,发现其好发部位依次为内囊、豆状核、尾状核、放射冠、壳核和桥脑。虽然临床表现与腔隙性梗塞有相似之处,但心源性基底节区脑梗塞亦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认为豆纹动脉血栓性栓塞,微栓塞或血管痉挛,大脑中动脉皮层支和深穿支交叉处血栓形成,可能与这种脑梗塞的发病有关,部分病例原因不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心源性基底节 心脏病
原文传递
癫痫的临床和分子遗传观
2
作者 周树舜 《华西医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6-38,共3页
癫痫的遗传问题一直是医学家和遗传学家注意的问题。早在大约公元前450年Hippocrates第一次指出癫痫的遗传性。人类遗传学研究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DNA重组和细胞培养新技术有可能从分子基因水平探索癫痫遗传的分子病理机制。本... 癫痫的遗传问题一直是医学家和遗传学家注意的问题。早在大约公元前450年Hippocrates第一次指出癫痫的遗传性。人类遗传学研究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DNA重组和细胞培养新技术有可能从分子基因水平探索癫痫遗传的分子病理机制。本文对癫痫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的进展进行综述。癫痫遗传的临床证据 1.家系分析:癫痫遗传影响首先由近亲发病高得到支持。虽然由于诊断和分类不同,有时难以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遗传性 分子遗传学 病理
原文传递
黑光治疗带状疱疹50例
3
作者 魏发荣 刘素珍 《华西医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86-387,共2页
带状疱疹由水痘—疱疹病毒所致,绝大部分病例皮损局限于单侧1~2个体节,多数可获终身免疫;但剧烈炎症和神经痛可给病人造成巨大痛苦,目前治疗多为对症。我们用黑光对50例带状疱疹进行治疗,20例作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带状疱疹 黑光
原文传递
鼠伤寒沙门氏菌院内感染18例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4
作者 翟奇 陈茂余 《华西医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61-262,共2页
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院内交叉感染报道逐渐增多,已成为当前临床上的重要问题。1987年1~12月我院儿科诊治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50例,其中1~3月发生院内交叉感染18例,现将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报告如下。院内感染流行调查一、流行时间和发... 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院内交叉感染报道逐渐增多,已成为当前临床上的重要问题。1987年1~12月我院儿科诊治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50例,其中1~3月发生院内交叉感染18例,现将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报告如下。院内感染流行调查一、流行时间和发病率 1987年1月有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住院,入院前一周开始解粘液脓血便,入院时腹泻症状基本消失,4天后死于全身衰竭。以后同室患儿逐渐出现类似腹泻症状,并渐波及到其他病房,终经大便培养,证实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流行,至1987年3月,共18例,占同期儿科病人的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氏菌 院内感染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眼眶肿瘤的CT诊断
5
作者 姜贵蓉 王大有 +1 位作者 邓开鸿 庄章圃 《华西医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眼眶肿瘤可用平片、断层摄影、眼眶造影检查及“B”型超声波检查。以上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眼眶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缘及供血情况,但图像质量欠佳。CT于1974年〔1〕开始用于眼科疾病的检查。其突出优点为密度... 眼眶肿瘤可用平片、断层摄影、眼眶造影检查及“B”型超声波检查。以上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眼眶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缘及供血情况,但图像质量欠佳。CT于1974年〔1〕开始用于眼科疾病的检查。其突出优点为密度分辨率高,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致度均大大优于其他检查方法,CT的应用,使眼眶肿瘤的检出率及诊断的准确性均显著提高。目前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较多,国内则较少,特别是定性诊断方面。本文试图对常见眼眶肿瘤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分析,以提高对眼眶肿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CT 诊断
原文传递
敏乐啶治疗脱发的国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汉超 《华西医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98-400,共3页
敏乐啶(Minoxidil)又名长压定,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1963年由美国普强公司(Upjohn Com-pany)合成。20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此药有松弛血管平滑肌,达到降血压的作用,与肼苯哒嗪类药物的作用相似。其降压作用较肼苯哒嗪类药物显著而持... 敏乐啶(Minoxidil)又名长压定,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1963年由美国普强公司(Upjohn Com-pany)合成。20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此药有松弛血管平滑肌,达到降血压的作用,与肼苯哒嗪类药物的作用相似。其降压作用较肼苯哒嗪类药物显著而持久,故适用于顽固性高血压及肾性高血压患者。但此药可引起心动过速及钠潴留,对肾功不全者尤为不利,故目前临床上已较少用于治疗高血压,而为其他副作用较少的降压药物所取代。服用敏乐啶后,约80%患者发生多毛,早为医界注意。1980年zappacosta〔1〕报告1例患有男型脱发的高血压病人,服敏乐啶过程中恢复了正常发型,引起医界的极大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乐啶 脱发
原文传递
心脏微分阻抗法评价二种生脉口服制剂对陈旧性心肌梗塞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邓锡伟 罗德诚 《华西医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本文用心脏微分阻抗法评价了二种生脉口服制剂对2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左心功能的影响。其结果提示:二种生脉口服制剂均能显著改善左室收缩功能,但以生脉口服液为优。
关键词 阻抗法 生脉口服制剂 心肌梗塞
原文传递
嵌顿性输尿管结石(附45例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宋争放 《华西医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38-239,共2页
我院于1985年6月至1988年6月用手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45例,结合临床实验研究提出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诊断问题,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45例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3~56岁,平均31岁。有结石病史29例,时间3月~4年。有腰痛... 我院于1985年6月至1988年6月用手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45例,结合临床实验研究提出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诊断问题,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45例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3~56岁,平均31岁。有结石病史29例,时间3月~4年。有腰痛史12例,时间6月~2年。结石位于左侧25例,右侧18例,双侧2例(一侧嵌顿)。合并肾结石3例,膀胱结石2例。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19例,中段8例,下段18例。结石停留于输尿管三个狭窄部的共3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结石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风湿热的预后分析(附104例远期随访)
9
作者 周芸芳 《华西医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05-407,共3页
七十年代以来,风湿热及风湿性瓣膜病住院人数明显减少。但近十年我院内科住院的1283例风湿性瓣膜病中,13~25岁的年轻患者176例(占13.7%),死亡27例,病死率为15.3%,故风湿性瓣膜病仍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与生命。本文就1976~1985十年中... 七十年代以来,风湿热及风湿性瓣膜病住院人数明显减少。但近十年我院内科住院的1283例风湿性瓣膜病中,13~25岁的年轻患者176例(占13.7%),死亡27例,病死率为15.3%,故风湿性瓣膜病仍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与生命。本文就1976~1985十年中我院内科住院的风湿热患者近期随访104例,旨在于探讨其临床特点、预防及预后等。资料和方法 104例中男49例,女55例,年龄13~48岁,平均年龄22.4岁,其中13~19岁59人(5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风湿热 预后 风湿热
原文传递
季节性情感障碍(附2例报告)
10
作者 刘志中 马震祥 《华西医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7-19,共3页
本文报告2例季节性情感性精神病的病例,其临床特征是情感障碍呈季节性节律发作,每年冬季发生抑郁,夏季缓解。抑郁发作符合DSM-Ⅲ重型抑郁症的标准。抑郁症状对光疗或睡眠剥夺反应尚好,尤其是与抗抑郁剂配合时。对本病的发生机理、诊断... 本文报告2例季节性情感性精神病的病例,其临床特征是情感障碍呈季节性节律发作,每年冬季发生抑郁,夏季缓解。抑郁发作符合DSM-Ⅲ重型抑郁症的标准。抑郁症状对光疗或睡眠剥夺反应尚好,尤其是与抗抑郁剂配合时。对本病的发生机理、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性精神病 节律发作 抑郁
原文传递
大肠癌术后患者检测CEA值的临床意义(附300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泮林 柯伶俐 +1 位作者 赖志林 郭稚驹 《华西医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85-487,共3页
从1986.3.~1989.3.在300例大肠癌病人中,用单克隆抗体酶免疫法作了血清癌胚抗原的测定。在300例病人中有101例病人CEA值高于5ng/ml(占总病例的33.1%),在101例阳性病例中,术后复发与远处转移者72例(占71.3%)。本文作者对大肠癌术后血... 从1986.3.~1989.3.在300例大肠癌病人中,用单克隆抗体酶免疫法作了血清癌胚抗原的测定。在300例病人中有101例病人CEA值高于5ng/ml(占总病例的33.1%),在101例阳性病例中,术后复发与远处转移者72例(占71.3%)。本文作者对大肠癌术后血清CEA值增高与诊断、预后、复发再手术及姑息性观察治疗的关系作了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CEA 手术后
原文传递
红细胞压积测定的误差因素及校正方法选择
12
作者 田时志 吴红艳 《华西医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02-303,共2页
红细胞压积(Hct)的测定,国内多数医院仍常用温(W)氏法,近十年国外已用简便、快速、结果更准确的毛细管法(M)代替了W氏法。二者由于方法学带来的误差使Hct测定的结果不能真正代表血中实际红细胞容积。准确地测定Hct不仅对贫血性疾病的诊... 红细胞压积(Hct)的测定,国内多数医院仍常用温(W)氏法,近十年国外已用简便、快速、结果更准确的毛细管法(M)代替了W氏法。二者由于方法学带来的误差使Hct测定的结果不能真正代表血中实际红细胞容积。准确地测定Hct不仅对贫血性疾病的诊断有意义,还对红细胞内若干成份的定量分析有重要意义。为了得到准确的Hct结果,我们复习文献讨论了影响Hct测定的因素: 1.相对离心力(RCF)差异:W氏法RCF为2000~2500×g。红细胞柱内残留血浆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压积 贫血性疾病 红细胞柱
原文传递
兔带蒂皮瓣血供变化及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裴福兴 沈怀信 《华西医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38-342,共5页
新西兰兔66只,随机分8组,观察Ⅰ型(含侧背部纵行血管)和Ⅱ型(不含纵行血管)皮瓣的术后血供变化和再血管化。用99mTc清除法检测皮瓣术后血供变化,而皮瓣再血管化则用荧光素试验和99mTc清除法检测,组织透明法了解皮瓣与受区血管速接方式... 新西兰兔66只,随机分8组,观察Ⅰ型(含侧背部纵行血管)和Ⅱ型(不含纵行血管)皮瓣的术后血供变化和再血管化。用99mTc清除法检测皮瓣术后血供变化,而皮瓣再血管化则用荧光素试验和99mTc清除法检测,组织透明法了解皮瓣与受区血管速接方式和时间。观察结果:Ⅱ型皮瓣术后10天完全再血管化,而Ⅰ型则术后14天。皮瓣缺血是促进再血管化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血供变化 血管
原文传递
苯妥英的作用机理研究
14
作者 陈敏 曾经泽 《华西医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前对苯妥英(Phenytoin PHT)作用机制已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其主要作用是对人体及动物的单个细胞、细胞群及各系统生物电活动具有调节功能。它可抑制或消除神经和肌肉细胞的异常电活动,而对正常生物电的产生和传导无影响。该特性的... 目前对苯妥英(Phenytoin PHT)作用机制已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其主要作用是对人体及动物的单个细胞、细胞群及各系统生物电活动具有调节功能。它可抑制或消除神经和肌肉细胞的异常电活动,而对正常生物电的产生和传导无影响。该特性的电生理基础在于它对钠、钾、钙的跨膜运动和在细胞内分布具有调节作用。最新研究表明,PHT可与激活状态的钠通道结合,调节钠内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妥英 作用机理 生物电
原文传递
136例肝内胆管结石的B超显像与手术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宏伟 朱林 曾元亮 《华西医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89-192,共4页
本文通过136例肝内胆管结石的B超显像与手术对比分析,表明B超在诊断肝内胆管结石中的诊断正确率为93.4%(127例/136例),假阴性为2.9%假阴性为3.7%。结石定位诊断正确率为88.9%(224例处/252例处)。文中对肝内胆管结石的声像图表现,漏... 本文通过136例肝内胆管结石的B超显像与手术对比分析,表明B超在诊断肝内胆管结石中的诊断正确率为93.4%(127例/136例),假阴性为2.9%假阴性为3.7%。结石定位诊断正确率为88.9%(224例处/252例处)。文中对肝内胆管结石的声像图表现,漏误诊原因及如何提高诊断率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超声 手术
原文传递
椎体间内固定钉在重建脊柱稳定性中麻醉的处理
16
作者 胡云清 《华西医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81-482,共2页
本文报告46例椎体钉在重建脊柱稳定性中的麻醉处理。认为麻醉选择的原则以手术入路而定,经胸者作气管插管全麻,肾切口用硬膜外麻醉。术中必须维持足够的血容量,依据失血量多少及时补液、等量输全血。文章还讨论了控制性低血压和自体输... 本文报告46例椎体钉在重建脊柱稳定性中的麻醉处理。认为麻醉选择的原则以手术入路而定,经胸者作气管插管全麻,肾切口用硬膜外麻醉。术中必须维持足够的血容量,依据失血量多少及时补液、等量输全血。文章还讨论了控制性低血压和自体输血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钉 脊柱稳定性 麻醉
原文传递
硬膜外小剂量吗啡用于术后止痛的观察
17
作者 吴淑红 任素珍 +1 位作者 李运珍 王莹 《华西医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63-465,共3页
自1979年Wang等首次用吗啡注入椎管的方法止痛以来,国内外对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止痛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但对其不良反应报道不一。我院于1989年3~8月观察了对硬膜外阻滞的手术病人使用吗啡的术后止痛作用及不良反应,并与未用... 自1979年Wang等首次用吗啡注入椎管的方法止痛以来,国内外对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止痛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但对其不良反应报道不一。我院于1989年3~8月观察了对硬膜外阻滞的手术病人使用吗啡的术后止痛作用及不良反应,并与未用吗啡组进行了对照,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术后止痛 硬膜外
原文传递
镁与心脏性猝死
18
作者 邵美贞 陈正玉 《华西医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8-142,共5页
导致心脏性猝死的病因很多,严重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AD)是心脏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占70~90%)。但严重冠状动脉病变中只有一小部分猝死,经详细检查证明死前为急性心肌梗塞(AMI)者至多占20%。15~20%的心脏性猝死病人中并无或仅... 导致心脏性猝死的病因很多,严重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AD)是心脏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占70~90%)。但严重冠状动脉病变中只有一小部分猝死,经详细检查证明死前为急性心肌梗塞(AMI)者至多占20%。15~20%的心脏性猝死病人中并无或仅有轻度冠状动脉硬化,猝死有的发生在正常心脏的年轻人。已知触发心脏性猝死的因子有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5%左右),冠状动脉痉挛(CAS),心肌氧需要的突然增加,自律神经控制的失调,电解质的紊乱,心脏传导系统的失常,心肌对缺血敏感性增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性猝死
原文传递
小儿自体颅骨碎片植入23例临床观察
19
作者 夏佐中 李川宝 +3 位作者 薛启苏 骆征宇 林涛 吴春 《华西医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51-352,共2页
我院1985年11月至1987年6月在小儿颅脑手术中以自体颅骨碎骨片植入行颅骨成形术23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23例中男15例,女8例。小于8岁5例,4~7岁12例,8~14岁6例。致伤原因:跌伤19例,打击伤4例。伤后... 我院1985年11月至1987年6月在小儿颅脑手术中以自体颅骨碎骨片植入行颅骨成形术23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23例中男15例,女8例。小于8岁5例,4~7岁12例,8~14岁6例。致伤原因:跌伤19例,打击伤4例。伤后发生颅内血肿11例、凹陷骨折12例(含3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7例摄颅骨X线平片,有凹陷骨折12例,线形骨折5例。头颅CT扫描12例中11例见颅内血肿。二、植入方法:在处理颅内血肿和凹陷骨折需要扩大骨窗时,将碎骨片留置3~5块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碎片植入 颅骨成形术 儿童
原文传递
40例脑干肿瘤CT分析
20
作者 邓开鸿 罗祖明 《华西医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4-66,共3页
本文分析了40例脑干肿瘤的CT表现。其中,中脑5例、桥脑4例、延脑2例、中脑+丘脑1例、中脑+桥脑14例、桥脑+延脑14例,多见于桥脑。CT表现有脑干普遍或局部肿大;四室受压与移位;脑池受压;肿块呈低或等密度,边缘不清;但多数可不均匀增强等... 本文分析了40例脑干肿瘤的CT表现。其中,中脑5例、桥脑4例、延脑2例、中脑+丘脑1例、中脑+桥脑14例、桥脑+延脑14例,多见于桥脑。CT表现有脑干普遍或局部肿大;四室受压与移位;脑池受压;肿块呈低或等密度,边缘不清;但多数可不均匀增强等。文中对鉴别诊断和检查方法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肿瘤 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